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並非擅長表達的母親,可是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她對何夕深沉的愛。
這份愛,一直持續到她生命的終結!
字幕飄起的時候,首映禮現場,沒有人起身也沒有人鼓掌。
他們都似乎還沉浸在那沉重的母愛之中無法自拔。
突然,彩蛋出現了。
夏群芳彌留之際的病床前。
驀然她睜開了已經渾濁的眼眸,眼前出現了亮光。
下一刻,她來到了未來,或者是另外一個時空的未來。
她看到了自己的兒子,她欣喜的想要上前。
可是卻什麼也沒有抓到。
她看到了自己的兒子,自己引以為傲的兒子,站在諾貝爾獎的領獎台上,高舉獎杯。
萬眾矚目!
她看到了自己的兒子,和江雪攜手步入婚宴的殿堂。
她還看到了自己,一臉幸福地接受他們的敬茶。
她看到了新聞在報道何夕的《微連線原本》被無數人傳閱。
她看到了
最後,回到了病床上,她閉上了眼睛,不同的是,這一次,她的睡的很安詳。
哪怕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嘴角也依然勾起了一道弧度。
陳默最終還是給出了這樣的一個模棱兩可的結局,一個不算完美的結局,但是卻至少還不錯的結局。
並沒有用科技來解釋為什麼她會看到那些。
也沒有告訴觀眾,那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隻是那樣的展現在夏群芳的麵前,那樣的展現在觀眾的麵前。
在陳默看來,其實這個時候,對於夏群芳而言,科技與否,真假與否真的無關緊要了。
因為她從來都不懂那些,不懂那些複雜的公式。
所以沒有必要用科技來解答,任何一個母親,隻是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平安安的成長,快快樂樂的生活,幸福美滿!
這是全天下的母親們的憧憬和希望!
所以,不重要了,真的不重要了!
“啪啪啪啪!”突然有一位觀眾站起身來,一邊熱淚盈眶一邊奮力地鼓掌!
他的掌聲如同發令槍一般,很快地首映禮現場,一個,兩個,三個,一片,全場,都起身鼓掌。
電影結束了。
《傷心者》的劇情,並不那麼的豐富多彩。
甚至於對於一部電影而言,還顯得有些簡陋。
但是卻足夠了。
電影首映禮結束後,第一波觀眾紛紛在朋友圈,在微博,在影評區留下了自己的感慨。
“從何夕燒書時夏群芳的眼淚,到臨終那聲‘媽媽’,陳默用最樸素的鏡頭撕開了所有子女的愧疚——我們何嘗不是把母親的付出當作‘廢品站裡的微連續’?”
“陳默就是個騙子,一開始的宣傳,全是歡樂向的,讓我們在觀影的時候,都產生了錯覺,好像這不是一部悲劇電影,而是一部喜劇科幻。
可是結果,毫無防備的,就被弄哭了!”
“作為科幻迷,說實話,有些失望!因為整部電影,其實真的和科幻沒什麼關係!唯一的科幻元素就是時空穿越,但是卻根本不是電影的主題。
這部電影的主題,應該是母愛!
但是我特麼還是看哭了。
一直在忍著,夏群芳哭的時候我忍住了,夏群芳為何夕梳頭發的時候,我忍住了,可是何夕喊出那聲清晰的媽媽的時候,我特麼徹底忍不住了!”
“電影的宣發絕對是有毒,特麼的真正的詮釋了什麼叫做悲劇往往以甜蜜而溫馨開場,太心機了。
親吻鼻涕在宣傳的時候,被大家玩成梗都笑瘋了。
可是當真正看到何夕發狂的親吻帶著鼻涕的手帕的時候,我特麼的哭的鼻涕都出來了!結果居然沒帶紙巾!”
“我看的是零點場,電影結束後,我哦淩晨三點給老媽發微信說:“媽,我周末回家吃飯!”
本來以為老媽肯定看不到,畢竟,那麼晚了,結果沒想到,下一刻老媽的電話就打了過來,一個勁的問我是不是出什麼事了?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工作不順利。
原來,老媽的手機裡,我的微信設置了特彆提醒,我半夜哭慘!”
“看到夏群芳在背後問兒子,我就想看看有多少錢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哭了,那是她的二十七年啊!
其實何夕真的不該瘋的,他的心血被否定,他的愛情死了,可是他還有最最最重要的東西,媽媽的愛啊!
他自私的用母親的27年換來的存折去出版了書,更自私的自己瘋掉,把自己封閉起來,可是他卻忘記了,他把所有的苦難都留給了母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