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窯洞裡,住著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人,正是老更夫趙九淵。
“老人家,打擾了。”徐懷恩拱手道。
趙九淵抬起頭,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警惕。
“大人有何貴乾?”他的聲音沙啞而低沉。
“老人家,我想向你打聽一些事情,關於十年前的那場火災。”徐懷恩開門見山地說道。
趙九淵的身體微微一震,似乎想起了什麼不好的回憶。
“大人,都過去那麼久了,老朽記不清了。”他搖了搖頭說道。
“老人家,我知道你記得。”徐懷恩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你還記得那夜的風向嗎?”
趙九淵閉上眼睛,似乎在努力回憶著。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空氣變得異常沉悶。
突然,趙九淵猛地睜開眼睛,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精光。
“東南風!”他嘶啞地說道,“那夜是東南風!火是往西北方向燒的!”
徐懷恩的身體微微一震。
“可兵械庫在東南,火怎會逆風走?”趙九淵的聲音帶著一絲疑惑和不解。
徐懷恩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看著趙九淵。
他知道,這個老更夫,掌握著一個重要的秘密。
與此同時,李芊芊正伏案工作,仔細地對照著手中的《民脈圖》和周文遠提供的驛傳殘檔。
“每逢軍需調撥前後,必有藥材專驛出城……”她喃喃自語道,“路線皆繞行三清觀……”
她突然抬起頭,
“有了!”她興奮地說道。
她立刻找到陳皓,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他。
“掌櫃的,我們可以以‘酒坊釀酒需淨水’為由,聯合十二坊,向官府申請‘井水檢測’。”李芊芊興奮地說道,“讓周文遠以‘民間協理’的身份執筆呈文,這樣,我們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調查井水的問題了!”
陳皓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一絲讚賞。
“好主意!”他說道,“就這麼辦!”
很快,十二酒坊聯合向官府遞交了申請。
府衙自然是推諉扯皮,不願配合。
可這一次,西城的百姓不再沉默。
他們自發組織了“測水隊”,每戶出一人,攜帶陶罐取樣,沿溪而上,逐段標注水質。
浩浩蕩蕩的測水隊伍,沿著溪流,一路向上。
當他們來到城北廢窯下遊時,奇跡發生了。
“快看,這陶罐壁上,怎麼會有紅泥?”一個村民驚呼道。
眾人紛紛圍了上來,仔細觀察著陶罐壁上的紅泥。
“這紅泥,我好像在哪裡見過……”一個村民撓著頭說道。
“我想起來了!”另一個村民驚呼道,“小李子之前在‘采藥郎中’的靴底,也見過這種紅泥!”
消息很快傳到了陳皓的耳朵裡。
他立刻帶著村民,順著溪流,一路向上搜查。
最終,他們在荒坡上,發現了一個隱蔽的排水口。
排水口內壁,殘留著一層黑色的油漬。
“這是什麼?”一個村民問道。
老藥農走上前,仔細地觀察著那些黑色油漬,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這是淬火油!”他嘶啞地說道,“混著鐵礬,毒十年不散!”
消息傳開,西城的百姓徹底憤怒了。
他們怒氣衝衝地來到萬記的舊坊,砸爛了殘牆斷壁,挖出了一截燒焦的木梁。
木梁上,赫然烙印著幾個字:鎮南軍工,不得私用!
當夜,徐懷恩收到京中密信,信封上以火漆封印,隻有一個字——“查”。
夜幕如濃墨般潑灑,徐懷恩緊握著那封來自京城的密信,指節泛白。
“查!”一個字,重若千鈞,壓得他喘不過氣。
禦史台複查“萬案”,本是利劍出鞘,可隨行者竟是老尚書門生,這哪裡是查案,分明是袒護!
他猛地將信投入燈火,紙張瞬間化為灰燼,如同這搖搖欲墜的真相。
“大人……”
窗外傳來低沉的呼喚,徐懷恩警覺地望去。
老丈夫趙九淵拄著拐杖,佝僂著身軀立於簷下,昏黃的燈光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投下斑駁的影子。
“老朽……有些東西,或許大人用得上。”趙九淵顫巍巍地捧著一本破舊的冊子,遞了上來。
喜歡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請大家收藏:()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