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回:薑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_三國演義通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演義通俗 > 193回:薑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

193回:薑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朝(1 / 1)

卻說薑維向馬遵獻上一計:“諸葛亮必定在郡城後方設下伏兵,想誘我軍出城後乘虛襲擊。我願帶領三千精兵,埋伏在要路。太守隨後出兵城外,不要走遠,隻行三十裡便回;隻要看到火起為號,就前後夾擊,定能大獲全勝。即便諸葛亮親自前來,也必定會被我擒獲。”馬遵采納了他的計策,撥給薑維精兵後,自己便與梁虔領兵出城等候,隻留梁緒、尹賞守城。

原來孔明果然派遣趙雲帶領一支軍隊埋伏在山僻之中,隻等天水兵馬離城,便乘虛襲擊。當日細作把消息回報給趙雲,說天水太守馬遵已起兵出城,隻留文官守城。趙雲大喜,又讓人報告給張翼、高翔,讓他們在要路截殺馬遵。這兩處的兵馬也是孔明預先安排的埋伏。卻說趙雲帶領五千士兵,徑直來到天水郡城下,高聲喊道:“我乃常山趙子龍!你們已中計策,快快獻出城池,免遭殺戮!”城上的梁緒大笑道:“你中了我家薑伯約的計策,還不知道呢!”趙雲正要攻城,忽然喊聲大震,四麵火光衝天。當先一員少年將軍,挺槍躍馬說道:“你見識過天水薑伯約嗎!”趙雲挺槍直取薑維。交戰不到幾個回合,薑維精神抖擻,越戰越勇。趙雲大驚,暗自思忖:“沒想到這裡竟有這般厲害人物!”正交戰時,兩路軍馬夾攻而來,正是馬遵、梁虔領兵殺回。趙雲首尾不能相顧,奮力衝開一條路,帶領敗兵奔走,薑維在後緊追。幸虧張翼、高翔兩路軍馬殺出,才接應趙雲回去。

趙雲回見孔明,訴說中了敵人的計策。孔明驚訝地問:“這是什麼人,竟能識破我的計謀?”有個南安人稟告說:“此人姓薑名維,字伯約,是天水冀縣人;他侍奉母親極其孝順,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真是當世的英傑。”趙雲又誇讚薑維的槍法,與常人大不相同。孔明說:“我如今想要奪取天水,沒想到卻有這樣的人才。”於是率領大軍前來。

卻說薑維回見馬遵說:“趙雲已敗走,孔明必定會親自前來。他料想我軍必定在城中。如今可將本部軍馬分為四支:我帶領一支軍隊埋伏在城東,若蜀兵到來就截擊他們。太守與梁虔、尹賞各自帶領一支軍隊在城外埋伏。梁緒率領百姓在城上防守。”分撥完畢。

卻說孔明因顧慮薑維,親自作為前部,向天水郡進發。快到城邊時,孔明傳令道:“凡是攻打城池,在剛到的時候,要激勵三軍,鼓噪著直接攻城。如果拖延日久,銳氣就會耗儘,就難以攻破了。”於是大軍徑直來到城下。因見城上旗幟整齊,沒敢輕易攻城。等到半夜,忽然四下火光衝天,喊聲震地,真不知是哪裡來的兵馬。隻見城上也鼓噪呐喊響應,蜀兵頓時亂作一團。孔明急忙上馬,有關興、張苞二將保護,殺出重圍。回頭看時,正東方向的軍馬,一帶火光,勢如長蛇。孔明令關興前去探看,關興回報說:“這是薑維的兵馬。”孔明感歎道:“兵力不在多少,在於人的調遣罷了。這人真是將才啊!”收兵回寨,思索了很久,便喚來安定人問道:“薑維的母親現在何處?”安定人回答說:“薑維的母親如今住在冀縣。”孔明喚來魏延分付道:“你可帶領一支軍隊,虛張聲勢,假裝去攻取冀縣。若薑維到來,可放他入城。”又問:“這地方哪裡最為緊要?”安定人說:“天水的錢糧都在上邽;如果打破上邽,那麼糧道自然就斷絕了。”孔明大喜,命趙雲帶領一支軍隊去攻打上邽。孔明在離城三十裡處下寨。早有人把消息報到天水郡,說蜀兵分為三路:一路駐守在此郡城外,一路攻取上邽,一路攻取冀城。薑維聽說後,向馬遵哀求道:“我的母親現在冀城,恐怕母親會有不測。我請求帶領一支軍隊前去救援此城,同時保護老母。”馬遵答應了他,於是令薑維帶領三千軍隊去保衛冀城;梁虔帶領三千軍隊去保衛上邽。

卻說薑維帶領兵馬到達冀城,前麵一彪軍馬擺開,為首的蜀將是魏延。二將交鋒幾個回合,魏延假裝戰敗奔走。薑維入城閉門,率領士兵守護,拜見母親,並不出戰。趙雲也放梁虔進入上邽城去了。孔明便讓人去南安郡,把夏侯楙帶到帳下。孔明說:“你害怕死嗎?”夏侯楙慌忙下拜求饒。孔明說:“如今天水的薑維正在駐守冀城,派人帶信來說:隻要能得到駙馬您,他願意歸降。我如今饒你性命,你肯去招安薑維嗎?”夏侯楙說:“我情願去招安。”孔明便給了他衣服鞍馬,不讓人跟隨,放他自己去了。夏侯楙得以逃出寨門,想要尋路逃走,卻不知路徑。正行走間,遇到幾個人在奔跑。夏侯楙問他們,他們回答說:“我們是冀縣的百姓;如今被薑維獻出城池,歸降了諸葛亮,蜀將魏延縱火搶劫財物,我們因此棄家逃走,去上邽。”夏侯楙又問:“如今守衛天水城的是誰?”當地人說:“天水城中是馬太守。”夏侯楙聽說後,縱馬向天水而去。又見到百姓扶老攜幼遠道而來,所說的都一樣。

夏侯楙到了天水城下叫門,城上的人認得是夏侯楙,慌忙開門迎接。馬遵驚訝地拜見詢問情況。夏侯楙詳細說了薑維的事情,又把百姓的話也說了。馬遵感歎道:“沒想到薑維竟反叛歸降蜀國了!”梁緒說:“他的意思是想要救都督,所以用這話假意投降。”夏侯楙說:“如今薑維已經投降,怎麼會是假的呢?”正猶豫間,當時已到初更,蜀兵又來攻城。火光中隻見薑維在城下挺槍勒馬,大叫道:“請夏侯都督答話!”夏侯楙與馬遵等人都到城上,見薑維耀武揚威大叫道:“我為都督才歸降,都督為何違背前言?”夏侯楙說:“你受魏國恩惠,為何要歸降蜀國?有什麼前言?”薑維回應道:“你寫信教我歸降蜀國,怎麼說出這種話?你想要脫身,卻把我給害了?我如今歸降蜀國,被加封為上將,哪有再回魏國的道理?”說完,驅兵攻城,到天亮才退去。原來夜間裝扮成薑維的,是孔明的計策,令部下士兵中形貌相似的人,假扮薑維攻城,因為在火光之中,難以分辨真假。

孔明卻帶領兵馬前來攻打冀城。城中糧食缺少,軍糧供應不足。薑維在城上,見蜀軍大車小輛,搬運糧草進入魏延寨中。薑維帶領三千士兵出城,徑直來劫糧。蜀兵全都丟棄了糧車,尋路而逃。薑維奪得糧車,想要入城,忽然一彪軍馬攔住,為首的蜀將是張翼。二將交鋒,戰不到幾個回合,王平帶領一支軍隊又到,兩下夾攻。薑維兵力窮儘難以抵擋,奪路歸城,城上早已插上了蜀兵的旗號,原來已被魏延襲擊占領。薑維殺開一條路奔向天水城,手下還有十多騎;又遇到張苞殺了一陣,薑維隻剩下匹馬單槍,來到天水城下叫門。城上的軍士見是薑維,慌忙報告馬遵。馬遵說:“這是薑維來騙我開城門。”令城上亂箭射下。薑維回頭見蜀兵已逼近,於是飛奔上邽城來。城上的梁虔見了薑維,大罵道:“反國的賊子,竟敢來騙我城池!我早已知道你歸降蜀國了!”於是亂箭射下。薑維無法分辯,仰天長歎,兩眼淚流,撥馬向長安而去。走了沒幾裡,前麵到了一片大樹茂密的樹林,一聲喊起,數千士兵擁出,為首的蜀將關興,攔住去路。

薑維人困馬乏,難以抵擋,勒回馬便走。忽然一輛小車從山坡中轉出。車上的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羽扇,正是孔明。孔明喚薑維說:“伯約如今為何還不歸降?”薑維思索良久,前有孔明,後有關興,又無彆的去路,隻得下馬投降。孔明慌忙下車迎接,握住薑維的手說:“我自從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能之人,想要傳授平生所學,可惜沒能找到合適的人。如今遇到伯約,我心願滿足了。”薑維大喜,下拜致謝。

孔明於是同薑維回寨,升帳商議奪取天水、上邽的計策。薑維說:“天水城中的尹賞、梁緒,與我交情深厚;應當寫兩封密信,射入城中,讓他們在城內製造混亂,城池就可以得到了。”孔明聽從了他的建議。薑維寫了兩封密信,拴在箭上,縱馬徑直來到城下,射入城中。小校拾到後,呈給馬遵。馬遵大為懷疑,與夏侯楙商議道:“梁緒、尹賞與薑維勾結,想要做內應,都督應當早做決斷。”夏侯楙說:“可以殺了這兩個人。”尹賞得知這個消息,便對梁緒說:“不如獻城歸降蜀國,以圖前程。”當天夜裡,夏侯楙數次派人請梁緒、尹賞二人說話。二人料知事情緊急,於是披掛上馬,各執兵器,帶領本部軍隊大開城門,放蜀兵入城。夏侯楙、馬遵驚慌失措,帶領數百人出西門,棄城逃往羌胡城而去。梁緒、尹賞迎接孔明入城。安撫百姓完畢,孔明詢問奪取上邽的計策。梁緒說:“這座城是我的親弟弟梁虔守衛,我願意去招他歸降。”孔明大喜。梁緒當天到上邽喚梁虔出城歸降孔明。孔明重加獎賞,就任命梁緒為天水太守,尹賞為冀城令,梁虔為上邽令。孔明分撥完畢,整頓兵馬進發。諸將問道:“丞相為何不去擒獲夏侯楙?”孔明說:“我放夏侯楙,就像放一隻鴨子罷了。如今得到伯約,才是得到一隻鳳凰啊!”孔明自從奪得三城之後,聲威大震,遠近州郡,望風歸降。孔明整頓軍馬,調動所有漢中的兵馬,向前出祁山,大軍進逼渭水之西。細作把消息報到洛陽。當時是魏主曹睿太和元年,曹睿升殿上朝。近臣奏道:“夏侯駙馬已失去三郡,逃竄到羌中去了。如今蜀兵已到祁山,前軍進逼渭水之西,請陛下早早發兵破敵。”曹睿大驚,於是問群臣:“誰能為朕擊退蜀兵?”司徒王朗出班奏道:“臣看先帝每次任用大將軍曹真,所到之處必定取勝;如今陛下為何不拜他為大都督,去擊退蜀兵?”曹睿準奏,於是宣召曹真說:“先帝把後事托付給你,如今蜀兵入侵中原,你怎能忍心坐視不理?”曹真奏道:“臣才疏智淺,不能勝任這個職位。”王朗說:“將軍是國家的重臣,不可堅決推辭。老臣雖然愚鈍,願意跟隨將軍一同前往。”曹真又奏道:“臣受國家大恩,怎敢推辭?但請求派一人擔任副將。”曹睿說:“你自己舉薦吧。”曹真於是保舉太原陽曲人,姓郭,名淮,字伯濟,官封射亭侯,兼任雍州刺史。曹睿同意了,於是拜曹真為大都督,賜予節鉞;任命郭淮為副都督,王朗為軍師。王朗當時已經七十六歲了。選拔東西二京的軍馬二十萬交給曹真。曹真任命宗弟曹遵為先鋒,又任命蕩寇將軍朱讚為副先鋒。當年十一月出兵,魏主曹睿親自送出西門之外才回宮。曹真帶領大軍來到長安,過了渭河之西下寨。曹真與王朗、郭淮共同商議退兵的計策。王朗說:“明天可整頓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親自出陣,隻用一席話,保管讓諸葛亮拱手歸降,蜀兵不戰自退。”曹真大喜,當天夜裡傳令:明天四更做飯,天亮務必使隊伍整齊,人馬威武,旌旗鼓角,各按次序排列。當時派人先送去戰書。第二天,兩軍相遇,在祁山之前列成陣勢。蜀軍見魏兵十分雄壯,與夏侯楙的軍隊大不相同。三軍的鼓角聲停罷,司徒王朗乘馬而出。上首是都督曹真,下首是副都督郭淮;兩個先鋒壓住陣角。探子騎馬出到軍前,大叫道:“請對陣的主將答話!”隻見蜀兵的門旗打開,關興、張苞分左右而出,立馬在兩邊;隨後一隊隊驍將分列兩旁;門旗影下,中央一輛四輪車,孔明端坐車中,頭戴綸巾,手持羽扇,身穿素衣皂絛,飄然而出。孔明舉目見魏陣前有三個麾蓋,旗上寫著姓名:中央那個白胡子老者,是軍師、司徒王朗。孔明暗自思忖:“王朗必定會來遊說,我應當隨機應變。”於是教把車推到陣外,令護軍小校傳話說:“漢丞相與司徒談話。”王朗縱馬而出。孔明在車中拱手,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王朗說:“久聞您的大名,如今有幸相會。您既然知天命、識時務,為何要發動無名之師?”孔明說:“我奉詔討伐逆賊,怎麼說是無名?”王朗說:“天數有變化,帝位更替,歸屬於有德行的人,這是自然的道理。從前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起義,天下紛爭。到了初平、建安年間,董卓叛亂,李傕、郭汜相繼為虐;袁術在壽春僭稱帝號,袁紹在鄴地稱雄;劉表占據荊州,呂布奪取徐郡:盜賊蜂擁而起,奸雄橫行,國家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天下,席卷八方;百姓傾心歸附,四方仰慕他的德行。並非用權勢奪取天下,實在是天命所歸。世祖文帝,神文聖武,得以繼承大統,順應天意民心,效法堯禪讓舜,占據中原而統轄萬邦,難道不是天心人意嗎?如今您蘊藏大才、懷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為何要強行違背天理、背離人情行事呢?難道沒聽過古人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如今我大魏有百萬披甲士兵,上千員良將。想必腐草的螢火之光,怎能比得上天空的皓月?您可倒戈卸甲,以禮歸降,還能封侯爵之位。國家安定百姓安樂,難道不是美事嗎!”

孔明在車中大笑道:“我以為漢朝的元老重臣,必定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這般鄙陋的話!我有一言,諸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在位時,漢朝的統治衰落,宦官製造災禍;國家混亂,年成不好,四方動蕩。黃巾起義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害百姓。因為朝廷之上,朽木為官,殿堂之中,禽獸食祿;狼心狗肺之輩,紛紛當道,奴顏婢膝之徒,掌權執政。以致國家衰敗,百姓遭殃。我向來知道你的所作所為:世代居住在東海之濱,當初被舉孝廉入朝為官;按理應當輔佐君主,安定漢室,興複劉氏;沒想到你反而幫助逆賊,一同謀劃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的人,都想食你的肉!如今幸虧天意不滅大漢,昭烈皇帝在西川繼承帝位。我如今奉繼位君主的旨意,興師討伐逆賊。你既然是諂媚阿諛的臣子,隻可潛身縮首,苟且求得衣食;怎敢在軍隊麵前,妄談天數呢!白頭匹夫!白發老賊!你不久就要死了,有什麼麵目去見漢朝的二十四代皇帝呢!老賊速速退下!可叫反臣來與我決一勝負!”

王朗聽了,氣得怒火中燒,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後人有詩稱讚孔明:“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孔明用扇子指著曹真說:“我不逼迫你。你可整頓軍馬,明天決戰。”說完回車。於是兩軍都撤退了。曹真用棺木收斂王朗的屍首,送回長安。副都督郭淮說:“諸葛亮料想我軍在辦理喪事,今夜必定來劫寨。可分兵四路:兩路兵從山僻小路,乘虛去劫蜀寨;兩路兵埋伏在本寨外,左右夾擊。”曹真大喜說:“這個計策與我所想的相合。”於是傳令喚來曹遵、朱讚兩個先鋒分付道:“你們二人各帶領一萬軍隊,抄到祁山之後。隻要看到蜀兵向我寨而來,你們就進兵去劫蜀寨。如果蜀兵不動,就撤兵回來,不可輕舉妄動。”二人領命,帶領兵馬而去。曹真對郭淮說:“我們兩個各帶領一支軍隊,埋伏在寨外,寨中虛堆柴草,隻留幾個人。如果蜀兵到來,就放火為號。”諸將都分往左右,各自準備去了。卻說孔明回帳,先喚趙雲、魏延聽令。孔明說:“你們二人各帶領本部軍隊去劫魏寨。”魏延進言說:“曹真深通兵法,必定會料到我們乘喪事去劫寨。他怎能不提防?”孔明笑著說:“我正想讓曹真知道我們去劫寨呢。他必定會在祁山之後埋伏兵馬,等我兵過去,再來襲擊我寨;我故意讓你們二人,帶領兵馬前去,過了山腳後路,在遠處下寨,任憑魏兵來劫我寨。你們看到火起為號,分兵兩路:文長守住山口;子龍帶領兵馬殺回,必定會遇到魏兵,卻放他們逃回,你們乘勢攻打,他們必定會自相殘殺。可獲全勝。”二將領兵領命而去。又喚關興、張苞分付道:“你們二人各帶領一支軍隊,埋伏在祁山要路;放過魏兵,卻從魏兵來的路,殺奔魏寨而去。”二人領兵領命而去。又令馬岱、王平、張翼、張嶷四將,埋伏在寨外,四麵迎擊魏兵。孔明於是虛立寨柵,在中間堆起柴草,以備火號;自己帶領諸將退到寨後,觀察動靜。

卻說魏先鋒曹遵、朱讚黃昏時離寨,緩緩前進。二更左右,遠遠望見山前隱隱有軍隊行動。曹遵暗自想道:“郭都督真是神機妙算!”於是催兵急速前進。到蜀寨時,快到三更。曹遵先殺入寨中,卻是空寨,沒有一個人。料知中計,急忙撤軍返回。寨中起火。朱讚的兵馬趕到,自相衝殺,人馬大亂。曹遵與朱讚交馬,才知道是自相踐踏。急忙合兵時,忽然四麵喊聲大震,王平、馬岱、張嶷、張翼殺到。曹遵、朱讚二人帶領心腹軍士一百多騎,向大路奔走。忽然鼓角齊鳴,一彪軍馬截住去路,為首大將是常山趙子龍,大叫道:“賊將往哪裡去?快快受死!”曹遵、朱讚奪路而走。忽然喊聲又起,魏延又帶領一彪軍馬殺到。曹遵、朱讚大敗,奪路奔回自己的營寨。守寨的軍士,隻道是蜀兵來劫寨,慌忙放起號火。左邊曹真殺到,右邊郭淮殺到,自相殘殺。背後三路蜀兵殺到:中央是魏延,左邊是關興,右邊是張苞,大殺一陣。魏兵敗退十多裡,魏將死亡極多。孔明大獲全勝,才收兵回營。曹真、郭淮收拾敗軍回寨,商議道:“如今魏兵勢單力薄,蜀兵勢大,用什麼計策來擊退他們呢?”郭淮說:“勝敗是兵家常事,不值得憂慮。我有一計,能讓蜀兵首尾不能相顧,必定會自行退走。”正是:可憐魏將難成事,欲向西方索救兵。


最新小说: 帶著漫威回北宋 百裡千刀一斤漆 腐朽世界 江湖笑之俠義 清冷軍嫂要離婚,冷麵軍官紅了眼 未知入侵 越界 俗世小三兒 開局刷一億美女主播千裡空降 聽丫鬟蛐蛐,我解鎖未知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