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唐玄龍旗,稅製改革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唐玄龍旗,稅製改革

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唐玄龍旗,稅製改革(1 / 2)

錦衣衛出自天寶六載提出,天寶七載建立的常平新兵。

自天寶十四載,全國常平新兵就有超過十五萬。

因安祿山叛亂,常平新兵被豪強大族腐蝕,再加上那時的常平新兵良莠不齊,沒有信仰,一度就要崩潰。

李瑄成為秦王的時候,廖崢嶸開始改常平新兵為錦衣衛。

並在洛陽召所有錦衣衛的百總、千總,商議改製事宜。

也趁機換下一些不可靠的,用軍中勁卒代替。

前後近一年的時間,錦衣衛報備整改,按照李瑄的要求招募一些貧賤子弟。

在錦衣衛中,即便是人人看不起的奴隸,也可以被重用。

“錦衣衛分列全國郡縣,十八萬之數,並不足夠。要招募至二十萬人。另外錦衣衛的軍事訓練不可停滯,各道之中,錦衣衛必須有一支千餘人的輕騎,另各驛站會為錦衣衛配備專用馬匹,用以傳遞消息。”

李瑄點了點頭,他設立的錦衣衛和後世的錦衣衛有巨大的區彆,幾乎隻套用“錦衣衛”這個名字。

後世明代的錦衣衛在巔峰時期也有十幾萬人。

“請至尊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

廖崢嶸拱手。

錦衣衛屬於準軍事機構,區彆就是錦衣衛有監察百官、地方官吏、都督府的職責。

一旦找到證據,會立刻向錦衣衛總部傳遞消息。

現錦衣衛指揮使總部份為金龍司、鸞鳳司、萬騎司、機要司、天目司、督察司六司。

其中,金龍司和鸞鳳司,是調遣錦衣衛的機構。地方錦衣衛的升遷,全靠兩司決定。

金龍司負責隴右、河西、朔方、範陽、平盧、西域、劍南等邊地錦衣衛。

這類錦衣衛素質更為強悍,絹錢待遇更高,關鍵時刻還能充當軍中斥候,不僅要監察地方,還要逮捕敵國的探子。

鸞鳳司負責內地錦衣衛調遣。是錦衣衛內地位最高的司,其意義重大不言而喻。

萬騎司,負責驛站的馬匹準備,以及錦衣衛騎兵戰馬,錦衣衛的駑馬,駱駝,牛車等。而且還擁有屬於自己的牧監。

機要司是錦衣衛的文職機構,掌握錦衣衛成員的信息,其內諸房,包括財政、補貼、重要文檔、信件的封存,都在機要司之中。

天目司則是錦衣衛中最神秘的機構。其內成員多不是天下人看到的錦衣衛,他們可能是商人、百姓、遊俠、刀筆小吏、捕快,甚至可能是官吏、將士,總之無孔不入。

督察司設在長安,是監察錦衣衛自身,審核錦衣衛內部,以免出現不可控製的事情。而且舉報錦衣衛,也是在督察司,對內部震懾意義更大。

另外,錦衣衛還有精銳的部隊。

射生,專攻強弩、手弩,例無虛發。

神捕,專斷大案、懸案,緝捕盜賊。

內衛,專門暗中保護皇帝出行。

彍騎,百裡挑一,精於騎射。

通過一係列架構,相互製衡,使錦衣衛平穩運行。

隻是李瑄還不甚滿意。

想最大效果發揮錦衣衛,還得設立更多驛站,將艱難的道路修通。

郡縣錦衣衛素質還不足,整體成熟最少五年以上。

現在許多官吏對錦衣衛不以為然。

殊不知,很快就會成為他們的夢魘。

“崢嶸,你覺得錦衣衛該如何長久發展下去?”

雖然是他為錦衣衛指引方向,但他還是征求意見。

後世錦衣衛的腐朽曆曆在目。

“百總、千總,要不斷去輪換駐地,以免在地方盤根錯節。能者上,庸者下,以功勳嘉獎,使底層錦衣衛服眾。至尊曾說過,萬事萬物,沒有一成不變。需不斷調整和改製錦衣衛,使其成為保衛國家和百姓的武器……”

廖崢嶸想了想,向李瑄回答道。

“中央軍校中,我會單獨開金龍堂和鸞鳳堂,培訓錦衣衛,這兩科就交給你了。”

李瑄沒有太多心思去管理整個龐大的錦衣衛。

儘可能地讓廖崢嶸去做,讓他成為一個合格的錦衣衛指揮使。

那些平民出身的科舉及第者,會調入錦衣衛的文職部門,用以輔助錦衣衛之事。

另外,駐紮地方的錦衣衛也要屯田。

能省一點是一點。

除賤為良運動,已迫在眉睫,李瑄開口說出召廖崢嶸來的主要目的:“密奏郡縣錦衣衛,讓他們入鄉裡對地方百姓宣傳,朝廷準備向佃農、農奴、少地百姓分發土地,並會組織一批有意者移民到西域,隻要舉家前往,每戶會分一匹馬,一頭牛,十隻羊,一百畝耕地。路上耗費的糧食,皆由官府出。”

“臣遵旨!”

廖崢嶸領命。

李瑄知道,這些消息一定會傳到豪強大族耳中。

但李瑄沒說鏟除豪強大族,隻是宣傳分地、移民。

豪強大族不到絕路,不會造反。

之所以如此,是想在他除賤為良的時候,佃農和農奴彆被豪強大族忽悠了。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既然分地,就必須讓土地兼並的豪強將土地吐出。

大部分土地,掌控在小部分人手中。一旦農民遇到天災,食不果腹,起義是必然的事情。

錦衣衛先宣傳到位,將損失降到最低。

自古以來,豪強大族成氣候的也有不少。

百姓一旦被忽悠,就會盲從。

就像這次安祿山叛亂,除了地痞無賴外,有不少良家百姓參與其中。

李瑄又和廖崢嶸商議一些其他要事後,使廖崢嶸退下準備。

通過天策府,秘書監,錦衣衛,將國家牢牢把控。

三省六部的朝廷機構,實際上可以被視為後世的“內閣”,隻管國內改革發展,整飭吏治。

“啟奏至尊,東北傳來消息,契丹、奚、同羅,進攻室韋和渤海國,大敗而回!”

廖崢嶸走後不久,兵部尚書封常清將此重要軍事稟告給李瑄。

“奚與契丹,在安祿山之亂中,精銳喪失大半,其部落又極為分裂。未能成功,也在意料之中。”

李瑄不覺得意外。

安祿山死亡後,奚、契丹、同羅,立刻倒戈,向大唐求和。

奚與契丹幾乎傾國之力,幫助安祿山進攻大唐。

入時猖狂,敗則投降!

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

所以李瑄使用驅狼吞虎之計,讓奚、契丹、同羅去進攻室韋,以及以黑水靺鞨為主的渤海國。

如果不攻,唐軍就征伐他們。

當前,奚、契丹,除了東北一帶,他們無地可去。總不可能與回紇搶地盤吧?

借磨延啜一個膽子,他也不敢去庇護奚、契丹。

可惜,奚、契丹元氣大傷,春季發兵,短短一個月時間,就被室韋、靺鞨大敗。

此消息為平盧都督王思禮快馬傳來。

“陛下,趁靺鞨、室韋,一而再再而三元氣大傷,可令東北諸都督府派騎出征,將兩國打敗。”

封常清建議道。

自上次陳述後,他知道東北對大唐的重要性。

一百多年來,不斷地降、叛,也不是辦法。

隻有將他們滅亡,像遷高句麗一樣,將他們遷入大唐,才能一勞永逸。

“恩!傳詔,令太原都督郭子儀、範陽都督李光弼、平盧都督王思禮。隻率領騎兵,以及駑馬、駱駝,深入東北,進攻室韋、渤海國。我們有眾多靺鞨、室韋俘虜,讓他們為大軍帶路。”

靺鞨、室韋,先後經曆大戰,損兵折將,李瑄不想放過此次機會。

在他心目中,那一塊寶地,比西域更適合移民。

事實上,室韋和渤海國,都是農牧合一的民族,他們種植有五穀。

三都督府距離最近,共計出騎兵五萬,有契丹、奚部輔助,必可馬到成功。

“遵旨!”

封常清領命後,著手擬定詔書。

西南與東北一定,國家就可徹底停止刀兵,全力發展。

即便現在的戰鬥,也隻是屬於局部戰爭。唐軍離敵人的距離在可接受範圍之內,騎兵隊伍攜帶一定糧食,帶著牛羊行軍,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四月十日,太極殿,朝會。

“陛下至……”

“臣等拜見陛下……”

文武百官向李瑄行禮。

自李瑄登基稱帝後,不再在中書省政事堂議事,而是固定在太極殿中。

“眾卿平身!”

李瑄已稍加適應皇帝的尊位,龍袍在身,冕旒在首,君臨天下。

他立誌成為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常夙興夜寐,規劃地方事務。

還有諸多事情要做,忙不過來。他也深知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

一定要將基礎打好,他才能更深化地頒布策令。

“謝陛下!”

文武百官向李瑄拜謝道。

“今日朝會,朕向諸卿展示一物。”

朝會一開始,李瑄令秘書監學士,捧著一物,從幕後而出,來到朝臣中間的香案前。

文武百官一眨不眨地看著,想知道李瑄要搞什麼花樣。

李瑄的奇思妙想多不勝數,那高屋建瓴的風格。

有的時候高瞻遠矚,他們也不得不服。


最新小说: 宅女穿異世,影視炸場 剛成僵屍,撿了個女帝當女兒 夢嬌蘿 科舉:農家子的崛起之路 浪子驚神 玄幻收徒王,徒弟越妖孽我越強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重啟76:開局拒絕村花,轉身娶她閨蜜 我在棺材鋪裡給人送葬的那些年 撩倒五個獸夫後,惡毒雌性死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