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周行舟知道王臣鶴率兵抵達城下時,心中就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覺,定然是城中走漏了消息。
但他撓破頭也沒想明白,陛下一直在昏迷中,城中四門都被他派心腹監視,這消息是如何走漏的??
來不及追究了,反正不管怎麼說,陛下還在城中。
他站在城頭上,望著底下正在架投石器和工程車、前排扛著幾十道雲梯的青州軍,眉頭暗皺,聲如洪鐘:
“臣鶴,你這是做什麼?”
立在馬上的王臣鶴驅馬向前走了幾步,從手下那裡接過先前那內官總管傳給他的矯詔,高高舉起來對著城頭上的周行舟大聲喊道:
“左相,下官接到陛下旨意,命我提兵前來廬州,說是共商退兵還京之事。如今下官已經到了,左相何故將城門緊閉,不肯放行?”
啊?
周行舟聽到耳旁士兵們傳來的竊竊私語,頓時有些淩亂。這個王臣鶴,都到這一步了,居然還能忍住不翻臉?
最要命的是,目前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也是不翻臉。他還得承認,不然就一定是城內人心惶惶、城外刀兵相見了。
可這能承認嗎?
穩住心神後,他急中生智,朝著下方喊道:“原來如此,確有此事。隻是城中校場已經滿營,臣鶴老弟,隻能委屈你麾下的將士們暫且駐紮在城外。你進城來吧!老夫與你一同去進宮麵聖!”
王臣鶴愣了一下,點著頭說道:“好!下官聽左相安排!”
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卻又處處透露著詭異。
周行舟對身旁的心腹招了招手,心腹立刻走了過來,附耳靜聽。
“去把城門打開,若是他入城,便放進來。若是隨從超過十人,立刻關門!”
心腹聽完後,冷冷的看了一眼城下的王臣鶴,點著頭默不作聲的握著刀柄離開了。
沿著堅硬的城牆台階走下來後,這名心腹對著立在城門內局促不安、麵色蒼白的廬州太守劉立權說道:“劉大人,左相有令,命你打開城門,放王臣鶴進來。”
周行舟早就派人控製了劉立權的一家老小,包括他剛出生的小孫子,不怕他不儘心。
本來是想著把這家夥也像何關一樣綁起來關小黑屋的。但他是廬州太守,城中若是沒有他的支持,麻煩太多,根本處理不過來,因此隻好出此下策。
劉立權在一群健壯的士兵隱隱包圍中,猶豫不決,麵色焦急,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周行舟的心腹疑惑的看著他問道:“劉大人,你沒聽見嗎?”
“啊……哦哦哦,聽見了,下官聽見了……”
說罷,他隱晦的看了一眼身邊的將士們,朝著城門洞裡的十幾名士兵說道:“開城!”
“吱呀~~”
陰涼昏暗的門洞中,兩扇巨大的城門緩緩打開了一道縫隙,和煦明亮的陽光從縫隙中透了進來,帶來一絲暖意。
周行舟的心腹握著刀柄,心情緊張的盯著門外護城河吊橋對麵的大軍,隨時準備下令關閉城門。
就在這時,一個穿著廬州鄉軍甲胄的健壯士兵,快速從人群後麵擠到前麵來,走到劉立權身邊,將懷中的一個包袱悄悄遞給他看。
那是一個嬰兒,此刻閉著雙眼,睫毛很長,睡的很香甜,還能聞到一股輕微的奶香。
劉立權麵色驚喜的看了一眼那漢子,漢子對著他點了點頭後,立刻轉身就離開了現場。
剛剛還愁眉苦臉的劉立權,腰杆瞬間就挺直了,表情也變得很微妙,目光時不時的遊離在周行舟心腹的身上,斜眼瞥著他,說不出的意味深長。
等到城門徹底打開後,王臣鶴冷哼一聲,抽出腰間的寶劍,一言不發的朝前一揮,劍指城頭上的周行舟!
為了不驚動城內大多數還蒙在鼓裡的人,青州騎兵並沒有發出呐喊聲,隻是揮舞馬鞭提起刀槍、以極快的速度卷起數道煙塵,徑直衝向城門!!
城頭上的周行舟氣的猛拍了一把城牆垛子,不過隨即就冷笑一聲!
這樣也好,他對城內的百姓軍民也就有了理由:王臣鶴違抗君命,欲行不軌,大家一起團結起來抵抗他!
一念及此,他立刻快步來到了城牆的另一邊,朝著下方望去。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及時關閉城門。
門內的心腹自然也已經看到了城外那幫氣勢洶洶、正在極速飛奔而來的騎兵。他立刻對劉立權喊道:“劉知府,情況不對!立刻關閉城門!”
四周的士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杵在原地不動彈。
察覺到不對勁的心腹疑惑的看向氣定神閒的劉立權,媽的……這老頭……
“劉立權!你要造反不成?!你彆忘了,你一家八十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