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放棄_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69章 放棄(2 / 2)

反對的聲浪像潮水般湧來。

絳州的鄉紳們聯名上書,說他們的子弟埋骨西域,如今連墳頭都要被異族踏平。

長安的太學生們在朱雀大街上跪了三天,舉著"還我河山"的木牌,連路過的商隊都忍不住扔石子砸向皇城。

可最讓武曌心驚的,是軍報裡的消息:朔方軍的校尉率部嘩變,說要"打到洛陽問女帝要說法",幸好被王孝傑及時鎮壓在黃河渡口。

這時候,齊先生正踏著落葉走進均州的一座小院。

李恪躺在藤椅上,枯瘦的手連端杯的力氣都沒了,可看見來人時,渾濁的眼睛忽然亮了亮。

"他們......終究還是走了這步。"

老人的聲音像風中的殘燭,"當年我勸先帝,彆學隋煬帝征高句麗,他不聽......"

齊先生往炭盆裡添了塊火炭,火星子濺在青磚上。

“李敬宗已帶著麵具去了江南。"

他低聲說,目光落在牆角那尊錘鐮相交的銅像上,"那些在暗處的人,都認這個記號。"

李恪忽然笑了。

"也好......讓年輕人去折騰吧。我這把骨頭,總算能看著......"

話沒說完,他的頭便歪向了一邊,藤椅旁的棋盤還擺著未下完的殘局,黑子已被白子圍得水泄不通。

三年後的上元節,洛陽的花燈比往年亮了三倍。西市的綢緞鋪掛出了新到的蜀錦,江南來的茶商在街頭吆喝著明前龍井,連河西走廊的驛道都換了新鋪的青石——這些變化,都記在張柬之新呈的賬冊裡:放棄西方後,省下的軍費讓江南的漕運疏通了,洛陽的銀庫重新堆起了銀子,連關中的農戶都能用上新鑄的鐵犁。

可街角的茶館裡,說書人講到"薛仁貴三箭定天山"時,台下總有人抹眼淚。

那些當年隨父輩征戰西域的老兵,如今拄著拐杖坐在茶館角落,聽著聽著就紅了眼眶——他們知道,碎葉城的唐軍墳塋,怕是早已被風沙埋成了平地。

元日大典那天,武曌坐在則天門樓的觀禮台上,看著各國使臣叩拜。

當司儀官念到"倭國使臣"時,台下那群穿著唐式朝服的倭寇"咚"地跪了下去,額頭磕在青磚上,響得像敲鼓。

為首的倭人抬起頭時,左臉上還留著被唐軍刀鞘砸出的疤痕。

"朕賜你們國號"日本"。"她的聲音透過傳聲筒傳遍廣場,"回去告訴你們的人,好好采銀,采夠了,朕許你們學大唐的曆法,用大唐的銅錢。"

倭人使臣嚇得又磕了個響頭,鼻尖幾乎貼著地麵,喉嚨裡發出嗚咽般的感謝聲,活像被主人賞賜了骨頭的狗。

這場景讓觀禮的官員們竊竊私語——誰都記得,當年這些倭寇還在朝鮮半島燒殺搶掠,如今卻乖順得像家養的犬。

"陛下這招真高。"姚崇在狄仁傑耳邊低語,目光掃過那些倭人卑躬屈膝的背影,"不用養著,還能年年采銀,比守著西方那些不毛之地劃算多了。"

狄仁傑沒說話,隻是望著遠處洛水的波光。

他想起昨夜去看望李恪的兒子,那年輕人正對著一幅西域地圖發呆,地圖上用朱筆寫著:"貞觀年間,我朝將士戰死者三萬七千,皆埋骨蔥嶺以西。"

武曌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忽然轉頭看向他,鳳冠上的珍珠在陽光下閃爍。

"懷英覺得,朕做錯了嗎?"她問,聲音裡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狄仁傑躬身行禮,花白的胡須垂在胸前:"百姓隻知倉中有米,灶有薪,至於萬裡之外的疆土,他們看不見,也摸不著。"

那天傍晚,洛陽城響起了收兵的號角。

巡邏的金吾衛經過西市時,聽見酒肆裡傳來新編的民謠:"洛水長,米倉滿,女帝恩,照萬家......"

而千裡之外的蔥嶺,夕陽正染紅唐軍廢棄的烽燧,斷牆下的野草裡,還埋著半截生鏽的矛尖,上麵刻著的"唐"字早已被風沙磨得模糊。


最新小说: 快穿係統:炮灰隻想壽終正寢 香江神算,假千金她是玄學大佬 足球:奇葩任務,開局震驚德意誌 洪荒,從祭祀女媧開始改命 謝邀,人在崩鐵,虛一直構 鏡淵燼天錄 重生之煤老板旗下的藝人 天嬌:鐵木真崛起與大元帝國前傳 穿書太監太會審時度勢了! 天上掉下個眼珠般的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