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道:“教頭在上,我家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華陰縣界,前麵就是少華山,我們這個村子叫史家村。村裡三四百家,都姓史。我這兒子從小就不愛務農,隻喜歡舞槍弄棒。他母親管不了他,被氣得去世了。我也隻能由著他的性子,不知道花了多少錢,給他請師父教他。還請手藝高超的匠人,在他身上刺了這身花繡,肩臂胸膛一共有九條龍,所以全縣的人都順口叫他九紋龍史進。教頭今天既然來了,就成全了他吧。我一定會重重酬謝您。”
王進高興地說:“太公放心,既然這麼說,我就把公子教好再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那天開始,大家吃了酒食,太公留下王進母子二人住在莊上。史進每天都向王教頭請教,王教頭也把十八般武藝,一樣一樣從頭開始悉心教導。這十八般武藝分彆是: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杈。
話說史進每天在莊上款待王進母子,跟著學習武藝。史太公則去華陰縣擔任裡正,這事兒暫且不提。不知不覺,時光飛逝,一晃半年多就過去了。真可謂是: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一杯未進笙歌送,階下辰牌又報時。
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史進把這十八般武藝重新學得非常精熟。這都多虧了王進儘心儘力的指教,每一項都被點撥出了其中的奧妙。王進見史進學得差不多了,心裡想:“在這裡雖然好,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有一天,他便提出要告辭,前往延安府。
史進哪裡肯放,說道:“師父,就留在這兒吧。小弟會奉養您母子二人,為你們養老送終,這樣不好嗎?”王進說:“賢弟,多謝你的好意,在這裡確實很好。但我擔心高太尉追來,連累了你,讓你也遭受牢獄之災,這樣不穩妥,所以我很為難。我一心想去延安府,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謀個差事,那裡鎮守邊疆,正是用人之際,足以讓我安身立命。”
史進和太公苦苦挽留,但王進心意已決,他們隻好安排了一場送行宴。席間,太公拿出一個托盤,裡麵有兩個綢緞料子和一百兩花銀,作為謝師禮。
第二天,王進收拾好擔子,備好馬,帶著母親向史太公和史進告辭。他扶母親上馬,朝著延安府的方向出發。史進讓莊客挑著擔子,親自送了十裡路,心中滿是不舍。最後,史進拜彆了師父,流著淚與他們分彆,帶著莊客回莊去了。王進則依舊自己挑著擔子,跟在馬後麵,和母親一起踏上了前往關西的路。
這裡先不說王進去投軍的事,隻說史進回到莊上後,每天都刻苦鍛煉力氣。他正值壯年,又沒有家室拖累,常常半夜三更就起來練習武藝,白天就在莊後射箭騎馬。
不到半年,史進的父親太公染上重病,臥床不起。史進四處請醫生來看治,但病情始終不見好轉,最終太公還是去世了。
史進一麵準備棺木收殮父親,一麵請僧人做法事,誦經超度,追齋理七,以慰藉太公的在天之靈。還請道士設齋醮,為太公超度往生。前後做了十幾場法事道場,選了個吉日良辰,將太公出喪安葬。村裡三四百戶史家莊的人,都來送喪吊孝,把太公埋葬在了村西山上的祖墳裡。
從那以後,史進家沒人打理產業,而史進又不願意務農,隻想著找人切磋武藝,比試槍棒。
史太公死後,又過了三四個月。當時正值六月中旬,天氣酷熱難耐。有一天,史進閒得無聊,搬了個交椅,坐在打麥場邊的柳蔭下乘涼。對麵的鬆林裡吹過一陣風,史進不禁讚歎道:“好涼快的風!”正乘涼時,他突然看見一個人在那裡探頭探腦地張望。
史進喝道:“奇怪!誰在那裡偷看我家莊子?”他跳起身來,繞過樹後一看,原來是獵戶摽兔李吉。
史進喝道:“李吉!你在我家莊裡張望什麼?莫不是來踩點的?”李吉上前作揖行禮說:“大郎,小人是來找莊上的矮丘乙郎喝酒的,因為看到大郎在這裡乘涼,所以不敢過來打擾。”
史進說:“我問你,往常你總是擔些野味來我莊上賣,我也沒虧待過你,怎麼最近一直不來賣了?是不是欺負我沒錢?”李吉回答說:“小人怎麼敢!隻是最近一直沒打到野味,所以不敢來。”
史進說:“胡說!偌大的少華山,那麼廣闊,怎麼可能沒有獐子兔子。”李吉說:“大郎您有所不知。最近山上新來了一夥強人,紮了個山寨,聚集了五七百個小嘍囉,還有百十匹好馬。為首的大王叫神機軍師朱武,第二個叫跳澗虎陳達,第三個叫白花蛇楊春。這三個人帶頭,打家劫舍。華陰縣裡都不敢去抓他們,還出了三千貫賞錢招人去捉拿。誰敢去招惹他們?所以我們這些人都不敢上山打獵,哪有野味拿來賣!”
史進說:“我也聽說有強人,沒想到他們這麼囂張,肯定會來騷擾百姓。李吉,你以後要是有野味,記得找些來。”李吉行禮後,便離開了。
史進回到廳前,心裡琢磨:這些家夥這麼囂張,肯定會來村裡搗亂。既然這樣,他便叫莊客挑了兩頭肥水牛來宰殺,莊裡原本就釀好了好酒。他先燒了一疊紙錢,然後讓莊客去請村裡三四百戶史家莊的人,都到家中草堂來,按照年齡大小依次坐下。
莊客開始倒酒勸大家喝,史進對眾人說道:“我聽說少華山上有三個強人,帶著五七百個小嘍囉,打家劫舍。這些家夥既然這麼囂張,肯定遲早會來我們村裡鬨事。我今天請大家來商量,要是那些人來了,各家都要做好準備。我莊上一旦敲響梆子,大家就各自拿著槍棒前來救援。要是你們各家遇到事,也是一樣。大家互相幫助,共同保衛村子。要是強人來了,都由我來應對。”眾人說:“我們這些村民,全靠大郎做主。梆子一響,誰敢不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晚,眾人喝完酒道謝後,各自回去準備器械。從這以後,史進修整門戶牆垣,安排莊院,整理衣甲,準備刀馬,時刻提防賊寇,這些事暫且按下不表。
且說少華山寨中,三個頭領坐在一起商議事情。為首的神機軍師朱武,雖然武藝不高,但足智多謀。朱武對陳達、楊春說:“如今我聽說華陰縣裡出了三千貫賞錢,要招人來捉拿我們。恐怕他們真的會來,到時候免不了要廝殺一場。隻是我們山寨錢糧短缺,不如去搶些來,以供山寨使用。在寨裡儲備些糧食,防備官軍來的時候,能和他們對抗。”
跳澗虎陳達說:“說得對。現在就去華陰縣裡,向他們借點糧食,看看他們怎麼說。”白花蛇楊春說:“彆去華陰縣,去蒲城縣,保證萬無一失。”陳達說:“蒲城縣人少,錢糧也不多。不如就攻打華陰縣,那裡人口多,錢糧也豐富。”
楊春說:“哥哥有所不知,要是去攻打華陰縣,必須經過史家村。那個九紋龍史進可不是好惹的,我們可不能去招惹他。他怎麼會放我們過去呢?”陳達說:“兄弟你太膽小了!連一個村子都過不去,還怎麼對抗官軍?”楊春說:“哥哥可彆小看了他,那人真的很厲害。”朱武說:“我也聽說他非常英雄,確實有真本事。兄弟,還是彆去了。”
陳達卻叫嚷起來,說:“你們兩個閉嘴!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他也不過是一個人,又不是三頭六臂,我才不信他有多厲害。”他喝令小嘍囉:“快給我備好馬!現在就去先攻打史家村,然後再取華陰縣。”朱武、楊春再三勸阻,陳達根本不聽,隨即披掛上馬,點了一百四五十個小嘍囉,敲鑼打鼓,下山朝著史家村去了。
且說史進正在莊內整理刀槍、喂好馬匹,這時莊客前來報告,說少華山的陳達帶著人馬朝村子來了。史進一聽,立刻命人在莊上敲響梆子。一時間,莊前莊後、莊東莊西,三四百戶史家莊的村民,聽到梆子聲,紛紛拿起槍棒,迅速聚集起來,不多時就湊齊了三四百人,一同來到史家莊。
眾人隻見史進頭戴一字巾,身披朱紅色鎧甲,上身穿著青錦襖,下身著綠色靴子,腰間係著皮搭膊,前後都有鐵製的護心甲。他背著一張弓,掛著一壺箭,手裡握著一把三尖兩刃四竅八環刀。莊客牽來那匹火炭般通紅的駿馬,史進翻身上馬,手持長刀,前麵是三四十個身強力壯的莊客開道,後麵跟著八九十來個質樸的村民,史家莊的眾人都跟在隊伍後麵,大家齊聲呐喊,浩浩蕩蕩地來到村北路口,擺開陣勢。
這時,遠遠地就望見了來犯的軍隊。隻見軍旗飄揚,紅旗閃閃,赤幟翩翩。小嘍囉們亂糟糟地拿著叉槍,那些莽撞的大漢們則一起扛著刀斧。他們的頭巾有的歪著,有的正戴著,宛如三月裡盛開的桃花般雜亂;衲襖緊緊係著,恰似深秋飄零的落葉。每個人都圓睜著凶狠的眼睛,仿佛一個個夜叉般凶狠。
少華山的陳達率領著人馬,迅速奔到山坡下,隨即指揮小嘍囉們排開陣勢。史進仔細看去,隻見陳達頭戴乾紅凹麵巾,身披裹金生鐵甲,上身穿著一件紅衲襖,腳蹬一對吊墩靴,腰間係著七尺長的攢線搭膊,騎著一匹高大的白色駿馬,手中橫握著丈八點鋼矛。小嘍囉們在兩邊大聲呐喊助威,兩位將領在馬上對峙。
陳達在馬上對著史進微微欠身,行了個禮。史進卻大聲喝道:“你們這些人,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犯下了滔天罪行,都是罪該萬死之人。你也長著耳朵,居然如此大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陳達在馬上回應道:“我們山寨缺少糧食,打算到華陰縣去借些,路過貴莊,想借一條路走,保證一根草都不碰。請放我們過去,回來後一定登門拜謝。”史進說:“胡說八道!我家現在擔任裡正,正打算捉拿你們這些賊寇。今天你們自己送上門來,經過我的村子,我怎麼能不抓你們,反倒放你們過去呢?要是讓本縣知道了,我肯定會受連累。”陳達又說:“四海之內皆兄弟,還請行個方便,借條路吧。”史進道:“彆廢話!就算我肯,有一個人不肯,你去問他肯不肯讓你們走。”陳達問:“好漢,你讓我問誰?”史進道:“你問我手裡這口刀肯不肯,它肯了,就放你們走。”陳達頓時大怒:“做人彆太過分,休要逞強!”史進也怒火中燒,揮舞著手中的刀,催動坐下的戰馬,向陳達衝去。陳達也拍馬挺槍,迎向史進。
兩人交起手來,隻見他們一來一往,一上一下。這打鬥的場景,就好像深水中戲耍寶珠的蛟龍,又似半山腰爭搶食物的猛虎。左盤右旋,仿佛張飛大戰呂布那般激烈;前回後轉,猶如尉遲敬德對戰秦瓊一樣精彩。九紋龍史進滿臉憤怒,三尖兩刃刀直往陳達頭頂劈去;跳澗虎陳達也十分生氣,丈八長矛不停地刺向史進心口。兩位高手在這場較量中,都使出渾身解數,試圖戰勝對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史進和陳達兩人打鬥了許久,隻見戰馬嘶吼咆哮,蹄子揚起,帶動著手中的兵器;槍來刀往,雙方各自防守、招架、格擋。打到激烈處,史進故意賣了個破綻,誘使陳達把槍往自己心窩刺來。史進見狀,猛地將腰一閃,陳達收勢不及,人和槍一起撲進了史進懷裡。史進趁機輕輕伸出猿臂,巧妙地扭動狼腰,隻是一挾,就把陳達從嵌花鞍上輕鬆摘了下來,穩穩地揪住他的線搭膊,把他扔在馬前,陳達就此被擒。那匹戰馬像一陣風似的跑遠了。史進讓莊客把陳達捆綁起來。眾人朝著小嘍囉們一陣驅趕,小嘍囉們嚇得紛紛逃竄。
史進回到莊上,把陳達綁在庭院中央的柱子上,打算等把另外兩個賊首也一並抓住,再押解到官府去請賞。他先拿出酒來犒勞眾人,讓大家暫且散去。眾人紛紛喝彩:“史大郎真是豪傑,名不虛傳!”
且不說眾人高興地飲酒,再說朱武、楊春兩人正在寨中滿心猜疑,坐立不安,便讓小嘍囉再去探聽消息。隻見去探聽的人牽著空馬,跑到山前,大喊道:“糟了!陳達哥哥不聽二位哥哥的話,這下丟了性命。”朱武連忙詢問緣故,小嘍囉詳細地講述了雙方交鋒的經過,直說史進太過英勇。朱武說:“我之前的話他不聽,果然招來災禍。”楊春道:“我們全部出動,跟他拚個你死我活怎麼樣?”朱武說:“那可不行。連陳達都打不過他,我們去了又怎麼能贏呢?我有個苦肉計,要是救不了陳達,我和你也都沒好下場。”楊春問:“什麼苦肉計?”朱武湊到楊春耳邊,低聲說出計策,楊春聽後說:“好計!我們趕緊去,事不宜遲。”
再說史進正在莊上,心中的怒火還未消散,這時莊客飛奔來報告:“山寨裡的朱武、楊春親自來了。”史進說:“他們這是自尋死路,我正好把他們兩個也一並押解到官府。快把馬牽過來。”他一邊命人敲響梆子,眾人很快都聚集過來。史進上了馬,正要出莊門,隻見朱武、楊春徒步已經來到莊前,兩人雙雙跪下,眼中滿是淚水。史進下馬,大聲喝道:“你們兩個跪下乾什麼?有什麼話說?”朱武哭著說:“我們兄弟三人,屢次被官府逼迫,實在沒辦法才上山落草為寇。當初我們發過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雖然比不上關羽、張飛、劉備的義氣,但我們的心意是一樣的。今天小弟陳達不聽勸告,冒犯了您的虎威,已經被您擒獲,我們實在沒有辦法,隻能前來送死。希望英雄能把我們三人一起押解到官府請賞,我們絕不皺眉。我們願意死在英雄手裡,毫無怨言。”
史進聽了,心裡暗自思忖:“他們如此講義氣!我要是把他們抓去請賞,天下的好漢們肯定會嘲笑我不夠英雄。自古道:老虎不吃伏地求饒的動物。”於是史進說:“你們兩個跟我進來吧。”朱武、楊春毫無懼色,跟著史進一直走到後廳前,又主動跪下,還讓史進把他們綁起來。史進再三讓他們起來,可兩人說什麼都不肯起身。真是惺惺相惜,好漢識好漢。史進說:“你們既然義氣這麼重,我要是把你們交出去,就不算好漢。我把陳達放了還給你們,怎麼樣?”朱武說:“可彆連累了英雄您,這樣不妥。您還是把我們送去官府請賞吧。”史進道:“那怎麼行。你們願意留下來吃頓酒飯嗎?”朱武說:“我們連死都不怕,還怕吃酒肉嗎!”
當時史進十分高興,立刻解開陳達的綁縛,在後廳擺下酒席,款待他們三人。朱武、楊春、陳達連連拜謝史進的大恩。酒過幾杯,眾人的臉上都有了些許醉意。喝完酒,三人向史進道謝後,便回山去了。史進把他們送出莊門,自己也回到莊上。
再說朱武等三人回到寨中,坐下後,朱武說:“若不是用這條苦肉計,我們的性命可就沒了。雖然隻救回了陳達一人,但難得史進講義氣,放了我們。過幾天我們準備些禮物送去,感謝他的救命之恩。”
長話短說。過了十幾天,朱武等三人準備了三十兩蒜條金,派兩個小嘍囉趁著月黑之夜,送到史家莊上。當夜初更時分,小嘍囉敲響莊門,莊客連忙向史進報告。史進急忙披上衣服,來到門前,問小嘍囉:“有什麼事?”小嘍囉說:“三位頭領再三拜謝,特地派我們送些薄禮,酬謝大郎不殺之恩。還請大郎不要推辭,笑納這份心意。”說著便把金子遞了過去。史進一開始推辭,後來心想:“既然他們送來,我也應該回禮答謝。”於是收下了金子,讓莊客擺酒,款待小嘍囉。大家吃了半夜酒,史進又拿了些零碎銀兩賞給小嘍囉,小嘍囉這才回山去了。
又過了半個多月,朱武等三人在寨中商議,他們擄掠到一串非常大的珠子,又派小嘍囉連夜送到史家莊上。史進收下了珠子,這事也就暫且不提。
又過了半個月,史進心想:“這三人如此敬重我,我也得準備些禮物回贈他們。”第二天,史進叫莊客找來一個裁縫,自己去縣裡買了三匹紅錦,做成三件錦襖子;又挑選了三隻肥羊煮熟,用大盒子裝好,派兩個莊客送去。史進莊上有個領頭的莊客叫王四,這人能言善辯,應對官府十分得體,滿莊的人都叫他賽伯當。史進讓他和一個得力的莊客,挑著禮盒擔子,徑直送到山下。小嘍囉問明情況後,把他們帶到山寨裡,見到了朱武等人。三個頭領非常高興,收下了錦襖子和肥羊等酒禮,還拿出十兩銀子賞給莊客。莊客們每人喝了十幾碗酒,這才下山回到莊內,見到史進後說:“山上的頭領讓我們多多向您問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那以後,史進常常與朱武等三人往來,經常是王四去山寨送東西,這樣的往來持續了很長時間。山寨裡的頭領也頻繁派人給史進送金銀。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就到了八月中秋。史進想和少華山的朱武、陳達、楊春三人聚聚,便打算約他們十五夜來莊上賞月喝酒。他先派莊客王四帶著一封請帖,徑直前往少華山上,邀請朱武、陳達、楊春到莊上赴宴。
王四帶著書信快馬加鞭趕到山寨,見到三位頭領後,呈上了請帖。朱武看後十分高興,三人當即答應赴約,隨後寫了封回書,還賞給王四五兩銀子,又留他喝了十來碗酒。王四從山上下來,恰好碰上平日裡常給史進送東西的小嘍囉,小嘍囉一把將他抱住,死活不肯放他走,又拉著他到山路邊的村酒店裡,喝了十幾碗酒。
王四與小嘍囉告彆後往回走,走著走著,山風一吹,酒勁上來了,他腳步踉蹌,搖搖晃晃,沒走十裡路,看到一片林子,便跑到裡麵,朝著那綠茸茸的莎草地上,一頭栽倒下去。
原來,獵戶摽兔李吉正在山坡下張網捕兔,認出倒在地上的是史家莊的王四,便趕忙走進林子裡去扶他,可怎麼也扶不動。這時,李吉看到王四的搭膊裡露出銀子,心裡琢磨:“這家夥喝醉了。他哪來這麼多銀子?不如拿他一些。”或許是天罡星注定要聚會,機緣巧合之下,事情就這麼發生了。李吉解開那搭膊,往地上一抖,那封回書和銀子都掉了出來。李吉撿起東西,他略識幾個字,便拆開信來看,隻見上麵寫著少華山朱武、陳達、楊春的名字,中間還有不少文縐縐、帶點武功術語的話,他不太懂,隻認得這三個名字。李吉心想:“我做獵戶,什麼時候才能發跡。算命的說我今年有大財,沒想到在這裡!華陰縣裡出了三千貫賞錢,要捉拿這三個賊人。可惡的史進,前幾天我去他莊上找矮丘乙郎,他還說我是來踩點的。原來他竟然和賊人有來往!”於是,李吉把銀子和書信都拿走,前往華陰縣去告發。
再說莊客王四,這一睡就睡到了二更天,才醒過來。他看見月光微微照在自己身上,吃了一驚,趕忙跳起來,卻發現四周都是鬆樹。他連忙往腰裡一摸,搭膊和書信都不見了。他在四周尋找,隻看到空搭膊在莎草地上,王四心裡叫苦不迭,尋思道:“銀子丟了倒不要緊,可這封回書該怎麼辦!也不知道被什麼人拿走了。”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心想:“要是回莊上說丟了回書,史大郎肯定會生氣,說不定還會把我趕走。不如就說沒有回書,反正也無從查證。”主意拿定,他便飛快地取道回到莊上,此時正好是五更天。
史進見王四回來,問道:“你怎麼現在才回來?”王四說:“托主人的福,山寨裡的三位頭領都不肯放我走,留我吃了半夜酒,所以回來晚了。”史進又問:“有回書嗎?”王四回答:“三位頭領本要寫回書,是我跟他們說:三位頭領既然答應來赴宴,何必寫回書呢?我又帶著酒,路上怕有閃失,不太安全。”史進聽了非常高興,說道:“怪不得大家都叫你賽伯當,你辦事真是靠譜!”王四應道:“小人怎敢耽擱,一路上腳不停歇,直接奔回莊上了。”史進說:“既然這樣,派人去縣裡買些果品和下酒菜回來備用。”
很快,中秋節到了,這天天氣晴朗。史進當天吩咐家中莊客,宰了一頭大羊,殺了上百隻雞和鵝,準備了豐盛的酒食筵席。眼看著天色漸晚,中秋之夜的景象是怎樣的呢?隻見:午夜剛開始,黃昏已過一半,一輪明月如銀盤般高懸。月光皎潔,如同白晝,正是賞月的好時候。月色十分圓滿,桂花飄香,玉兔搗藥的傳說仿佛就在眼前。簾幕高高卷起,金杯頻頻勸酒,人們歡聲笑語,慶賀這太平盛世。年年到了這個節日,大家都喝得酩酊大醉。不要推辭整晚的飲酒,銀河中閃爍著新的光輝。
且說少華山上的朱武、陳達、楊春三位頭領,吩咐小嘍囉看守好山寨,隻帶了三五個隨從,拿著樸刀,各自腰間佩著腰刀,不騎馬,步行下山,徑直來到史家莊。史進迎上前去,相互行禮後,把他們請進後園。莊內已經安排好了筵席,史進請三位頭領上座,自己在對麵相陪,隨後讓莊客把前後莊門都拴好。大家開始飲酒,莊內的莊客輪流斟酒,一邊割著羊肉勸酒。酒過幾杯,東邊緩緩升起那輪明月,隻見:桂花從海嶠升起,雲葉在天空散開。彩霞照耀萬裡,如同銀色的世界,明月映照千山,好似流淌的清水。這輪明月清爽明亮,能讓宇宙變得澄澈;四海團圓,映照得乾坤皎潔。月光橫照曠野,驚起獨自棲息的烏鴉;光輝射向平湖,照亮雙宿雙飛的鴻雁。冰輪般的明月展現出三千裡的光芒,玉兔仿佛要吞掉四百州的大地。
史進正和三位頭領在後園飲酒,欣賞中秋月色,談論著過去的事和新近發生的事,忽然聽到牆外一聲大喊,火把通明。史進大吃一驚,跳起身來,對三位頭領說:“三位賢友暫且坐著,我去看看。”他喝令莊客不要開門,搬來一條梯子,爬上牆一看,隻見華陰縣縣尉騎在馬上,帶著兩個都頭,領著三四百個土兵,把莊院團團圍住。史進和三位頭領心裡叫苦不迭。在外麵火把的光亮中,隻見鋼叉、樸刀、五股叉、留客住等兵器,密密麻麻地擺著,像一片樹林。兩個都頭大聲喊道:“不要讓強賊跑了!”
若不是這夥人來捉拿史進和三位頭領,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故事了。史進因此先殺了一兩個人,結識了十多個好漢,在河北鬨出了大動靜,使得天罡地煞的英雄們得以相聚。這一番變故,注定要讓蘆花深處屯駐士兵,荷葉蔭中整治戰船。那麼,史進和三位頭領究竟怎樣才能脫身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