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汽車圈,因為華耀汽車的這幾個月的動靜,變得熱鬨非凡。
對於合資車企和國產車企來說,他們一開始確實沒怎麼在意。
華耀汽車動靜確實弄的挺大,車也造出來了。
但是在此之前那些個造車新勢力,哪個動靜不比華耀汽車大啊!
華麗的ppt、炫酷的概念車、十幾分鐘訂單破萬,百公裡幾秒破百、關於電動汽車各種設計和超前的技術創新理念等等一係列的噱頭,都比華耀汽車弄出的動靜大的多。
但是最後呢!
華麗的ppt,主要是為了融資,但是融資多年,連一輛車也沒造出來。
炫酷的概念車登上車展,吸引無數的目光,可最後大部分都銷聲匿跡,也就剩下個概念車了。
十分鐘訂單破萬,整個效果拉滿,但是最後銷量榜一看,連續幾個月的交付量都寥寥無幾,難不成廠家花了兩年的時間還沒消化完上市時接到的訂單?
百公裡幾秒破百,更是利用我們固有認知,來忽悠大家。
對於燃油車來講,動力強確實能體現發動機的技術水平,但如果變成新能源車型,你還是認為加速越快,車越牛,那你可就上當了。
要知道電車是不需要先燃燒汽油再轉化成動力,因為電車是直驅的,電池直接驅動電機,扭矩瞬間爆發,所以電車比油車加速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另外電車的電機,沒有發動機那麼高的技術含量,要想提速快,加大電機功率就可以了。
隻要電機足夠強,人人都是加速王。
至於那些超前的理念,這麼多年了,是一個也沒有落地啊!
所以你就想吧!
在他們聽到華耀汽車訂單突破幾萬或者十幾萬,甚至網上華耀汽車的熱度不斷飆升的時候,他們根本就不怎麼相信。
微型車的利潤本身就不高,華耀汽車價格還定的那麼低,這不是在賠本賺吆喝嗎!
哪怕華耀汽車開始交付,他們都沒怎麼重視起來。
但是九月份一過,華耀汽車登頂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他們就肉眼可見的慌亂了。
他們還真的實際交付了這麼多!
所以他們訂單是真的!
而接下來華耀汽車的交付車輛持續增長,並且連續霸榜新能源汽車銷量榜的時候。
這一下國內的諸多車企,就直接坐不住了。
不管是合資車企還是國產車企,關於華耀汽車的資料,都擺上了各家的會議。
一個疏忽大意,讓人家乾上了銷量榜第一。
這其中最受衝擊的就是比迪汽車了。
作為最早進軍新能源汽車的車企,突然被華耀汽車這個後起之秀給蓋過了風頭,那怎麼行呢。
“計劃提前,加快新一代的混動係統研發進度!在這樣等下去,市場就要被華耀汽車給搶去了!”作為比迪汽車的老板,王川對於華耀汽車的這番動作還是很謹慎的。
“王總,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他們隻是在微型車領域做出了一些成績!”有人還是覺得這樣過於謹慎了。
“你們的危機意識還是不夠,雖然華耀汽車之時發布了兩款車型,但是他卻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能給用戶交付車輛,這是有些新能源車企還沒有辦到的事情,而且他們現在吃下的市場是誰的市場,接下來如果他們進軍家轎市場,你現在還覺著華耀汽車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