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向劉備獻上計策說:“曹操所懼怕的人是袁紹。袁紹盤踞在冀州、青州、幽州、並州各郡,擁有百萬軍隊,文官武將眾多。如今為何不寫信派人到他那裡求救呢?”劉備說:“袁紹過去和我沒有往來,如今我又剛剛打敗他的弟弟,他怎麼肯相助呢?”陳登說:“這裡有一個人和袁紹家三代都有交情,如果能得到他的一封信送給袁紹,袁紹一定會來相助。”劉備問是誰,陳登說:“這個人是您平日裡十分敬重、屈尊結交的,怎麼忘了呢?”劉備猛然醒悟說:“難道是鄭康成先生嗎?”陳登笑著說:“正是。”
原來鄭康成名玄,他勤奮好學、才能出眾,曾經跟隨馬融學習。馬融每次講學,都設置紅色的帷帳,前麵聚集著學生,後麵排列著樂妓,侍女在左右環繞。鄭玄聽講三年,眼睛從不斜視,馬融對他感到十分驚奇。等到鄭玄學成回家,馬融感歎道:“能夠領悟我學問精髓的,隻有鄭玄一人!”鄭玄家中的侍女都通曉《毛詩》。有一個侍女曾違背鄭玄的心意,鄭玄讓她長跪在台階前。另一個侍女開玩笑地對她說:“‘胡為乎泥中?’”這個侍女馬上回應:“‘薄言往訴,逢彼之怒。’”可見其家風的文雅。在桓帝時期,鄭玄官至尚書,後來因為十常侍之亂,他棄官回鄉,居住在徐州。劉備在涿郡的時候,就曾拜他為師,等到擔任徐州牧,還時常親自到他家請教,對他特彆敬重。
當下劉備想到這個人,十分高興,便和陳登一起親自到鄭玄家中,求他寫信。鄭玄慷慨地答應了,寫好一封信,交給劉備。劉備馬上派孫乾連夜帶著信前往袁紹那裡投遞。袁紹看完信,暗自思量:“劉備攻滅了我的弟弟,本不該相助,但鄭尚書鄭重托付,我不得不去救他。”於是召集文武官員,商議起兵討伐曹操。
謀士田豐說:“連年興兵,百姓疲憊,倉庫沒有積蓄,不能再發動大軍。應該先派人向天子獻上捷報,如果不能通報,就上表稱曹操阻隔了我們向天子進貢的道路,然後派兵駐紮在黎陽。再在河內增加船隻,修繕武器,分彆派遣精兵,屯紮在邊境。三年之內,大事就可以平定。”謀士審配說:“不是這樣。憑您的英明神武,加上河朔地區的強大實力,起兵討伐曹操,易如反掌,何必拖延時間呢?”謀士沮授說:“製勝的策略,不在於勢力強大。曹操法令嚴明,士兵訓練有素,和公孫瓚困守孤城的情況不同。如今放棄向天子獻捷的良策,卻發動沒有正當理由的戰爭,我私下認為您不該這麼做。”謀士郭圖說:“不對。向曹操用兵,怎麼能說沒有理由?您正應當及時早日成就大業。希望聽從鄭尚書的話,和劉備一起秉持大義,剿滅曹操這個逆賊,上合天意,下順民情,實在是幸運至極!”四人爭論不休,袁紹猶豫不決。
這時,許攸、荀諶從外麵進來。袁紹說:“你們二人見識廣博,且看看你們的主張。”二人行禮完畢,袁紹說:“鄭尚書來信,讓我起兵幫助劉備攻打曹操。起兵好,還是不起兵好?”二人齊聲回答:“您以多勝少,以強攻弱,討伐漢朝的逆賊來扶持漢室,應該起兵。”袁紹說:“你們二人的看法,正合我意。”便開始商議起兵的事。
袁紹先讓孫乾回去回複鄭玄,並約好劉備準備接應。一麵命令審配、逢紀為統軍,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顏良、文醜為將軍,出動騎兵十五萬,步兵十五萬,共計精兵三十萬,向黎陽進發。部署已定,郭圖進言說:“您大舉討伐曹操,必須曆數曹操的惡行,發文通告各郡,聲討他的罪行,然後才能名正言順。”袁紹聽從了他的建議,便讓書記陳琳起草檄文。
陳琳字孔璋,向來很有才華。靈帝時擔任主簿,因為勸諫何進不被采納,又遭遇董卓之亂,便到冀州避難,袁紹任用他為記室。當下陳琳領命起草檄文,提筆一揮而就。檄文內容如下:
我聽說英明的君主會在危難中謀劃,以控製局勢的變化;忠誠的臣子會考慮危難,以確立應變的權宜之計。所以有非凡的人才,然後才有非凡的事業;有非凡的事業,然後才能建立非凡的功勳。而這非凡之事,本來就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從前,秦朝衰弱,君主無能,趙高把持朝政,獨攬大權,作威作福。當時的人被逼迫威脅,沒有人敢直言。最終導致了望夷宮之變,秦朝祖宗的基業被毀滅,其遭受的汙辱一直延續到現在,永遠成為世人的鑒戒。到了呂後末年,呂產、呂祿專權,在內兼領南、北二軍,在外統領梁、趙之地;獨斷專行,在宮中決策事務;下級欺淩上級,朝廷綱紀廢弛,天下人都感到寒心。於是絳侯周勃、朱虛侯劉章憤怒起兵,誅殺叛逆,尊立漢文帝,所以能使王道興隆,光輝顯耀。這就是大臣確立權宜之計的明顯例證。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中常侍曹騰,與左悺、徐璜一起為非作歹,貪婪放縱,傷風敗俗,殘害百姓;他的父親曹嵩,是被收養的乞丐,憑借賄賂獲取官位,用金銀財寶去賄賂權貴,竊取三公之位,敗壞國家。曹操是宦官的遺醜,本來就沒有美好的品德,為人狡詐好戰,喜歡製造混亂、幸災樂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袁紹將軍統領軍隊,如雄鷹飛揚,掃除凶逆;接著遭遇董卓,董卓侵犯官位,殘害國家。於是袁紹提劍擊鼓,在東方發號施令,收羅英雄,不計較他們的缺點而加以任用;所以就與曹操共同商議謀劃,授予他一支軍隊,認為他有鷹犬之才,可作為得力助手。然而曹操愚蠢輕佻、謀略短淺,輕易進攻又輕易撤退,多次遭受挫折,損失眾多軍隊;袁紹又重新分撥精銳兵力,加以休整補充,上表舉薦他擔任東郡太守,兼任兗州刺史,賜予他虎符,授予他權力,希望能獲得秦軍那樣一戰而勝的回報。但曹操卻憑借這些資本飛揚跋扈,肆意作惡,剝削百姓,殘害賢良。
原九江太守邊讓,才華出眾、風度不凡,天下聞名;他直言敢諫,態度嚴正,議論不阿諛奉承;卻遭到斬首示眾的刑罰,妻子兒女也受到牽連被殺。從此士大夫們悲憤痛恨,百姓的怨恨更加深重;一個人奮起反抗,全州的人都紛紛響應。所以曹操在徐州被擊敗,地盤被呂布奪走;他在東方彷徨無依,無處安身。袁紹考慮到強乾弱枝的大義,而且不與叛逆之人為伍,所以再次出兵,聲勢浩大,戰鼓敲響,曹操的軍隊紛紛潰敗;拯救他於危亡之中,恢複他州牧的職位。那麼袁紹對兗州百姓雖無大恩,對曹操卻有再造之恩。
後來天子返回洛陽,群賊侵犯。當時冀州正有北方邊境的警報,袁紹無暇分身;所以派從事中郎徐勳,前往命令曹操,讓他修繕郊廟,護衛年幼的天子。曹操卻肆意妄為:專斷地進行脅迫遷都,控製宮廷;侮辱王室,破壞法紀;兼任尚書台、禦史台、謁者台的長官,專製朝政;封爵獎賞隨心所欲,刑罰殺戮隨口而定;他喜愛的人,其五宗都能得到榮耀;他厭惡的人,其三族都被誅滅;公開談論的人被公開誅殺,內心不滿的人被暗中殺害;百官都不敢說話,在路上相遇隻能用眼神示意;尚書隻是記錄朝會,公卿隻是虛設充數而已。
原太尉楊彪,曆任司空、司徒二職,處於國家高位。曹操因為一點小怨恨,就給他加上莫須有的罪名;對他嚴刑拷打,各種酷刑都用上了;隨心所欲地作惡,不顧國家法紀。還有議郎趙彥,忠誠進諫、直言不諱,他的建議有值得采納之處,所以朝廷聽取了他的意見,對他加以禮遇。曹操卻想迷惑、蒙蔽天子,杜絕言路,擅自收捕並殺害趙彥,不等待朝廷的批複。另外,梁孝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他的墳墓尊貴顯赫;他墳墓周圍的鬆柏,本應受到敬重。但曹操率領將士,親自前去挖掘,打開棺槨,暴露屍體,掠奪陪葬的金銀財寶。致使朝廷流淚,士民傷心!
曹操還特地設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他的軍隊所到之處,肆意破壞,屍骨暴露。他身居三公之位,卻做出強盜般的行徑,玷汙國家,殘害百姓,連鬼神都深受其害!再加上他的政令殘酷苛刻,各種禁令相互交錯;陷阱、羅網布滿道路;百姓舉手就會觸碰到羅網,動腳就會陷入陷阱。所以兗州、豫州有困苦不堪的百姓,京城有哀歎怨恨之聲。縱觀曆史,無道的臣子,貪婪殘酷的程度,沒有比得上曹操的!
袁紹正在對外征討奸賊,還沒來得及整頓訓練軍隊;對曹操加以寬容,希望他能改正。但曹操豺狼野心,暗中包藏禍心,竟然想要摧毀國家棟梁,削弱漢室,鏟除忠正之士,成為獨霸一方的梟雄。以前袁紹擊鼓北征公孫瓚,公孫瓚這個強大的逆賊抗拒圍困長達一年。曹操趁袁紹還沒有攻破公孫瓚,暗中與公孫瓚通信,表麵上協助袁紹的軍隊,實際上卻想偷襲。恰逢曹操的使者被發現,公孫瓚也被消滅,所以曹操的陰謀沒有得逞。
如今曹操屯兵占據敖倉,憑借黃河作為堅固的防線,想用螳螂的手臂,阻擋大車的前進。袁紹奉漢朝的威嚴,在天下抗擊敵人;擁有百萬長戟,千群驍勇的騎兵;有像中黃伯、夏育、烏獲一樣的勇士,善用良弓勁弩;並州的軍隊越過太行山,青州的軍隊渡過濟水、漯水;大軍從黃河正麵進攻,荊州的軍隊從宛城、葉縣包抄其後;軍隊行動如雷霆萬鈞,像用烈火焚燒飛蓬,用滄海之水澆滅火炭,有什麼不能消滅的呢?
而且曹操軍隊中的士兵,能作戰的大多來自幽州、冀州,有的是袁紹原來的部下,都因久彆家鄉而思念歸鄉,流著淚向北眺望。其餘兗州、豫州的百姓,以及呂布、張楊的殘部,是在失敗後被迫脅從;他們都遭受創傷,把曹操視為仇敵。如果袁紹的軍隊回師征討,登上高岡擊鼓,揮舞白旗開啟投降之路,曹操的軍隊必然土崩瓦解,不需要流血戰鬥。
如今漢室衰落,綱紀廢弛;朝廷沒有一個輔佐的人才,大臣沒有克敵製勝的能力。京城附近,乾練的臣子都垂頭喪氣,無所依靠;即使有忠義的輔佐之臣,也被暴虐的臣子脅迫,怎麼能施展他們的氣節呢?
曹操還假托君命,派遣使者發兵。恐怕邊遠州郡誤聽命令,參與叛亂,因此而喪失名聲,被天下人恥笑:這是明智的人不會做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幽州、並州、青州、冀州四州同時進兵。書信送到荊州,就指揮現有軍隊,與建忠將軍劉備協同作戰。各州郡各自整頓義兵,分布在境內,展示武力,揚威天下,共同匡扶社稷:那麼非凡的功勳就會在此建立。
能得到曹操首級的人,封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曹操部下偏將、裨將、校尉及其他官吏投降的,既往不咎。廣泛宣揚恩德和信用,頒布獎賞條例,布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正處於困境。此檄文如同法律命令,必須執行!
袁紹看完檄文十分高興,馬上命令使者把這篇檄文在各州郡廣泛傳播,並在各處關隘渡口張貼。檄文傳到許都,當時曹操正患頭風病,臥病在床。左右將檄文呈進,曹操看後,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知不覺頭風病頓時好了,從床上一躍而起,看著曹洪說:“這篇檄文是誰寫的?”曹洪說:“聽說出自陳琳之手。”曹操笑著說:“擅長文事的人,必須用武略來輔助。陳琳的文才雖然不錯,但袁紹的武略不足又有什麼辦法呢!”於是召集眾謀士商議迎敵。
孔融聽說曹操準備和袁紹開戰,就來見曹操,勸說道:“袁紹勢力強大,不能和他開戰,隻適合與他講和。”荀彧反駁道:“袁紹是個沒本事的人,何必跟他講和?”孔融說:“袁紹土地廣闊,百姓眾多,實力雄厚。他的部下,像許攸、郭圖、審配、逢紀,都是有智謀的人;田豐、沮授,都是忠誠的臣子;顏良、文醜,勇冠三軍;其他像高覽、張合、淳於瓊等,也都是世間名將。怎麼能說袁紹是沒本事的人呢?”荀彧笑著說:“袁紹的士兵雖多,但隊伍不整。田豐剛直,容易冒犯上級;許攸貪婪,卻沒什麼智謀;審配獨斷專行,卻缺乏謀略;逢紀果敢,但沒什麼實際用處。這幾個人,彼此之間矛盾重重,勢必會引發內部變故。顏良、文醜不過是有勇無謀的匹夫,一場戰鬥就能將他們擒獲。其他那些平庸之輩,就算有百萬之眾,又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呢!”孔融聽後,沉默不語。曹操大笑道:“都沒逃出荀文若荀彧字文若)的預料。”
於是曹操下令,讓前軍劉岱、後軍王忠率領五萬兵馬,打著“丞相”的旗號,前往徐州攻打劉備。劉岱原本是兗州刺史,曹操奪取兗州後,劉岱投降了曹操,被曹操任用為偏將,所以這次派他和王忠一起領兵出征。曹操自己則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黎陽抵禦袁紹。程昱提醒說:“我擔心劉岱、王忠不能勝任這次任務。”曹操說:“我也知道他們不是劉備的對手,隻是暫且虛張聲勢罷了。”他吩咐兩人:“不可輕易進軍。等我打敗袁紹,再揮軍攻打劉備。”劉岱、王忠領命帶兵出發了。
曹操親自率軍抵達黎陽。袁紹和曹操的軍隊相距八十裡,各自深挖戰壕,高築壁壘,相互對峙,不輕易出戰。從八月一直僵持到十月。原來,許攸不滿審配統領軍隊,沮授又怨恨袁紹不采納自己的計謀,兩人之間矛盾重重,無心謀劃進攻。袁紹也猶豫不決,不想進兵。曹操見狀,便派呂布的降將臧霸防守青州、徐州;讓於禁、李典屯兵黃河邊上;曹仁總督大軍,駐紮在官渡。曹操自己則率領一支軍隊,返回許都。
再說劉岱、王忠率領五萬大軍,在離徐州一百裡的地方安營紮寨。中軍虛打著“曹丞相”的旗號,不敢貿然進兵,隻是打聽河北方麵的消息。劉備這邊也不清楚曹操的虛實,不敢輕舉妄動,同樣在探聽河北的動靜。忽然,曹操派人催促劉岱、王忠出戰,兩人在營寨中商量對策。劉岱說:“丞相催促攻城,你先去吧。”王忠說:“丞相先派的是你。”劉岱說:“我是主將,怎麼能先去?”王忠說:“那我和你一起領兵去。”劉岱說:“我們抓鬮,抓到‘先’字的就去。”結果王忠抓到了“先”字,隻好分一半軍馬,前去攻打徐州。
劉備得知有敵軍到來,便請來陳登商議:“袁本初袁紹字本初)雖然屯兵黎陽,但他的謀士們意見不合,還沒有進攻的打算,曹操不知道在哪裡?聽說黎陽的軍中沒有曹操的旗號,為什麼這裡反而打出他的旗號呢?”陳登分析道:“曹操詭計多端,一定把河北作為重點,親自監督戰事,卻故意不打出旗號,反而在這裡虛張聲勢,我猜曹操肯定不在這裡。”劉備問:“兩位弟弟誰願意去探聽虛實?”張飛搶先說:“小弟願意前往。”劉備說:“你性格急躁粗暴,不能去。”張飛說:“就算曹操在那裡,我也能把他抓回來!”關羽說:“讓我去看看他們的動靜。”劉備說:“雲長去的話,我就放心了。”於是關羽率領三千人馬,從徐州出發。
當時正值初冬,陰雲密布,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軍隊都冒著雪列好陣勢。關羽騎著快馬,提著大刀衝了出來,大聲叫王忠出來答話。王忠出陣說:“丞相到了這裡,你為什麼還不投降?”關羽說:“請丞相出陣,我有話要說。”王忠說:“丞相怎麼會輕易見你!”關羽大怒,驅馬向前。王忠挺槍迎戰。兩馬相交,沒打幾個回合,關羽撥馬便走。王忠以為關羽不敵,連忙追趕。轉過山坡,關羽突然回馬,大喝一聲,揮舞著大刀直取王忠。王忠抵擋不住,正想策馬逃跑,關羽左手倒提寶刀,右手揪住王忠的勒甲絛,把他從馬鞍上拖了下來,橫擔在自己的馬上,回到本陣。王忠的軍隊見狀,四散奔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羽押著王忠,回到徐州見劉備。劉備問王忠:“你是什麼人?擔任什麼官職?竟敢假冒‘曹丞相’!”王忠回答:“我哪敢假冒?是奉命虛張聲勢,作為疑兵。丞相實際上不在這裡。”劉備吩咐給王忠提供衣服和酒食,暫且將他關押起來,等捉住劉岱,再做商議。關羽說:“我知道兄長有和解的想法,所以把他生擒回來。”劉備說:“我擔心翼德張飛字翼德)脾氣暴躁,殺了王忠,所以不讓他去。這種人殺了也沒什麼用,留著他或許可以作為和解的契機。”張飛說:“二哥捉了王忠,我去把劉岱也生擒回來!”劉備說:“劉岱以前是兗州刺史,虎牢關討伐董卓的時候,也是一方諸侯。如今他作為前軍將領,不可輕視。”張飛說:“這種人何足掛齒!我也像二哥一樣,把他生擒回來就是了。”劉備說:“我隻怕你殺了他,誤了我的大事。”張飛說:“如果殺了他,我償命!”劉備於是給了他三千兵馬。張飛領兵出發了。
劉岱得知王忠被擒,便堅守營寨,不敢出戰。張飛每天在寨前叫罵,劉岱一聽說是張飛,越發不敢出來。張飛守了幾天,見劉岱不出戰,心生一計。他傳令今夜二更去劫寨,白天卻在營帳中假裝喝得大醉,找了個軍士的茬,把他痛打一頓,綁在營中,說:“等我今夜出兵的時候,用你來祭旗!”卻暗中讓左右把這個軍士放走。軍士得以逃脫,偷偷跑出營寨,徑直跑到劉岱的營中,報告劫寨的事情。劉岱見這個投降的士兵身受重傷,便相信了他的話,在營寨中虛設空寨,把伏兵布置在外麵。
當天夜裡,張飛兵分三路,中路派三十多人去劫寨放火,另外兩路軍隊繞到劉岱營寨後麵,以看到火起為信號,夾擊敵軍。三更時分,張飛親自率領精兵先截斷劉岱的後路,中路的三十多人衝進寨中放火。劉岱的伏兵正要殺入,張飛的兩路兵馬一齊殺出。劉岱的軍隊頓時大亂,他們不知道張飛的兵力有多少,紛紛四散逃竄。劉岱帶著一隊殘軍,奪路而逃,正好撞見張飛,狹路相逢,躲避不及。兩人剛一交手,劉岱就被張飛生擒,其餘的士兵都投降了。張飛派人先回徐州報信,劉備聽說後,對關羽說:“翼德向來魯莽,如今也懂得用智謀了,我沒什麼可擔心的了!”於是親自出城迎接張飛。張飛說:“哥哥說我急躁,今天怎麼樣?”劉備說:“不用言語激你,你怎麼肯用計謀!”張飛大笑起來。
劉備見士兵把劉岱押了過來,急忙下馬,解開他的綁繩,說:“小弟張飛魯莽冒犯,希望您能寬恕。”於是把劉岱迎進徐州,放出王忠,一起招待。劉備說:“之前因為車胄要害我,所以我不得不殺了他。丞相錯以為我謀反,派二位將軍前來問罪。我深受丞相大恩,正想著如何報效,怎麼敢謀反呢?二位將軍回許都後,希望能在丞相麵前為我美言,替我解釋,那就是我的萬幸了。”劉岱、王忠說:“我們深受使君不殺之恩,一定會在丞相麵前為您說情,我們願用兩家老小的性命擔保使君。”劉備連忙稱謝。
第二天,劉備把他們原來的軍馬全部歸還,送出城外。劉岱、王忠剛走了十幾裡,突然一聲鼓響,張飛攔住去路,大聲喝道:“我哥哥太糊塗!捉住了賊將怎麼又放了?”嚇得劉岱、王忠在馬上瑟瑟發抖。張飛瞪大眼睛,挺槍趕來,背後一人飛馬大叫:“不得無禮!”眾人一看,原來是關羽。劉岱、王忠這才放下心來。關羽說:“既然兄長已經放了他們,你怎麼能不遵守命令?”張飛說:“這次放了他們,下次他們又會來。”關羽說:“等他們再來,再殺也不遲。”劉岱、王忠連忙告退說:“就算丞相誅殺我們三族,我們也不來了。希望將軍寬恕。”張飛說:“就算曹操親自來,我也殺得他片甲不留!這次暫且饒你們一命!”劉岱、王忠嚇得抱頭鼠竄,趕緊逃走了。
關羽、張飛回去見劉備,說:“曹操肯定還會再來。”孫乾對劉備說:“徐州是容易遭受攻擊的地方,不能長久據守。不如分兵駐紮在小沛和邳城,形成掎角之勢,以防曹操。”劉備采納了他的建議,命令關羽守下邳,甘夫人和糜夫人也安置在下邳。甘夫人是小沛人,糜夫人是糜竺的妹妹。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守徐州,劉備和張飛則屯兵小沛。
劉岱、王忠回去見曹操,詳細講述了劉備沒有謀反的事情。曹操聽後,怒罵道:“你們這兩個辱沒國家的家夥,留著你們有什麼用!”喝令左右把他們推出去斬首。正是:犬豕何堪共虎鬥,魚蝦空自與龍爭。不知道劉岱、王忠二人的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