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瑁剛打算回城,趙雲就率領軍隊從城中趕了出來。原來趙雲正在飲酒,突然看到外麵人馬騷動,急忙進內查看,發現宴席上不見了劉備。趙雲大驚,跑到館舍,聽人說:“蔡瑁率領軍隊朝西邊追去了。”趙雲急忙提槍上馬,帶著原來帶來的三百士兵,奔出西門,正好遇到蔡瑁,急忙問道:“我的主公在哪裡?”蔡瑁說:“使君逃離宴席走了,不知去了什麼地方。”趙雲是個謹慎細致的人,不肯貿然行事,立即策馬前行。遠遠望去是一條大溪,沒有彆的去路,於是又掉轉馬頭,喝問蔡瑁:“你請我主公赴宴,為什麼帶領軍馬追來?”蔡瑁說:“九郡四十二州縣的官僚都在這裡,我作為上將,怎麼能不進行防護?”趙雲說:“你把我主公逼到哪裡去了?”蔡瑁說:“聽說使君單人匹馬出了西門,到這裡卻又不見了。”趙雲心中驚疑不定,徑直來到溪邊查看,隻見對岸有一片水跡。趙雲暗自思忖:“難道連馬一起跳過了溪去?”他命令三百士兵四散尋找,卻不見任何蹤跡。趙雲再次回馬時,蔡瑁已經入城了。趙雲於是抓住守門軍士追問,他們都說:“劉使君騎著快馬出西門走了。”趙雲再想入城,又擔心有埋伏,於是急忙率領軍隊返回新野。
劉備躍馬過溪後,仿佛還在夢中一般,心想:“這麼寬的山澗竟然一躍而過,難道這是天意!”他騎著馬緩緩朝南漳方向前行。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正走著,看見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嘴裡吹著短笛走來。劉備感歎道:“我還不如他自在啊!”於是停下馬觀看。牧童也停下牛,停止吹笛,仔細打量劉備,說:“將軍莫非是破黃巾的劉玄德?”劉備驚訝地問道:“你隻是一個偏僻山村的小童,怎麼知道我的姓名?”牧童說:“我本來不知道。因為我經常侍奉師父,有客人來的時候,大多會說起有個劉玄德,身高七尺五寸,手臂垂下能超過膝蓋,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是當世的英雄。如今看將軍這般模樣,想必就是了。”劉備說:“你的師父是誰?”牧童說:“我的師父複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是潁川人。道號‘水鏡先生’。”劉備說:“你的師父和誰是朋友?”小童說:“和襄陽的龐德公、龐統是朋友。”劉備說:“龐德公是龐統的什麼人?”童子說:“是叔侄關係。龐德公字山民,比我師父大十歲;龐統字士元,比我師父小五歲。有一天,我師父在樹上采桑,正好龐統前來拜訪,坐在樹下,兩人一起談論,一整天都不知疲倦。我師父非常喜愛龐統,稱呼他為弟弟。”劉備說:“你的師父如今住在哪裡?”牧童遠遠地指著說:“前麵樹林中,就是他的莊院。”劉備說:“我正是劉玄德。你可以帶我去拜見你的師父嗎?”
童子便帶著劉備,走了二裡多,到莊前下馬。走進中門,忽然聽到優美的琴聲,劉備讓童子先不要通報,側耳傾聽。琴聲忽然停止,不再彈奏,一個人笑著走出來說:“琴韻清幽,音中忽然出現高亢之調,一定是有英雄在偷聽。”童子指著那人對劉備說:“這就是我的師父水鏡先生。”劉備看那人,身形如鬆,氣質如鶴,氣度不凡,慌忙上前施禮,此時他的衣襟還濕著。水鏡先生說:“您今天幸好免遭大難!”劉備驚訝不已。小童說:“這就是劉玄德。”水鏡先生請劉備進入草堂,分賓主坐定。劉備看見書架上堆滿書卷,窗外種滿鬆竹,石床上橫放著一張琴,一派清新高雅的氣息。水鏡先生問道:“明公從何而來?”劉備說:“偶然經過此地,因為小童指引,得以拜見您,不勝欣喜!”水鏡先生笑著說:“您不必隱瞞。您如今一定是逃難到這裡的。”劉備於是把在襄陽發生的事告訴了他。水鏡先生說:“我看您的氣色,就已經知道了。”接著問劉備:“我久聞明公大名,為什麼至今還如此落魄,得不到施展的機會呢?”劉備說:“命運多舛,所以才到了這般田地。”水鏡先生說:“不是這樣。是因為將軍身邊沒有得力的人才。”劉備說:“我雖然沒有什麼才能,但文有孫乾、糜竺、簡雍這些人,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這些人,他們竭儘忠誠輔佐我,我很依賴他們的力量。”水鏡先生說:“關羽、張飛、趙雲都是萬人敵的猛將,可惜沒有善於任用他們的人。至於孫乾、糜竺這些人,隻是白麵書生,不是能治理國家、拯救天下的人才。”劉備說:“我也曾經四處尋求隱居在山林的賢才,無奈沒有遇到合適的人啊!”水鏡先生說:“難道沒聽說孔子說過:‘即使隻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忠信的人。’怎麼能說沒有人才呢?”劉備說:“我愚昧無知,希望您能給予指教。”水鏡先生說:“您聽說荊襄諸郡小孩子的謠言了嗎?那謠言說:‘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這個謠言從建安初年就開始了:建安八年,劉景升劉表字景升)死了前妻,就開始有了家亂,這就是所謂的‘始欲衰’;‘無孑遺’,是說不久之後劉景升將會去世,手下的文武官員也會零落殆儘;‘天命有歸’,‘龍向天飛’,大概說的就是將軍您啊。”劉備聽了,驚訝地辭謝說:“我怎麼敢當!”水鏡先生說:“當今天下的奇才,都在這裡,您應當去尋求他們。”劉備急忙問道:“奇才在哪裡?到底是什麼人?”水鏡先生說:“伏龍、鳳雛,得到其中一個,就可以安定天下。”劉備說:“伏龍、鳳雛是什麼人?”水鏡先生拍手大笑說:“好!好!”劉備再問時,水鏡先生說:“天色已晚,將軍可以在這裡暫宿一晚,明天再告訴您。”隨即命令小童準備飲食招待,把馬牽到後院喂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備吃完飯,就住在草堂旁邊。他因為想著水鏡先生的話,睡不著覺。大約到了深夜,忽然聽到有人敲門進來,水鏡先生說:“元直徐庶字元直)怎麼來了?”劉備起床悄悄聽著,聽到那個人回答說:“久聞劉景升能區分善惡,特意前去拜見他。等到見麵,才發現他徒有虛名,原來是喜歡好人卻不能任用,厭惡壞人卻不能除掉的人。所以我留下書信告彆,來到了這裡。”水鏡先生說:“您懷有輔佐帝王的才能,應該選擇明主去侍奉,為什麼輕易去見劉景升呢?況且英雄豪傑,就在眼前,隻是您自己不認識罷了。”那個人說:“先生說得對。”劉備聽了非常高興,心想這個人一定是伏龍、鳳雛,就想出去相見,又擔心太冒失。
等到天亮,劉備求見水鏡先生,問道:“昨晚來的是誰?”水鏡先生說:“是我的朋友。”劉備請求與他相見,水鏡先生說:“這個人想要去投奔明主,已經到彆的地方去了。”劉備詢問他的姓名,水鏡先生笑著說:“好!好!”劉備再問:“伏龍、鳳雛,到底是什麼人?”水鏡先生也隻是笑著說:“好!好!”劉備拜請水鏡先生出山相助,一起扶持漢室。水鏡先生說:“我是山野閒散之人,不能適應世間的事務。自然會有比我強十倍的人來幫助您,您應該去尋訪他。”正談論著,忽然聽到莊外人喊馬嘶,小童來報告:“有一位將軍,帶領幾百人到莊上來了。”劉備大驚,急忙出去查看,原來是趙雲,劉備非常高興。趙雲下馬進來拜見說:“我昨晚回到縣裡,找不到主公,連夜打聽來到這裡。主公可以趕快回縣,隻怕有人到縣裡廝殺。”劉備辭彆水鏡先生,與趙雲上馬前往新野。走了沒幾裡,一支部隊來到,一看是關羽、張飛,大家相見非常高興。劉備訴說了躍馬檀溪的事情,眾人都驚歎不已。
回到縣裡,劉備與孫乾等人商議。孫乾說:“可以先寫信給劉景升,訴說這件事。”劉備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即讓孫乾帶著書信到荊州。劉表把孫乾喚進來問道:“我請玄德到襄陽赴會,為什麼他逃離宴席走了?”孫乾呈上書信,詳細說明了蔡瑁設謀相害,劉備依靠躍馬檀溪得以逃脫的事情。劉表大怒,急忙喚來蔡瑁責罵說:“你怎麼敢害我的弟弟!”命令把他推出去斬首。蔡夫人出來,哭著請求免他一死,劉表怒氣仍未平息。孫乾說:“如果殺了蔡瑁,恐怕皇叔不能在這裡安居了。”劉表於是責備一番後釋放了蔡瑁,派長子劉琦和孫乾一起到劉備那裡請罪。劉琦奉命前往新野,劉備迎接他,設宴招待。酒喝得儘興時,劉琦忽然落淚。劉備問他原因,劉琦說:“繼母蔡氏,一直有謀害我的心思。侄兒沒有辦法免除災禍,希望叔父指教。”劉備勸他“小心儘孝,自然就不會有災禍”。第二天,劉琦哭著告彆。劉備騎馬送劉琦出城,指著馬對劉琦說:“如果不是這匹馬,我已經是泉下之人了。”劉琦說:“這不是馬的力量,是叔父的洪福。”說完,兩人相彆。劉琦流著淚離開了。
劉備騎馬回城,忽然看見集市上有一個人,戴著葛巾,穿著布袍,係著黑色的絲帶,穿著黑色的鞋子,一邊走一邊唱歌而來。他唱道: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劉備聽到歌聲,暗自思索:“這個人莫非就是水鏡先生所說的伏龍、鳳雛?”於是下馬相見,邀請他到縣衙,詢問他的姓名,那人回答說:“我是潁川人,姓單,名福。久聞使君招納賢士,想來投奔,又不敢貿然前來,所以在集市上唱歌,以引起您的注意。”劉備非常高興,把他當作上賓對待。單福說:“剛才使君所騎的馬,能否再讓我看一下。”劉備命令去掉馬鞍,把馬牽到堂下。單福說:“這不是的盧馬嗎?雖然是千裡馬,卻隻妨主,不能乘坐。”劉備說:“已經應驗過了。”於是詳細講述了躍檀溪的事情。單福說:“這是救主,不是妨主。但最終還是會妨一個主人。我有一個辦法可以消除災禍。”劉備說:“願意聽聽消除災禍的辦法。”單福說:“您心中如果有仇怨的人,可以把這匹馬賜給他。等妨過了這個人,然後再乘坐,自然就沒事了。”劉備聽了臉色一變說:“您剛到這裡,不教我正道,卻教我做利己害人的事,我不敢接受這樣的教導。”單福笑著道歉說:“之前聽說使君有仁德,不敢輕易相信,所以用這話來試探您。”劉備也改變臉色起身感謝說:“我怎麼能有仁德惠及他人,還請先生教導我。”單福說:“我從潁川來到這裡,聽到新野的人唱歌說:‘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可見使君的仁德已經惠及百姓。”劉備於是拜單福為軍師,讓他訓練本部人馬。
曹操從冀州回到許都後,一直有奪取荊州的想法,特地派遣曹仁、李典以及降將呂曠、呂翔等人,率領三萬兵馬駐紮在樊城,像老虎盯著獵物一樣窺視著荊襄地區,同時探聽那裡的虛實。這時,呂曠、呂翔向曹仁稟報說:“如今劉備在新野屯兵,招兵買馬,囤積糧草,誌向不小,不能不早點謀劃對付他。我們二人自從投降丞相之後,還沒有立下一點功勞,希望能帶領五千精兵,取下劉備的首級獻給丞相。”曹仁十分高興,撥給呂曠、呂翔五千兵馬,讓他們前往新野作戰。探馬飛速將消息報告給劉備,劉備請來單福商量對策。單福說:“既然有敵軍來襲,不能讓他們進入我們的境內。可以讓關羽率領一支軍隊從左邊出擊,迎擊敵軍的中路;張飛率領一支軍隊從右邊出擊,截斷敵軍的後路;主公您親自率領趙雲出兵在前路迎戰。這樣敵軍就可以被打敗了。”劉備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即派關羽、張飛二人出發;然後和單福、趙雲等一起率領二千人馬,出城迎戰。走了沒幾裡路,隻見山後塵土飛揚,呂曠、呂翔率領軍隊來了。兩邊各自穩住陣腳,劉備騎馬出陣,在軍旗之下大聲喊道:“來的是什麼人,竟敢侵犯我的領地?”呂曠騎馬出陣說:“我是大將呂曠。奉丞相的命令,特地來捉拿你!”劉備大怒,讓趙雲出陣。兩位將領交戰,沒幾個回合,趙雲一槍就把呂曠刺落馬下。劉備指揮軍隊掩殺過去,呂翔抵擋不住,率領軍隊逃走。正逃跑間,路旁突然殺出一支軍隊,為首的大將是關羽。經過一陣衝殺,呂翔的士兵折損了大半,他奪路逃脫。沒走十裡路,又有一支軍隊攔住去路,為首的大將手持長矛,大聲喊道:“張翼德在此!”直接衝向呂翔。呂翔來不及防備,被張飛一矛刺中,翻身落馬而死,其餘士兵四散奔逃。劉備會合軍隊追趕,敵軍大多被擒獲。劉備收兵回縣,優厚地對待單福,犒賞三軍。
再說戰敗的士兵回去見曹仁,報告說呂曠、呂翔被殺,很多軍士被活捉。曹仁十分震驚,和李典商議對策。李典說:“這兩位將軍輕敵才戰死,如今隻應該按兵不動,向丞相稟報,調派大軍前來征剿,這才是上策。”曹仁說:“不行。如今兩位將軍陣亡,又折損了這麼多軍馬,這個仇不能不儘快報。新野不過是彈丸之地,哪裡用得著丞相的大軍?”李典說:“劉備是人中豪傑,不可輕視。”曹仁說:“你怎麼這麼膽小!”李典說:“兵法說:‘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我不是害怕作戰,隻是擔心不能必勝。”曹仁生氣地說:“你是懷有二心嗎?我一定要生擒劉備!”李典說:“將軍如果要去,我就留守樊城。”曹仁說:“你如果不一起去,就真的是懷有二心了!”李典不得已,隻得和曹仁點起二萬五千軍馬,渡過河向新野進發。正是:偏裨既有輿屍辱,主將重興雪恥兵。不知道勝負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