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向呂蒙詢問破敵之策。呂蒙分析道:“我估計關羽兵力稀少,肯定不會從大路逃走。麥城正北方向有一條險峻的小路,他必定會從那裡撤離。可以派朱然率領五千精兵,埋伏在麥城以北二十裡處。等關羽軍隊一到,不要和他們正麵交鋒,隻需跟在後麵掩殺。關羽的軍隊此時必定沒有戰鬥的心思,肯定會逃向臨沮。再讓潘璋帶領五百精兵,埋伏在臨沮偏僻的山中小路,這樣就能擒獲關羽了。現在安排將士們攻打麥城各門,唯獨空出北門,等他出城逃走。”孫權聽了這個計策,讓呂範再次占卜。占卜完畢,呂範稟告說:“這一卦顯示敵人會向西北方向逃竄,今晚亥時必定會被擒獲。”孫權十分高興,馬上命令朱然、潘璋帶領兩支精兵,各自按照軍令去設伏。
再說關羽在麥城,清點馬步軍兵,隻剩下三百多人,糧草也已經耗儘。當晚,城外的吳兵呼喊著蜀軍各軍士兵的姓名,越城投降的人很多。救兵又一直不見蹤影。關羽心中焦急,無計可施,對王甫說:“我後悔當初沒有聽你的話!如今形勢危急,該怎麼辦才好?”王甫哭著說:“如今這情況,就算薑子牙重生,也沒有辦法了。”趙累提議道:“上庸的救兵不來,是劉封、孟達按兵不動的緣故。我們何不放棄這座孤城,逃入西川,重新整頓兵馬,再圖謀恢複荊州?”關羽說:“我也正有此意。”於是,他登上城樓觀察。看到北門外敵軍不多,便詢問本城居民:“從這裡往北走,地勢如何?”居民回答:“此去都是偏僻的山間小路,可以通往西川。”關羽說:“今晚我們就從這條路走。”王甫勸諫道:“小路恐怕有埋伏,還是走大路穩妥。”關羽說:“就算有埋伏,我又有什麼可害怕的!”當即下令馬步官軍整理好裝束,準備出城。王甫哭著說:“君侯一路小心保重!我帶領一百多名部卒,拚死據守此城。城即便被攻破,我也絕不投降!隻盼君侯能儘快帶兵來救援!”關羽也流著淚與他告彆。於是,留下周倉與王甫一同守衛麥城,關羽自己則和關平、趙累率領二百多名殘兵,從北門突圍而出。
關羽橫刀在前,當先開路。走到初更之後,大約走了二十多裡,隻見山坳處金鼓齊鳴,喊聲震天,一彪人馬殺到,為首的大將是朱然。朱然催馬挺槍,高聲喊道:“關羽,休要逃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關羽大怒,拍馬揮刀上前迎戰。朱然轉身就跑,關羽乘勢追殺。一陣鼓響,四下裡伏兵紛紛湧出。關羽不敢戀戰,朝著臨沮的小路逃去,朱然率兵在後麵掩殺。關羽所帶的士兵越來越少。沒走四五裡,前麵喊聲又起,火光衝天,潘璋催馬舞刀殺了過來。關羽大怒,揮刀迎敵,隻三個回合,潘璋便敗走了。關羽不敢停留,急忙向山路奔去。這時,關平趕了過來,報告說趙累已經戰死在亂軍之中。關羽悲痛萬分,惶恐不已,於是命令關平斷後,自己在前麵開路,此時隨行的隻剩下十多個人。走到決石時,兩邊都是山,山邊儘是蘆葦敗草,樹木叢生,十分雜亂。此時已是五更將儘。正走著,突然一聲大喊,兩邊伏兵一齊殺出,長鉤套索紛紛舞動,先把關公的坐騎絆倒。關羽翻身落馬,被潘璋的部將馬忠擒獲。關平得知父親被擒,急忙趕來救援。但背後潘璋、朱然率兵同時趕到,把關平團團圍住。關平孤身奮戰,力竭之後也被擒獲。
天亮之後,孫權聽說關羽父子已經被擒,十分高興,在營帳中召集眾將。過了一會兒,馬忠押著關羽來到眾人麵前。孫權說:“我長久以來仰慕將軍的高尚品德,本想與將軍結為秦晉之好,將軍為何要拋棄這份情誼呢?將軍平日自認為天下無敵,如今為何會被我擒獲?將軍現在可服我孫權?”關羽厲聲罵道:“你這碧眼小兒,紫髯鼠輩!我與劉皇叔在桃園結義,發誓要扶持漢室,怎麼會與你這叛漢的賊子為伍!我如今誤中奸計,唯有一死,何必多言!”孫權回頭看著眾官說:“關羽乃當世豪傑,我非常敬愛他。現在我想用禮相待,勸他歸降,你們覺得怎麼樣?”主簿左鹹說:“不可。昔日曹操得到關羽時,封侯賜爵,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上馬就賜金,下馬就賞銀,如此厚待,最終還是留他不住,任他斬關殺將而去,致使如今我們反而被他逼迫,曹操甚至差點遷都來躲避他的鋒芒。如今主公既然已經擒獲了他,如果不馬上除掉,恐怕會留下後患。”孫權沉思了許久,說:“你說得對。”於是下令將關羽父子推出斬首。這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關羽享年五十八歲。後人寫詩感歎道:“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昭然垂萬古,不止冠三分。”又有詩寫道:“人傑惟追古解良,士民爭拜漢雲長。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與王。氣挾風雷無匹敵,誌垂日月有光芒。至今廟貌盈天下,古木寒鴉幾夕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羽死後,他坐下的赤兔馬被馬忠擒獲,獻給了孫權。孫權當即把赤兔馬賜給馬忠騎乘。但這匹馬幾天都不吃草料,最終餓死了。
再說王甫在麥城中,突然感到骨顫肉驚,便問周倉:“我昨夜夢見主公渾身是血,站在我麵前,我急忙詢問,忽然驚醒。不知道這預示著什麼吉凶?”正說著,忽然有人報告說吳兵在城下,拿著關羽父子的首級前來招安。王甫、周倉大吃一驚,急忙登上城樓查看,果然是關羽父子的首級。王甫大叫一聲,從城上墜落而死。周倉也自刎身亡。於是,麥城也歸了東吳。
關羽的一縷英魂不散,悠悠蕩蕩,飄到了一處地方,是荊門州當陽縣的一座山,名叫玉泉山。山上有一位老和尚,法名普淨,原本是汜水關鎮國寺的長老,後來雲遊天下,來到此處。他見這裡山明水秀,便在此結草為庵,每天坐禪參道,身邊隻有一個小行者,靠化緣為生。這天夜裡,月白風清,三更過後,普淨正在庵中默默打坐,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大喊:“還我頭來!”普淨仰頭仔細觀看,隻見空中一人騎著赤兔馬,手提青龍刀,左邊有一位白麵將軍,右邊有一位黑臉虯髯之人相隨,一同落下雲頭,來到玉泉山頂。普淨認出是關羽,便用手中的麈尾敲擊庵門,問道:“雲長在哪裡?”關羽的英魂頓時醒悟,立刻下馬,乘風落在庵前,拱手問道:“請問大師是何人?願聞法號。”普淨說:“老僧是普淨,昔日在汜水關前的鎮國寺中,曾與君侯相會,今日君侯難道忘了嗎?”關羽說:“承蒙大師昔日相救,我銘記在心,不曾忘記。如今我已遭禍身亡,願求大師教誨,為我指點迷津。”普淨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不必再提;前因後果,絲毫不差。如今將軍被呂蒙所害,大喊還我頭來,然而顏良、文醜,還有五關六將等眾人的頭,又該向誰去索要呢?”關羽聽後,恍然大悟,行禮後皈依而去。後來,關羽常常在玉泉山顯聖護佑百姓,鄉人感激他的恩德,便在山頂上建廟,四季祭祀。後人在廟中題了一副對聯:“赤麵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孫權害死關羽後,順利收複了荊襄之地,他犒賞三軍,設宴大會眾將慶祝。他讓呂蒙坐在上位,看著眾將說:“我長久以來都沒能得到荊州,如今輕而易舉地拿下,這全是子明的功勞。”呂蒙再三謙遜推辭。孫權又說:“昔日周郎雄才大略,在赤壁大破曹操,可惜英年早逝,魯子敬接替了他。子敬初次見我時,便談及帝王大略,這是一大快事;曹操東下時,眾人都勸我投降,隻有子敬勸我召回公瑾迎擊曹操,這是第二件快事;隻是他勸我把荊州借給劉備,這是他的一個短處。如今子明設計定謀,一舉奪取荊州,比子敬、周郎強多了!”說完,親自斟酒賞賜給呂蒙。呂蒙接過酒正要喝,忽然將酒杯扔到地上,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碧眼小兒!紫髯鼠輩!你還認識我嗎?”眾將大驚,趕忙上前營救。呂蒙推倒孫權,大步走到孫權的座位上坐下,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聲喝道:“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多年,如今卻被你這奸賊用計謀害。我活著不能吃你的肉,死了也要追討你的魂魄!我是漢壽亭侯關雲長!”孫權大驚失色,慌忙率領大小將士,全都下拜。隻見呂蒙倒在地上,七竅流血而死。眾將看到這一幕,無不恐懼。孫權將呂蒙的屍首入棺安葬,追贈他為南郡太守、孱陵侯,讓他的兒子呂霸承襲爵位。孫權從此對關羽顯聖一事深感驚訝。
忽然有人報告說張昭從建業趕來。孫權召他進來詢問。張昭說:“如今主公殺了關羽父子,江東的大禍不遠了!關羽與劉備在桃園結義時,發誓同生共死。如今劉備擁有兩川的兵馬,再加上諸葛亮的智謀,張飛、黃忠、馬超、趙雲的勇猛。劉備如果知道關羽父子遇害,必定會發動全國的兵力,全力報仇,恐怕東吳難以抵擋。”孫權聽後大驚,跺腳說道:“我失算了!這可怎麼辦?”張昭說:“主公不必擔憂。我有一計,能讓西蜀的兵不侵犯東吳,使荊州穩如磐石。”孫權忙問是什麼計策。張昭說:“如今曹操擁有百萬大軍,對華夏虎視眈眈,劉備急於報仇,必定會與曹操求和。如果他們兩處聯合出兵,東吳就危險了。不如先派人把關羽的首級轉送給曹操,讓劉備知道這是曹操指使的,劉備必然會痛恨曹操,那麼西蜀的兵就不會攻打東吳,而是去攻打魏國了。我們就可以觀察他們的勝負,從中謀取利益。這是上策。”
孫權采納了張昭的計策,隨即派遣使者用木匣裝著關羽的首級,連夜送給曹操。此時曹操剛從摩陂班師回洛陽,聽說東吳送來了關羽的首級,高興地說:“關羽已死,我以後能睡安穩覺了。”這時,台階下有一人站出來說:“這是東吳轉移災禍的計謀。”曹操一看,原來是主簿司馬懿。曹操詢問緣故,司馬懿說:“從前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結義時,發誓同生共死。如今東吳害死了關羽,害怕劉備複仇,所以把首級獻給大王,想讓劉備遷怒於大王,不去攻打東吳,轉而攻打魏國,他們好從中趁機行事。”曹操說:“仲達說得對。那我用什麼計策化解呢?”司馬懿說:“這事很容易。大王可以為關羽的首級雕刻一個香木身軀來搭配,用大臣的禮儀安葬他。劉備知道後,必然會深深痛恨孫權,全力南征東吳。我們就觀察他們的勝負,蜀勝就攻打吳,吳勝就攻打蜀。得到其中一方,另一方也維持不了多久。”曹操十分高興,聽從了這個計策,於是召見東吳使者。使者呈上木匣,曹操打開木匣一看,隻見關羽麵容和平日一樣。曹操笑著說:“雲長公,彆來無恙啊!”話還沒說完,隻見關羽口開目動,胡須頭發都豎了起來,曹操嚇得跌倒在地。眾官趕忙急救,過了好一會兒曹操才蘇醒過來,他看著眾官說:“關將軍真是天神啊!”東吳使者又把關羽顯聖附體、大罵孫權追討呂蒙魂魄的事告訴了曹操。曹操更加恐懼,於是準備了牲畜祭祀,雕刻沉香木作為關羽的身軀,按照王侯的禮儀,將其安葬在洛陽南門外,命令大小官員送殯,曹操親自拜祭,追贈關羽為荊王,還派官員守墓,之後讓東吳使者回江東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說漢中王劉備從東川回到成都,法正上奏說:“王上,您的先夫人已經去世,孫夫人又回了東吳,未必會再回來。人倫之道不可荒廢,必須納一位王妃來協助處理內政。”漢中王聽從了他的建議。法正又上奏說:“吳懿有個妹妹,美麗又賢惠。曾聽相麵的人說,這個女子日後必定大富大貴。她先前曾許配給劉焉的兒子劉瑁,但劉瑁很早就去世了。如今她一直守寡,大王可以納她為妃。”漢中王說:“劉瑁和我是同宗,從道理上講不合適。”法正說:“論親疏關係,這和晉文公娶懷嬴又有什麼不同呢?”漢中王於是答應了,便納吳氏為王妃。後來,吳氏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劉永,字公壽;次子劉理,字奉孝。
當時,東西兩川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富足,莊稼大豐收。忽然有人從荊州來,說東吳向關羽求親,被關羽堅決拒絕了。孔明說:“荊州危險了!得派人去替換關羽回來。”正商議著,荊州傳來捷報的使者接連不斷地到來。沒過幾天,關興來了,詳細講述了水淹七軍的事情。接著又有探馬來報,說關羽在江邊設置了很多烽火台,防備十分嚴密,萬無一失。因此,劉備放下心來。
一天,劉備突然感覺渾身肉跳,坐立不安。到了夜裡,更是無法安睡,便起身坐在內室,點著蠟燭看書。看著看著,他感覺神思恍惚,伏在幾案上睡著了。突然,室內刮起一陣冷風,燈滅了又亮起來。劉備抬頭一看,見有一人站在燈下。劉備問道:“你是什麼人,深夜來到我的內室?”那人沒有回答。劉備感到奇怪,起身親自去查看,發現是關羽,在燈影下躲躲閃閃。劉備說:“賢弟,彆來無恙!這麼晚來,一定有大事。我和你情同骨肉,你為什麼要回避我?”關羽哭著說:“希望兄長起兵,為我報仇雪恨!”說完,冷風驟起,關羽不見了。劉備突然驚醒,原來是一場夢。此時正好是三更時分。劉備十分疑惑,急忙來到前殿,派人去請孔明。孔明進來拜見,劉備詳細講述了夢中的警示。孔明說:“這是因為王上思念關公,所以才做了這樣的夢,不必多疑。”劉備再三表示疑慮,孔明用好話安慰他。
孔明告辭出來,走到中門外,遇到許靖。許靖說:“我剛要到軍師府上報一個機密消息,聽說軍師進宮了,所以特地到這裡來。”孔明問:“有什麼機密?”許靖說:“我剛聽外麵的人傳說,東吳的呂蒙已經襲擊了荊州,關羽已經遇害!所以特地來秘密報告軍師。”孔明說:“我昨夜觀察天象,看到將星落在荊楚之地,就知道雲長必然遭遇災禍,隻是擔心王上憂慮,所以沒敢說。”
兩人正說著,忽然殿內走出一個人,拉住孔明的衣袖說:“這麼壞的消息,你為什麼瞞著我!”孔明一看,是劉備。孔明和許靖上奏說:“剛才所說的,都是傳聞,不足以完全相信。希望王上放寬心懷,不要憂慮。”劉備說:“我和雲長發誓同生共死,他若有閃失,我怎能獨自活下去!”孔明和許靖正在勸解,這時近侍上奏說:“馬良、伊籍到了。”劉備急忙召見他們詢問情況。兩人詳細說了荊州已經失守,關羽兵敗求救,並呈上了表章。劉備還沒來得及拆開看,侍臣又奏報荊州的廖化到了。劉備急忙召見廖化。廖化哭著拜倒在地,詳細奏報了劉封、孟達不發救兵的事。劉備大驚說:“如果是這樣,我弟弟危險了!”孔明說:“劉封、孟達如此無禮,罪不容誅!王上寬心,我親自率領一支軍隊,去解救荊襄的危急。”劉備哭著說:“雲長若有閃失,我絕不能獨自活下去!我明天就親自率領軍隊去救雲長!”於是,一麵派人到閬中通知張飛,一麵派人召集人馬。
還沒到天亮,接連幾次有人來報,說關羽夜走臨沮,被吳將擒獲,他堅守大義,不屈服,父子二人英勇就義。劉備聽完,大叫一聲,昏死在地。正是:為念當年同誓死,忍教今日獨捐生!不知道劉備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