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了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了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

第四百七十五章 了解南方郡縣,清明之郡(2 / 2)

那種甜蜜,讓他們一瞬間眼睛明亮。

對不諳世事的小孩子來說,這是他們一生中吃過最好吃的東西。

平民百姓不敢相信,高高在上,隻存在於報紙、傳言中的至尊,能與他們這些貧賤之民,打成一塊。

相由心生,在百姓心中,李瑄的仁德充斥內心,他們忘記了李瑄當皇帝之前是一名將軍。

忘記了李瑄當皇帝的過程。

似乎一切都是天命所歸。

李瑄在一個時辰內,一路走數裡,讓所有的百姓都看到他。

他本人也不知疲倦,臉上一直掛著笑容。

完事後,李瑄支開常鉉等地方官吏,讓錦衣衛挑選十幾名鄉裡老者,李瑄在通濟渠邊,請他們喝一杯熱酒。

實際上,是詢問一下,臨淮太守、長史、彆駕,和諸地縣令為官如何?

有沒有豪強大族橫行鄉裡?

有沒有達官貴人再行兼並之事?

被挑中的老人臉色通紅,像是煥發第二春一樣,至尊請他們飲酒,這是祖墳冒青煙的事情。

以後在鄉裡街坊,夠他們吹噓一輩子。

“朕此次南下,除了來看看你們,讓你們看看我。是聽說這裡有貪贓不法的官吏,與豪強勾結。臨淮有無這種情況?如果有,朕當場就將他砍了,以慰民心。”

李瑄用一種誘導式的語氣,向老者們說道。

意在讓他們不必顧慮,不要怕報複。

再大難道還能大過皇帝?

不說跟隨的天策衛禁軍,李瑄一聲令下,淮南省的府兵會在數日之內,於臨淮齊聚。

“至尊明察,不要殺常太守。常太守非常好啊!他在我們臨淮,我們都衣食無憂。他還親自在農忙時耕種,令官府補助孤寡,拯救慈幼。連義倉的稅都不用繳納了,我們的孫兒,都可以去鄉學讀書了…………”

聽到李瑄的話後,一名老者連忙向李瑄說道。

他在為常鉉說情。在他心裡,常鉉是難得的好官。

“是啊,常太守還給棉花種子讓我們耕種,那玩意可金貴著呢。”

“常太守審理案子的時候,開誠布公,令人心服口服。”

一眾老人不理解李瑄的話,紛紛向李瑄求情。

“哈哈……諸位誤會朕的意思了,若沒有罪,朕是不會冤枉的……”

李瑄笑了一聲,雖然老人們說的許多都是朝廷規定的策令。

但隻要堅決服從策令,就是一個好官吏。

老百姓有口皆碑,說明常鉉大概率是清廉官吏。

“天子英明,太守能乾。我們臨淮比淮陰好上百倍,老朽今生知足。”

又有一名老者接李瑄的話。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瑄好奇地詢問:“淮陰郡很不好嗎?”

淮陰是著名的淮水畔之郡,在臨淮郡的東南麵,與臨淮郡緊鄰。

總體來說,淮陰郡不如臨淮郡。

經濟、人口,都差臨淮郡一大截。

“是也!去年還有淮陰郡百姓,到達臨淮謀生呢!國泰民安,淮陰郡有惡霸的消息,竟順著通濟渠漂上來……”

老人向李瑄回答道。

太平盛世了,竟還有人逃難到臨淮。

再加上生活在通濟渠旁,道聽途說,認為淮陰郡很不好。

“是嗎!”

李瑄想著淮陰似乎並沒有災害。

如果情況屬實,剛除賤為良幾年,就有失去土地逃難的百姓,那地方官吏難辭其咎。

當李瑄深入追問老人的時候,但老人隻是一知半解。

道聽途說,不可儘信。

李瑄也沒再追問下去,過不了幾天,他就會去淮陰看看。

與老人們將一壺酒飲儘,李瑄告彆前,祝他們身體健康。

這樣的話,非常暖心。

他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刻。

此時,李瑄的車駕已經從船上運下。

天策衛騎著高頭大馬在前,李瑄坐在龍輦上,先回臨淮城。

日昳時刻,目送李瑄回城,百姓們這才在捕快的勸說下,各回各家。

歸途之路,議論不止。

人人都讚歎天子聖明,能見到明君,是邀天之幸。

特彆是被李瑄邀請喝酒的十幾名老人,被一群人圍著,問“宮廷玉液”是何等滋味?

孩童們在回憶著,皇帝帶來的甜味!

……

臨淮太守府,為李瑄的暫居之地。

當夜,李瑄在此休息。

翌日,廖崢嶸向李瑄稟告,錦衣衛經過探查,臨淮太守在百姓心中名聲不錯。

也未查到什麼過錯。

最多隻是一些雞毛蒜皮,擁有糾紛的事情。

類似的事情每個地方都有,在所難免。

臨淮郡也有錦衣衛駐紮,但廖崢嶸派遣的是隨行聖駕的錦衣衛,以防止地方上的錦衣衛與官吏之間,過多牽連,從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確定臨淮郡沒問題後,李瑄就提前規劃繼續南下的日期。

一連七日,李瑄在常鉉的指引,遊走除臨淮縣以外的兩個縣,了解當地的風俗人情。

李瑄還視察臨淮的農業,手工業,以及常平倉庫。

臨淮的彩綢和漆器非常出名,每年依靠此,獲得巨大的利潤。

常鉉也一直關注彩綢和漆器,依靠大運河,將這些傾銷向洛陽、長安。甚至通過絲綢之路,到達西域。

不過李瑄建議臨淮郡能拓展其他業務。

據他所知,彩綢和漆器,臨淮在南方的諸郡中,並不占據優勢。

臨淮彩綢再好,也遠遠不如廣陵彩緞、丹陽京口衫緞、晉陵的陵繡、會稽的絳繡、吳郡的刺繡出名。

而且在漆器上,揚州首屈一指。

這些名貴的東西,老百姓用不起。

在沒有競爭優勢的情況下,市場飽和,應對風險能力太差。

李瑄更傾向於可以供普通百姓使用的生活用品,如現在的肥皂、牙刷、鐵鍋等等。

亦或者各類家具、新式的琉璃瓦、磚石等。

吃飽穿暖,是基本要求,百姓的生活質量,也要提升。

臨淮郡財政富餘,能嘗試去做這些。

常鉉很認真地將李瑄的話記錄下來。

關於糧食、蔬菜、水果,也要緊盯著。這是民生的關鍵所在。

李瑄希望大唐和後世一樣,每一個縣,最起碼有一種最適合本縣的水果。

在畜牧業上,李瑄更推薦南方養一些雞鴨鵝和豬。

萬事開頭難,一點點培育幼崽。

遲早能達到預期。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有人說淮陰郡不儘如人意。兩郡相隔,常太守可聽到什麼聲音?”

常鉉和臨淮郡百姓送李瑄離開的時候,李瑄在臨淮碼頭向常鉉詢問此事……


最新小说: 下神壇 不奉陪 重生七零,女配從末世殺回來了 創造太陽係 炮灰女配不語,隻一味搶奪仙緣! 劍神在星際 塔拉 千方百計與千方百計 幻影宇宙之冥幻大陸 劍神韓友平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