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車工:50名(限女)
機修工:20名(限男)
後勤服務崗:20名(男女各10)
文體特長特招:12名(男女各6,崗位廠內分配)
三、福利待遇
工資: 學徒期一年,月薪18.50元。期滿轉正,按八級工製定級(月薪約32–45元)。
勞保: 發放工作服、手套、肥皂等;提供取暖費、降溫費、洗理費補貼。
保障: 免費醫療(企業衛生院);提供單身宿舍或排隊分房;子女免費入托/入學(企業子弟學校)。
四、報名與錄用
報名時間: 1972年7月1日—15日。
報名材料: 戶口簿、推薦表(蓋章)、政審表(蓋章)、畢業證、縣醫院體檢表(文體特招另需學校推薦表、政審表)。
錄用流程: 勞動局初審→企業複審→發放《錄用通知書》。
錄用公示: 錄用名單於本公告欄張榜公布,通知書郵寄至報名單位。
五、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國家政策法規,堅決抵製招工中的歪風邪氣。
2,按誌願分配工作,試用期內如不符條件,單位有權辭退。
3,弄虛作假者取消資格,追究推薦單位責任。
通江口縣勞動局(蓋章)
一九七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親眼所見,蔣雪梅終於確信自己符合報名條件。她心思鬆動,匆匆告彆熊慧趕回家,要把這消息第一時間告訴奶奶和蔣夢言,待商量後做決定。
許奶奶認為這是天大的好事——剛畢業就能進廠,避開上山下鄉,多少人求之不得。
但蔣雪梅與弟弟早有“等待高考”的既定目標,並不視進廠為人生良機。她需要聽聽蔣夢言的意見。
蔣夢言沉吟良久,當著奶奶和蔣雨竹的麵,給出了建議:“權衡生產隊和工廠的勞動強度、生活環境對姐姐日後學習的影響,我建議放棄這次招工。”
“啊?為啥呀?”許奶奶大惑不解。
“是啊!這機會多難得。”蔣雨竹也站在奶奶一邊。
“四姐兩年前就有自己的人生規劃,目標雖非宏圖偉業,但也絕不是進廠當一名普通工人。”蔣夢言開始了他的分析:“我勸四姐放棄,是基於對‘勞動強度’和‘生活環境’的對比:
勞動強度: 工廠看似輕鬆,但四姐是以籃球特長被特招,必入廠隊。工作之餘的訓練比賽不可少,體能消耗巨大,哪還有精力堅持學習、鞏固提高?
生活環境: 回生產隊住家裡,有獨立房間。沒有七八人擠宿舍的尷尬,也少了不思進取又嫉賢妒能者的乾擾。這樣清靜獨立的學習環境,是工廠青年想都不敢想的。
比較之下,哪邊更適合四姐在等待高考恢複期間學習生活?答案不言自明。我正是基於此等考量,才建議四姐放棄。”
許奶奶聽懂了蔣夢言的分析,轉而支持他的觀點。
蔣夢言接著補充:“還有一點,自今年五月三姐招工去了漁湖區郵電分局,家裡能在生產隊出工的,隻剩媽媽一人。媽媽要強,怕人說閒話,總硬撐著滿勤上工。四姐你回去,就能接替三姐的位置,給家裡實實在在的支撐,幫媽媽頂門立戶!你回去了,媽媽能鬆口氣,我們全家人的心才能真正安定!”
蔣夢言的分析條理清晰,令人信服。蔣雪梅全盤接受了他的建議。當晚,她便去了熊慧家告知決定,以免好友掛心。
熊慧雖深感遺憾,卻也理解並尊重蔣雪梅的選擇。兩人握手告彆,相約春節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