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桓靈之際就有類似的呼聲,朝廷很難下定決心,黃巾之亂後又是無限延期。
可民間專業人士也沒停著,誰都想成為新曆法的推動者。
甚至鎧甲改良,遠不如農科的農牧良種改進,也不如工科自身的冶煉法改進。
論見效快,則是鎧甲改良最容易出成果。
確定最終的新甲編織方案後,造出最少百領樣品,就可以進行最終的考核了。
早就有樣品,現在隻是內部改進編織方案,以降低鋼甲片的消耗。
最少十萬套鎧甲重編,每降低一片,都是有意義的。
諸葛瑾眼中這不過是給大學生練手的東西,以後會有新式鎧甲、馬鎧或戰車改進、戰艦改進的任務下達。
也隻是看諸葛亮在這裡,他才開口願意幫忙協助。
很多受傷軍吏痊愈後,會轉任地方,他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工坊管理崗位。
他隻需要跟趙基述職時提一嘴,趙基不反對的話,諸葛瑾自身就能協調甲片增產。
巡視完畢河東大學後,諸葛瑾才前往安邑城。
安邑城中,郡守府內新舊交割完畢,新任郡守諸葛玄正翻閱郡吏檔案。
郡吏肯定要更換一批,原來的郡吏現在還在留任。
擱在以往,這種郡守更替時,許多郡吏也會主動辭任。
可新的戰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準備,還不能動這些郡吏;新人接管時,肯定會有紕漏。
河東郡雖然不出動郡兵參戰,也不需要進行軍隊動員,可也要組織人力、物力進行備戰。
有涑水航運在,如果前線進展不順後勤吃緊,首先要將平陽、西河的物資運上去;緊接著河東物資就要起運,以免前線斷糧。
諸葛玄本身就是個性格遲緩的人,這種時候更不想惹什麼疏漏。
原本賈詡辭任太原郡守,最簡單的就是讓諸葛玄接任。
可趙彥用慣了趙緒,也想給諸葛玄更多的機會,就讓諸葛玄接替河東郡守。
而趙基也想將自己的發展重心暫時轉移到平陽,平陽周邊八縣雖並入了平陽侯國,可依舊屬於河東郡。
讓諸葛玄負責河東郡,趙基這裡也用的順手。
“叔父。”
諸葛瑾進來時端著一壺茶,諸葛玄抬頭就問:“可見到孔明?”
“見到了,公事繁忙,未能言語。”
諸葛瑾斟茶,遞上茶杯,坐在下首說:“明日侄兒就要前往平陽,孔明學業就勞煩叔父憂心了。”
“公事為重是好的,孔明少有主張,先讓他在大學內遊學。”
諸葛玄也已經續娶,妻子與一名妾室都被他留在晉陽。
按例來說,郡縣長吏外地上任時不應該攜帶家眷,也不能娶本地妻妾。
諸葛玄思索著,繼續說:“待大司馬掃清三郡諸胡,會大力發展龍城大學。我以為,孔明應前往龍城大學。等我公務順暢後,再召孔明,與他說明白。”
龍城大學學科與河東大學類似,但涉及律例、軍隊指揮、後勤、醫學等深層次技藝。
河東大學也有醫科,可前線軍醫不足,哪有好醫師來講課?
所以暫時並入道科,反正研究天文曆法、數學的人,再兼修陰陽醫術也是正常的。
而河東大學的數科,側重實際應用。
叔侄兩個討論完諸葛亮的安排後,也沒有多做閒談,諸葛瑾當即辭彆。
他家門風就這樣,沒有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的習慣。
諸葛玄又是新任,屬下郡吏沒有進行更換,更要做一番表率。
與諸葛瑾太過親近,反而不利於諸葛瑾。
河東不比他處,這裡有太多與虎賁郎有關聯的家族。
保持與諸葛瑾的關係,下麵人也就無法通過他向諸葛瑾求人情。
諸葛瑾也不做耽誤,出安邑城向北,夜宿於聞喜城北郊的亭驛。
他明日一早還要奉命去拜謁桐鄉君,送幾套冬裝與生活物資;隨後就要向平陽趕路,去協助賈逵動員平陽侯國八縣內的義從部隊。
降雪之前,必須做好戰爭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