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距離羅馬帝國出使大唐已過去十幾天。
在五月份的大唐月報上,會登陸李瑄親筆撰寫的《農業革命》文章。
廣義上的農業革命自數千年前,甚至更遠就開始。如黃河中上遊和長江中下遊種植的粟米和水稻。
先祖們刀耕火種,一步步選種,將野草培育成現在賴以生存的糧食。
但這些都是無意識的變革。
而李瑄要進行一次目標明確的革新。
後世的英倫三島,從一個落後封建的小國家,僅僅三四百年,就完成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成為日不落帝國。
而華夏曆史悠久燦爛,卻一直在曆史上中循環。
曆史上華夏沒有工業革命的原因很簡單。
士農工商!
工與商,成為最卑賤的職責。雖有大量的發明,卻一直在“試錯”與“改錯”,沒有係統,沒有科學性發展。
英倫三島的科學家若有發明,皆會獲得國家的支持與獎勵。
人類在絕大多數進步時刻,都是利益在驅使。
想讓馬兒跑,卻不想讓馬兒吃草。遏製住前進的動力。
另外,華夏的財富多集中在權貴手中。
家天下思想,從來沒有消除過。
商人不過是待宰的羔羊,財富隨著朝代的更迭,不斷地再分配,卻永遠也分配不到底層手中。
那些有奇思妙想的人,沒有財富的支持,會漸漸化為塵土。
另外就是華夏曆朝曆代,過於看重《四書五經》和文史為主的儒家思想。
在春秋戰國那麼輝煌的儒家學說,沒有改進,反而有退步,自封。
以至於後世會將華夏衰落的責任歸咎於孔子孟子。
科舉製度,催動文人寒窗苦讀,有些文人皓首窮經,變成書呆子。
如果將物理數學納入科舉,並多選優異者及第,絕對能催使一部份文人轉行,使數學物理得到進一步發展。
李瑄知道他這一輩子很難看到工業革命開始,但他要做一個引路人。
在這種情況下,《農業革命》尤為重要。
李瑄筆下的農業包括糧食、水果、蔬菜、畜牧業、林業、漁業,以及從畜牧業、林業延伸的一些副業。
他結合地區,認真規劃各郡縣需要做的事情。
包括羅馬帝國攜帶來的蔬菜、水果種子,要認真將其種出。
在大唐月報發行前,李瑄於朝會上向文武百官提到農業革命。
改革農具、改革家具、改革鐵器、創造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大力發展紡織業。
李瑄從方方麵麵去規劃農業,如綿羊的羊毛,牛羊貂的皮革,鴨的鴨絨,雞的蛋等等。
改革牧監、牧場,在牧場內建立明確的工廠。
繼而在不遠處建立紡織廠、皮革廠等下遊工廠。
如森林資源豐富的區域,建立家具廠、木具廠、玩具廠、造紙廠、雕版廠。
不論是種植蔬菜,還是培育水果,一定要找具備相關知識的老農指導,並將他們集中起來,取長補短,討論經驗。
明確立下對發明者的獎勵和爵位,並以最快的速度傳至天下。
從而真正做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在這些進行的時候,大唐中央銀行也在建立,設總行長,為正四品上。
李瑄提拔善於理財的第五琦為第一任總行長。
第一步先在長安、洛陽、益州、揚州、涼州等大型城市設計分行。
本來他想用錢莊的名字,但一想錢莊沒意思,還不如直接稱為銀行。
大唐依舊在使用“開元通寶”,暫時不會去貨幣改革。
開元通寶可不是指“開元年間”出現,而是自李淵時代就開始發行的,為大唐第一種貨幣。
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
大唐在剛建立的時候,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非常混亂。
於是,唐高祖武德四年,為整治混亂的幣製,下詔書廢除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創赫赫有名的“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為小平錢,是銅錢中最小,最基本的貨幣,也就是民間俗稱的“一文錢”。
武則天上位以後,創立大唐第二種貨幣,乾封泉寶。
乾封泉寶是一種“當十大錢”,即一個乾封泉寶,可比十個開元通寶。
武則天鑄造乾封泉寶,本來的想法是增加貨幣的流通量,以減緩“錢荒”,即流通中錢少的矛盾。
但是百姓不是傻子,號稱以一當十的乾封泉寶一出,百姓紛紛藏匿開元通寶錢,他們認為用了這麼多年的開元通寶才是好貨幣。
於是,市麵上就隻剩下當十的乾封泉寶,大錢貶值,物價飛漲也是必然的。
再加上私鑄乾封泉寶者比比皆是,使得乾封泉寶僅僅鑄一年多,就被下令關停。
依舊是開元通寶堅挺。
所以李瑄不可能去新鑄銅錢,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雖一直存在,但用小平錢,總體還是可控的。
第五琦多次上書,鑄造大錢,都被李瑄否決。
大錢再大,也不可能有五銖錢的兩倍重。
而設置麵值為十,等於用隻能買一斤的銅,向民間收五斤的銅,這不是欺負人嗎?
古往今來,從不缺乏鋌而走險的人。
隻要鑄大錢,仿造是必然的。
曆史上的第五琦就想當然去建立大唐第三種貨幣“乾元重寶”,是以物價飆升,鑄盜蜂起。
李瑄告訴第五琦經營模式,讓他先把銀行搞好,將來每個郡縣都要設立銀行。
為銀行安全,必須在縣衙附近,由縣兵把守。
李瑄還告訴第五琦一些先進的“防偽技術”,以防止不法之徒拿著假存折騙他錢。
建立銀行,存錢利息不高。為了盈利,必須有小額貸款。
主要是促進經濟繁榮,商人遠走他方,不再需要車載鬥量地運錢,隻需要從各地的銀行去取。
最重要的是,李瑄要以中央銀行,建立國家的貨幣信用體係。
以便於將來的貨幣改革。
作為穿越者,他明白信用體係的重要性。
他知道,伴隨著金融,腐敗也會層出不窮。
銀行還未建立,李瑄已經準備好向銀行開刀的準備,並且建立更嚴謹的製度。
總的來說,李瑄提出的農業革命和銀行製度,是影響深遠的。
莘莘學子等待兩年,科舉將至。
但如果這些考生沒有看過大唐月報,或者沒有新奇變通的本領,他們一定會铩羽而歸。
六月一日。
嚴莊這邊準備好,組成龐大的河南河北黜置衙門,共數十名官吏,上百名刀筆小吏。
由薛錯率領兩千天策衛保護嚴莊。
滎陽都督府、洛陽禁軍、北海都督府、河東都督府的一部分兵馬,和錦衣衛一起務必配合嚴莊行事。
另外,下令範陽都督府、平盧都督府的派遣步兵南下,進駐河北。
李光弼率領騎兵去與靺鞨、室韋交戰,步兵還留在範陽。
轟轟烈烈的除賤為良運動,正式展開。
嚴莊也覺得壓力很大。
這次一定要乾得漂漂亮亮,他才有翻身的機會。
好在啟程前,李瑄將隨從官吏召到甘露殿訓話,讓他們務必聽從嚴莊的命令,否則嚴懲不貸。
他雖然覺得嚴莊品德上有巨大瑕疵,但能力還是認可的。
嚴莊這種人,也最適合站到前台。
嚴莊離開的那一天,李瑄召在京九品以上官吏至太極宮舉行朔日朝會。
在宣布除賤為良的時候,文武百官一片嘩然。
雖然已經開始製定攤丁入畝和考成法,但李瑄將除賤為良捂得很緊,除了五位宰相,其他沒人清楚。
當李瑄宣布除賤為良後,五位宰相先後支持李瑄的除賤為良運動,聲稱這是利國利民的壯舉。
如此,其他大臣即便心有疑慮,也不得不應和。
當日朝會後,李瑄昭告天下。
“朕臨禦天下,期四海升平,黎庶安康。然今有猖狂之徒,勾結貪腐,囤積居奇,致糧價飛漲,民生艱困。更有豪強大族巧取豪奪,兼並土地,隱瞞戶籍,草菅人命,此等惡行,實乃亂國之禍源。
今特下詔,著天下都督府、各郡縣士卒,全力展開除賤為良之行動。清查那些土地兼並、豢養農奴的豪強大族,一經查實,嚴懲不貸。抄沒其非法所得之土地、資產、糧食,以平價或賑濟之式散於百姓,還耕於民,解民倒懸。各級官吏務須奉公執法,不得徇私包庇,若有違者,朕必加嚴懲,絕不姑息……”
詔書出現後,以活字印刷術連夜印刷,分發郡縣。
李瑄作為皇帝,最先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