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1 / 1)

在大宋仁宗天子在位的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點之時,仁宗皇帝端坐在紫宸殿上,接受百官朝拜。但見殿外,祥瑞之雲縈繞鳳閣,吉祥之氣籠罩龍樓。含著晨煙的禦柳輕輕拂動著旌旗,帶著露珠的宮花迎接著劍戟。在陣陣天香之中,頭戴玉簪、腳穿珠履的官員們齊聚在紅色台階之上;仙樂悠揚,身著繡襖錦衣的侍從們簇擁著皇帝的車駕。珍珠簾高高卷起,黃金殿上露出天子乘坐的華麗車輿;鳳尾扇緩緩打開,白玉台階前停下了天子的寶輦。隱隱約約傳來淨鞭“啪、啪、啪”三聲脆響,文武百官整齊地分成兩班站立。

這時,殿頭官高聲喝道:“有事的官員出列早奏,無事就卷簾退朝。”隻見官員隊伍中,宰相趙哲、參政文彥博走出隊列,上奏道:“如今京師瘟疫肆意蔓延,百姓生活艱難,軍民傷亡眾多。懇請陛下寬赦罪責,減輕刑罰,降低稅賦,以此來消除天災,救濟萬民。”仁宗皇帝聽後,急忙下令翰林院立刻起草詔書:一方麵對天下的罪囚實行赦免,民間所有的稅賦全部免除;另一方麵命在京的宮觀寺院,舉行祈福消災的法事。然而,當年的瘟疫卻愈發嚴重。仁宗皇帝得知後,心中憂慮,龍體也感到不適,於是再次召集百官商議對策。

此時,在官員隊伍中,有一位大臣越出班次啟奏。皇帝一看,原來是參知政事範仲淹。範仲淹行完參拜大禮後,上奏道:“如今天災橫行,軍民困苦不堪,每日都難以維持生計,百姓深陷困境。依臣愚見,要消除這場災禍,可以宣召嗣漢天師星夜趕來朝廷,在京師的禁院舉行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向上帝奏明情況,這樣或許能夠消除民間的瘟疫。”仁宗皇帝批準了這一建議。迅速命令翰林學士起草詔書一道,皇帝親自用禦筆書寫,並賜下禦香一炷,任命內外提點殿前太尉洪信為欽差,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星夜趕赴朝廷,為消除瘟疫祈福。接著在金殿上點燃禦香,皇帝親手將詔書交給洪太尉,洪太尉領命後,即刻啟程出發。

洪信領了皇帝的敕令,辭彆天子,不敢有絲毫耽擱。隨從背著詔書,用金盒子盛放著禦香,帶著數十人,騎上驛馬,一行人等離開了東京,取道前往信州貴溪縣。一路上,隻見遠處山巒層層疊翠,近處河水清澈透明。奇異的花朵綻放,如錦繡般鋪滿山林,嫩綠的柳枝舞動,像金絲般輕拂大地。風和日麗之時,他們路過野店山村;道路筆直沙地平緩,夜晚便住宿在郵亭驛館。身著的羅衣在紅塵中輕輕飄蕩,胯下的駿馬在繁華的道路上儘情馳騁。

不久,太尉洪信帶著禦書丹詔,一行人等踏上了旅程,夜宿郵亭,日行驛站,長途跋涉,渴了就飲水,餓了便用餐,就這樣過了好些日子,終於抵達江西信州。大小官員出城迎接,隨後立刻派人通知龍虎山上清宮的住持和道眾,讓他們準備迎接詔書。第二天,眾位官員一同護送太尉來到龍虎山下,隻見上清宮眾多道眾,敲鐘擊鼓,手持香花燈燭,舉著幢幡寶蓋,奏著一派仙樂,都下山來迎接詔書,一直將洪太尉等人接到上清宮前下馬。太尉打量那宮殿,果然是一座氣派非凡的上清宮。但見:

青鬆蜿蜒曲折,翠柏鬱鬱蔥蔥。門上懸掛著皇帝敕賜的金書匾額,戶旁排列著靈符玉篆。虛皇壇旁,依稀可見垂柳名花;煉藥爐邊,蒼鬆老檜相互掩映。左邊,天丁力士隨侍著太乙真君;右邊,玉女金童簇擁著紫微大帝。披散著頭發、手持寶劍的北方真武大帝腳踏龜蛇;腳穿便鞋、頭戴道冠的南極老人降伏龍虎。前排是二十八宿星君,後排是三十二帝天子。台階下流水潺潺,院牆後青山環繞。仙鶴頭頂丹紅,烏龜背生綠毛。樹梢上有獻果的蒼猿,莎草中有銜芝的白鹿。三清殿上金鐘鳴響,道士們吟唱著步虛詞;四聖堂前玉磬敲擊,真人在禮拜星鬥。獻香的台階上,彩霞光映射著碧綠的琉璃;召將的瑤壇中,赤日光搖曳著紅色的瑪瑙。清晨門外祥雲顯現,仿佛是天師在恭送老君。

當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到道童侍從,前前後後迎接引導,將洪太尉等人接到三清殿上,把詔書恭敬地放在中間供奉起來。洪太尉便問監宮真人:“天師如今在什麼地方?”住持真人上前稟告道:“啟稟太尉,這一代祖師號稱‘虛靖天師’,他生性喜好清淨高雅,厭倦迎來送往,自己在龍虎山頂搭建了一座茅庵,修身養性,所以不居住在本宮。”太尉問:“如今天子宣詔,怎樣才能見到他呢?”真人回答說:“請容我稟告,詔書暫且供奉在殿上,我們也不敢擅自開讀。還請太尉到方丈室品茶,再一起商議辦法。”於是,眾人將丹詔供奉在三清殿上,然後和眾官員都來到方丈室。太尉在中間坐下,執事人員獻上香茶,接著又送上齋飯,水陸食物一應俱全。用完齋飯後,太尉又問真人:“既然天師在山頂的庵中,為何不派人請他下來相見,宣讀丹詔呢?”真人稟報道:“太尉,這一代祖師雖然在山頂,但他道行高深莫測,為人清高自在,厭煩塵世紛擾,能夠騰雲駕霧,行蹤飄忽不定,從來沒有下過山。我們平常也很難見到他,怎麼能派人把他請下來呢!”太尉說:“如此這般,怎樣才能見到他呢?如今京師瘟疫盛行,當今皇上特地派我為使者,帶著禦書丹詔,親自捧著龍香,前來請天師,要舉辦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消除天災,救濟萬民。這可如何是好?”真人稟報道:“朝廷天子想要拯救萬民,除非太尉心懷一片至誠之心,齋戒沐浴,換上普通的衣服,不帶隨從,親自背著詔書,焚燒禦香,徒步上山禮拜,叩請天師,才有可能見到。如果心意不夠至誠,那不過是白走一趟,很難見到天師。”太尉聽後說道:“我從京師就開始吃素來到這裡,怎麼會心意不誠呢!既然如此,就按照你說的辦,明天一大早我就上山。”當晚,眾人各自暫且休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天五更時分,眾道士起身,準備好香湯和齋飯。請太尉起床,用香湯沐浴後,換上一身嶄新的布衣,腳下穿上麻鞋草履,吃完素齋,取過丹詔,用黃羅包袱背在背上,手裡提著銀手爐,緩緩地燒著禦香。許多道眾人等,將太尉送到後山,指明上山的路徑。真人又稟報道:“太尉要拯救萬民,千萬不要產生退悔之心,隻管誠心誠意地往上走。”太尉告彆眾人,口中念誦著天尊的寶號,大步向山上走去。走到半山腰時,望見山頂高聳入雲,果然是一座雄偉的大山。隻見這山:

根基盤繞在地角,山頂連接著天心。遠遠望去,仿佛能磨斷亂雲的痕跡,近看則好像能吞沒明月的光輝。高低不平的是山,有側石通道的是岫,孤嶺崎嶇的是路,上麵極為平坦的是頂,頭圓下壯的是巒,隱藏虎豹的是穴,藏風納雲的是岩,高人隱居的是洞,有特定環境和界限的是府,樵夫出沒的是徑,能通車馬的是道,流水有聲的是澗,古渡源頭的是溪,岩崖滴水的是泉。左邊的山壁是遮掩,右邊的山壁是映襯。吐出來的是雲,吸納進去的是霧。山峰像錐尖一樣小巧,山勢險峻陡峭,懸空之處看似危險,陡峭之處又如同削平一般。千座山峰競相爭秀,萬道溝壑奔騰水流。瀑布斜斜地飛瀉而下,藤蘿倒掛在山間。老虎咆哮時,山穀口風生;猿猴啼叫時,月亮從山腰墜落。恰似用青黛染成了千塊美玉,又像碧紗籠罩著萬堆煙霧。

洪太尉獨自一人,走了一會兒,沿著盤曲的山坡,轉過曲折的小路,拉著葛藤,攀著樹枝,大約走過了幾個山頭,走了兩三裡多路,漸漸感到腳酸腿軟,實在走不動了。他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卻犯起了嘀咕,暗自想道:“我是朝廷的貴官公子,在京師的時候,睡的是厚厚的褥子,吃的是豐盛的佳肴,尚且還會感到倦怠,何曾穿過草鞋,走過這樣的山路!也不知道天師在哪裡,卻讓我受這般苦頭!”又走了不到三五十步,就聳著肩膀氣喘籲籲。這時,山凹裡突然刮起一陣風,風過後,從鬆樹背後如驚雷般吼了一聲,一隻吊睛白額錦毛大老虎猛地跳了出來。洪太尉大吃一驚,叫了一聲:“哎呀!”一下子向後摔倒在地。他偷偷地看那老虎,隻見:

一身皮毛披著黃金般的色澤,十八隻爪子露出銀鉤般的尖銳。

眼睛如同閃電,尾巴好似皮鞭,嘴巴像血盆,牙齒似劍戟。

伸腰展臂的姿態猙獰恐怖,擺尾搖頭的聲音震耳欲聾。

山中的狐兔都嚇得潛藏起來,澗下的獐麅也都收斂了蹤跡。

那老虎盯著洪太尉,左繞右轉,咆哮了好一陣子,突然縱身朝後山坡跳了下去。洪太尉癱倒在樹根底下,嚇得牙齒不住地打戰,心裡就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隻感覺渾身麻木,如同中風一般,兩條腿軟得像鬥敗的公雞,嘴裡不停地叫苦。老虎離開一盞茶的工夫後,他才勉強爬起身來,重新收拾好地上的香爐,繼續點燃龍香,再次往山上走去,一心想要找到天師。

又走了三五十步,洪太尉歎了好幾口氣,抱怨道:“皇帝限期,派我到這地方,讓我受這般驚嚇。”話還沒說完,就感覺又有一陣風刮來,風中帶著刺鼻的毒氣。太尉定睛一看,隻見山邊的竹藤裡簌簌作響,猛地躥出一條水桶般粗細、白得像雪花一樣的大蛇。太尉瞧見,又是一驚,手爐都掉在了地上,大喊一聲:“我這次可真要死了!”隨後便倒在盤砣石旁。他微微睜開眼偷看那條蛇,隻見:

蛇昂首時,好似狂風驟起;蛇瞪眼時,仿若電光閃現。它遊動起來,能讓峽穀崩塌、山岡傾倒;呼吸之間,仿佛能吹雲吐霧。身上的鱗甲,像千片美玉錯落分布;尾巴梢兒,斜卷著如一堆白銀。

那條大蛇徑直躥到盤砣石邊,對著洪太尉盤成一團,兩隻眼睛迸射出金光,張開血盆大口,吐出長長的舌頭,把毒氣噴到洪太尉臉上。這可把太尉嚇得魂飛魄散,仿佛三魂七魄都悠悠蕩蕩地要離體而去。那條蛇盯著洪太尉看了一會兒,便朝山下一溜煙跑了,瞬間就沒了蹤影。太尉這才爬起來,說道:“謝天謝地!可嚇死我了!”他看看自己身上,起的雞皮疙瘩像餶飿兒一樣大,嘴裡罵道:“這些道士太不像話,竟敢戲弄我,讓我受這樣的驚嚇!要是在山上找不到天師,下山後我跟他們沒完。”他重新拿起銀提爐,整理好身上背著的詔書以及衣服頭巾,準備再次上山。

剛要邁步,隻聽到鬆樹背後隱隱約約傳來笛聲,聲音越來越近。太尉定睛一看,隻見一個道童倒騎著一頭黃牛,橫吹著一支鐵笛,從山凹裡轉了出來。再看這道童,隻見他:

頭上梳著兩個丫髻,身上穿著一件青衣;腰間係著用草編成的絛帶,腳下穿著麻鞋。他明眸皓齒,整個人飄飄然,一塵不染;綠鬢朱顏,渾身透著一股脫俗的氣質,沒有絲毫俗氣。

當年呂洞賓有一首牧童詩寫得很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隻見這個道童,笑眯眯地騎著黃牛,橫吹著鐵笛,正朝這邊走來。洪太尉見狀,便招呼道童:“你從哪裡來?認識我嗎?”道童卻不理他,隻顧吹笛。太尉連問了好幾聲,道童嗬嗬大笑,拿著鐵笛指著洪太尉說:“你來這兒,莫不是想見天師?”太尉十分驚訝,說道:“你不過是個牧童,怎麼會知道?”道童笑著說:“我早上在草庵裡伺候天師,聽天師說:‘朝中當今仁宗天子,派了個洪太尉帶著丹詔禦香,到山裡來,宣我去東京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為天下消除瘟疫。我現在就乘鶴駕雲去了。’這會兒想必已經走了,不在庵裡。你彆上去了,山裡毒蟲猛獸特彆多,恐怕會傷了你的性命。”太尉又問:“你可彆騙我?”道童笑了一聲,也不回答,又吹著鐵笛轉過山坡走了。太尉心想:“這小孩怎麼什麼都知道?想必是天師囑咐他的,肯定是這樣。”他本想再上山去,可剛才被嚇得太慘,差點丟了性命,不如還是下山吧。

太尉拿著提爐,順著原路往山下跑。眾道士迎上來,把他請到方丈室坐下。真人便問太尉:“見到天師了嗎?”太尉說:“我可是朝廷的高官,怎麼能讓我走山路,受這般辛苦,差點把命都丟了!剛走到半山腰,就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老虎,嚇得我魂都沒了。又沒走出多遠,到了一個山嘴處,竹藤裡躥出一條雪白的大蛇,盤成一堆,擋住了去路。要不是我福大命大,怎麼能活著回京。都是你們這些道士捉弄我!”真人趕忙解釋:“我們怎麼敢怠慢大人呢,這是祖師在試探太尉的誠心。本山雖然有蛇和老虎,但從不傷人。”太尉又說:“我正走不動,打算再往山坡上走的時候,隻見鬆樹旁邊轉出一個道童,騎著一頭黃牛,吹著鐵笛,正從山上過來。我就問他:‘從哪兒來?認識我不?’他說:‘都知道了。’還說天師吩咐過,早上就乘鶴駕雲去東京了。所以我就回來了。”真人說:“太尉可惜錯過了,那個牧童正是天師。”太尉驚訝道:“他要是天師,怎麼如此不起眼?”真人回答:“這一代天師可不一般,雖然年紀小,可道行高深。他是超凡脫俗之人,在四方顯聖化緣,極其靈驗,世人都稱他為道通祖師。”洪太尉懊悔地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當麵錯過了真師!”真人說:“太尉放心,既然祖師按照法旨已經去了,等太尉回到京城的時候,這場醮事祖師肯定已經做完了。”太尉聽了,這才放下心來。真人馬上吩咐安排筵席,招待太尉;又把丹詔收藏在禦書匣裡,留在上清宮中,龍香就在三清殿上焚燒了。當天,方丈內大擺齋飯,眾人設宴飲酒。到了晚上,宴會結束,太尉留宿到天亮。

第二天吃過早飯,真人、道眾以及提點執事等人邀請太尉遊覽龍虎山。太尉很高興,帶著許多隨從,步行走出方丈室,前麵有兩個道童引路,一行人來到宮前宮後,觀賞了許多美景。三清殿上的富麗堂皇,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左廊下有九天殿、紫微殿、北極殿;右廊下有太乙殿、三官殿、驅邪殿。各個宮殿都遊覽過後,他們走到右廊後麵的一處地方。洪太尉一看,這裡另有一座殿宇:四周是用搗椒紅泥砌成的牆;正麵有兩扇朱紅色的槅子門;門上掛著胳膊粗的大鎖,交叉處貼著十幾道封皮,封皮上又重重疊疊蓋著朱紅大印;屋簷前有一塊朱紅漆的金字牌匾,上麵寫著四個大字:“伏魔之殿”。

太尉指著門問道:“這是什麼地方?”真人回答:“這是前代老祖天師鎖鎮魔王的殿宇。”太尉又問:“為什麼上麵貼了這麼多重疊的封皮?”真人說:“這是祖師大唐洞玄國師把魔王封鎖在這裡。每傳一代天師,都會親手添一道封皮,讓子子孫孫都不敢輕易打開。要是放走了魔君,那可就不得了。如今已經傳了八九代祖師,大家都發誓不敢打開。鎖是用銅汁澆灌鑄造的,裡麵的情況誰也不知道。我住持本宮三十多年了,也隻是聽說過這些事。”

洪太尉聽了,心裡十分好奇,想道:“我倒要看看魔王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於是對真人說:“你把這門打開,讓我看看魔王長啥樣。”真人連忙勸阻:“太尉,這殿絕對不能開。先祖天師千叮嚀萬囑咐,以後誰都不許擅自打開。”太尉笑著說:“胡說!你們是想故意弄出些稀奇古怪的事,來迷惑百姓,所以才弄了這麼個地方,假稱鎖鎮魔王,好顯擺你們的道術。我讀了那麼多書,可從來沒見過鎖魔的方法。神鬼之事,與我們人間相隔甚遠,我才不信裡麵有魔王。趕緊給我打開,我倒要見識見識魔王到底是怎麼回事!”真人再三稟報道:“這殿真的不能開,恐怕會惹出大禍,傷到人的。”太尉大怒,指著道眾說:“你們要是不開門讓我看,等我回到朝廷,先參奏你們這些道士阻攔宣詔,違抗聖旨,不讓我見天師;再參奏你們私自設立這個殿,假稱鎖鎮魔王,蠱惑軍民百姓。到時候把你們的度牒都吊銷,把你們發配到偏遠惡劣的地方受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真人等人懼怕太尉的權勢,隻好叫來幾個火工道人,先把封皮揭掉,再用鐵錘砸開大鎖。眾人把門推開,往裡麵一看,黑洞洞的,隻瞧見:

四周昏昏暗暗,渺渺茫茫。幾百年來不見一絲太陽光,億萬年也難見到明月的影子。分不清南北,辨不明東西。黑煙彌漫,寒氣襲人,讓人渾身打顫。這裡是人跡罕至的地方,卻是妖精出沒的所在。睜開雙眼如同盲人,伸出雙手不見手掌。這裡常年像農曆三十的夜晚,又好似五更天那般漆黑。

眾人一同走進殿內,裡麵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見。太尉吩咐隨從取來十幾個火把,點燃後照亮四周。大家仔細查看,發現四周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隻有正中央立著一塊石碑,大概有五六尺高,下麵是石龜馱著,石碑大半都陷在泥裡。眾人舉著火把照向碑碣的正麵,上麵刻滿了龍章鳳篆、天書符籙,誰都不認識;再照向碑的背麵,卻刻著四個醒目的真字:“遇洪而開”。這豈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一來天罡星注定要在此時出世,二來宋朝將有忠良之士顯揚,三來恰好遇上了洪信,這一切難道不是天數使然!

洪太尉看到這四個字,心中大喜,對真人說道:“你們阻攔我,可數百年前就已經把我的姓氏寫在這裡了。‘遇洪而開’,分明是說讓我打開看看,又有什麼妨礙呢!我猜這個魔王,一定就在石碑底下。你們快些叫上幾個火工,再找來鋤頭鐵鍬,把這裡挖開。”真人急忙勸阻:“太尉,千萬不能挖!恐怕會有大災禍,傷到眾人,實在不妥當。”太尉大怒,嗬斥道:“你們這些道眾,懂些什麼!碑上明明白白刻著遇到我就該打開,你們為何阻攔!趕緊給我找人來挖。”真人又再三苦勸:“恐怕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但太尉根本不聽。

無奈之下,眾人隻得聚集起來,先把石碑放倒,然後齊心協力挖掘馱著石碑的石龜。挖了半天,才終於把石龜挖了起來。接著繼續往下挖,大約挖了三四尺深,看到一塊巨大的青石板,差不多有一丈見方。洪太尉下令再把石板挖起來,真人又苦苦哀求:“不能挖啊!”太尉哪裡肯理會。眾人隻好一起用力,將石板扛了起來。大家定睛一看,石板底下竟是一個深不見底的萬丈地穴。

就在這時,穴內突然傳來“刮剌剌”一聲巨響,這響聲驚天動地,猶如:天崩地裂,山嶽撼動。好似錢塘江上的潮頭洶湧澎湃,從海門滾滾而來;又像泰華山頭,巨靈神奮力一劈,山峰瞬間破碎。仿佛共工發怒,撞掉頭盔撞倒了不周山;也似力士施展威力,揮動飛錘砸爛了秦始皇的車輦。又如同狂風折斷千竿翠竹,十萬軍中半夜響起驚雷。

隨著這一聲巨響,隻見一道黑氣從地穴裡滾滾湧出,瞬間掀塌了半個殿角。那道黑氣直衝上半空,在空中化作百十道金光,朝著四麵八方散去。眾人見狀,嚇得驚聲尖叫,紛紛扔掉鋤頭鐵鍬,不顧一切地從殿內往外奔逃,不少人相互推搡,摔倒在地。洪太尉也驚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臉色慘白如土,慌慌張張地跑到廊下。隻見真人跑上前來,叫苦不迭。

太尉趕忙問道:“逃走的到底是什麼妖魔?”真人剛要開口,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一番話,仿佛預示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變局即將拉開帷幕,此後皇帝或將夜不能寐、食不知味,而江湖中也將風雲激蕩,宛子城中似要藏入猛虎,蓼兒窪內恐怕要彙聚飛龍。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都中狀元了,你告訴我這是西遊? 世界杯?娛樂係統和不好惹的宿主 諜戰:我在敵占區扮演鬼子軍官 重生60:空間在手,七妹我寵! 詭異降臨:我為S級禁忌 漁獵1979,我把知青老婆寵上天 大唐:開局截胡楊玉環 十年太子無人問,一朝入魔天下驚 神女難傳 難哄的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