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趙嫣、趙貞為德妃、淑妃的旨意已下,擇吉日行冊封禮。
前朝餘孽王煥等人的淩遲傳首,如同最冷酷的宣告,震懾了所有蠢蠢欲動的暗流。
臨淵城似乎恢複了表麵的平靜,後宮因兩位新妃的即將到來而暗湧著新的漣漪,但這一切都在蘇淵的掌控和沈幼娘、顧傾城的調和下,暫時歸於一種微妙的平衡。
禦書房內,蘇淵正批閱著江南水患的奏報,眉頭微鎖。
如今的新朝慢慢的走上正軌,雖然,蘇淵是想實現現代的這一套,但很顯然,行不通。
那些新來的大臣們,雖然接受了蘇淵說的君主立憲製,可一些延續下來的祖製,他們不希望蘇淵放棄。
比如,皇宮內院的宮人製度,以及皇權特權等。這位內侍高德全,是洛長風為蘇淵挑選的。
用得倒還順手,蘇淵就默許留下了!
內侍總管高德全悄無聲息地進來,手中捧著一個異常醒目的物件——那是一個用整塊黑玉雕琢而成的圓筒,上麵陰刻著盤踞的巨狼圖騰,筒口用火漆封緘,漆印赫然是一枚咆哮的狼頭。
筒身上還綁著一小卷雪白的、帶著特殊紋路的皮子。
“陛下,”高德全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躬身呈上,
“北境八百裡加急!北遼女帝耶律嫣然的親筆國書!還有……一封密信。”他指了指那卷白狼皮。
蘇淵的目光瞬間從奏折上移開,落在了那黑玉筒和白狼皮上。
耶律嫣然……這個名字如同一顆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起複雜的漣漪。
那個在北境風雪中如同烈火玫瑰般的女子,那個與他有過短暫卻激烈交集、最終帶著不甘與決絕,看他離去的北遼女帝。
他放下朱筆,沉聲道:“呈上來。”
高德全小心翼翼地將黑玉筒和白狼皮密信放在禦案上。
蘇淵先拿起了黑玉筒,指尖劃過冰涼的狼圖騰,略一用力,捏碎了火漆封印。
裡麵是一卷用北遼皇室特製、堅韌如帛的紙張書寫的國書,字跡遒勁有力,帶著耶律嫣然特有的鋒芒。
蘇淵的目光快速掃過,越看,眉頭鎖得越緊,深邃的眼眸中風雲變幻。
國書的內容極其震撼!
耶律嫣然以極其正式且前所未有的謙恭姿態,闡述了北遼近年來因天災、內部傾軋以及與華朝長期對峙導致的國力衰微、民生凋敝。
她痛陳戰爭帶給兩國邊民的深重苦難,直言北遼已無力也無意再與如日中天的華朝為敵。
然後,她拋出了一個足以震動整個天下的提議:
請求內附!
北遼願舉國並入華朝版圖,從此成為華朝北境行省,耶律嫣然願自去帝號,接受華朝冊封!
她懇請蘇淵以“天可汗”之尊,接納北遼萬千子民,結束這綿延百年的戰火與仇恨,讓北境草原與中原沃土、共享太平!
這並非簡單的求和或稱臣,而是徹底的、史無前例的歸附!
蘇淵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這是何等巨大的政治勝利!
足以讓他青史留名,成就超越曆代帝王的偉業!當然,若是民族融合,最終全都歸華,那也將是他來這個世界後,完成了第一步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