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一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一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1 / 1)

蜀漢延熙十六年秋天,將軍薑維率領二十萬大軍出征。他任命廖化、張翼為左右先鋒,夏侯霸為參謀,張嶷為運糧使,大軍從陽平關出發,前去討伐魏國。

薑維和夏侯霸一起商議作戰計劃,薑維說:“之前我們攻打雍州,沒能取勝就回來了。如今要是再出兵,魏國肯定又有防備。您有什麼好的見解嗎?”夏侯霸回答道:“隴上的各個郡縣裡,隻有南安的錢糧最為充足,如果能先拿下南安,就足以作為我們的根據地。之前沒能成功,主要是因為羌兵沒有及時趕到。這次我們可以先派人到隴右去聯絡羌人,然後進兵出石營,從董亭直接攻打南安。”薑維聽後十分高興,說道:“您說得太對了!”於是,他派遣郤正作為使者,帶著金珠和蜀錦前往羌地,去結交羌王。羌王迷當收到禮物後,就調集了五萬兵馬,任命羌將俄何燒戈為大先鋒,領兵向南安進發。

魏國的左將軍郭淮得知消息後,立刻快馬奏報洛陽。司馬師問眾將領:“誰敢去抵擋蜀兵?”輔國將軍徐質挺身而出,說道:“我願意前往。”司馬師向來知道徐質英勇非凡,心中大喜,馬上任命徐質為先鋒,讓司馬昭擔任大都督,領兵向隴西進發。魏軍到達董亭時,正好與薑維的蜀軍相遇,雙方擺開陣勢。

徐質揮舞著開山大斧,出陣挑戰,蜀陣中廖化迎戰。兩人沒打幾個回合,廖化就拖著刀敗回。張翼立刻縱馬挺槍上前迎戰,同樣沒戰幾個回合,也敗退回陣。徐質見狀,驅兵掩殺,蜀軍大敗,後退了三十多裡。司馬昭也收兵回營,雙方各自安營紮寨。

薑維和夏侯霸商議道:“徐質太過勇猛,我們該用什麼計策才能擒住他呢?”夏侯霸說:“明天我們假裝戰敗,用埋伏的計策取勝。”薑維卻另有想法:“司馬昭是司馬懿的兒子,他對兵法了如指掌。如果看到地勢有埋伏的跡象,肯定不會輕易追擊。我看魏軍屢次截斷我們的糧道,這次我們就用這個方法來引誘他們,一定可以斬殺徐質。”於是,他叫來廖化,如此這般地吩咐一番,又把張翼叫來,詳細交代了一番,兩人領命而去。與此同時,薑維還命令軍士在沿途撒下鐵蒺藜,在營寨外多布置鹿角,做出準備長期作戰的樣子。

接下來的幾天,徐質每天都帶兵前來挑戰,可蜀軍就是堅守不出。哨馬向司馬昭報告:“蜀軍在鐵籠山後麵,用木牛流馬搬運糧草,看樣子是打算長期作戰,隻等羌兵來接應。”司馬昭聽後,叫來徐質說:“以前我們能戰勝蜀軍,就是因為截斷了他們的糧道。如今蜀軍在鐵籠山後運糧,你今晚帶領五千兵馬,去截斷他們的糧道,蜀軍自然就會退兵。”徐質領命,在初更時分,帶兵前往鐵籠山。果然看到二百多名蜀軍,驅趕著一百多頭木牛流馬,裝載著糧草前行。魏軍一聲呐喊,徐質一馬當先攔住去路,蜀軍見狀,紛紛丟下糧草逃走。徐質分出一半兵力押送糧草回營,自己帶領另一半兵力追擊。追了不到十裡,前麵有車仗攔住了去路。徐質命令軍士下馬拆開車仗,就在這時,兩邊突然燃起大火。徐質急忙勒馬往回跑,後麵山的偏僻狹窄處,也有車仗截斷道路,火光衝天。徐質等人冒著煙火,縱馬突圍。突然一聲炮響,兩路伏兵殺來,左邊是廖化,右邊是張翼,一陣拚殺,魏軍大敗。徐質拚死獨自逃跑,人困馬乏。

正奔逃間,前麵又有一支兵馬殺到,正是薑維。徐質大驚失色,慌了手腳,被薑維一槍刺倒坐下馬,徐質跌落在地,被眾軍亂刀砍死。徐質分出去押送糧草的一半魏兵,也被夏侯霸擒獲,全部投降。夏侯霸讓蜀兵穿上魏軍的衣甲,騎上魏軍的馬匹,打著魏軍的旗號,從小路直奔魏營。魏軍看到是自己的部隊回來了,便打開營門放入,蜀兵趁機在營中發起攻擊。司馬昭大驚,慌忙上馬逃跑,前麵卻有廖化殺來,無法前進。急忙後退時,薑維又帶兵從小路殺到。司馬昭四麵無路可走,隻得帶兵登上鐵籠山據守。原來這座山隻有一條路,四周都險峻難行,山上隻有一處泉水,隻夠一百人飲用。此時司馬昭手下有六千人,被薑維截斷了路口,山上泉水不夠,人馬都又乾又渴。司馬昭仰天長歎:“我恐怕要死在這裡了!”後人有詩感歎道:

妙算薑維不等閒,魏師受困鐵籠間。龐涓始入馬陵道,項羽初圍九裡山。

主簿王韜獻計說:“從前耿恭受困時,拜井而得到甘泉,將軍您為什麼不效仿呢?”司馬昭聽從了他的建議,來到山頂泉邊,連連叩拜祈禱:“我奉詔前來退蜀兵,如果我命該絕,就讓這甘泉枯竭,我自當自刎,讓部下全部投降;如果我的壽祿未儘,希望蒼天早點賜下甘泉,救活眾人的性命!”祈禱完畢,泉水竟然真的湧了出來,而且取之不竭,因此人馬都得以存活。

再說薑維在山下困住魏軍,對眾將說:“當年丞相在上方穀,沒能捉住司馬懿,我深感遺憾,如今司馬昭必定會被我擒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另一邊,郭淮聽說司馬昭被困在鐵籠山上,打算帶兵去救援。陳泰勸阻道:“薑維會合了羌兵,想先奪取南安。如今羌兵已經到了,將軍要是撤兵去救援,羌兵必然會乘虛襲擊我們後方。可以先派人假裝投降羌人,從中行事,退了這路羌兵,才能解救鐵籠山之圍。”郭淮采納了這個建議,命令陳泰帶領五千兵馬,直接來到羌王寨內。陳泰解下鎧甲,進入寨中,哭著下拜說:“郭淮妄自尊大,一直有殺我的心思,所以我來投降。郭淮軍中的虛實,我都了如指掌。今晚我願意帶領一支軍隊去劫營,肯定能成功。等兵到魏營,自有內應。”迷當聽後大喜,就讓俄何燒戈和陳泰一起去劫魏營。俄何燒戈讓陳泰的降兵走在後麵,自己率領羌兵為前部。當天夜裡二更時分,他們來到魏營,隻見營門大開,陳泰一馬當先衝了進去。俄何燒戈催馬挺槍剛衝進營寨,就叫了一聲苦,連人帶馬掉進了陷坑裡。陳泰的兵從後麵殺來,郭淮從左邊殺來,羌兵大亂,自相踐踏,死了無數人,活著的都投降了,俄何燒戈自刎而死。郭淮、陳泰帶兵一直殺到羌人寨中,迷當大王急忙出帳上馬,卻被魏兵生擒活捉,帶到郭淮麵前。郭淮慌忙下馬,親自為他解開繩索,好言撫慰:“朝廷一直認為您忠義,如今為什麼要幫助蜀人呢?”迷當慚愧地低頭認罪。郭淮趁機勸說迷當:“您現在作為前部,去解鐵籠山之圍,退了蜀兵,我奏明天子,一定會有豐厚的賞賜。”

迷當聽從了郭淮的話,率領羌兵在前,魏兵在後,直奔鐵籠山。當時正值三更,他們先派人通報薑維。薑維大喜,讓人請迷當入營相見。魏兵大多混在羌人隊伍裡,來到蜀營前,薑維命令大軍都在營外駐紮,迷當帶領一百多人來到中軍帳前。薑維、夏侯霸二人出來迎接。魏將不等迷當開口,就從背後發起攻擊。薑維大驚,急忙上馬逃走。羌兵和魏兵一起殺入,蜀軍四散奔逃,各自逃命。薑維手中沒有武器,腰間隻有一副弓箭,由於走得匆忙,箭都掉光了,隻剩下空壺。他往山中奔逃,背後郭淮帶兵追趕,見薑維手無寸鐵,便催馬挺槍追去。眼看就要追上了,薑維虛拉弓弦,連續響了十多次。郭淮連躲幾次,不見箭來,知道薑維沒有箭了,於是掛住鋼槍,拈弓搭箭射向薑維。薑維急忙閃過,順手接住箭,扣在弓弦上,等郭淮追近,對著他的麵門用力射去,郭淮應弦落馬。薑維勒回馬來殺郭淮,這時魏軍迅速趕到。薑維來不及下手,隻奪了郭淮的槍就離開了。魏兵不敢追趕,急忙把郭淮救回營寨,拔出箭頭後,郭淮血流不止,最終死去。司馬昭下山帶兵追趕,半途返回。夏侯霸隨後逃到,和薑維一起逃走。薑維折損了許多人馬,一路上收攏不住敗兵,隻好退回漢中。雖然這次兵敗,但他射死了郭淮,殺死了徐質,挫傷了魏國的威風,也算是將功補罪。

司馬昭犒賞完羌兵,把他們遣送回國後,便班師回到洛陽。從此,他和兄長司馬師獨攬朝廷大權,朝中群臣沒有敢不服的。魏主曹芳每次看到司馬師入朝,都嚇得渾身發抖,就像有針在刺自己的後背。

有一天,曹芳臨朝聽政,看見司馬師帶著劍上殿,急忙走下禦榻迎接。司馬師笑著說:“哪有君主迎接臣子的道理,請陛下自便。”不一會兒,群臣上奏政事,司馬師都自行決斷,根本不向魏主曹芳啟奏。朝會結束後,司馬師昂首闊步地走下大殿,乘車出宮,前呼後擁,隨行的人馬不下數千。

曹芳退入後殿,回頭一看,身邊隻剩下三個人:太常夏侯玄、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張緝是張皇後的父親,也就是曹芳的嶽父。曹芳喝退近侍,帶著這三個人來到密室商議。曹芳拉著張緝的手哭著說:“司馬師把我當成小孩子,把百官當作草芥,國家社稷遲早要歸他所有了!”說完放聲大哭。

李豐上奏說:“陛下不要憂慮。臣雖然沒什麼才能,但願意憑借陛下的明詔,召集四方的英雄豪傑,剿滅這個逆賊。”夏侯玄也上奏說:“我叔叔夏侯霸投降蜀國,是因為懼怕司馬兄弟謀害。現在如果能剿滅這逆賊,我叔叔肯定會回來。我是國家的舊臣,又身為皇親,怎敢坐視奸賊禍亂國家,我願一同奉詔討伐他。”曹芳說:“隻怕難以成功。”三人哭著上奏:“臣等發誓一定同心協力消滅逆賊,報答陛下!”

曹芳脫下龍鳳汗衫,咬破指尖,寫下血詔,交給張緝,叮囑道:“我祖父武皇帝誅殺董承,就是因為機密之事泄露。你們一定要謹慎小心,不要對外泄露。”李豐說:“陛下怎麼能說這種不吉利的話?我們不是董承之流,司馬師又怎能和武皇帝相比?陛下不要多疑。”

三人告辭出來,走到東華門左側,正好看見司馬師佩劍走來,後麵跟著數百人,都手持兵器。三人站在路旁。司馬師問道:“你們三人退朝怎麼這麼晚?”李豐回答:“聖上在內廷看書,我們三人在旁邊陪讀。”司馬師又問:“看的什麼書?”李豐說:“是夏、商、周三代的書籍。”司馬師接著問:“聖上看這些書,問了什麼故事?”李豐回答:“天子問的是伊尹輔佐商朝、周公攝政的事,我們都上奏說:‘如今司馬大將軍,就如同伊尹、周公一樣。’”司馬師冷笑著說:“你們難道是把我比作伊尹、周公?你們心裡其實是把我當成王莽、董卓吧!”三人連忙說:“我們都是將軍門下之人,怎麼敢這樣?”司馬師大怒道:“你們這些阿諛奉承的人!剛才和天子在密室裡哭什麼?”三人說:“根本沒有這回事。”司馬師嗬斥道:“你們三人眼淚還紅著,怎麼抵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夏侯玄知道事情已經泄露,便厲聲大罵:“我們所哭的,是因為你權勢震懾君主,想要謀朝篡位!”司馬師怒不可遏,喝令武士捉拿夏侯玄。夏侯玄捋起袖子,揮舞拳頭,徑直衝向司馬師,卻被武士抓住。司馬師命令對三人進行搜身,在張緝身上搜出一件龍鳳汗衫,上麵有血字。左右將汗衫呈給司馬師。司馬師一看,原來是密詔,詔書上寫著:

司馬師弟兄,共持大權,將圖篡逆。所行詔製,皆非朕意。各部官兵將士,可同仗忠義,討滅賊臣,匡扶社稷。功成之日,重加爵賞。

司馬師看完,勃然大怒:“原來你們想謀害我們兄弟!實在是情理難容!”於是下令將三人押到街市腰斬,並且誅滅三族。三人破口大罵不止。等到了東市刑場,他們的牙齒都被打掉,隻能含糊不清地怒罵著死去。

司馬師徑直闖入後宮,此時魏主曹芳正和張皇後商議此事。張皇後說:“內廷耳目眾多,要是事情泄露,肯定會連累我!”正說著,突然看見司馬師進來,皇後大驚失色。

司馬師手握寶劍,對曹芳說:“我父親擁立陛下為君,功德不在周公之下;我侍奉陛下,和伊尹又有什麼區彆?如今陛下反而以恩為仇,以功為過,想和這幾個小臣謀害我們兄弟,這是為什麼?”曹芳說:“我沒有這個心思。”司馬師從袖子裡拿出汗衫,扔在地上說:“這是誰寫的!”曹芳嚇得魂飛魄散,渾身顫抖著回答:“這都是被他人逼迫的,我怎敢有這種想法?”司馬師說:“胡亂誣陷大臣造反,該當何罪?”曹芳跪地求饒:“我有罪,希望大將軍饒恕我!”司馬師說:“陛下請起。國法不可廢。”然後指著張皇後說:“這是張緝的女兒,理應除掉!”曹芳大哭著請求赦免,司馬師不聽,喝令左右將張皇後拖出去,到東華門內,用白綾絞死。後人有詩歎道:

當年伏後出宮門,跣足哀號彆至尊。司馬今朝依此例,天教還報在兒孫。

第二天,司馬師召集群臣,說:“如今主上荒淫無道,親近娼妓優伶,聽信讒言,堵塞賢才晉升之路,他的罪過比漢朝的昌邑王還嚴重,不能再主宰天下。我按照伊尹、霍光的舊例,另立新君,以保國家社稷,安定天下,各位意下如何?”眾人都說:“大將軍施行伊尹、霍光之事,這是順應天命民心,誰敢違抗命令。”

司馬師於是和眾多官員來到永寧宮,向太後奏明此事。太後問:“大將軍想立誰為君?”司馬師說:“我看彭城王曹據,聰明仁孝,可以成為天下之主。”太後說:“彭城王是我的叔叔,如今立他為君,我該如何自處?現在有高貴鄉公曹髦,他是文皇帝的孫子,此人溫和恭敬、謙遜禮讓,可以立為君主。你們這些大臣,再仔細商議商議。”有一人上奏說:“太後說得對,可以立他。”眾人一看,是司馬師的族叔司馬孚。

司馬師便派使者前往元城召高貴鄉公曹髦。請太後登上太極殿,把曹芳召來斥責道:“你荒淫無度,親近娼妓優伶,不配繼承天下,應當交出玉璽綬帶,恢複齊王的爵位,即日起程離開,沒有宣召不許入朝。”曹芳哭著向太後跪拜,交出國寶,乘坐王車大哭著離去。隻有幾位忠義之臣,含淚相送。後人有詩歎道:

昔日曹瞞相漢時,欺他寡婦與孤兒。誰知四十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

高貴鄉公曹髦,字彥士,是文帝曹丕的孫子,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當天,司馬師以太後的命令將他宣召而來,文武官員在西掖門外備好鑾駕迎接。曹髦慌忙還禮,太尉王肅說:“主上不應當還禮。”曹髦說:“我也是臣子,怎麼能不還禮呢?”文武官員扶著曹髦上輦車入宮,曹髦推辭說:“太後有詔命,我不知道是為什麼,我怎麼敢乘車入宮呢?”於是步行到太極東堂。司馬師前來迎接,曹髦先下拜,司馬師急忙扶起。問候完畢,帶他去見太後。太後說:“我看你年幼時就有帝王之相,你如今可以成為天下之主。一定要恭謹節儉,廣施仁德,不要辱沒先帝。”曹髦再三推辭。

司馬師讓文武官員請曹髦出太極殿,當天就立他為新君,將嘉平六年改為正元元年,大赦天下,授予大將軍司馬師黃鉞,允許他入朝不用小步快走,奏事不用自稱姓名,可以佩劍上殿。文武百官,都得到了封賜。

正元二年春正月,有密探飛速來報,說鎮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以廢除昏君為名,起兵前來。司馬師得知後大驚失色。正是:漢臣曾有勤王誌,魏將還興討賊師。不知道司馬師如何迎敵,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 海賊:偉大航路上的愛情小故事 啟能學院 火紅年代,從擺攤賣蛋炒飯開始 HP:我來自東方 古代饑荒年,從喂飽嫂嫂開始納妾 欲寄愁心朔雁邊 祖師爺下山闖都市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