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希文做事,不敢說滴水不漏,但也總是會發散思維去想。
正如他教魏忠義等人的,發揮想象,好事不用多愁,壞事竭力推導,製定計劃。
“老魏,我近日要陪康王去一趟燕州,有些事需要安排一番,你把人叫來。”
待八位掌櫃與有為在會議室集合,一個個看著嵬名春雅,都不敢發言。
範希文順著他們目光,瞟了一眼微笑的皇馬子,輕歎一口氣。
“這位是我婆娘,嵬名......魏春雅,與我也是生死之交,無需避諱。”
掌櫃們又瞧了瞧有為,見他氣定神閒,這才放了心。
“老板,你要去北方多久?”
“不知,我對事情與來回路程一概不知。”
嵬名春雅接嘴。
“短則月餘,長則兩月。”
她是按照一般行軍時間估算。
汴京至燕州一千多裡,由汴京出發,沿河北東、西兩路官道向北,均可至燕州。
範希文補充道:
“這次是去犒賞郭藥師。”
嵬名春雅點頭。
“那或許用不了兩個月。”
戴奎拱手。
“老板,目前手裡的項目都已步入正軌,盈利超然,其餘項目可以等老板回來再做安排。”
範希文搖頭。
“不行,必須趁現在抓緊時間把項目攤往全國,小地方不考慮,優先安排人口在五萬戶以上的內地之城。”
眾掌櫃拿筆記下。
範希文繼續安排。
“招人的原則你們知曉,用人、考核我再強調一次,務必以人品為主,能力次之。
另外四京之地的產業,當再做一番布局。
把人力、財務、供貨、銷售等分開,越細越好,越讓人摸不著頭腦越好!”
吳萬華撓頭。
“老板,這個事把我幾人累得不輕,按你的部署已經完成了大半,隻是不明白這樣做的意義。”
範希文以分化之法管理四京產業,在後世絕對是一招爛棋,而在當前卻是絕佳的權宜之計。
以炭黑公司為例。
將原料采購運輸、設備製造、做工、銷售、財務、人員培訓、員工福利等分成若乾小份。
每一小份可看作是獨立公司經營,或者“外包”,而背後的大老板又是趙構和範希文。
炭黑公司實則隻有一個“庫存權”和總賬收益的權限。
如此,範希文巧借各個環節,將炭黑公司台麵之下的利潤逐一分離,最後歸於自己賬下。
這樣原本需要做兩本賬的風險被小公司均攤,隻查總賬沒有問題,查小公司的賬也說得過去。
官家要問,就說是“一貫如此”,反正他隻懂用人管理國家,不懂商業經營。
甚至還說範希文善於經營。
反正就是眼花繚亂的騷操作而已。
這些範希文不好說得太細,卻從另外一個角度解釋。
“我怕有人奪我項目!其餘小地方無所謂,四京之地不能讓項目就這般拱手於人。”
說這話時,他想起了趙桓與趙楷,這倆貨絕對有可能搶奪炭黑公司等產業的經營權。
不對!
龍椅上的那位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個不高興就會“收回”經營權的。
喜歡稗宋反骨仔請大家收藏:()稗宋反骨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