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周圍的同學,然後朗聲道:
“去年年底發現孩子多尿口渴,在單位醫院診斷為尿崩症,治療無效,經人介紹到我這裡來,當時要求開五苓散,說是聽人說有效果,於是要求我試試,我當時檢查孩子各項情況,發現神色,脈象,舌苔都是正常的,於是我開了兩劑,後麵第三天,你老婆和媽帶著孩子再次過來複診,說是孩子大便次數由原來的每天五六次減少為每天兩次,飲水量和小便量均有減少,但是不明顯,吃東西還是和以前一樣多。”
“然後我就又開了三劑給你們。”
“你們拿著藥走了之後就沒有回來複診了。”
說完王老頓了頓,問道:
“現在帶著孩子回來,是什麼情況?”
孩子家長說道:
“喝了您那三副藥過後,我們家孩子晚上口渴的情況沒那麼嚴重了,但是白天一樣說口渴,並且最近這幾天晚上口渴也加重了。”
王老微微皺起眉頭問道:
“你們有沒有去看其他醫生,吃什麼彆的藥?”
孩子家長從兜裡掏出一個盒子,說道:
“哦,我老婆還帶孩子去看了下西醫,注射了西藥,就是這個……”
王老接過盒子看了下說道:
“長效尿崩停。”
“打了幾針?”王老問道。
孩子父親說道:
“一共注射了兩針,一周一針。”
“這個藥每支有7天療效,按照日期來看,現在正好是針劑失效的時間。我們家懷疑是不是中藥不管用,之前藥效其實是西藥產生的?”
“現在西藥藥效結束了,中藥又不管用,所以孩子病情又加重了。”
“……”周圍眾人有些無語,最怕就是這種病患,雖然什麼也不懂,但是鬼點子一個比一個多,明明在吃中藥,他又同時要去西醫那邊打針,打完針發現沒效果,然後又跑回來找中醫,然後開始拿出他的判斷對中醫一頓分析。
“哎,你們這些家長一天天的就瞎搞。”王老也有些頭疼。
患者家長還有些莫名其妙,這時候方言說道:
“孩子半夜口渴,是因為長效尿崩停效果消退,體液調節係統出現代償性亢進,而且五苓散和這個藥效衝突了。”
聽到這話,患兒父親有些慌了:
“啊?那……那我們也不知道啊?”
王老說道:
“你們不知道還瞎整!”
患兒父親有些委屈的說道:
“都是我老婆聽了他們同事說的,打了針好的快。”
王老對著他說道:
“彆瞎搞了,你們擅自調整藥物劑量種類,混合使用藥物,很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意外!”
“現在趕緊把西藥停了!”
患兒父親聽到後連連點頭。
然後王伯嶽又檢查了一下孩子的情況,最後開了個《金匱要略》裡的經典方劑出來,就是栝蔞瞿麥丸方。
這個方子功效是主要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有水氣,其人苦渴”的症狀。
這裡的“小便不利”是指尿少或排尿困難,但患者的情況是尿崩症,尿量多,這似乎矛盾。
尿崩症患者通常表現為多尿、口渴,中醫辨證可能屬於腎陽虛或氣陰兩虛。
王伯嶽王老之前用了五苓散,但效果不明顯,很大原因是因為五苓散適用於水濕內停,而該患者目前看來更像是腎陽不足,不能氣化水液,導致津液不能上承而口渴,同時下焦不固而多尿。
栝蔞瞿麥丸中的附子溫腎陽,茯苓、瞿麥利水,栝蔞根生津止渴,薯蕷補脾。雖然瞿麥有利尿作用,但整個方劑的作用機製是溫陽化氣,生津止渴,而非單純利尿。
因此,王伯嶽使用此方其實是為了治本,調整腎陽,恢複水液代謝的平衡,而非直接減少尿量。
這個和西醫針對尿的方法,完全不一樣。
開完過後,患者拿著藥方帶著孩子趕緊去抓藥去了,這時候王伯嶽轉過頭,對著眾人問道:
“同學們,你們說說,我剛才為什麼那麼開方子嗎?”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50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
老鳳努力碼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