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亞日抬頭四顧了一回咖啡館裡的情形。咖啡館裡的客人基本上都是異國特征明顯的外國人,至於到底是哪個國家,確實是為難他了。顧客們多自顧的和同伴說話,甚少有人隔空打招呼、說話,所說的語言亨亞日自也是不懂,所以他多也不理,隻睜大了眼睛四處的看。顧客不算少,不過多是男女搭配著對飲,除個彆年歲不小的來客,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中青年人,隻不曉午後的這個時間裡,應該在上工的他們怎麼會有這麼些時間來這裡用咖啡?亨亞日沒來得及多看的時候,就見侍者引著一位五十來歲左右的高大外國人闖入了他的視線,接著就見二人朝葛自澹的桌子方向走來,於是也就不再四處亂看。
待侍者引著來人走到葛自澹近前,她先對來人說了句話後,又對葛自澹講了句,葛自澹這才起身離座,向來者招呼。二人先是握了握手,大概是互道了問候後,就相對而坐。一旦坐定,這侍者又來到近前和後來這人說了些什麼後,就離開了。沒過多久,就見她旋即又端了杯咖啡過來後,放下咖啡後,這才又離去。這時,葛自澹和對麵的男子開始交談起來,隻是嘰裡咕嚕的,身側三人自是不知道他們具體談的是什麼,隻是從談話的氛圍上看,二人相談甚歡,尤其是那五十來歲的老外,明顯高興的很。
楊彥之早就領會過葛自澹的不凡,不說在國人的圈子裡,在外國人麵前也是揮灑自如、不講和那國的櫻桃家和當初蘭西領事館的那些人了,就教會學校的洋校長弗雷裡,據那陳校長說是意利人,隻是第一次見葛自澹後的那親熱勁,遠不是那同事多年,也服侍了他多年仍舊像是個後娘養的家夥一樣的陳校長可比,實實在在的是以實力來服人。至於說謝明宇和亨亞日,自是通過這一直以來的相處,已經見怪不怪了的。
也不知道兩人談的是什麼,隻一直談得很開懷,三人圍觀似的豎起耳朵聽了一陣,見實在是無能為力,隻能不再理會。實在是不懂,也不知道他們要談多久,哪裡還有一直聽下去的興致。喝了會兒咖啡,楊彥之輕聲的對亨亞日道:“亞日,這裡不是談論拳法的地方,不過還是想把些事提前交待你,你晚間回去後,要是得空的話,先讀一讀拳經吧。”
亨亞日沒有說話,隻是望著他,鄭重地點了點頭。
楊彥之繼續說道:“日後也未必見得能有多少時間指點你,好在你夠聰穎。另外即使我去指點你,也要你對那拳經有個基本的認識才好,所以才會出言提醒。明天早晨差不多還是那個時候,你該也會是在前院跑步的,我會專門過去找你。到時我會先給你把那要義講一講,然後再把經譜上的招式演給你看,再結合招式,講解其中要緊的地方。你走前我還會把我之前習練中感悟的那日誌送給你,你參考結合著來,可以少走些彎路。其它的隻能等日後有機會再見的時候再說,隻是從你的行程安排來看,日後短時期內,未必得空再見,先把前麵基礎的部分打好才行。你現在開始,其實是正好,年紀太小,說了白說,又沒個定性的,年紀大些,根骨都快長定型了,不利於日後修習進步,而且即使修習了,最終的成就也有限的很。”
亨亞日回道:“如此還要全賴伯父成全。”
“既然說過傳你,自是有著這方麵考量的。雖說這回在一起的時間不會多長,但拳經中精深的關節並不是太多,我基本都能講解到;沒講到的部分,我的日誌裡多半也會有記載,那也是當年家父授我時的提點。而且我相信以你的聰慧,若是練後有感,再結合筆記,很多的問題都可能迎刃而解。當然了,你若實在有疑問,不妨來信問我,緊急的時候,電報也是可以的。剩下的就是水磨的功夫了,你能堅持晨跑,而且跑了那麼長的時間後,仍然有充沛的體力和精神,我覺得這實在是再好也不過的了。你有時是可以把這拳經當做是一種操戲,課間休息的時候,修習一下其實也很好;有時讀書累了、倦了,練遍拳法,說不得還有意外之效。”
“伯父,我都記下了。”
“嗯嗯,這個也是急不來的,一步一步來,先做好了基本功之後,再想著糅合之事。有些話我就提前和你說了,拳經其實除了最早先的三十七式基本功外,後來有一些天賦異稟之人融會貫通後,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和人爭鬥切磋的經驗,進一步新創了些招式、招法來,這就是後來開創了現時的這各種流派的宗師。我們楊氏也是那時發展起來的其中的一支,這也是後來我所說正宗嫡傳的來源和出處,根子其實就在這三十七式基本功上,沒有這三十七式基本功的,那都是野狐禪。我楊家的拳經就是我二十九代祖從這三十七式基本式出發所創,後來又經了兩次大的修正之後,最後才發展到如今的七十二式楊氏太極,和前三十七式基本式一起統共百零九式。所以那拳經裡,有上下兩部分,就是基本式三十七式和楊氏七十二式,都在那盒子裡,也都已經給了你了。當然你日後主要練的也是這三十七式基本式,至於說後麵的七十二式,待你前麵三十七式練的純熟了後,這後麵的七十二式其實是水到渠成了。因它們也是從這三十七式中來的,隻是更加有針對性,講的是製勝招法,一招製敵,所以說這七十二式主要是講與人對練也好,與人爭鬥也罷的,就是這樣的招式。習得拳腳功夫總是少不了這些的,哪怕是切磋,也是要彼此拳腳相加的,所以非是正宗嫡傳,大家往往隻重視突出後麵與人爭鬥的招式,對前麵的三十七式所知極少,甚至不知,這就是本末倒置了。這也是一些流派用來騙那些不明真相之人的或者搪塞一些人家的子弟所慣常用的招法,美其名曰真法難覓,隻是人為設置的障礙罷了,對自己真正的嫡傳卻不會這樣。”
這一下武行界的內幕被曝露出來,乍聽之下,亨亞日也有瞠目結舌之感。外麵的人那知這其中的各種門道,有些被人誤了,還不知道錯的緣由在哪裡,豈不悲哉?一時也是無語。
就這樣,兩桌人各自的說著自己的話,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忽然,葛自澹從椅子上起身,對著他們這桌喊道:“楊兄,過來一下,介紹你給史密斯認識一下。”
楊彥之聞言,停下和亨亞日的講說,起身到了葛自澹一桌。隻見葛自澹拉著楊彥之的手,對著史密斯一陣的嘀咕,然後史密斯起身,對著楊彥之伸出了手。楊彥之自然知道這老外的意思,也伸出手,彼此握了握。這時葛自澹才說:“我剛才給他介紹說你是我的同伴,史密斯說很高興認識你。這史密斯怎麼說呢?當初我到格裡斯去過,甚至在他老家裡特斯郡的船廠其實也考察過一段時間,也是因此越拉越近,聊的也算投機。”
楊彥之聽後隻是點了點頭。
葛自澹招呼二人坐下,又對這老外講了些什麼,這老外又對著楊彥之說了一串的話,說完還尋侍者借來筆和紙,寫了起來。葛自澹道:“我剛才是拜托他,如果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是要通過你去尋他,請他務必施手相助。他回答的也很乾脆,說是願意效勞的,這個是為日後你這邊的事提前做些準備了。至於怎麼去做,你自己拿捏,這格裡斯人的人情該怎麼去把握,還有交際深淺那些,你可能知道一些,雖說和我們這邊的情況也差不多,但其中還是有不少緊要的地方,回去後我再和你說一說,這樣你日後行事,有些就會方便的多。他自己也說和珠港總督府裡有些關係,想來他該是沒必要在我們這還算是陌生人的麵前顯擺,應該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楊彥之心裡歡喜的緊,隻是並不表現在臉上,又點了點頭,依然是沒有出口說話。
一會兒,史密斯在紙上寫完字後,又在身上摸索了一下,從口袋中取出了一個精致的如同錢包一樣的小皮夾子來,從裡麵抽出兩張硬紙片來,又從座位上起身,先把小紙片先遞給了葛自澹一張後,又把另一張連同剛剛寫上字的紙張一起交給了楊彥之。葛、楊二人也起身接過,這老外就這麼站著又和葛自澹嘀咕了一陣後,和二人又分彆握了握手,也不知說了句什麼就離開了。
屋裡四人這回挨著坐在了一處,葛自澹把和史密斯間對話的緊要處給楊彥之做了些補充。事情已經辦完,咖啡也已經喝好,本來也是沒有再坐的必要,所以沒過多久,幾人也出了這咖啡屋。卻是葛自澹上前對話,楊彥之眼疾手快的付了咖啡錢和小費。
待出了咖啡館,亨亞日低頭看了看表,已經快五點了,心下感慨這時間過的真快,在那早先覺得有些彆扭的咖啡館中不知不覺的都待了接近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可能是隨著後來的閒敘,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不適感才漸漸緩釋消失。出門後,大家都登上馬車,楊彥之對葛自澹說道:“回麼?”
葛自澹回道:“回。”於是馬車載著四人直接回了楊府。
亨亞日回楊府之後,先和諸位長輩告辭,就回自住的房間去了。他還猶記得楊彥之的吩咐,這會兒確實是無事,正是去讀一讀那拳經的好時候。雖說拳經看起來輕薄,總共也不過隻有一百零九式的招式,縱使一頁一招,也就是五十多頁而已,要是再單另介紹各個招式的關節更詳細一些,那頁數就是乘二、乘三,甚至更多,就是那三十七式基本功應該都不少。隻是現在沒有看起,自然無從得知,隻是知道這任務恐怕也是不輕,這時間可是不咋充裕的,這邊走邊想的,搞的他愈發的迫切起來。
進得屋來,打開包,取出錦盒,把它放在了案幾上,亨亞日卻感覺好似哪裡有些不對。想想又起身到一旁先淨了把手臉,頓時神情清爽很多,這才又回轉過來。亨先搓了搓手,打開錦盒,隻見楊彥之早上展示給大家看的那封麵依然依舊,亨亞日探手進去取出。早先以為的薄冊,取出後發現並不甚薄,而是這錦盒顯然也是做了些處理,讓這書頁竟是嵌入,所以才顯得薄。拿出來看時,果然如楊彥之所言,分了兩冊,不過封皮都是一樣的,也並沒有編號,上麵的那部要厚不少,打開看時,這書和古籍是一樣的,或者說它本身就是古籍,不過比尋常的書籍來說它要大上一些,長寬方向都比尋常的書籍多了約三分之一左右的樣子,亨亞日自然是見過而且也讀過這種樣式的書。按照現今的說法是從後向前,從右至左讀起,和現今新編書的閱讀方式完全是兩回事。亨亞日先拿起打開上麵一冊,準備先翻開粗看一下時,發現書內裡有著扉頁,扉頁上寫的分明,上書題目為楊氏七十二路太極拳經,下書:守信養性,非機勿用,非楊不傳,賢能承基,訓命勿忘,成家之根。後麵依次從第一式一直記到第七十二式,起始也就是書頁的右側是招式的名字以及招式施展開來揮灑的畫像,左側是對招式本身的動作進行分解以及說明,後麵還有說明這種招式的應用場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使用本招,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這其中的關節在哪裡,又有什麼禁忌,都一一講到,不過都言簡意賅的,或許隻有懂行的人才能真正懂得。
由於這一冊並不是近期亨亞日學習的重點,所以他也就隻是隨手這麼一翻,過了過,過後就撂下了。不過也就隨著這麼一翻,亨亞日心裡愈是感慨的緊,這楊氏先輩為了後輩人可真稱得上是嘔心瀝血了,這本拳經幾乎相當於一個人手把手的教了,還能耐得住這心性。心內有感卻也不影響亨亞日手頭的動作,拿起這第二冊來,翻開首頁,並沒有像上一本一樣有著扉頁,而是直接就開始招式的名字和施展起來的畫像,介紹的字讀起來也晦澀拗口,語法和前麵一本比起來又有不同。不過好在那部分文字並不太長,在其之後,仍有接續的部分,這部分文字讀起來的感覺卻要好的多,和剛看的第一冊文風相仿,近似白話了。由於這一冊是馬上就要開始修習的,所以亨亞日看得也格外認真,但由於這拳經和課本、畫報、小說、甚至連環畫等等這種的閱讀習慣差彆實在是太大,並不是僅僅通過看就可以了的,尤其是對看拳譜零基礎的人來說,實在是太不友好了。你要邊看書,還得起身邊照著它的動作來做,你才能曉得它這動作和後麵介紹的文字所代表的意義,不然的話,隻能是一頭霧水的,對這書上所寫所繪的一舉手一投足就像看天書一樣茫然。如果可以的話,不要這拳經,就是師傅上手來直接教你動作,也不必問為什麼,這恐怕也要遠比看書的進度來的更快,而且能更直觀,也更爽利。亨亞日雖說讀書不少,但也從未見過拳譜、拳經這些,所以看的也是頭大,若是慣看了拳譜、拳經的,甚至是練過些拳腳的,至少對畫像上的動作如何施展,是有跡可循的,在心內多少也是可以揣摩一些的。隻拳經的這種樣式和這種讀法,大違日常,這可不是他所具有的讀書習慣,卻是差點一下子把他給打趴下,亨亞日心內有些急,卻並不氣餒,暗暗的發了狠:我就不信你當真如天書一般了。
“活潑於腰,靈機於頂,神通於背,流行於氣……”,強迫自己集中精力讀書,對於愛讀書又好讀書的亨亞日而言,是很罕見的事情。隻是這麼的看了大約一刻多鐘後,亨亞日倒不是喪氣,而是明顯察覺到自己顯然是用錯了方法,使錯了力。這回他也不知是不是受到拳經裡介紹文字的影響,下意識裡想到的是自己首先得要明白這個招式的意義所在,再根據這意義來理解揣摩,一切都準備好之後,再施展起這招法來就會有的放矢,日漸精進,本來是想走捷徑的。這樣想事情、做事情的方法對於世上的很多事情而言,或許都是對的,隻是在讀拳經、練拳腳這路上,對於像他這樣的小白,卻是走彎了的,至於說彎在哪裡,亨亞日心裡已然有數。
過目難忘才是自己的優勢,舍棄了自身的優勢而硬生的想再辟蹊徑的,就更是越走越偏了,原本先生曾經講過,也要求做過。隻受年齡和經曆所限,讀書是可以不求甚解的,隻需先把它本來的內容記下來就可以,在日後的學習和經曆中,反饋己身,這時候那或當初那許多所未解之事,在之後的歲月中,總是會不經意間就會迎刃而解,從而對原本書中所述內容的理解和運用又會更加的深刻。而且這其中更有一樁好處,就是在早先讀書的過程中不會因為疑難而止步,這樣就可以節省出大量的時間,這些時間自然也都是有用的。
讀這拳經當也是一樣的。亨亞日想明白這關節後,讀起書來效率大增,也興趣高起,就連晚餐之時,也還情緒未消,卻是讓身邊的長輩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