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文武百官噤若寒蟬,竟無一人出言反對,全部默許了梁杋的表態。
諸侯皆已被梁蕭擊敗,南王倉皇逃竄,京城徹底落入梁蕭之手,就連他們掌控的禁軍都向梁蕭投誠,他們作為門閥,自知已經喪失與梁蕭叫板的資本。
現在他們腸子都悔青了,隻希望家族能夠逃過一劫。
早知道天策軍竟然強到這種地步,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慫恿新君和梁蕭翻臉……
可惜,一切為時已晚!
天策軍的強大,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
梁蕭這才從袖中取出提前備好的公文,出示給梁杋,麵色冷峻。
挾天子以令諸侯!
眼下,梁栻和梁杋都是江南朝廷名義上的合法繼承人,朝中官員自然也還是合法官員。
考慮到天和教正在江南侵略州郡,南王多半要逃回交州,江南還有部分諸侯和三大門閥的門生故吏,他需要先名正言順地掌控朝政,號召全國討逆,並支持豫章雲家抵抗西秦。
巴蜀的勢力也是需要爭取的對象。
天策府的一眾文武勞苦功高,也需要名正言順地為他們加官進爵。
此舉,可以讓雲家與巴蜀公孫家再無後顧之憂,可以放心聽命於他。
這些事,需要在幾天之內迅速辦完,等足以讓雲家和公孫家信任的公文送出去之後,他再著手準備女帝之事,或者直接昭告天下,奪回屬於忠武侯府的江山。
一切要看局勢發展。
但為秦家父子和雲家父子報仇之事勢在必行,必須在三天之內解決,以告慰兩家父子在天之靈,給秦家和雲家現存的人們一個交代!
梁杋接過公文,抹了一把冷汗,在雲恪的催促下,當場擬寫聖旨,邊寫邊念。
“天策上將,徐州牧,武君、沛郡郡公,梁蕭,為國戍邊,開疆拓土,討逆江南,功蓋寰宇,朕順應民意,加官進爵,以嘉其功!”
“除了恢複梁愛卿原有官爵,再封梁愛卿為‘武王’,兼領丞相,監國攝政,總領本朝一切軍國大事,並人事任免,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今後行事,可先斬後奏!”
“本朝所有官吏任免,今後皆由武王定奪,凡與武王所任免官職衝突之在職官吏,皆予以撤免!反賊梁敬禍亂朝綱,侵害百姓,廢其南王爵位及所有官職,由武王自行興師討伐!”
世家大臣們神色一變,皆不敢吱聲。
梁蕭權傾朝野,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畢竟南王也曾權傾朝野,如今對梁杋而言不過是讓梁蕭取代南王而已。
天策府有太多的賢臣良將,梁蕭正愁封賞不夠。
可是武朝的官職是固定的,僧多粥少。
毫無疑問,接下來梁蕭一定會向他們這些世家大臣下手!
端木宏等人紛紛向梁蕭投去善意的目光,希望自家向梁蕭捐資,破財消災之後,梁蕭能夠網開一麵。
但梁蕭隻是站著領旨,仿佛沒有注意到他們。
梁杋寫完聖旨之後,當著所有人的麵蓋上國璽,完成了武朝朝廷對梁蕭的正式冊封。
武王,天策上將,丞相,攝政監國!
梁杋如釋重負,笑眯眯道:“武王,朕已經將軍國大事委任於你,你自己看著辦吧……”
梁杋話音剛落,在場世家大臣們再一次心驚膽戰。
梁蕭隻是從靖雲生手裡接過預備的公文,開始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