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
“父皇!”
李治跪在床榻前,眼見李世民的呼吸驟然急促,神色驟變。
“召——”
李世民麵色慘白,聲音衰微,過了好一會兒,氣息才漸漸平複,緊緊抓住李治的手:“速召太傅前來。”
李治連忙起身朝殿外去。
殿外,群臣早已肅立等候,每個人的臉上都籠罩著一層哀榮。
無人能否認,李世民乃一代明君,無論是對待天下百姓,還是座下臣工。
這樣一位帝王的離去,足以令任何人心生悲愴。
“太傅!”
在群臣巨變的目光之下,李治急切地走到顧靖麵前,“父皇命太傅入殿。”
——瞬間,壓力驟減。
不少大臣在這一刻都鬆了口氣,顯然仍是不願接受最差的消息。
下一刻,群臣不由得便看向了顧靖。
倒也沒有人心生出其他感覺。
雖同為輔政大臣,顧靖年歲又小於長孫無忌、褚遂良一輩,但無人敢輕視他。
無論是在朝堂的威望,還是在軍中的根基。
在李世民的刻意支持之下,顧靖的影響力早已淩駕於二人之上。
再加上顧氏的名號擺在那裡。
又有誰敢於多言?
顧靖並沒有說什麼廢話,直接便跟著李治朝著殿內而去。
濃重的藥味彌漫,太極殿內陳設雖如舊,卻彌漫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壓抑。
顧靖緩步走到李世民榻前,屈膝跪倒,低聲道:“陛下,臣來了。”
“安之!”李世民費力地睜開布滿血絲的眼睛,目光直直鎖住顧靖,“朕怕是不成了。”
“陛下。”顧靖頓感心頭一酸,看著眼前的雙眼通紅,滿頭白發的帝王,他也是再也克製不住心中的悲愴。
但還未等他開口,李世民便突然抓住了他的胳膊,聲音急切而嘶啞:“朕可亡,江山社稷.萬不可傾頹!”
“此乃萬世之變局之始也。”
“萬不可受到任何影響。”
他目光灼灼,死死鎖住顧靖,“這些時日,朕無時無刻不在思慮此事。”
“今日,終是心意已決。”
言罷,他艱難地轉向李治:“太子秉性仁柔,雖可為守成之君,然.恐為他人所製。”
目光複又落回顧靖臉上,帶著沉重的托付:“安之,朕.思之再三”
“這社稷重擔,唯卿.可托!”
李世民目光如鐵鑄般焊在顧靖身上,“朕不求顧氏再出一個景襄侯那般人物,然此非僅為大唐,更係九州萬民氣運!”
“安之.斷不可辭!”
言畢,他自枕下取出一卷早已備好的聖旨,親手遞入顧靖掌中。
顧靖依旨緩緩展開。
縱使心中早有預感,待看清其上墨字,顧靖的瞳孔仍驟然收縮!
聖旨寥寥數語,卻重逾千鈞——
凡天下動蕩,顧靖可持此旨,不經禦批,調動大唐舉國兵馬!
這非托孤,而是托付天下!
縱使換作他人,李世民絕無可能賜下此等權柄;縱使賜下,也無人能夠成功號令一個國家的大軍。
這其中的牽扯實在太深。
一定會陷入到各方利益爭奪之中。
但,唯獨顧氏不同。
顧氏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擺在那裡,數百年來的所作所為也注定了顧氏不會陷入與其他家族爭鬥的地步。
也唯有這般家族,能夠承擔的下李世民如此的囑托。
“陛下。”
顧靖的身體不由得微微顫抖,看著李世民,亦是不由得流下了淚水。
這是何等的信任啊?
憑此一紙,若他顧靖有心,行廢立之事亦有名正言順之權!
這份托付其重其深,早已超越了尋常托孤。
“安之,”李世民目光如炬,牢牢鎖著他,氣若遊絲卻字字千鈞,“你我非止君臣,更有叔侄之誼。”
“朕看你長成,深知汝心。”
“你與子淵一般,皆是外冷內熱之人。”
“子淵為朕立下之功業,朕銘刻於心。”
“顧氏為九州蒼生所付之血淚,天下黎庶亦當永誌!”
“此等重任,唯交予你手,朕.方能瞑目。”
“萬勿.再辭!”
話音漸弱,幾不可聞。
一旁跪伏的李治早已淚流滿麵,哽咽哀求:“太傅!速速應承父皇吧!”
顧靖凝望著帝王枯槁的容顏,沉默如山,良久,終是深深叩首,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陛下安心。”
“臣,謹記聖諭!”
“必以手中劍,鎮山河永固,絕不容社稷生半分動蕩!”
誓言餘音在殿梁間回蕩。
聞此,李世民緊繃的心弦終於鬆開,如同卸下了萬鈞重擔。
最後一絲氣力仿佛也隨之抽離,難以言喻的疲憊瞬間吞噬了他,在慘白的麵容上刻下深深的溝壑。
“召——”
他氣息微弱,卻清晰地下令:
“群臣.覲見。”
他的臉色愈發蒼白。
顧靖不敢耽擱,即刻起身趨步出殿。
片刻,群臣緊隨其後,魚貫而入,在禦榻之前肅然伏拜。
李世民勉力睜開渾濁的雙目,視線艱難地掃過跪滿殿前的大臣,聲音細若遊絲,卻凝聚著最後的威嚴與托付:
“諸卿.當同心戮力.”
“輔弼.太子”
“守我.大唐基業”
每一個字都耗儘他殘存的氣力,話語在濃重的藥味與哀傷中飄散,卻重重砸在每一位大臣的心頭。
言畢,他眼中最後一點神采,終於徹底黯淡下去。
“父皇——!!!”
李治撕心裂肺的悲鳴瞬間在太極殿內炸響。
“陛下——!!!”
隨之而來的便是山呼海嘯般的慟哭之音,一眾大臣悲聲如潮,淹沒了所有聲響。
顧靖緊握聖旨,重重跪地,眼角亦是控製不住的流下淚水。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
——李世民崩於長安太極殿。
遺詔曰:喪禮依漢代製度,不可侵擾百姓。
諡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昭陵。
太子李治於靈前繼位。
——————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上崩於太極殿,春秋五十有二。
遺詔命皇太子即皇帝位於柩前,其山陵製度,悉從漢典。
八月丙子,群臣上尊諡曰文皇帝,廟號太宗。
庚寅,葬於昭陵。”
——《唐書.太宗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