可戲誌才哪裡能夠想到,荀彧一進京,就馬上被蔡成推上了丞相之位,瞬間成為大漢最有權勢之人。
所以,戲誌才接到內閣的《征辟令》後,哪裡還會不奉詔令?屁顛屁顛地就跑到京城來了。
戲誌才入京後,蔡成並沒有虧待他,讓他與郭嘉、法正一起進入兵部任兵部從事,算起來,兵部從事這一職位,確實是比一郡太守高了一些。
戲誌才也就心安理得地開始操勞兵部的事情。
戲誌才和郭嘉一樣喜好酒色,早年身體虧損太多。
所以,蔡成專門下令,讓張機專門負責他們二人的身體調理,而且嚴格控製其酒色。
現在,戲誌才每天隻能喝一杯百果釀,一月才允許有一次房事戲誌才帶小妾來的京都),而且平時不能回家住,必須和郭嘉一起住在禦林軍的軍營中,每日與禦林軍一起晨練。
戲誌才和當初的郭嘉一樣,老大的不高興。
可他聽聞郭嘉的經曆後,也看到了郭嘉的身體越來越好,才知道蔡成這真是為他好。
現在,雖然入住軍營還不到二十天,身體卻明顯好了起來,越來越有精神。
還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一嘴。
就是龐統和周瑜。
《征辟詔令》都送到了他們兩人的手上,可兩人都沒有應詔。
龐統還好說。
襄陽龐氏給出的理由是,龐統當前年紀還太小,等再過一些年,龐統及冠後,再入京為朝廷效力。
而周瑜接到詔令後,隻回了聲“知道了”,便再無下文。
現在的兵部還是很強的。
除朱儁、皇甫嵩兩位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外,還有何山、管篤、郭嘉、戲誌才和法正。
也不知道蔡成是怎麼想的,看起來是要打造史上最強兵部的意思。
就是不知道等諸葛亮長大後,是否有機會進兵部。
不過,看蔡成的架式,他是把諸葛亮往丞相的方向培養。
不過這也不能怪蔡成。
正史中的諸葛亮,在軍事上真的不行。
提出的“三分天下”很不錯,但非要從漢中和荊州兩個方向出兵。
漢中出兵,山高路險,後勤補給存在著巨大問題。
看看諸葛亮六出祁山,有幾次是因為糧草問題而被迫撤兵的?
如果他能夠集中力量,從漢中走上庸道,把兵力都集中於荊州,恐怕就不會數次北伐無果了。
同樣,他既然知道荊州的重要,又怎麼派與他有些嫌隙的關羽守荊州呢?
關羽輕士族而重兵卒,便死於士族之手;張飛重士族而輕兵卒,便死於士卒之手。
而這些,作為千古名相的諸葛亮,事先竟然對這樣的事情沒采取任何防範措施。
要麼他是不願提醒劉備,反正他也管不了關張二人。
要麼就是他不懂軍事,不了解軍隊中可能發生的事情。
於是,這也成了後世有人認為他不懂軍事的證據。
不過,以筆者看來,諸葛亮在軍事上還是很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