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釋惑_刹那燦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刹那燦爛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釋惑

第一百一十八章 釋惑(1 / 1)

葛自澹接著說道:“主要是這一段時間的生活節奏和你平日在家和學校時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狀態,這時自由散漫一些還無妨,一旦到家去學校的話,就要用完全不同的精神麵貌來麵對了。再說一入學的時候,你這還有學校和市裡發下來的獎勵,這些都可能也會對你的狀態會有所影響,你自己也得要留意收心。後麵就主要是致力於校學和返家以後的其它方麵的學習了,我知道你是沒什麼問題的,隻是還是想要預先提醒你一回,免得一旦事到臨頭了,再妄動些心思,浪費了時間,就不值了。不管怎樣,你自己加強注意,及時調整吧。”

“我都記下了,先生。”亨亞日卻未曾想明白先生所說妄動心思,動的是那方麵的心思,隻是按照習慣,一旦先生吩咐下來,先答應下來再說。答應完了之後,有暫時不明白的地方,自己先琢磨琢磨,實在不行,再去討教也不遲。

亨亞日順著葛自澹的話,把自己讀史的情況也說了一回,葛自澹點了點頭,對這進度也是表示滿意。至於後來這馬上就要開始下一階段的曆史,那接近四百年的時間段裡的晉魏南北朝的,葛自澹並沒有再做點評,隻是說不管前後的內容是否相悖,隻要是在史書上留下來的記錄,隻要看,要讀,要了解,而並不需要去理解、去辨彆、去探索,知道或有這樣的事就已經達成了讀這部分史書的最大的目了。亨亞日自也是答應,這也是他這個年齡段所能做到的,更多的自然也是無力。再說就他自己的理解,那些所謂正史也是補遺、粉飾的成分居多,就如那傳奇軼事一樣,筆者之所得和之所寫取材方式和道聽途說無異,再經過自己主觀上的二次加工,至於可信度就端看個人了。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自然半信半疑亦無不可,亨亞日自也不糾結在此。

散步歸來,亨亞日伏案先把今日之所得記完。隻是寫完之後,受到日誌最後所訴的夾雜了自己對後部書的初印象的言語影響,他的心裡稍稍有些抑鬱,對讀新史也興趣缺缺。於是擱筆之後,亨亞日也並沒有第一時間把已經準備好的魏書這些開讀,隻是坐在那裡怔怔的發呆。亨亞日不知道如果連這所謂的正史都胡亂打扮的話,人們讀它的意義在哪裡,費那些時間或許還遠不如讀幾本小說或是詩集來的暢快,想想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些,不是更有意思的多嗎?先生把它的順序竟然排在他自己那五本書的後麵,可見他的重視程度。先生的那五本書到底有什麼用?這一路行來,他的體會頗深。那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有用,而是日後自己賴以行止的根本,是影響自己一生的寶貝。隻是這史又是個什麼東西,一個擦脂抹粉的粉頭罷了,能有這麼大的作用和地位值得先生讓自己早早的就去接觸呢?亨亞日隻是想不明白。

不知什麼時候,謝明宇進得屋來,把早先經過偽裝打亂了的行李,又重新再裝回。隻是他回房的時候見得亨亞日是一個動作,而待得他收拾的差不多的時候,抬眼望去,不經意間發現亨亞日的動作好像一直都未曾變過。於是謝明宇停下手裡的活計,走到亨亞日身旁,看他到底是怎麼回事。隻是一見之下,隻見亨亞日的眼睛明明是睜著的,隻對他的到來也似是一直未覺,呆愣愣的望著閉合的書頁發呆,也沒有下一步動作的意思。一見之下,謝明宇不由用手推了推亨亞日的肩膀,亨亞日仿似一個激靈,一下子醒轉了過來。

謝明宇低聲問道:“困了?”

亨亞日搖了搖頭,不好意思的說道:“不是的。隻是剛剛準備讀史時,隻是一想這史和仙神怪誌的差彆好像也不是太大,就想著讀這史的意義在哪裡呢?還遠不如讀些小說和詩歌來的爽快。一時有些迷思,又提不起興致來看後麵的新史,就這麼想著想著的,走了神,不想被你發現了。”

謝明宇笑了笑,並沒有再開口說話,隻是用手指了指另一個房間。亨亞日瞬時明白了謝明宇的意思,乾想無益,而時間也不好就這麼白白流逝,於是謝過謝明宇,起身往葛自澹的房間去了。這回依然是他和謝明宇一個房間,葛自澹單獨用了另一間。

亨亞日來到葛自澹房間的門口,敲了敲門,在裡麵響起葛自澹進的話音之後,推門進了房間。葛自澹正自打坐在茶桌前,見到亨亞日進來,也是有些意外,一時並沒有說話,隻讓他在自己對麵坐下,還給他沏了杯茶。

葛自澹望著坐在自己對麵的亨亞日,低聲問道:“怎麼這個時間過來,可是有什麼事麼?”

亨亞日有些臉紅,說道:“先生,剛剛準備讀新史的時候,心裡有不少的迷思,讓我一時難以靜下心來接續著往下讀,所以才想著過來和先生討教一回。”

“說吧,怎麼回事?”

“是這樣的。我在想,我們這所謂的正史都是在史上真實發生的麼?事情的原貌如果被有意的被揉捏打扮的,那麼讀他的意義又在哪裡?遠不如用這些時間讀些詩詞、小說來得爽利,還能愉悅自身。所以就因為這些,心下有些遲疑,不知自己是否該繼續下去,於是就有些無心讀書了。”

葛自澹似笑非笑的望向亨亞日,一時並沒有急著開口,亨亞日自然也不知緣由何在,就這麼大眼瞪小眼的對望著。繼而,葛自澹才開口說道:“你呀,就是心思太多、太重,這卻不像個少年人,而一旦遭遇不得開解之時,又躑躅不前,這下卻又暴露出你這少年心性來。等你日漸長大之後,就會發現,許多問題並不一定是有答案的,而且有些問題的提出,也未必見得就是為了找尋答案而提。”

先生的這一番話說得亨亞日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頭的霧水。話的意思很直白,但他不是太懂,也不明白先生想說什麼,好好的說讀史呢,忽然來了這麼一套的。

葛自澹自然也不期望亨亞日現在就能明白他說的是什麼意思,這需要一個人真正成長後,有了一定的人生閱曆後,才會有的思考。即便是一些成年人也未必能想到這些,或者說能自己去想到這些,否則的話,這少年就真成了妖精了。

見亨亞日一時也沒接話,知道他定是不知自己所說的意思所在,而自己之所言也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疑問,隻是主要想告訴他的是不要胡思亂想,而要專注於自己所為之事,這方法就顯得過於繞彎。不由自失的一笑,葛自澹心內暗咐:自己還是太急躁了些。一邊承認其年少,一邊又否定年少,再說太多的評價也並不見得適合亨亞日的成長,還是得按捺住性子才好。再說從這裡也能看出自己的這個學生還是有相當的自主性,肯主動的去想事情,去有意識的辨彆,卻不肯做那一味承受的泥塑木偶。一時心下也是躑躅,能思能想是好事,但放縱這過於發散的思想卻又容易讓事情由好邊壞了,牽扯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不說,多半做的還是無用功,那是實實在在的浪費,就不值了。到底是該放任還是抑製,這個度該該如何去把握,這一刻,葛自澹也是思量了一下。早先他也並沒有主意到這個問題,並且亨亞日表現的思維活躍,自己還是相當讚賞的,看起來多少還是有些放縱了亨亞日的思想,但這種思想一旦放縱而不加抑製,放任到鑽牛角尖的程度的話,不止是不值,而是把一個好好的孩子給教廢了。曆史上或有不少天資聰慧的少年,隻是由於方法的不當,泯與眾人還算是好結果,下場淒涼的該是並不少見。

葛自澹斟酌了一下,說道:“曆史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史書上也記下了很多,真假難辨,良莠不齊,先不管是否粉飾和揉捏,隻說你從這已經讀過的史書中,能體會到哪些東西?比如說王朝的興衰更替,比如說個人的成敗得失,還比如個人和王朝之間,個人如何影響這王朝,王朝又如何影響個人,你有過這方麵的思考嗎?”

亨亞日答道:“想過的。一個王朝的興起是源於王朝的創始人自強不息和天下久亂而民心思治間的契合,所以才有英雄挺身而出,順天應命,從者雲集,英雄輩出,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平息紛亂。在共享富貴的同時,從頭肅清吏治,政治清明,開創一朝盛世,這是先破而後立。隻是久治之下,難免因循守舊,油滑多詭者如魚得水,從而又導致蛀蟲叢生,吏治糜爛,腐敗之風大興。這時又有中興之主慧眼識人,覓得忠臣良將,革腐鼎新、改製變法以圖自強,如此或可再得百十年興盛,這是中間守成。然烈火烹油,繁花之後隻得一地的殘枝敗葉,革新變法也隻是一時之計,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治世磨難,不為萬世法,然總有隙可乘,或昏聵殘暴,或奸人當道,大權旁落,黨爭不息,政令不暢,層層盤剝更甚,民心思變,更有投機或是不堪盤剝者揭竿而起,再起禍端,此為末世動蕩、王朝分裂,如此循環不爽。”

葛自澹心裡也是暗讚,隻是並不表露,接著問道:“還有呢?”

“剛說的是大的方麵,是王朝興衰更替。至於小的方麵,實在是太多了。從曆史中個人的事跡、言語中,即可以見得個人的一些品質,還可以分析對他日後行事成敗的影響,這些都是有很大的關聯作用的。雖然放大了這些品質,也正說明了它對人的一生所有的重要意義。當然了,通過閱讀知道這些後,這也能補益讀史人自身。”

“例如呢?”

“就像曆史上勾踐臥薪嘗膽,這裡突出的重點可能是因利導勢、隱忍克製、不忘目標,在這個基礎上,從而後來居上,一舉擊敗了曾經的勝者吳王夫差。而夫差呢?在這則故事中表現出自己的驕狂和昏聵,可這也並不是他一開始就會有的品質,是成就在造就他的同時,也改變了他,等等的吧。當然僅僅依憑這些重點中的因利導勢、隱忍克製、不忘目標甚至是環境改變人這些通常也是不足的,其並不足以讓勾踐後來居上,還有他的其它千般布置、萬分準備的也必不可少,在加上夫差自己的問題,兩項結合之下,才有的接過。但首先如果勾踐做不得那些重點,而夫差一直是一個雄主的姿態,那後來的後來居上就自然無從談起了。”

“還有呢?”

“像勾踐這般,一時的失敗並不代表著人生的完結,後麵還有大把的精彩,所以人們要平常對待一時的得失,不是說不好高興或沮喪,然一直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自然就沒有後麵的精彩事了。而夫差在故事裡就成了反麵教材,你能興起,自然也會衰落。另外還有其它方麵的一些,諸如說在變法革新之時,該如何選,這不單單是皇帝本人之事,還有眾大臣這些治人者,或者說他們這樣的一個利益集團,選於不選,為於不為,利弊如何,後果怎樣,其直接決定了王朝的後續命運。有人能再延續百年,有人迅即就蹦了,這就是不同選擇對應的不同結果。並且在革新變法中,皇帝和大臣在不同的高度,對事情和利益的判斷也並不總是一樣的。皇帝作為家長,其自身可能不在意,總是自己的王朝之內,隻是大臣各個不同,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了東風,在不同的視角下,看待事情也是不一樣的。另外一些事情也可以警醒自己,日後不可為相似之事,或可少走不少彎路,少為不少的錯事,這就是所謂的以史為鑒吧。”

“你看,你自己在讀史中不知不覺間都已經有了這麼多所得,那現在你還不明白讀史的意義之所在嗎?”

亨亞日聽得這麼一說,這才恍然大悟,臉上不由泛起紅來,羞臊地說道:“先生,是我自己矯情了。”

“也不能這麼說。隻是你的思想一時給自己營造了這樣一個環境,還莽莽撞撞的一頭紮了進去,多少有點出不來的意思。用我們通俗些的話講,你是鑽了牛角尖了,把自己搞得沒了路。而剛才你那麼說的時候,其實就是思考和捋順問題,從而給自己找到出路,然後從那裡麵走出來了。這就說明並不是你不明白,可能潛意識裡,你自覺不自覺的忽視甚至是拒絕自己的那些所得,從而把路給堵了,於是自己給自己造了死胡同或者說牛鼻子。事物從兩方麵看是對的,這史有它不好的一麵,自然也有它好的一麵,在好和不好的權衡之間,不要片麵,也不要武斷,這樣死胡同自然就不存在了。”

說完後一頓,他接著又說道:“你剛才所說的那些,其實也就是我讓你在現在這個時候就開始讀史的一部分緣由。雖說你的年歲尚幼,但基本的判斷已經有了,而且識字無數,道理通達,已經可以具備讀史的條件,而且在這個階段學校學習的任務也並不重,那些啟蒙於你而言,隻是個純熟的過程而已。所以史書於現時的你而言,早讀有益而無害。其實曆史是什麼,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彆人勿需強加給你,你也勿需強加給彆人,按照你自己的看法和本心,用你所學到的知識和人生閱曆,來判斷看它所述的內容。它就像一個取之不竭的寶庫,裡麵可取的東西很多,然除了會有一些守護寶庫的機關禁製外,裡麵的物品也是良莠不齊的,端看你自己如何去選了。你有立場並不算什麼,甚至可以說很好,就隻看你能從這寶庫中取得了什麼寶物了。不過最好不要像你前麵所說的那樣,身懷寶物而不自知了。還有日後想問題,如果出現類似的情況的時候,你就再多想一想,我在這當中獲得了什麼?是不是值得?多問自己一些問題,從而就可以讓自己一時的迷思就迎刃而解了。當分析完後,發現所獲不足或和自身的初衷有偏差的時候,再果斷放棄,也不失為一種做事的好方法。”

亨亞日仰著仍然泛紅的臉龐,回道:“先生,我知道了,日後自會注意這方麵問題的。”

“不明白就問是對的,不然要先生、教習的有什麼用呢?隻是在不明白之時,最好的方法是針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自己先行做些準備,然後在問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就好像是做事的方法一樣。早先說過的,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如何為之、結果如何,你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自然就能迂回的知道該做那些準備了。也或許在準備的過程中,自己就得解也說不定,從而自己又可以從得解的過程中再總結出經驗和方法來。這不是很好麼?”


最新小说: 星隕之戒 群發表白短信,我真沒養魚啊 末世黑暗救世主 萬道囚徒 墟界仙主 錯嫁深宅 天幕直播:帶著老祖宗們玩遍諸天 明爭暗誘 不是找兵符嗎?怎麼找我榻上去了 魂武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