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薑維背水破大敵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薑維背水破大敵

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薑維背水破大敵(1 / 1)

魏正元二年正月,揚州都督、鎮東將軍,統領淮南軍馬的毋丘儉,字仲恭,河東聞喜人。他聽聞司馬師擅自廢立君主,心中憤怒不已。毋丘儉的長子毋丘甸說:“父親身為一方鎮守大員,如今司馬師專權,廢黜舊主,國家危如累卵,怎能安然自守呢?”毋丘儉說:“我兒說得對。”於是,他請來揚州刺史文欽商議。

文欽曾是曹爽門下的門客,當日接到毋丘儉的邀請,立刻前來拜會。毋丘儉把他請到後堂,行過禮後,兩人交談起來。毋丘儉說著說著,忍不住淚流滿麵。文欽詢問原因,毋丘儉說:“司馬師專權,擅自廢立君主,天地顛倒,我怎能不傷心!”文欽說:“都督鎮守一方,若肯仗義討伐逆賊,我願舍生相助。我二兒子文淑,小字阿鴦,有萬夫不當之勇,一直想殺了司馬師兄弟,為曹爽報仇,如今可讓他擔任先鋒。”毋丘儉十分高興,當即灑酒立誓。

兩人假稱太後有密詔,召集淮南大小官兵將士,都到壽春城集合。在城西設立祭壇,宰殺白馬,歃血為盟,宣稱司馬師大逆不道,如今奉太後密詔,要儘起淮南軍馬,仗義討伐逆賊,眾人紛紛表示悅服。毋丘儉率領六萬兵馬,駐紮在項城。文欽率領兩萬兵馬在外作為遊兵,往來接應。毋丘儉還發布檄文到各個郡縣,讓他們各自起兵相助。

再說司馬師左眼長了個肉瘤,時常又痛又癢,便讓醫官割除,用藥封閉傷口,連日在府中養病。忽然聽聞淮南告急,便請來太尉王肅商議。王肅說:“從前關雲長威震華夏,孫權派呂蒙襲取荊州,安撫將士家屬,因此關公的軍隊士氣瓦解。如今淮南將士的家屬都在中原,可趕緊安撫,再派兵截斷他們的歸路,敵軍必然會土崩瓦解。”司馬師說:“您說得很對。但我剛割了眼瘤,不能親自前往。要是派其他人去,我又不放心。”

當時中書侍郎鐘會在一旁,進言說:“淮楚之地的士兵強悍,鋒芒銳利,如果派人領兵去退敵,多半不利。倘若有個閃失,大事就完了。”司馬師猛地起身說:“非得我親自前往,否則破不了賊軍!”於是他留下弟弟司馬昭鎮守洛陽,總理朝政,自己乘坐軟轎,帶病東行。

司馬師命令鎮東將軍諸葛誕總督豫州各路軍馬,從安風津攻取壽春;又令征東將軍胡遵率領青州各路軍馬,出兵譙、宋之地,截斷敵軍歸路;還派遣荊州刺史、監軍王基率領前部兵馬,先奪取鎮南之地。司馬師率領大軍駐紮在襄陽,召集文武官員在營帳中商議。光祿勳鄭袤說:“毋丘儉好謀劃卻缺乏決斷,文欽有勇無謀。如今大軍出其不意,江、淮的士兵銳氣正盛,不可輕敵,隻宜深挖壕溝、高築壁壘,來挫敗他們的銳氣,這是周亞夫曾采用的良策。”監軍王基說:“不行。淮南的叛亂,並非軍民想造反,都是被毋丘儉的勢力逼迫,不得已才跟隨。隻要大軍一到,必然會瓦解。”司馬師說:“這話很有道理。”於是進軍到汝水之上,中軍駐紮在汝水橋。王基說:“南頓是屯兵的好地方,可派兵連夜奪取。如果晚了,毋丘儉必定先到。”司馬師便命令王基率領前部兵馬到南頓城下紮營。

毋丘儉在項城,聽說司馬師親自來了,便召集眾人商議。先鋒葛雍說:“南頓這個地方,依山傍水,非常適合屯兵。如果魏兵先占據,就難以驅趕,應當趕快奪取。”毋丘儉認為他說得對,便起兵前往南頓。正行進間,前麵的流星馬回報說,南頓已經有敵軍紮營。毋丘儉不信,親自到軍前查看,果然看到那裡旌旗遍野,營寨齊整。毋丘儉回到軍中,無計可施。這時,哨馬飛速來報:“東吳孫峻領兵渡江,襲擊壽春了。”毋丘儉大驚說:“壽春要是丟了,我還能回哪兒去!”當晚便退兵到項城。

司馬師見毋丘儉的軍隊退走,召集眾多官員商議。尚書傅嘏說:“如今毋丘儉退兵,是擔心吳人襲擊壽春,必定會回項城分兵拒守。將軍可派一支軍隊奪取樂嘉城,一支軍隊奪取項城,一支軍隊奪取壽春,這樣淮南的敵軍必然會退。兗州刺史鄧艾足智多謀,如果讓他領兵直接奪取樂嘉城,再派重兵接應,破賊並不難。”司馬師聽從了這個建議,急忙派使者拿著檄文,讓鄧艾率領兗州的兵馬去攻打樂嘉城,自己隨後領兵到那裡會合。

毋丘儉在項城,不時派人去樂嘉城偵察,生怕有敵軍來襲。他請文欽到營中共同商議,文欽說:“都督不用擔心。我和我兒子文鴦,隻需要五千兵馬,就敢保證守住樂嘉城。”毋丘儉大喜。文欽父子率領五千兵馬前往樂嘉城。前軍報告說:“樂嘉城西都是魏兵,大約有一萬多人。遙望中軍,有白色的旄牛尾、黃色的斧鉞,黑色的車蓋、紅色的旗幟,簇擁著虎帳,裡麵豎著一麵錦繡帥字旗,想必是司馬師。他們正在安立營寨,還沒完全建好。”

當時文鴦手持馬鞭站在父親身旁,聽到這話,便對父親說:“趁他們營寨還沒建成,可分兵兩路,左右夾擊,定能大獲全勝。”文欽問:“什麼時候行動?”文鴦說:“今夜黃昏,父親率領二千五百兵馬,從城南殺來;我率領二千五百兵馬,從城北殺來。三更時分,要在魏寨會合。”文欽聽從了他的安排,當晚分兵兩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文鴦年僅十八歲,身高八尺,全身披掛著鎧甲,腰間懸掛著鋼鞭,手持長槍上馬,朝著魏寨進發。當夜,司馬師的兵馬到達樂嘉,立下營寨,等待鄧艾到來。司馬師因為剛割了眼瘤,瘡口疼痛,躺在帳中,讓數百名甲士環繞護衛。三更時分,突然寨內喊聲大震,人馬大亂。司馬師急忙詢問,有人報告說:“一支軍隊從寨北突破重圍,直殺進來,為首的將領勇猛無比,無人可擋!”司馬師大驚,心急如焚,眼珠從肉瘤瘡口迸出,血流遍地,疼痛難忍。但他又擔心擾亂軍心,隻能咬住被頭忍痛,被子都被咬爛了。

原來是文鴦的兵馬先到,一擁而入,在寨中左衝右突,所到之處,無人敢擋。但凡有抵抗的,不是被槍刺,就是被鞭打,全都被殺。文鴦隻盼著父親到來作為外援,卻一直不見父親的蹤影。他幾次殺到中軍,都被弓弩射回。文鴦一直殺到天明,隻聽得北邊鼓角喧天。文鴦回頭對隨從說:“父親不在南麵接應,卻從北麵來了,這是為什麼?”文鴦縱馬一看,隻見一支軍隊行進如猛風,為首的將領是鄧艾,他躍馬橫刀,大喊:“反賊休走!”文鴦大怒,挺槍迎戰,兩人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正打鬥間,魏兵大批湧進,前後夾攻。文鴦部下的士兵各自逃散,隻剩下文鴦單人獨馬,衝開魏兵,向南逃去。

背後數百名魏將精神抖擻,催馬追來。快追到樂嘉橋邊時,眼看就要趕上了,文鴦忽然勒回馬,大喝一聲,直接衝入魏將陣中。他舞動鋼鞭,魏將紛紛落馬,各自倒退。文鴦又緩緩前行。魏將聚集在一起,驚訝地說:“這人竟然還敢衝散我們這麼多人!一起全力追他!”於是上百名魏將又追了上來。文鴦勃然大怒,說:“鼠輩怎麼如此不惜命!”他提鞭撥馬,殺入魏將叢中,用鞭打死數人,又回馬緩緩而行。魏將連續追了四五次,都被文鴦一人殺退。後人有詩讚歎道:

長阪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原來文欽因為山路崎嶇,迷失在山穀中,走了半夜,等到找到路出來時,天色已經大亮,文鴦的人馬不知去向。他隻見魏兵大勝,便不戰而退。魏兵乘勢追殺,文欽領兵朝著壽春逃去。

魏殿中校尉尹大目,曾是曹爽的心腹。因為曹爽被司馬懿謀殺,所以他表麵侍奉司馬師,內心卻常有殺死司馬師為曹爽報仇的想法,而且他一向與文欽交情深厚。如今見司馬師眼瘤迸出,動彈不得,便進帳報告說:“文欽本無反心,如今被毋丘儉逼迫,才到了這一步。我去勸說他,他必然會來投降。”司馬師同意了。尹大目頂盔披甲,騎馬去追趕文欽。眼看就要追上了,他高聲大叫:“文刺史看見尹大目了嗎?”文欽回頭一看,尹大目把頭盔摘下放在馬鞍前,用馬鞭指著說:“文刺史為何不能忍耐幾天呢?”尹大目是知道司馬師將死,所以來挽留文欽。文欽卻不明白他的意思,厲聲大罵,還準備開弓射他。尹大目大哭著回去了。

文欽收攏人馬逃奔壽春時,壽春已被諸葛誕領兵奪取;想要再回項城時,胡遵、王基、鄧艾三路兵馬都已趕到。文欽見形勢危急,便投奔東吳的孫峻去了。

毋丘儉在項城內,得知壽春已失,文欽戰敗,城外三路敵軍都已趕到,便把城中的兵馬全部調出迎戰。他正好與鄧艾相遇,毋丘儉讓葛雍出馬與鄧艾交鋒,不到一個回合,葛雍就被鄧艾一刀斬殺,鄧艾領兵殺過陣來。毋丘儉拚死抵抗,江淮兵大亂。胡遵、王基領兵從四麵夾攻,毋丘儉抵擋不住,帶著十幾名騎兵奪路而逃。他們逃到慎縣城下,縣令宋白開門迎接,還設酒席招待。毋丘儉喝得大醉,被宋白派人殺死,宋白把他的頭顱獻給魏兵,於是淮南被平定。

司馬師臥病在床,病情日益嚴重。他把諸葛誕召進營帳,賜予印綬,加封他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揚州各路軍馬,隨後便班師返回許昌。司馬師的眼睛疼痛難忍,每到夜晚,就仿佛看見李豐、張緝、夏侯玄三人站在床前。他精神恍惚,自知性命難保,於是派人前往洛陽召回司馬昭。

司馬昭趕來後,哭著跪拜在床下。司馬師留下遺言:“我如今權力過重,即便想卸下重擔,也無法做到。你接替我,掌管這些事務,千萬不可輕易將大事托付給他人,以免招來滅族之禍。”說完,把印綬交給司馬昭,淚流滿麵。司馬昭還想再問些什麼,司馬師卻突然大叫一聲,眼珠迸出,就此去世,此時是正元二年二月。

司馬昭為司馬師發喪,並將此事上奏給魏主曹髦。曹髦派遣使者帶著詔書前往許昌,命令司馬昭暫時留守許昌,以防東吳進犯。司馬昭心中猶豫不決,鐘會說:“大將軍剛剛去世,人心尚未安定,將軍如果留守在此,萬一朝廷發生變故,後悔都來不及。”司馬昭聽從了鐘會的建議,即刻起兵回到洛水之南駐紮。曹髦得知後十分震驚。太尉王肅上奏說:“司馬昭繼承他兄長掌握大權,陛下可以封給他爵位,以安撫他。”曹髦於是命令王肅帶著詔書,封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司馬昭入朝謝恩完畢,從此,朝廷內外大大小小的事務,都由他掌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西蜀的密探得知此事後,將消息傳回成都。薑維向後主上奏:“司馬師剛死,司馬昭剛剛掌握重權,必定不敢擅自離開洛陽。臣請求趁機討伐魏國,收複中原。”後主聽從了薑維的建議,於是命令他興師伐魏。

薑維來到漢中,整頓人馬。征西大將軍張翼說:“蜀地狹窄,錢糧稀少,不適宜進行遠征。不如憑借險要地勢防守,撫恤軍隊,愛護百姓,這才是保國的良策。”薑維說:“並非如此。當年丞相還未出山,就已定下三分天下的大計,並且六出祁山試圖奪取中原,可惜半途去世,導致功業未能完成。如今我既然接受了丞相的遺命,就應當儘忠報國,繼承他的誌向,即便身死也毫無遺憾。如今魏國出現可乘之機,不在此時討伐,還等何時?”夏侯霸說:“將軍說得對。可以先率領輕騎兵出兵枹罕。如果能夠奪取洮西南安,那麼其他各郡就可以平定。”張翼又說:“之前我們未能取勝而回,都是因為出兵太晚。兵法說:‘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如今如果火速進兵,讓魏人來不及防備,必然能夠大獲全勝。”

於是,薑維率領五萬兵馬,向枹罕進發。軍隊到達洮水時,守邊的軍士將消息報告給雍州刺史王經和征西將軍陳泰,王經率先率領七萬馬步兵前來迎戰。薑維分彆向張翼和夏侯霸詳細交代了作戰計劃,二人領命而去。薑維親自率領大軍背靠著洮水列陣,王經帶著幾名牙將出陣問道:“魏與吳、蜀已經形成鼎足之勢,你為何屢次進犯?”薑維回答:“司馬師無故廢黜君主,作為鄰國理應問罪,更何況我們本就是仇敵之國。”

王經回頭對張明、花永、劉達、朱芳四將說:“蜀兵背水列陣,一旦戰敗就會全部葬身水中。薑維十分驍勇,你們四人可以去與他交戰。如果他後退,便可以追擊。”四將分左右兩路出擊,與薑維交戰。薑維稍微交戰幾個回合,便撥轉馬頭向本陣跑去。王經驅使大批兵馬,一齊追趕。薑維領兵朝著洮水方向逃跑,快到洮水邊時,他大聲呼喊將士:“情況危急!各位將領為何不奮力一戰!”眾將一齊奮力殺回,魏兵大敗。張翼、夏侯霸從魏兵後方包抄過來,分兩路夾擊,把魏兵圍困在核心。薑維奮勇殺敵,威風凜凜,衝入魏軍之中,左衝右突,魏兵大亂,自相踐踏,大半士兵死亡,被逼入洮水的不計其數,蜀軍斬首一萬多人,屍體堆積數裡。王經率領百名敗兵,奮力殺出重圍,徑直逃往狄道城,進入城中後,緊閉城門堅守。

薑維大獲全勝,犒賞軍隊完畢後,便想要進兵攻打狄道城。張翼勸諫說:“將軍已經立下大功,威名遠揚,可以就此為止了。如今如果繼續前進,倘若不能如願,就如同‘畫蛇添足’。”薑維說:“不對。之前我們兵敗,尚且想要進取中原,如今洮水一戰,魏人膽戰心驚,我料想狄道城唾手可得。你不要喪失鬥誌。”張翼再三勸諫,薑維不聽,於是領兵前去攻打狄道城。

雍州征西將軍陳泰,正打算起兵為王經報兵敗之仇,這時兗州刺史鄧艾領兵趕到。陳泰迎接鄧艾,行禮完畢後,鄧艾說:“如今我奉大將軍之命,特地來協助將軍破敵。”陳泰向鄧艾詢問計策,鄧艾說:“蜀軍在洮水得勝後,如果召集羌人,向東爭奪關隴地區,發布檄文到四郡,這將是我軍的大患。如今他們不這麼做,卻企圖攻打狄道城,狄道城城牆堅固,短期內難以攻克,隻會白白耗費兵力。我們現在在項嶺部署軍隊,然後進兵攻擊,蜀兵必然會戰敗。”陳泰說:“真是高見!”於是先調撥二十隊士兵,每隊五十人,都帶上旌旗、鼓角、烽火等物,白天潛伏,夜晚行軍,前往狄道城東南的高山深穀中埋伏,隻等蜀兵到來,就一齊擊鼓鳴角作為信號,夜晚則點火放炮驚嚇他們。部署完畢後,就專等蜀兵前來。隨後,陳泰、鄧艾各率領兩萬兵馬相繼進發。

薑維圍住狄道城,命令士兵從四麵八方攻城,連續攻打數日都未能攻下,心中十分鬱悶,無計可施。當天黃昏時分,連續有三五批流星馬前來報告,說有兩路敵軍到來,旗幟上寫著大字,一路是征西將軍陳泰,一路是兗州刺史鄧艾。薑維大驚,於是請夏侯霸前來商議。夏侯霸說:“我曾經對將軍說過,鄧艾自幼精通兵法,熟悉地理。如今他領兵前來,是個強勁的對手。”薑維說:“他們的軍隊遠道而來,我們不能讓他們站穩腳跟,立刻出擊。”於是留下張翼繼續攻城,命令夏侯霸領兵迎戰陳泰,自己則領兵迎戰鄧艾。

薑維行軍不到五裡,忽然東南方向一聲炮響,鼓角震天,火光衝天。薑維縱馬查看,隻見周圍全是魏兵的旗號。薑維大驚道:“中了鄧艾的計了!”於是傳令讓夏侯霸、張翼各自放棄狄道城撤退,於是蜀兵全部退回漢中。薑維親自斷後,隻聽到背後鼓聲不斷。直到薑維退入劍閣,才知道那二十多處的火鼓都是虛設的。薑維收兵後,退到鐘提駐紮。

後主因為薑維在洮西立下戰功,下詔封他為大將軍。薑維接受職務,上表謝恩完畢,又開始商議出師伐魏的策略。正是:成功不必添蛇足,討賊猶思奮虎威。不知道此番北伐結果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 崩鐵:黑塔女士這麼看我怎麼辦? 詭異降臨:死亡室友的深夜來電 謝太太的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