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完青原領,李原便帶著車隊入了北邙山。
因為有虎頭集的緣故,北邙山中十裡八鄉的山民們,都在向虎頭嶺集中。
現在的虎頭嶺,經過了數次翻修,已經是一座常住人口超過兩千人的山城了。
而且不止是虎頭嶺。
亂石寨的製鹽業與牛頭山的鑄銅工坊吸納了大量的人口。
每日裡,青原商會的車隊在山中是往來不絕。
這兩處山寨,經過這段時間的經營,人口也都破了一千。
在重新翻修的虎頭嶺議事堂之中。
李原接見了新投效的十幾名山民頭人。
這些山民村落,大多是生活在北邙山的更深處。
他們大多都聽過李原的傳聞,見這位伯爺對待山民極好。
又被這熱鬨的虎頭集所吸引,於是紛紛舉家投效。
這一次來投奔李原的山民數量,甚至超過了兩千人。
李原與這些山民頭人,談笑風生毫無架子。
不但宴請他們吃酒宴。
還賞賜下了大批的糧食鹽巴,以及過冬的生活物資。
讓這些山民頭人們無不是感激涕零。
最終李原決定,在北邙山西麓在新設兩寨。
分彆為【鹿鳴寨】與【柳木寨】用於收容這些新投效的山民。
李原更是安排薑叔,石頭叔與豹子叔,從這些新加入的山民中選拔精銳。
在組建出四百人的山地營。
視察完了北邙山,辭彆了薑叔等人。
李原的第三站便是老鐵山。
此時的老鐵山已經是大變樣。
老鐵山的礦區與鐵山鎮已經重新翻修過了。
原來的礦民窩棚區已經拆除,現在都是新建的東鄉堡式長屋。
而鐵山鎮的規模又擴大了一倍不止,沿街的鋪位更是生意火爆,往來運輸鐵料的車隊是川流不息。
在老鐵山附近,李原新建了三個兵戶村寨。
如今手中錢糧不缺,鐵山營的規模也擴編到了六百人,其中包括一百名兵戶騎兵。
因為張懷去嵎陽調走了一百人。
此時在營中有五百人,由臨時任命的鐵山都尉陳昭負責管理。
此人是李原從礦民之中選拔出的將領。
經過了幾次曆練,發現他不但為人忠誠,能力也不差。
鐵山營被他管理的是井井有條。
巡視完鐵山營,李原很是滿意。
隨即便發放糧食物資,引的是全營歡呼。
當天夜晚,李原自然是住在了老鐵莊。
如今的老鐵莊,已是青原軍最重要的兵器工坊。
每日裡都有大批的武備,從這裡運往各處營寨。
現在,這老鐵莊中,鐵匠師傅,學徒與工匠已經超過了兩百人。
如果在算上幫工,仆役與家眷,甚至接近了五百人。
李原的到來,讓許娘子是歡喜不已。
兩人也是有不少日子沒見了。
她連忙命阿蓮去準備豐盛的酒菜。
這些日子,許秋芸許娘子的氣質變化很大。
也許是因為莊子裡管的人多了,許娘子舉手投足之間也帶上了些上位者的氣度。
如今這位有著古銅色肌膚的女匠師,李原看著更加的溫潤迷人。
吃過了酒宴,夜色已深。
在老鐵莊的後宅,許秋芸寬衣解帶服侍郎君休息。
這位女大匠展現出了柔情似水的一麵,床第之間儘顯纏綿蜜意。
讓李原是好一番的疼愛。
第二日,天上下起了小雪。
李原雖有些不舍許娘子,但還是率隊離開了老鐵莊。
正式開始宣慰北川道各村寨兵戶。
定州府,石嶺縣,枯木村。
在村東頭,一座破敗的土屋中傳來了一陣咳嗽聲。
這座土屋中住著一對馮姓爺孫。
爺爺今年五十七,早年當兵戶的時候在戰場上受過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