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再仔細思量,哪些稅可以留給他們,又該如何監管這筆錢的去向。
但一切的基礎,還是得培養足夠多的計官。
看來國子監的算學班還得擴招。
朱標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這一點也是他之前沒有考慮到的。
聽了馬鈺的分析才知道,原來這其中還隱藏著這麼多的秘密。
馬鈺停了一會兒,等他們兩個在無異議,才接著說道:
“剛才說的,是賦稅的大致發展情況,現在說說賦稅本身。”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朝廷應該問誰收稅。”
朱標說道:“問萬民收稅,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馬鈺搖搖頭,說道:“自古以來就是對的嗎?”
“更何況時移勢易,古代的良法,到了現在就未必適用了。”
這時朱元璋心中一動,說道:“問有錢人征稅,可對?”
馬鈺讚道:“陛下英明,就是問有錢人征稅。”
見馬皇後、朱標都是一臉疑惑,他解釋道:
“賦稅的本質是什麼?財富二次分配。”
“新思想裡也說了,賦稅是損有餘而補不足。”
“掌握財富的人就是‘有餘’,窮人就是‘不足’。”
“朝廷若想長治久安,就得想辦法問富人收稅,然後去救濟窮人。”
“然而曆朝曆代都反過來了。”
“他們和富人一起壓榨百姓,結果百姓活不下去造反。”
“國家彆說救濟百姓了,就連維持軍隊的錢都拿不出來,最終在百姓起義中滅亡。”
馬皇後和朱標恍然大悟,原來用新思想指導製度建設,是這麼一回事兒。
他們可謂是茅塞頓開,猶如打開了新世界大門。
之前讀史書的時候,積累的種種問題,也都找到了答案。
朱元璋微微頷首,但接著卻反駁道:“家家都有難念的經。”
“你之前也說過,秦漢隋唐是世家政治時代,朝廷也隻能和他們合作,才能維護國家穩定。”
“否則那些世家聯合起來,恐怕國家就要滅亡了。”
“宋朝為了解決唐末五代十國軍人亂政的問題,選擇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因此他們也不得不賦予士大夫種種特權。”
“至於元朝不提也罷。”
“由此可見,他們也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是情況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對此馬鈺倒也沒有反對:“陛下所言甚是,每個時代都有他們所麵臨的困難。”
“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標準,去衡量古人的所作所為。”
“但漢唐和宋朝麵臨的問題,在大明都不存在了。”
“有了施行‘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條件。”
朱元璋頷首道:“確實如此,但具體要如何做呢?”
馬鈺回道:“這就是接下來要討論的話題了。”
“明確了問誰收稅的問題,接著就要考慮,如何把稅收上來。”
“首先就是,如何簡單有效的甄彆納稅群體。”
“剛才我們說過,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財富的獲取方式變多。”
“賦稅的種類也隨之增多,且納稅的群體也變得複雜。”
“為了節約成本,朝廷必須要簡化稅種和征稅的方式。”
“現在我們要問富人征稅,這就意味著,必須采用簡單有效的方式,將窮人和富人區彆開來。”
“否則損有餘而補不足就是一句空話。”
朱元璋等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這看似簡單,實際上非常複雜。
天下有六千多萬人,如果一一甄彆,能不能實現且不去說。
就算做到了,成本也將會高出天際,還容易給貪官汙吏留下操作的空間。
朱元璋左思右想都沒有更好的法子,索性也不為難自己了,直接問道:
“你有什麼好法子,就拿出來吧。”
馬鈺沒有在吊人胃口,說道:
“現在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土地,那麼我們就在土地上做文章。”
“唐朝發明了兩稅法,將各種正稅統一並入兩稅征收。”
“那麼我們就效仿這個思路,將人頭稅和徭役,全部折合到田稅裡麵去。”
“從此有田的人納稅,無田無產的人既不用納稅,也不用服徭役。”
“至於徭役,朝廷可以用收稅的錢,雇傭失地百姓做工。”
“如此一來,有地的百姓可以安心種地,不用操心服徭役的事情。”
“失地百姓也能通過做工,獲得報酬養活一家老小。”
“朝廷的工程也不會被耽擱。”
“此法我稱之為,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
朱元璋、馬皇後、朱標、朱樉四人,無不露出震驚的表情。
這個法子可謂是大膽至極。
關鍵確實非常簡單,比兩稅法還要簡單。
因為兩稅法你還得統計人口總數,才能征人頭稅。
可是人口是會變化的,原則上每隔一段時間就得統計一次。
折騰人不說,還會增加成本,可謂是得不償失。
可是土地不一樣,那是有數量的。
說的再直白點,隻要不發生大的災難,土地的數量隻會增多不會減少。
哪怕以後不再丈量田畝數量,隻以目前的數量征收賦稅,也足夠解決財政問題了。
越想他們就越覺得這簡直是天才般的設想。
馬皇後讚道:“鈺兒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此法若能施行,必將利國利民。”
朱標也連連點頭表示讚同:“若采用此法,無田的人就不用再繳納賦稅服徭役了。”
“大大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而且沒有了賦稅的負擔,失地百姓也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外出務工,從事彆的行業改變自己的境況。”
“此法真精妙也。”
朱元璋也不禁點頭,這個法子減少了稅種,簡化了收稅的流程。
降低了朝廷的管理成本。
還惠及各方,可謂是儘善儘美。
馬鈺果然沒有說謊,他腦子裡確實擁有整套的治國方案。
馬鈺見他們理解了,就接著說道:
“大明要發展生產力要興百業,將來工商業必然會蓬勃發展。”
“商業稅也將成為重中之重。”
“不過我對這一塊了解不多,陛下可以找懂行的人,來設計商業稅製度。”
朱元璋頷首道:“此事咱已經安排人做了,等他們拿出了章程再說。”
馬鈺點點頭,接著說道:“征稅還有個問題。”
“越有錢有權的人,就越是有辦法避稅。”
“比如隱瞞自己的真實財富,隻繳納少量的稅。”
“他們最常用也是最惡毒的方法,就是轉嫁賦稅。”
“朝廷規定二十稅一,他們就將自己的稅轉嫁到百姓頭上。”
“問百姓十五稅一甚至十稅一。”
“所以朝廷必須要想辦法,將富人給揪出來,然後問他們征稅。”
朱元璋表情凝重,說道:“你可有什麼法子?”
馬鈺搖搖頭,說道:“沒有現成可行之法,不過之前您組建錦衣衛給了我一個靈感。”
“是不是可以組建一個機構,專門盯著富人收稅。”
“他們的任務就是調查富人的財富,然後按照稅法將稅追繳上來。”
朱元璋眼睛一亮,說道:“這個法子有點意思。”
“回頭我仔細想想,看具體怎麼去做。”
然後他又追問道:“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