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在淮南,占據著廣闊的土地,儲備了充足的糧食,還擁有孫策抵押給他的玉璽,於是就想僭越稱帝。他召集眾多部下,商議說:“從前漢高祖不過是泗水邊的一個亭長,最終卻得了天下。如今漢朝曆經四百多年,氣數已儘,天下動蕩不安。我家四代人位列三公,深受百姓擁戴,我想順應天命民心,登上皇帝之位。你們大家覺得怎麼樣?”主簿閻象說:“不行。從前周朝的後稷積累德行功績,到了文王時期,已經擁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卻依然臣服於殷商。您的家世雖然顯貴,但還比不上當年周朝的興盛;漢朝雖然衰微,卻也不像殷紂王那般殘暴。這件事絕對不能做。”袁術生氣地說:“我袁姓出自陳,而陳是大舜的後代。以土德承接火德,正順應了天命。而且讖語說:‘代漢者,當塗高也。’我的字是公路,正應了這句讖語,又有傳國玉璽。如果我不稱帝,就是違背天道。我主意已定,再多說的人斬首!”於是,他建立國號為仲氏,設立台省等官職,乘坐龍鳳輦,祭祀南北郊,立馮方的女兒為皇後,立兒子為太子。他派人去催促呂布,讓其女兒來做太子妃,卻聽說呂布已把韓胤押送到許都,被曹操斬首,頓時大怒。他任命張勳為大將軍,統領二十多萬大軍,分七路征討徐州:第一路大將張勳在中路,第二路上將橋蕤在左路,第三路上將陳紀在右路,第四路副將雷薄在左路,第五路副將陳蘭在右路,第六路降將韓暹在左路,第七路降將楊奉在右路。各路將領各自率領部下的猛將,按規定日期出發。袁術任命兗州刺史金尚為太尉,負責監督運輸七路兵馬的錢糧,金尚不服從,袁術就把他殺了。又任命紀靈為七路都救應使,自己率領三萬軍隊,讓李豐、梁剛、樂就擔任催進使,接應七路兵馬。
呂布派人探聽到張勳的軍隊從大路直取徐州,橋蕤的軍隊攻打小沛,陳紀的軍隊攻打沂都,雷薄的軍隊攻打琅琊,陳蘭的軍隊攻打碣石,韓暹的軍隊攻打下邳,楊奉的軍隊攻打浚山。七路兵馬,每天行軍五十裡,一路上燒殺搶掠而來。呂布急忙召集眾謀士商議對策,陳宮與陳珪父子都來了。陳宮說:“徐州的災禍,是陳珪父子招來的,他們討好朝廷謀取爵祿,如今把災禍轉嫁到將軍身上。可以砍下他們二人的腦袋獻給袁術,袁術的軍隊自然就會退去。”呂布聽了他的話,立刻下令捉拿陳珪、陳登。陳登大笑道:“怎麼這麼怯懦呢?我看這七路兵馬,就像七堆腐爛的稻草,根本不值得在意!”呂布說:“你如果有破敵的計策,就免你死罪。”陳珪說:“將軍如果采用老夫的計策,徐州就可以確保無憂。”呂布說:“說說看。”陳珪說:“袁術的軍隊雖然人數眾多,但都是烏合之眾,內部並不團結。我們用正規軍堅守,再用奇兵取勝,肯定能成功。還有一計,不僅能保住徐州,還可以生擒袁術。”呂布問:“計策是什麼?”陳珪說:“韓暹、楊奉本是漢朝舊臣,因為懼怕曹操才逃走,無家可歸,暫時歸附袁術,袁術肯定輕視他們,他們也不願意為袁術效力。如果寫封信與他們結交,讓他們做內應,再聯合劉備作為外援,就一定能擒住袁術。”呂布說:“你必須親自到韓暹、楊奉那裡送信。”陳登答應了。呂布於是寫表章送往許都,又給豫州的劉備寫信,然後讓陳登帶領幾個騎兵,先在下邳道上等候韓暹。韓暹率領軍隊到達,紮好營寨後,陳登進去拜見。韓暹問:“你是呂布的人,來這裡乾什麼?”陳登笑著說:“我是大漢的公卿,怎麼能說是呂布的人呢?像將軍您,從前是漢朝的臣子,如今卻成了叛賊的手下,使得昔日在關中保駕的功勞化為泡影,我私下裡認為將軍這樣做不可取。而且袁術生性多疑,將軍日後必定會被他所害。現在不趁早打算,後悔就來不及了!”韓暹歎息道:“我想回歸漢朝,可惜沒有門路。”陳登於是拿出呂布的書信。韓暹看完信後說:“我明白了,你先回去。我和楊將軍掉轉矛頭攻擊袁術。隻要看到火起作為信號,溫侯就可以出兵接應。”陳登辭彆韓暹,急忙回去向呂布彙報。
呂布於是分兵五路:高順率領一軍前往小沛,抵禦橋蕤;陳宮率領一軍前往沂都,抵禦陳紀;張遼、臧霸率領一軍前往琅琊,抵禦雷薄;宋憲、魏續率領一軍前往碣石,抵禦陳蘭;呂布自己率領一軍從大路出發,抵禦張勳。各領一萬人馬,其餘的人守城。呂布出城三十裡紮下營寨。張勳的軍隊到達後,估計打不過呂布,就後退二十裡駐紮,等待其他各路兵馬接應。當天夜裡二更時分,韓暹、楊奉分兵到處放火,接應呂布的軍隊進入營寨,張勳的軍隊大亂。呂布乘勢掩殺,張勳敗逃。呂布一直追到天亮,正好遇到紀靈前來接應。兩軍相對,正要交鋒,韓暹、楊奉從兩路殺來。紀靈大敗而逃,呂布領兵追殺。山背後突然出現一彪人馬,門旗打開,隻見一隊軍隊打著龍鳳日月旗幡,以及各種象征權威的旗幟,手持金瓜銀斧、黃鉞白旄,在黃羅銷金傘蓋之下,袁術身披金甲,手腕懸著兩把刀,立馬陣前,大罵:“呂布,你這背主的家奴!”呂布大怒,挺戟向前。袁術的將領李豐挺槍來迎,沒打三個回合,就被呂布刺傷了手,李豐扔掉槍逃走。呂布指揮軍隊衝殺,袁術的軍隊大亂。呂布領兵繼續追殺,搶奪了無數馬匹和衣甲。袁術帶著敗軍,沒走幾裡路,山背後又殺出一彪人馬,攔住了去路。當先一員大將正是關雲長,他大喝:“反賊!還不束手就擒!”袁術驚慌逃走,其餘眾人四散奔逃,被關羽痛殺一陣。袁術收拾敗軍,逃回淮南去了。呂布得勝後,邀請關羽以及楊奉、韓暹等一行人馬到徐州,大擺筵席款待,對軍士也都進行了犒賞。第二天,關羽告辭回去。呂布保薦韓暹為沂都牧、楊奉為琅琊牧,還商議要把二人留在徐州。陳珪說:“不行。韓暹、楊奉占據山東,不出一年,山東的城池就都歸將軍所有了。”呂布覺得有道理,就送二人暫時到沂都、琅琊兩處駐紮,等待朝廷任命。陳登私下問父親:“為什麼不把二人留在徐州,作為日後除掉呂布的內應呢?”陳珪說:“倘若二人協助呂布,那就等於給老虎增添了爪牙。”陳登這才佩服父親的高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說袁術敗回淮南,派人到江東向孫策借兵報仇。孫策憤怒地說:“你霸占我的玉璽,僭越稱帝,背叛漢室,大逆不道!我正打算興兵問罪,怎麼會反而幫助叛賊呢!”於是寫信拒絕了他。使者帶著信回去見袁術。袁術看完信,生氣地說:“這乳臭未乾的小子,竟敢如此!我先去討伐他!”長史楊大將極力勸諫,他才作罷。
孫策自從發出書信後,防備著袁術派兵來攻打,點齊軍隊守住江口。忽然曹操的使者到來,任命孫策為會稽太守,讓他起兵征討袁術。孫策於是與眾人商議,準備起兵。長史張昭說:“袁術雖然剛剛戰敗,但兵多糧足,不可輕視。不如給曹操寫信,勸他南征,我們作為後援,兩軍相互支援,袁術的軍隊必然會失敗。萬一有什麼閃失,也能指望曹操救援。”孫策聽從了他的建議,派使者把這個意思傳達給曹操。
曹操回到許都後,思念典韋,設立祭祀來紀念他,封典韋的兒子典滿為中郎,收養在自己府中。忽然有人報告說孫策派使者送信來了,曹操看完信;又有人報告說袁術缺糧,正在陳留劫掠。曹操想趁袁術空虛攻打他,於是興兵南征。他命令曹仁守衛許都,其餘的人都隨軍出征,共計馬步兵十七萬,糧食輜重一千多車。他先派人去會合孫策、劉備和呂布。軍隊到達豫州界上,劉備早早領兵前來迎接,曹操命人請他進入軍營。見麵之後,劉備獻上兩顆首級。曹操驚訝地問:“這是誰的首級?”劉備說:“這是韓暹、楊奉的首級。”曹操問:“你是怎麼得到的?”劉備說:“呂布讓他們暫且住在沂都、琅琊兩縣,沒想到他們縱容士兵搶掠百姓,百姓們都怨聲載道。因此我設下一場宴席,假裝請他們議事,飲酒時以擲酒杯為信號,讓關羽、張飛兩位兄弟殺了他們,他們的部下全部投降。現在特地來請罪。”曹操說:“你為國家除害,這是大功,怎麼能說是罪呢!”於是重重犒賞了劉備。合兵到達徐州界,呂布出城迎接,曹操好言撫慰,封他為左將軍,答應回到許都的時候,給他更換印綬,呂布非常高興。曹操當即安排呂布的軍隊在左邊,劉備的軍隊在右邊,自己統領大軍在中間,任命夏侯惇、於禁為先鋒。
袁術得知曹操的軍隊來了,命令大將橋蕤率領五萬兵馬作為先鋒,兩軍在壽春界口相遇。橋蕤當先出馬,與夏侯惇交戰不到三個回合,就被夏侯惇刺死。袁術的軍隊大敗,逃回城去。忽然有人報告說孫策派船攻打江邊西麵,呂布領兵攻打東麵,劉備、關羽、張飛領兵攻打南麵,曹操自己率領十七萬大軍攻打北麵。袁術大驚,急忙召集文武官員商議。楊大將說:“壽春連年遭受水旱災害,百姓缺糧,現在又興兵擾民,百姓已經心生怨恨,敵軍來了就難以抵禦。不如把軍隊留在壽春,不必出戰,等他們糧草耗儘,必然會發生變故。陛下暫且統領禦林軍渡過淮河,一來可以依靠熟悉的地方,二來可以暫時避開敵軍的銳氣。”袁術采用了他的建議,留下李豐、樂就、梁剛、陳紀四人,分兵十萬,堅守壽春,其餘的將士以及庫藏的金玉寶貝,全部收拾起來渡過淮河去了。
曹操率領十七萬大軍出征,每日耗費的糧食數量巨大,再加上各郡縣又遭遇荒旱,糧草接濟不上。曹操催促軍隊速戰,可李豐等人卻緊閉城門,拒不出戰。曹操的軍隊與敵軍對峙了一個多月,糧食即將用儘,曹操向孫策借得十萬斛糧米,可還是不夠發放。管糧官任峻部下的倉官王垕前來向曹操稟報說:“士兵眾多但糧食短缺,這該如何是好?”曹操說:“可以用小斛來分發糧食,暫且解一時之急。”王垕說:“士兵們要是抱怨起來,怎麼辦?”曹操說:“我自有辦法。”王垕按照曹操的命令,用小斛分發糧食。曹操暗中派人到各營寨探聽情況,士兵們無不抱怨,都說丞相欺騙眾人。曹操於是秘密召見王垕,對他說:“我想向你借一樣東西,來平息眾人的不滿,你一定不要吝嗇。”王垕問:“丞相想要借什麼?”曹操說:“想借你的頭顱向眾人謝罪。”王垕大驚失色,說:“我實在沒有罪過!”曹操說:“我也知道你沒有罪,但不殺你,軍心就會大亂。你死後,你的妻子兒女我會親自撫養,你不必擔憂。”王垕還想再說話時,曹操早已叫來刀斧手,將他推出門外,一刀斬殺,然後把他的頭顱懸掛在高竿上,張貼榜文告示眾人說:“王垕故意用小斛分發糧食,盜竊官糧,現依法處置。”於是眾人的怨氣才得以平息。
第二天,曹操傳令各營將領:“如果三日內不全力攻破城池,一律斬首!”曹操親自來到城下,督促各軍搬運土石,填平壕溝。城上箭石如雨般落下,有兩名偏將因畏懼躲避而返回,曹操拔劍親自將他們斬殺在城下,然後自己下馬,接過土石填坑。於是大小將士無不奮勇向前,軍威大振,城上的敵軍抵擋不住。曹兵爭先上城,砍斷門閂,打開門鎖,大隊人馬湧入城中。李豐、陳紀、樂就、梁剛都被生擒,曹操下令將他們全部斬首示眾。曹操還下令焚燒了袁術偽造的宮室殿宇以及一切違禁物品,把壽春城中的財物搜刮一空。曹操與眾人商議想要進兵渡過淮河,追趕袁術。荀彧勸諫說:“近年來荒旱,糧食匱乏,要是繼續進兵,勞頓軍隊又損害百姓,不一定有好處。不如暫且回到許都,等來年春天麥子成熟,軍糧充足時,再圖謀攻打。”曹操猶豫不決。這時突然有快馬報到,說:“張繡依靠劉表,再次猖獗起來,南陽、江陵等縣又反叛了,曹洪抵擋不住,連吃敗仗,現在特地來告急。”曹操於是給孫策寫信,讓他在長江對岸布置軍隊,作為威脅劉表的疑兵,使劉表不敢輕舉妄動,自己則即日班師回朝,另外商議征討張繡的事情。臨行前,曹操命令劉備仍然屯兵小沛,與呂布結為兄弟,互相救助,不要再互相侵犯。呂布領兵回到徐州。曹操私下對劉備說:“我讓你屯兵小沛,這是‘掘坑待虎’之計。你隻需與陳珪父子商議,不要出差錯,我會作為你的外援。”說完便分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率領軍隊回到許都,有人稟報說段煨殺了李傕,伍習殺了郭汜,並且把他們的首級送來。段煨還將李傕全族老小二百多人活捉押解到許都。曹操下令將他們分彆在各門處斬,傳首示眾,百姓都拍手稱快。天子登上大殿,會集文武百官,舉辦太平筵席。封段煨為蕩寇將軍、伍習為殄虜將軍,讓他們各自領兵鎮守長安,二人謝恩後西行而去。曹操隨即上奏說張繡作亂,應當興兵討伐。天子於是親自排鑾駕,送曹操出師。當時是建安三年夏四月。曹操留下荀彧在許都,調遣兵將,自己統領大軍進發。行軍途中,看到一路的麥子已經成熟,百姓因為軍隊到來,都逃避在外,不敢收割麥子。曹操派人到遠近各處告知村中的父老鄉親,以及各處守境的官吏說:“我奉天子的明詔,出兵討伐叛逆,為民除害。如今正是麥子成熟的時候,不得已起兵,大小將校,凡是經過麥田,隻要有踐踏麥子的,一律斬首。軍法非常嚴厲,你們百姓不要驚慌疑慮。”百姓聽到告示,無不歡喜稱頌,望著軍隊揚起的塵土,在道路兩旁叩拜。官軍經過麥田時,都下馬用手扶著麥子,依次傳遞著走過,都不敢踐踏。曹操騎馬正走著,忽然田中有一隻鳩鳥驚飛而起,他的馬受了驚嚇,竄入麥田中,踐踏壞了一大塊麥子。曹操隨即叫來行軍主簿,要他商議自己踐踏麥子的罪過。主簿說:“丞相怎麼能議罪呢?”曹操說:“我自己製定的法令,自己卻違反了,如何能讓眾人信服?”立即抽出所佩的劍想要自刎,眾人急忙上前攔住。郭嘉說:“古代《春秋》的大義是:法令不會施加於尊貴之人。丞相統領大軍,怎麼能自我傷害呢?”曹操沉思了很久,才說:“既然《春秋》有‘法不加於尊’的大義,我姑且免死。”於是用劍割下自己的頭發,扔在地上說:“割發暫且代替斬首。”派人拿著頭發傳示三軍說:“丞相踐踏麥子,本應當斬首示眾,現在割發代替。”於是三軍將士都很震驚,沒有人不敬畏地遵守軍令。後人寫詩評論道:
十萬貔貅十萬心,一人號令眾難禁。拔刀割發權為首,方見曹瞞詐術深。
再說張繡得知曹操領兵前來,急忙發信報告劉表,讓他作為後援,一麵與雷敘、張先兩位將領領兵出城迎敵。兩陣擺開,張繡騎馬出陣,指著曹操罵道:“你是個假仁假義、毫無廉恥的人,與禽獸有什麼區彆!”曹操大怒,命令許褚出馬。張繡讓張先迎戰。隻三個回合,許褚就將張先斬於馬下,張繡的軍隊大敗。曹操率領軍隊追到南陽城下。張繡入城後,緊閉城門,不再出戰。曹操圍城攻打,隻見城壕非常寬闊,水又很深,很難靠近城池。於是曹操命令軍士運土填壕溝,又用土布袋和柴薪草把混合在一起,在城邊做成梯凳,還立起雲梯窺探城中情況,曹操自己騎馬繞城觀察。就這樣過了三天,曹操傳令讓軍士在西門角上堆積柴薪,召集眾將,準備從那裡上城。城中的賈詡看到這種情形,便對張繡說:“我已經知道曹操的意圖了。現在可以將計就計。”真是: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不知道他們的計策是什麼,且聽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