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四十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

第四百四十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2 / 2)

阿波加斯堅定地說道。

“大唐和羅馬的友誼萬歲,這個世界終歸我們。”

李瑄笑著向阿波加斯說道。

阿波加斯是羅馬帝國的執事長官,相當於大唐的宰相。

他會有心理準備的。

他告訴阿波加斯,希望阿波加斯能在明年春天離開。

因為明年春天,大唐準備在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舉行大宴,招待來自天下各國的國王、酋長、使者。

阿波加斯遵從李瑄的話,他準備帶一些大唐的農作物,尋找一些大唐的書籍後,再回君士坦丁堡。

隨後,李瑄請四位宰相一起前來,見證“友誼”,並共同進餐。

之所以是四位宰相,是因為盧奐重病臥床,不能處理政務。

李瑄去看望過盧奐,他拜相以來,兢兢業業,身體不堪重負。

將最後的時光獻給國家,現已是彌留之際。

在乾元二載元月初五的時候,大唐的第一位大醫,也是唯一一個大醫陳藏器病逝,享年七十二歲。

李瑄親自為他撰寫神道碑文,並去參加陳藏器的葬禮。

他對大醫的敬重,不光隻是冊封,也不隻是停在表麵。

他真心佩服為濟生堂操勞十幾年的陳藏器。

最終以追贈陳藏器為“濟生公”,太仆卿。

李瑄將濟生堂交給王冰,希望他能繼承陳藏器的事業,深研藥理和疑難雜症,儘快將濟生堂布局在天下郡縣,福澤百姓。

世人也知曉學醫能帶來無上榮耀,有可能得到至尊的青睞,故而踴躍參與。

醫者的地位,迅速提高。

乾元二載九月,中書令盧奐在長安溘然長逝。

江南地區的除賤為良基本完成,盧奐言“身死亦瞑目”。

他成為宰相不到兩年,與其他宰相合力辦成一件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

李瑄惋惜盧奐和曆史上一樣,沒能逃過宿命。

憑心而論,他希望盧奐能多擔任一段時間宰相,以身作則,宣揚清廉之風。

天不假年,李瑄隻能懷著悲痛的心情,為盧奐送行,同時追贈他為“太傅”。

盧奐去世後,宰相空缺一位。

李瑄將楊綰改為中書令,相位晉級一層。

思慮再三後,召安西大都護顏真卿為侍中,參知政事。

由兵部侍郎岑參接替安西大都護的職位。

顏真卿作為在隴右就跟隨李瑄的人,一直到西域。李瑄政變、平叛的時候,顏真卿又坐鎮大後方,勞苦功高,威望足夠。

是時候將顏真卿調回了。

至於李泌,將範陽的事宜處理得井井有條,現新征服室韋、渤海、黑水靺鞨,還需要範陽方麵的調度。

李瑄希望李泌可以再在範陽兩年。

在行省製度頒布的時候,再將李泌調回。

他不可能讓一個宰相長期把持相位,哪怕那個宰相非常賢明、能乾。

李瑄之前已經說明,縣令、太守、大都護、都督、尚書、侍郎、禦史大夫、宰相等,任何官職,一任四年。

這其中,宰相最多連任兩次。

李瑄要給官吏們升遷的動力。

宰相久坐,會被欲望蒙蔽雙眼。如果跟李林甫一樣,一當就是二十年,會使許多官吏產生其他心思。

實際上,八年時間已經很長了。古往今來,罕有官吏能執宰八年以上。

十月一日。

紫薇殿中,傳來一道啼哭,李瑄的第二女誕生。

為他生女者為裴靈溪。

母女平安,李瑄非常高興,他的兒女們已經逐漸成長,早已期盼能多兒多女。

除了第二女,薑月瑤也身懷六甲,預計明年四月就會再為他誕生子女。

待裴靈溪休息過後,李瑄在榻前握住裴靈溪的手。

他沒有說話,一切都在不言中。

裴靈溪隻是嘴角掛著微笑,她不迂腐,生男生女不重要,隻要夫君高興就好。

夫君不再納妃,子女稀少,引來許多非議。

她們勸說也沒用。

身為皇後和妃子,為皇帝延續血脈,也是她們的責任。

但李瑄的溫柔,讓她們感動地落淚。

三天後,李瑄封第二女為虞國公主,取名“李霏霏”。

他還特意叮囑李奕、李淞、李蓁蓁,要愛護自己的妹妹。

在欣喜之餘,李瑄也沒忘記處理國事。

等除賤為良徹底結束,他才能開始新的策令。

尺帶珠丹、赤鬆德讚、大欽茂、屋作個等俘虜到達大唐後,李瑄根本沒有召見他們。

待明年百國到達長安問禮時,再將他們拉出來鞭策一頓。

隨著滅國之戰、除賤為良的進行,長安左藏庫的財寶堆積如山,各類絲綢似能填滿城池。

李瑄在去年的時候,就禁止山東、江南的財寶向長安運輸,先儲藏在洛陽。

黃金一如既往地區分開,重新提煉,打上官印。

白銀也在大量的儲存。

至於其他一些珠寶,多賞賜給軍隊。

李瑄緊盯著大唐中央銀行的建設,爭取早日建立貨幣信用體係。

關於數字、拚音,也開始在長安、洛陽試推行。

每個月諸郡的攤丁入畝,考成法,都必須要向李瑄彙報。

另外,乾元二載最大的事件,就是智慧宮的建立。

李瑄曾向李白邀請入智慧宮,但被李白寫詩婉拒了。

李白未來長安。

或許李白以為智慧宮和翰林院沒有區彆,又或許是不再留戀官場,隻想和自己的妻子宗氏為神仙眷侶。

李瑄更傾向於李白是謫仙人,不想沉浸於智慧宮的無聊中,或被規矩所束縛。

由李白去吧!

在廬山,還是在雲夢,李瑄想著還會與李白再次相遇。

“臣崔漢衡拜見至尊……”

政事堂中,李瑄剛與宰相們討論完政務,便將秘書監學士崔漢衡召過來。

秘書監設十八學士,從七品下。

雖然官職低,但都是能與李瑄對話的存在。

科舉及第後,在地方上第一任期有優秀政績後,有可能被李瑄召為秘書監學士,代表其前途無量。

當今秘書監十八學士,多是曆史上的宰相、名臣,李瑄著重培養。

現在秘書監已經完全取代由宦官組成的內侍省。

和錦衣衛一起,被視為皇帝的左膀右臂,對文武大臣們有非常大的掣肘。

“崔學士免禮。”

李瑄讓崔漢衡平身,開門見山向他詢問道:“崔學士羅馬語如何?”

“回至尊,臣已可以與羅馬人正常交流,羅馬的文字,臣也學得七七八八。”

崔漢衡向李瑄回答道。

他有近乎過目不忘的本領,在李瑄選秘書監官吏學習羅馬語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應召。

他覺得這是他的機會!

一年半的時間,他請教精通多種語言的粟特商人,請教羅馬人,夙興夜寐,幾乎沒有休息,終於將羅馬語吃透。

“羅馬帝國萬裡迢迢來使,為大唐帶來諸多農作物,福澤百姓。我大唐是禮儀之邦,來而不往非禮也,朕準備派遣一大使,隨羅馬使者一起回君士坦丁堡,此一來一回,可能超過五年,且困難重重,生死茫茫,不知崔學士是否願意前往?”

李瑄征求崔漢衡的意見。

崔漢衡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體度弘博,誌氣沉定。能斷大事,尤精遠圖。

他是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有學習語言的天賦,李瑄很早就器重他,希望在他執政的時候,崔漢衡能發揮特長。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即便至尊不提,臣也願如終軍一樣請長纓,若漢代張騫一樣出使西域,也是臣的心願。”

崔漢衡再次向李瑄一拜,熱淚盈眶地說道。

盛唐如詩歌一樣飛揚,文人士子無不仰慕古代的榜樣。

西域已經被征服,天地還有更遠的地方。

在崔漢衡學習羅馬語的那一刻,就決定要踏萬重山水,一渡羅馬,看看地中海是何等模樣!

“漢代的甘英到達過西海(今地中海),那是我們漢人踏過最遙遠的地方。我們不能像夜郎一樣坐井觀天,偉大的民族,當排除萬難,敢為人先。我相信崔學士是堅定的,一定會成為第一個踏上歐洲的漢人。”

李瑄立刻將崔漢衡扶起來,並拉著他的手,與他同坐榻上。

崔漢衡不敢,李瑄卻用“武力”鎮壓他,使崔漢衡受寵若驚,更為動容,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

他覺得前路的困難,已不再是困難,因為他有信與念。

東漢時期,甘英奉命漢和帝之命出使大秦(正牌羅馬帝國)。甘英率領使團一行從龜茲出發,西行至疏勒,越蔥嶺,經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櫝城,後曆阿蠻、斯賓、於羅,而抵條支,到達地中海沿岸。

即將到達的時候,受安息阻撓,無法渡海到大秦,隻能返回。

李瑄鼓勵崔漢衡,前人沒有過的路,後人將其走完,青史流芳。

選崔漢衡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崔漢衡年輕。

崔漢衡雖進士及第,可他還不到三十歲。

不同於老臣,他有探索的精力。

羅馬使團雖明年才走,但李瑄要讓崔漢衡提前做好準備。

同時,李瑄還會為崔漢衡物色一個副手。

為他在安西時期的眾多幕僚之一,杜環。

現杜環還在安西都護府任職。

杜環是杜佑的族子,而杜佑就是大詩人杜牧的祖父。

李瑄明白杜環在曆史上,也到達過地中海,差一點跑到歐洲。

曆史上,高仙芝怛羅斯之戰失敗後,許多僚屬、工匠被俘虜,杜環就是其中之一。

杜環會波斯語,在大食當過十幾年的俘虜生涯,幾乎跑遍大食帝國,包括埃及。

最後竟然又乘船回到大唐,寫下《經行記》。

李瑄相信天賦一說,杜佑或許是崔漢衡最好的助手,能幫助大唐更具體了解羅馬,以及途徑的其他國家。能為大唐帶回這些國家的書籍……


最新小说: 小醫生踏星途 億萬星辰屬於你 我靠摸魚在修仙界成了大師 帶著豆包闖異界 彌勒的指紋 重生七零:我腦海裡有座武器庫! 神豪返現!男主播們為爭寵紅了眼 係統要我成惡母,我非養他成男主 嬌養賀教授後,我在七零年躺贏 全家偷聽心聲吃瓜,我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