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率領軍隊執意要渡過漢水,王平苦苦勸諫,他卻根本不聽,渡過漢水後便紮下營寨。黃忠和趙雲得知消息後,向劉備請命:“我們各自率領本部兵馬,去迎戰曹兵。”劉備點頭應允。於是,二人帶兵出發。路上,黃忠對趙雲說:“如今徐晃仗著自己勇猛前來,我們先不要與他正麵交鋒。等天色漸晚,敵軍疲憊之時,我們分兵兩路夾擊他們,定能取勝。”趙雲覺得黃忠所言有理,兩人便各自帶領一支軍隊,守住營寨。
徐晃從辰時開始,就帶兵前來挑戰,一直叫陣到申時,蜀軍始終按兵不動。徐晃見此,便命令所有弓弩手向前,朝著蜀營射箭。黃忠見狀,對趙雲說:“徐晃讓弓弩手射箭,說明他的軍隊準備撤退了,我們可以趁機出擊。”話還沒說完,就有士兵來報,曹兵的後隊果然開始撤退。此時,蜀營中鼓聲大作,黃忠從左邊帶兵殺出,趙雲從右邊領兵衝出。兩下夾攻,徐晃的軍隊被打得大敗,許多軍士被逼入漢水,淹死的不計其數。徐晃拚死突圍,才得以逃脫。回到營中,他責怪王平道:“你看到我軍形勢危急,為什麼不來救援?”王平回答:“我要是去救援,這個營寨也保不住。我曾經勸諫你不要貿然渡河,你不聽,才導致這次失敗。”徐晃聽後大怒,想要殺掉王平。王平當晚便帶領本部人馬,在營中放起火來,曹兵頓時大亂,徐晃隻好棄營而逃。王平則渡過漢水,前來投奔趙雲。趙雲帶著王平去拜見劉備,王平詳細地講述了漢水周邊的地理情況。劉備聽後十分高興,說道:“我得到王子均,奪取漢中就十拿九穩了。”於是,劉備任命王平為偏將軍,兼任向導使。
徐晃逃回後,向曹操報告說:“王平反叛,投降劉備了!”曹操聽後勃然大怒,親自率領大軍前來奪取漢水邊上的營寨。趙雲擔心自己兵力單薄,難以堅守,便撤退到漢水以西。就這樣,兩軍隔著漢水對峙起來。劉備和諸葛亮前來查看形勢,諸葛亮看到漢水上遊有一帶土山,能夠埋伏千餘人,便回到營中,叫來趙雲,吩咐道:“你帶領五百士兵,都帶上鼓角,埋伏在土山之下。不管是半夜還是黃昏,隻要聽到我營中的炮聲,炮響一次,你們就擂鼓一次,但是千萬不要出戰。”趙雲領命而去。諸葛亮則在高山上暗中觀察。
第二天,曹兵前來挑戰,蜀營中一個人都不出來,弓弩也都沒有發射。曹兵見此,隻好無功而返。到了夜裡,夜深人靜之時,諸葛亮見曹營中的燈火漸漸熄滅,軍士們都已休息,便下令放號炮。趙雲聽到炮聲,立刻讓士兵們鼓角齊鳴。曹兵聽到聲響,驚慌失措,以為是敵軍前來劫寨。等到他們匆忙出營,卻連一個敵軍的影子都沒看到。他們剛準備回營休息,號炮又響了起來,鼓角聲再次響起,呐喊聲震動大地,山穀中都傳來回聲。曹兵被嚇得整夜不得安寧。就這樣,一連三個晚上,曹軍都在驚疑中度過。曹操心裡發怵,最終決定拔營後退三十裡,在空曠開闊的地方紮營。諸葛亮笑著說:“曹操雖然懂得兵法,卻不了解詭計。”於是,他請劉備親自渡過漢水,背水紮營。劉備詢問計策,諸葛亮便把計劃詳細地告訴了他。
曹操看到劉備背水紮營,心中充滿疑惑,便派人送來戰書。諸葛亮批複,約定第二天決戰。第二天,兩軍在中路五界山前會合,各自擺開陣勢。曹操騎著馬,站在門旗下,兩邊排列著龍鳳旌旗,擂鼓三通後,他叫劉備出來答話。劉備帶著劉封、孟達以及川中諸將走了出來。曹操揮舞著馬鞭,大罵道:“劉備,你這個忘恩負義、反叛朝廷的賊子!”劉備回應道:“我乃大漢宗親,奉天子詔書討伐逆賊。你弑殺太後,自立為王,還擅自使用天子的車駕,這不是謀反又是什麼?”曹操聽後大怒,命令徐晃出馬挑戰,劉封上前迎戰。交戰時,劉備率先退回陣中。劉封抵擋不住徐晃,撥轉馬頭就跑。曹操見狀,下令道:“誰能捉住劉備,誰就是西川之主!”於是,曹軍齊聲呐喊,殺過陣來。蜀兵朝著漢水方向逃走,把營寨全都丟棄,馬匹和軍器丟得滿路都是。曹軍士兵見狀,紛紛爭搶。曹操急忙鳴金收兵。眾將疑惑地問:“我們正準備捉住劉備,大王為什麼要收兵呢?”曹操說:“我看到蜀兵背水安營,這是第一個可疑之處;他們丟棄了這麼多馬匹和軍器,這是第二個可疑之處。我們必須趕緊退兵,不要去撿那些東西。”於是,曹操下令:“誰敢妄取一物,立即斬首。火速退兵!”曹兵剛準備回頭,諸葛亮的號旗舉起,劉備率領中軍殺出,黃忠從左邊殺來,趙雲從右邊殺來。曹兵頓時大敗而逃,諸葛亮則連夜派兵追趕。
曹操傳令,讓軍隊撤回南鄭。可是,當他們趕到南鄭時,卻看到五路火起。原來,魏延和張飛得到嚴顏代替他們鎮守閬中後,便分兵殺來,搶先占領了南鄭。曹操大驚失色,朝著陽平關逃去。劉備的大軍追到南鄭褒州,安撫好百姓後,劉備問諸葛亮:“曹操這次來,為什麼這麼快就失敗了?”諸葛亮回答:“曹操平生為人多疑,雖然善於用兵,但多疑就容易失敗。我用疑兵之計戰勝了他。”劉備又問:“如今曹操退守陽平關,勢力已經孤立,先生有什麼計策能擊退他呢?”諸葛亮自信地說:“我已經謀劃好了。”於是,他派遣張飛、魏延分兵兩路去截斷曹操的糧道,又命令黃忠、趙雲分兵兩路去放火燒山。四路將領各自帶領向導官軍,領命出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曹操退守陽平關後,便命令士兵四處偵察。偵察兵回來報告說:“如今蜀兵把遠近的小路都堵塞切斷了,連砍柴的地方也都放火燒光了,根本不知道他們的軍隊藏在哪裡。”曹操正滿心疑惑的時候,又有人來報告說張飛、魏延分兵來劫糧草。曹操問道:“誰敢去抵擋張飛?”許褚挺身而出,說道:“我願意前往!”曹操便命令許褚帶領一千精兵,前往陽平關路上護送糧草。解糧官見到許褚,十分欣喜,說道:“要不是將軍您來,這批糧草恐怕到不了陽平關了。”說完,便把車上的酒肉拿出來獻給許褚。許褚開懷暢飲,不知不覺喝得酩酊大醉,借著酒興,催著糧車趕路。解糧官勸說道:“天色已經晚了,前麵褒州那一帶山勢險惡,不能貿然過去。”許褚卻滿不在乎地說:“我有萬夫不當之勇,還怕什麼人!今晚趁著月色正好,正好讓糧車趕路。”於是,許褚手持大刀,縱馬在前,帶領軍隊前進。
二更過後,隊伍來到褒州路上。走到半路,忽然山凹裡鼓角齊鳴,一支軍隊攔住了去路。為首的大將正是張飛,他手持長矛,縱馬直取許褚。許褚揮舞大刀迎戰,可因為喝得大醉,根本敵不過張飛。兩人沒交戰幾個回合,許褚就被張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馬。軍士們急忙把他救起,往後退去。張飛則趁機把糧草車輛全部奪走,得勝而歸。
眾將保護著許褚,回去拜見曹操。曹操讓醫士為許褚治療傷口,同時親自帶兵前來與蜀兵決戰。劉備率領軍隊出城迎戰。雙方擺開陣勢,劉備讓劉封出馬。曹操破口大罵:“你這個賣草鞋的小子,總是派義子來抵擋我!我要是把黃須兒叫來,你的義子就會被打成肉泥!”劉封聽了大怒,挺槍縱馬,直取曹操。曹操命令徐晃迎戰,劉封假裝戰敗逃走。曹操帶兵追趕。這時,蜀兵營中四下炮響,鼓角齊鳴。曹操擔心有伏兵,急忙下令退兵。曹兵慌亂中自相踐踏,死傷眾多,一直逃回陽平關才安定下來。蜀兵追到城下,在東門放火,西門呐喊,南門放火,北門擂鼓。曹操驚恐萬分,棄關而逃。蜀兵在後麵緊追不舍。曹操正逃跑間,前麵張飛帶領一支軍隊攔住去路,趙雲又帶領一支軍隊從背後殺來,黃忠也帶兵從褒州殺來。曹操被打得大敗,眾將保護著他,奪路而逃。
曹操好不容易逃到斜穀界口,忽然前麵塵土飛揚,一支軍隊趕來。曹操心想:“這支軍隊要是伏兵,我可就完了!”等軍隊走近,才發現是自己的次子曹彰。曹彰字子文,從小就擅長騎馬射箭,力氣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搏鬥。曹操曾經告誡他:“你不讀書,隻喜歡騎馬射箭,這不過是匹夫之勇,有什麼值得看重的?”曹彰卻回答:“大丈夫應當像衛青、霍去病那樣,在沙漠中建功立業,率領幾十萬大軍,縱橫天下,怎麼能去做個博士呢?”曹操曾經問過諸子的誌向,曹彰說:“我喜歡做將軍。”曹操又問:“做將軍要怎麼做?”曹彰回答:“身披堅固鎧甲,手持銳利兵器,遇到危難毫不退縮,身先士卒,該賞的一定賞,該罰的一定罰。”曹操聽後大笑。建安二十三年,代郡烏桓反叛,曹操命令曹彰帶領五萬大軍前去討伐。臨行前,曹操告誡他:“在家我們是父子,接受任務後就是君臣。法律不會徇私情,你要牢記。”曹彰到了代北,親自衝鋒陷陣,一直打到桑乾,平定了北方。因為聽說曹操在陽平關戰敗,所以趕來助戰。曹操看到曹彰到來,十分高興,說道:“我的黃須兒來了,一定能打敗劉備!”於是整頓軍隊,再次回到斜穀界口安營紮寨。
有人把曹彰到來的消息報告給劉備,劉備問道:“誰敢去迎戰曹彰?”劉封說:“我願意前往。”孟達也說要去。劉備說:“你們二人一同前去,看看誰能立功。”於是兩人各帶領五千兵馬前去迎戰。劉封在前,孟達在後。曹彰出馬與劉封交戰,隻三個回合,劉封就大敗而回。孟達帶領軍隊前進,剛要與曹彰交鋒,隻見曹兵大亂。原來是馬超、吳蘭兩軍殺來,曹兵頓時驚慌失措。孟達趁機帶兵夾攻。馬超的士卒長期養精蓄銳,此時耀武揚威,勢不可當。曹兵大敗而逃。曹彰正好遇到吳蘭,兩人交戰,沒幾個回合,曹彰就一戟把吳蘭刺死在馬下。雙方三軍混戰一場,曹操收兵後在斜穀界口紮營。
曹操在這裡屯兵許久,想要進兵,卻被馬超堅守阻擋;想要收兵回去,又怕被蜀兵嘲笑,心中猶豫不決。這時,廚師送來雞湯。曹操看到碗中有雞肋,心中有所感觸。正沉思間,夏侯惇進帳,請示夜間的口號。曹操隨口說道:“雞肋!雞肋!”夏侯惇便傳令眾官,都以“雞肋”為夜間口號。行軍主簿楊修,聽到傳的是“雞肋”二字,便讓隨行的軍士們收拾行裝,準備返程。有人把這件事報告給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驚,趕忙把楊修請到帳中,問道:“您為什麼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就知道魏王不久後就要退兵回去了。雞肋這東西,吃起來沒什麼肉,扔了又覺得可惜。如今我們進不能取勝,退又怕被人笑話,留在這裡沒什麼好處,不如早點回去。明天魏王一定會班師回朝,所以我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時慌亂。”夏侯惇說:“您真是深知魏王的心思啊!”於是也開始收拾行裝。於是,寨中的眾將都紛紛準備返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夜,曹操心煩意亂,難以入睡,便手提鋼斧,在寨中巡視。他看到夏侯惇寨內的軍士們都在收拾行裝,十分驚訝,急忙回到帳中,把夏侯惇叫來詢問原因。夏侯惇說:“主簿楊德先早就知道大王想要退兵的意思。”曹操把楊修叫來詢問,楊修便把雞肋的含義告訴了他。曹操聽後大怒,說道:“你怎麼敢造謠擾亂軍心!”喝令刀斧手把楊修推出去斬首,將首級掛在轅門外示眾。
原來,楊修為人恃才傲物,多次觸犯曹操的忌諱。曹操曾經建造了一座花園,建成後,曹操前去觀看,沒有發表任何評價,隻是拿筆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就離開了。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楊修說:“門裡麵加個活字,就是闊字。丞相是嫌園門太闊了。”於是,眾人重新修築圍牆,改造好後,又請曹操去看。曹操十分高興,問道:“誰知道我的意思?”左右的人說:“是楊修。”曹操雖然口頭上稱讚,心裡卻很忌諱。又有一天,塞北送來一盒酥。曹操親自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楊修進來看到後,竟然拿勺子和眾人分著吃了。曹操問他原因,楊修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我怎麼敢違抗丞相的命令呢?”曹操雖然笑著,但心裡卻很厭惡他。曹操擔心有人暗中謀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我夢中喜歡殺人,凡是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千萬不要靠近。”有一天,曹操白天在帳中睡覺,被子掉到地上,一個近侍急忙撿起來給他蓋上。曹操突然跳起來,拔劍把近侍殺了,然後又上床睡覺。過了一會兒,他假裝驚訝地問:“誰殺了我的近侍?”眾人如實相告。曹操痛哭流涕,命令厚葬近侍。大家都以為曹操真的是在夢中殺人,隻有楊修知道他的心思,在埋葬近侍時,楊修指著屍體歎息道:“丞相不是在夢中,是你們在夢中罷了!”曹操聽說後,更加厭惡楊修。曹操的第三個兒子曹植,欣賞楊修的才華,常常邀請楊修談論,一談就是一整夜。曹操與眾商議,想要立曹植為世子,曹丕知道後,秘密請朝歌長吳質到內府商議。因為擔心被人察覺,就用大竹箱把吳質藏在裡麵,隻說是裝著絹匹,運進府中。楊修知道了這件事,直接去報告曹操。曹操派人到曹丕府門口偵察。曹丕驚慌地告訴吳質,吳質說:“不用擔心,明天你再用大竹箱裝上絹匹運進去,迷惑他們。”曹丕照做了,用大竹箱載著絹匹進入府中。使者搜查竹箱,裡麵果然是絹匹,便回去報告曹操。曹操因此懷疑楊修陷害曹丕,對他更加厭惡。曹操想要試探曹丕、曹植的才能。有一天,他命令兩人各出鄴城門,卻暗中派人吩咐門吏,不讓他們出城。曹丕先到,門吏阻攔,曹丕隻好退回。曹植聽說後,向楊修請教。楊修說:“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人阻攔,直接殺了他就行。”曹植聽從了他的話。到了城門,門吏阻攔,曹植大聲嗬斥:“我奉王命出城,誰敢阻攔!”立刻把阻攔的門吏殺了。於是,曹操認為曹植有能力。後來有人告訴曹操:“這是楊修教他的。”曹操大怒,從此也不喜歡曹植了。楊修還曾經為曹植寫了十多條應對曹操提問的答案,隻要曹操有問,曹植就依照這些答案回答。曹操每次用軍國大事詢問曹植,曹植都對答如流。曹操心中十分懷疑。後來曹丕暗中買通曹植身邊的人,偷了這些答案去報告曹操。曹操看到後大怒,說道:“這小子竟敢欺騙我!”此時曹操就已經有了殺楊修的心思,如今正好借著惑亂軍心的罪名把他殺了。楊修死的時候年僅三十四歲。後人寫詩道:“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筆下龍蛇走,胸中錦繡成。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曹操殺了楊修後,假裝對夏侯惇發怒,也要把他斬首。眾官紛紛求情。曹操這才叱退夏侯惇,下令第二天進兵。第二天,軍隊出了斜穀界口,前麵一支軍隊迎了上來,為首的大將是魏延。曹操勸魏延歸降,魏延破口大罵。曹操命令龐德出戰。兩人正在激戰,曹寨內突然起火。有人來報告說馬超劫了中後兩個營寨。曹操拔劍在手,說道:“諸將後退的斬首!”眾將奮力向前,魏延假裝戰敗逃走。曹操正指揮軍隊回戰馬超,自己站在高坡上,觀看兩軍交戰。忽然,一支軍隊衝到麵前,大喊:“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曹操翻身落馬。魏延扔下弓,拿起大刀,縱馬上山坡來殺曹操。這時,斜刺裡閃出一員大將,大叫:“休傷吾主!”一看,原來是龐德。龐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護曹操前行。此時馬超已經退走。曹操帶著傷回到營寨,原來他被魏延射中了人中,兩顆門牙被射掉。曹操急忙讓醫士治療。這時,他才想起楊修的話,便派人把楊修的屍體收回厚葬,隨即下令班師回朝,讓龐德斷後。曹操躺在氈車之中,左右有虎賁軍護衛前行。忽然有人報告說斜穀山上兩邊起火,伏兵趕來。曹兵個個驚恐萬分。正是:依稀昔日潼關厄,仿佛當年赤壁危。不知道曹操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