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孔明早已得細作密報,帳內燈火搖曳,他從容傳令:“各寨將士整束軍械,隻教為首酋長押孟獲入帳,其餘人等回本寨待命。”
董荼那先入中軍,伏地詳述擒獲孟獲始末,言辭間滿是惶恐與感佩。孔明溫言撫慰,重賞其功,遣他引眾酋長退下,這才令刀斧手押孟獲入帳。
“汝前番言過,再擒便降,今日當如何?”孔明含笑問道,目光如炬。
孟獲梗著脖子嚷道:“此非你能奈我何,不過是部下自相殘殺!怎肯服你?”
“若再放你回去呢?”孔明依舊笑意不減。
“我雖是蠻人,也識兵法!”孟獲瞪圓雙眼,“丞相若真放我回洞,我必整兵再決勝負。那時若再被擒,便傾心歸降,絕無二話!”
“此番若再不服,休怪我無情。”孔明令左右鬆綁,仍以酒食款待,邀孟獲同坐帳中,“我自出茅廬,戰無不勝。你蠻邦之人,為何偏要頑抗?”
孟獲悶頭飲酒,默然不答。
酒過三巡,孔明攜孟獲共乘一馬,出寨觀營。月光下,蜀軍營柵連綿,糧草堆積如山,軍械閃閃發亮。“汝不降我,實為不智。”孔明指著營中景象,“我有這般精兵猛將、糧草器械,你如何能勝?若早歸降,我奏請天子,保你世代鎮守蠻邦,如何?”
“我雖願降,洞中之人未必心服。”孟獲眼珠一轉,“若丞相放我回去招安部眾,待眾人同心,自會歸順。”
孔明朗聲大笑,攜孟獲回寨續飲。至夜,孟獲告辭,孔明親送瀘水邊,以船相渡。
孟獲一回本寨,當即在帳下埋伏刀斧手,又差心腹往董荼那、阿會喃寨中,詐稱孔明有密令,將二人誘至大寨斬殺,屍身拋入山澗。隨後遣親信守把隘口,自引兵出夾山峪,卻見空無一人。問土人才知,馬岱已搬糧渡水回大寨了。
“諸葛亮虛實,我已儘知。”孟獲回洞與弟孟優商議,附耳授計。孟優領命,帶百餘蠻兵,載著金珠寶貝、象牙犀角,渡瀘水往蜀寨而來。
剛過河,便見鼓角齊鳴,馬岱引軍攔住。孟優大驚,說明是來獻寶,馬岱令其在外等候,入帳報知孔明。
孔明正與馬謖、呂凱等議事,聞言問馬謖:“汝知其來意?”
馬謖取紙筆寫下數語,呈與孔明。孔明看罷撫掌大笑:“擒孟獲之計,我已安排妥當。汝所見,正合我意!”遂喚趙雲、魏延、王平、馬忠、關索等將,一一附耳授計。
眾將領命而去,孔明這才召孟優入帳。孟優拜伏於地:“家兄感丞相活命之恩,特備薄禮犒軍,隨後另有進貢天子之物。”
“汝兄何在?”孔明問道。
“往銀坑山收拾寶物去了,少時便回。”孟優答罷,偷眼打量帳中,見兩旁侍立的蠻兵皆是青眼黑麵、黃發紫須,個個身長力大。
孔明令孟優及其部眾入席,命諸將殷勤勸酒。蠻兵們見蜀將這般禮遇,漸漸放下戒心,開懷暢飲。
卻說孟獲在寨中焦躁等待,忽有兩人回報:“諸葛亮受禮大喜,將我等引入帳中,殺牛宰羊設宴,二大王令我等密報:今夜二更,裡應外合!”
孟獲喜不自勝,點起三萬蠻兵分作三隊,對各洞酋長道:“各帶火具,至蜀寨放火為號。我自取中軍擒諸葛亮!”
黃昏時分,蠻兵分批渡瀘水。孟獲帶百餘名心腹蠻將,一路無阻直抵蜀寨,卻見寨中空無一人。撞入中軍,隻見燈燭通明,孟優及眾蠻兵儘皆醉倒在地——原來馬謖、呂凱以雜劇勸酒,酒中下藥,眾人早已昏迷如死。
“中計了!”孟獲驚呼,急令救醒孟優,正欲突圍,卻聽四麵喊聲大震。王平引軍殺至左路,魏延截住右路,趙雲堵住前路,三路夾擊,蠻兵潰散奔逃。
孟獲棄了部眾,單騎奔瀘水,見數十蠻兵駕一小舟,慌忙呼救。剛登船,便聽一聲號響,被捆了個結實——原是馬岱依計扮作蠻兵在此誘擒。
孔明招安降兵,一一撫慰。少時,馬岱押孟獲至,趙雲擒孟優到,魏延等將也押來諸洞酋長。
“汝令弟詐降,怎瞞得過我?”孔明指著孟獲笑道,“今番被擒,可服?”
“不過是我弟貪酒誤事!”孟獲兀自嘴硬,“我若自來,必能成功!此乃天敗,非我無能,如何肯服?”
“已是三擒,還敢嘴硬?”孔明笑意漸收。
孟獲低頭半晌,道:“丞相若放我兄弟回去,收拾親丁再戰。那時被擒,方死心塌地歸降。”
“再擒必不輕饒!”孔明令武士鬆綁,“汝當勤學韜略,早尋良策,勿要後悔。”
孟獲兄弟及各洞酋長拜謝而去。剛過瀘水,便見馬岱陳兵岸口,按劍大喝:“此番再擒,必無活理!”至本寨,趙雲已襲了營寨,端坐旗下道:“丞相待你不薄,休要負恩!”將出界口,魏延引精兵列於坡上,厲聲叱道:“我已深入你巢穴,奪你險要,還敢抗拒?再擒必碎屍萬段!”
孟獲等人抱頭鼠竄,望本洞而去。
卻說孔明渡瀘水紮寨,大賞三軍,對眾將道:“孟獲二擒時,我令他觀營,便是誘他劫寨。他雖曉兵法,卻不知我早料他會用火攻,更知其弟會詐降作內應。我三擒不殺,實為服其心,而非滅其族。汝等當同心報國,勿辭勞苦。”
眾將拜伏:“丞相智、仁、勇兼備,子牙、張良亦不及也!”
孔明謙道:“我怎敢比古人?皆賴諸位之力。”帳下將士聞言,儘皆振奮。
那邊孟獲受了三擒之辱,憤而歸銀坑洞,差人齎金珠往八番九十三甸借兵,得數士十萬牌刀獠丁,克日齊備。
探馬報知孔明,孔明撫須大笑:“正欲令蠻兵儘至,顯我手段!”遂登小車,下令進兵。正是:若非洞主威風猛,怎顯軍師手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