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寫道:
禍福淵潛未易量,兩人行事太猖狂。
售奸暗抵黃封酒,縱惡明撕彩鳳章。
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必為殃。
距堙成虛謬,到此翻為傀儡場。
話說陳宗善領了招安詔書,回到府中,便著手收拾行裝,準備出發。不少人前來祝賀,紛紛說道:“太尉此次出行,一來為國家效力,二來為百姓排憂解難,消除賊寇之患。梁山泊眾人以忠義為本,一心盼著朝廷招安。太尉此番前去,多說些好話,好生安撫他們,留下這流芳千古的美名。”
正說著,隻見太師府的人前來邀請,說:“太師請太尉前去一敘。”陳宗善趕忙上轎,徑直來到新宋門大街的太師府前下轎。來人直接將他引入節堂內的書院,見到了太師蔡京。陳宗善在側邊坐下,喝過茶湯後,蔡太師開口問道:“聽說天子派你去梁山泊招安,特意請你來叮囑幾句。到了那裡,切不可失了朝廷的綱紀,亂了國家的法度。你可曾聽聞《論語》中有言:‘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使矣。’”陳太尉連忙答道:“宗善明白,多謝太師指教。”蔡京又說:“我讓這個手下跟隨你一同前往。他熟知朝廷法度,若你有考慮不周全之處,他能及時提醒你。”陳太尉感激道:“多謝太師厚愛。”隨後,陳太尉告辭太師,帶著那名隨從,離開相府,上轎回家。
剛一到家,還沒來得及休息,門吏便來稟報:“高殿帥前來拜訪。”陳太尉急忙出門迎接,將高俅請到廳上坐下。兩人寒暄一番後,高太尉說道:“今日朝廷商議招安宋江一事,若是我高俅在場,必定會阻攔。這夥賊寇,多次羞辱朝廷,犯下滔天罪行,如今竟然赦免他們的罪過,還將他們引入京城,日後必定成為大患。我本想回奏天子,可聖意已決,且看招安之事進展如何。倘若這夥賊寇依舊不知悔改,怠慢聖旨,太尉務必早早回京。我會奏明天子,整頓大軍,親自前往,將他們斬草除根,這才遂了我的心願。太尉此次前去,我手下有個虞候,能言善辯,問一答十,可幫太尉處理諸多事務。”陳太尉謝道:“多謝殿帥費心。”高俅起身告辭,陳太尉將他送到府前,看著他上馬離去。
第二天,蔡太師府的張乾辦和高殿帥府的李虞候都來了。陳太尉整頓好馬匹,點齊隨行人數,安排十名將士捧著十瓶禦酒,裝在龍鳳擔內挑著,前麵插著黃旗。陳太尉騎上馬,帶著五六名親隨,張乾辦、李虞候也各自騎馬跟隨。丹詔由專人背在前麵,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新宋門。送行的官員們見此情景,紛紛告辭回去。
他們一路前行,來到濟州。濟州太守張叔夜前來迎接,將眾人請到府中,設宴款待。席間,張叔夜詢問招安之事的詳情,陳太尉一五一十地說了。張叔夜說道:“依我之見,招安一事本是好事。隻是有一點,太尉到了梁山泊,務必和顏悅色,用好話安撫眾人。無論如何,都要促成此事,為自己留下千古美名。那梁山泊中有幾個性情急躁的漢子,倘若言語上稍有衝撞,便可能壞了大事。”張乾辦和李虞候卻不以為然,說道:“有我們二人跟著太尉,必定不會出差錯。太守,你隻需小心謹慎,以和為貴,切不可壞了朝廷綱紀。那些小輩,平日裡就得壓著點,一旦讓他們起了頭,便會肆意妄為。”張叔夜問道:“這二位是何人?”陳太尉介紹道:“這位是蔡太師府內的乾辦,這位是高太尉府的虞候。”張叔夜勸道:“依下官看,不如讓這二位彆去了。”陳太尉說:“他們都是蔡府和高府的心腹之人,不帶他們去,恐怕會引起猜疑。”張叔夜無奈道:“我這番話,全是為了招安之事能順利進行,隻怕到時候勞而無功。”張乾辦卻誇口道:“有我們二人在,萬無一失。”張叔夜見狀,也不再多言,一麵安排筵席,一麵將眾人送到館驛內歇息。有詩為證:
一封丹詔下青雲,特地招安水滸軍。
可羨明機張叔夜,預知難以策華勳。
次日,濟州先行派人前往梁山泊通報消息。且說宋江每日在忠義堂上與眾人相聚,商議軍情。早有細作將此事報來,隻是消息尚未證實,宋江心中卻已十分歡喜。當日,有一人與濟州報信的一同來到忠義堂上,說道:“朝廷如今派了一位太尉陳宗善,帶著十瓶禦酒和一道赦罪招安的丹詔,已經到了濟州城內,此處需準備迎接。”宋江聽後大喜,隨即取出酒食、兩表裡彩緞以及十兩花銀,打發報信人先行回去。宋江對眾人說:“我們若能受招安,成為國家臣子,也不枉費吃了這麼多苦,今日總算修成正果。”
吳用卻說道:“依我看,此番招安恐怕難以成功。即便招安了,朝廷也不會把我們當回事。等他們派大軍前來,我們給他們點厲害瞧瞧,殺得他們人仰馬翻,讓他們心有餘悸,那時再接受招安,才有幾分威風。”宋江道:“你們若這般行事,豈不是壞了‘忠義’二字。”林衝說:“朝廷的貴官前來,必定會擺出各種架子,其中恐怕沒什麼好事。”關勝也道:“詔書上想必寫著嚇唬我們的話。”徐寧接著說:“來的人想必是高太尉的門下。”宋江道:“你們都彆胡亂猜疑,先安排迎接詔書之事。”於是,他先令宋清、曹正準備筵席,委派柴進總管調度,務必安排得極為周全。又布置好太尉的營帳,掛上五色綢緞,堂上堂下,張燈結彩。先派裴宣、蕭讓、呂方、郭盛提前下山,在二十裡外的路邊等候迎接。水軍頭領則準備好大船,停靠在岸邊。吳用傳令:“大家都按我的吩咐行事,否則此事難以成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讓帶著三名隨行人員,攜帶酒果,毫無兵器,在二十裡外迎接。陳太尉一行人在途中,張乾辦和李虞候不騎馬,在馬前步行,後麵跟著的隨從,足有二三百人。濟州的軍官也有十幾騎,前麵排列著引導的人馬,龍鳳擔裡挑著禦酒,騎馬的背著詔匣。濟州的牢子前後也有五六十人,都想著跟著去梁山泊,盼著能撈點好處。蕭讓、裴宣、呂方、郭盛在半路上迎候,全都俯伏在路邊行禮。
張乾辦見狀,大聲問道:“你們的宋江比皇帝還大嗎?皇帝的詔敕到了,他為何不親自來迎接?如此欺君罔上!你們這夥本就是該死之人,怎配接受朝廷招安!請太尉回去。”蕭讓、裴宣、呂方、郭盛趕忙伏地請罪,說道:“此前朝廷從未有詔書到寨,我們未辨真假,宋江與大小頭領都在金沙灘等候迎接。還望太尉暫且息怒,為國家大事著想,成全此事,饒恕我們。”李虞候也在一旁惡狠狠地說:“若不成全此事,也不怕你們這夥賊寇能飛上天去!”有詩為證:
貝錦生讒自古然,小人凡事不宜先。
九天恩雨今宣布,撫諭招安未十全。
呂方、郭盛聽了這話,怒道:“這是什麼話?怎能如此輕視人!”蕭讓和裴宣隻得好言相勸。他們捧上酒果,可張乾辦和李虞候卻不肯吃。眾人一同來到水邊,隻見梁山泊已備好三隻戰船。一隻裝載馬匹,一隻搭載裴宣等人,另一隻請太尉上船,連同隨從人等一同上船。先將詔書和禦酒放在船頭上,這隻船由活閻羅阮小七負責監督。
當日,阮小七坐在船尾,安排二十多個軍健劃船,每人都帶著一口腰刀。陳太尉剛上船時,神色傲慢,旁若無人,坐在船中央。阮小七招呼眾人開船,兩邊的水手齊聲唱起歌來。李虞候見狀,大罵道:“鄉巴佬!貴人在此,竟如此放肆!”然而,水手們根本不理會他,依舊放聲歌唱。李虞候拿起藤條抽打水手,可水手們毫無懼色,幾個帶頭的回應道:“我們唱歌,與你何乾!”李虞候罵道:“殺不儘的反賊,竟敢頂嘴!”說著,又用藤條抽打,水手們紛紛跳入水中。
阮小七在船尾說道:“這般把我的水手都打進水裡,這船還怎麼前行!”正說著,隻見上遊駛來兩隻快船前來接應。原來,阮小七事先在船艙裡積了兩艙水,見後麵的船靠近,便拔掉楔子,大喊一聲“船漏了”,水瞬間湧進艙內。眾人急忙呼救,此時船裡已有一尺多深的水。那兩隻快船靠過來,眾人趕忙將陳太尉救到另一隻船上。大家隻顧著劃船離開,哪裡還顧得上禦酒和詔書。兩隻快船先行離去了。
阮小七讓水手們過來,舀乾了船艙裡的積水,又用布把船擦拭乾淨。隨後,他對手下的水手說:“你們拿一瓶禦酒過來,我先嘗嘗味道如何。”一名水手立刻從擔子中取出一瓶酒,打開封口,遞給阮小七。阮小七接過酒,隻覺香氣撲鼻。他說道:“這酒說不定有毒。我先冒險試試,嘗一嘗。”由於沒有碗和瓢,阮小七便直接對著瓶口喝起來,一口氣將整瓶酒喝光了。喝完一瓶後,阮小七咂咂嘴說:“味道還不錯。一瓶哪夠,再拿一瓶來!”接著,他又喝下一瓶。越喝越覺得暢快,一口氣連喝了四瓶。阮小七這才意識到有些麻煩,問道:“這可怎麼辦?”水手說:“船尾有一桶白酒。”阮小七說:“把舀水的瓢拿來,我讓你們都嘗嘗這禦酒的滋味。”於是,他把剩下的六瓶禦酒,全部分給水手們喝了,然後用十瓶普通的白酒,重新封好瓶口,放回龍鳳擔裡,隨後駕著船,如飛一般朝著金沙灘駛去。
船到金沙灘靠岸時,宋江等人早已在那裡等候迎接。現場香花燈燭,金鼓齊鳴,山寨裡的音樂也一同奏響。眾人將禦酒擺在桌子上,每張桌子由四個人抬著,詔書則放在另一張桌子上。陳太尉一上岸,宋江等人立刻迎上去,跪地叩拜。宋江說道:“我本是個臉上刺字的小吏,犯下了彌天大罪,今日委屈貴人遠道而來,我們接待不周,還望您恕罪。”李虞候卻在一旁指責道:“太尉乃是朝廷的大貴人,此番前來招安你們,這可是大事。你們怎麼能用這樣的破船,派這些不懂事的鄉巴佬來駕船,差點害了太尉的性命!”宋江解釋說:“我們這裡有的是好船,怎敢用破船來載貴人。”張乾辦也說:“太尉的衣襟都還是濕的,你還想抵賴!”
宋江身後,五虎將緊緊跟隨,不離左右,八驃騎將也簇擁在前後。看到李虞候和張乾辦在宋江麵前指手畫腳、頤指氣使的樣子,眾人都恨不得殺了這兩人,隻是礙於宋江在場,才強忍著沒有動手。
當天,宋江請太尉上轎,準備宣讀詔書。可是請了四五次,陳太尉才肯上轎。又牽來兩匹馬,給張乾辦和李虞候騎。這兩人自恃身份,裝腔作勢,十分傲慢。宋江好不容易請他們上了馬,隨後讓眾人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地迎上三關。宋江等一百多位頭領跟在後麵,一直把他們迎到忠義堂前。眾人紛紛下馬,請太尉上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堂前正麵擺放著禦酒和詔匣,陳太尉、張乾辦、李虞候站在左邊,蕭讓和裴宣站在右邊。宋江清點眾頭領,發現一百零七人都在,唯獨不見了李逵。當時正值四月,眾人都穿著夾羅戰襖,整齊地跪在堂上,恭敬地等待宣讀詔書。陳太尉從詔書匣裡取出詔書,遞給蕭讓。裴宣高聲唱禮,眾將行過拜禮。蕭讓展開詔書,大聲宣讀:
“製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國。五帝憑禮樂而有封疆,三皇用殺伐而定天下。事從順逆,人有賢愚。朕承祖宗之大業,開日月之光輝,普天率土,罔不臣伏。近為宋江等輩,嘯聚山林,劫擄郡邑。本欲用彰天討,誠恐勞我生民。今差太尉陳宗善前來招安。詔書到日,即將應有錢糧、軍器,馬匹、船隻,目下納官,拆毀巢穴,率領赴京,原免本罪。倘或仍昧良心,違戾詔製,天兵一至,齠齔不留。故茲詔示,想宜知悉。
宣和三年孟夏四月日詔示。”
蕭讓剛讀完,宋江等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怒色。這時,隻見黑旋風李逵從房梁上跳下來,一把奪過蕭讓手中的詔書,撕得粉碎,接著揪住陳太尉,就要動手打人。宋江和盧俊義趕忙上前,死死抱住李逵,不讓他動手。好不容易把李逵拉開,李虞候大聲喝道:“你是什麼人?竟敢如此大膽!”李逵正愁沒處發泄怒火,見李虞候說話,立刻揪住他,罵道:“這詔書裡寫的是什麼狗屁話?”張乾辦說:“這可是皇帝的聖旨。”李逵怒極反笑,說道:“你們那皇帝根本不了解我們這些好漢。來招安我們,還敢擺架子!你們的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他能當皇帝,憑什麼我哥哥不能當!你們彆惹惱了黑爹爹,不然把你們這些寫詔書的官員都殺光!”眾人趕忙上前勸解,把李逵拉下堂去。
宋江連忙對太尉說:“太尉請放心,絕不會有半點差錯。先把禦酒拿出來,讓大家都沾沾皇恩。”隨即讓人取來一副嵌寶金花鍾,讓裴宣打開一瓶禦酒,倒進銀酒海內一看,竟然是普通的白酒。再把其餘九瓶都打開,倒進酒海內,發現都是一樣的劣質酒。眾人見狀,都十分驚訝,一個個走下堂去。魯智深提著鐵禪杖,大聲叫罵:“他娘的,這不是欺負人嗎!拿這種水酒來冒充禦酒,哄我們喝!”赤發鬼劉唐也挺著樸刀衝上來,行者武鬆抽出雙戒刀,沒遮攔穆弘、九紋龍史進也都憤怒不已。六個水軍頭領更是罵罵咧咧地走下關去。
宋江見局勢失控,趕忙站出來阻攔,急忙傳令,讓轎馬護送太尉下山,千萬不能讓他受到傷害。此時,四下裡的大小頭領,一大半都鬨了起來。宋江和盧俊義無奈,隻得親自上馬,將太尉和宣讀詔書的一乾人等,護送下三關。宋江再次跪地請罪,說道:“並非我們不願歸降,實在是起草詔書的官員不了解我們梁山泊的情況。如果能用幾句好話安撫我們,我們必定儘忠報國,萬死不辭。還請太尉回到朝廷後,多多美言幾句。”說完,急忙將他們送過渡口。這一行人嚇得屁滾尿流,匆忙逃回濟州。有詩為證:
太尉承宣出帝鄉,為招忠義欲歸降。
卑身辱國難成事,反被無端罵一場。
宋江回到忠義堂上,再次召集眾頭領擺下筵席。宋江說:“雖然朝廷的詔旨不太妥當,但你們眾人也太急躁了。”吳用說:“哥哥,你彆糊塗。招安的事,以後總會有機會。弟兄們發怒也是情有可原,朝廷實在沒把我們當回事。現在先彆管這些了,兄長趕緊傳令,讓馬軍整理好馬匹,步軍準備好武器,水軍整頓好船隻。早晚朝廷會派大軍來征討,我們殺他個片甲不留,讓他們以後做夢都害怕,到那時再商量招安的事。”眾人都說:“軍師說得太對了。”當天筵席散去,眾人各自回到營帳。
再說陳太尉回到濟州,把在梁山泊宣讀詔書的事情告訴了張叔夜。張叔夜問道:“是不是你們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陳太尉委屈地說:“我一句話都沒敢多說啊!”張叔夜歎了口氣,說道:“既然這樣,那可真是白費心思,把事情搞砸了。太尉趕緊回京,向聖上如實奏明,這事刻不容緩。”陳太尉、張乾辦、李虞候等人,連夜趕回京城,見到蔡太師,詳細訴說了梁山泊眾人扯毀詔書、辱罵朝廷的事情。蔡京聽後,勃然大怒,說道:“這夥草寇,竟敢如此無禮!堂堂大宋天下,怎能容他們這般橫行!”陳太尉哭著說:“若不是太師福澤深厚,小官恐怕已經死在梁山泊了。今日能死裡逃生,全靠太師庇佑。”
太師隨即讓人請來童樞密、高太尉、楊太尉,一同到相府商議軍情大事。沒過多久,眾人都來到太師府的白虎堂。眾人坐下後,蔡太師讓張乾辦和李虞候把事情經過又詳細說了一遍。楊太尉聽後,氣憤地說:“這夥賊寇,怎麼能招安他們呢!當初是哪個官員上奏的?”高太尉也說:“那天要是我在朝內,肯定會阻止這件事,怎麼能讓它發生呢。”童樞密則滿不在乎地說:“這些鼠竊狗盜之徒,何足掛齒!我親自率領一支軍馬,定能按時掃平梁山泊。”眾人都說:“那就明日奏明聖上。”說完,各自散去。
第二天早朝,眾官都在禦階下等候。隻聽殿上淨鞭響了三下,文武兩班整齊排列,三呼萬歲,君臣行禮完畢。蔡太師出班,將此事上奏天子。天子聽後大怒,問道:“當日是誰奏請寡人招安的?”侍臣給事中上奏道:“是禦史大夫崔靖提議的。”天子下令將崔靖押送到大理寺治罪。天子又問蔡京:“這夥賊寇為害已久,派何人前去圍剿合適?”蔡太師奏道:“非派重兵不可收伏。依臣之見,必須讓樞密院官員親自率領大軍前去征討,才能早日取勝。”天子宣召樞密使童貫,問道:“愛卿可願領兵去圍剿梁山泊草寇?”童貫跪地奏道:“古人雲:孝當竭力,忠則儘命。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鏟除這心腹大患。”高俅和楊戩也都極力保薦童貫。天子隨即降下聖旨,賜予童貫金印、兵符,任命他為東廳樞密使、大元帥,允許他從各處選調軍馬,前去圍剿梁山泊賊寇,並讓他擇日出兵。
童貫此番率領大軍出征,注定會引發一場大戰。到時候,山川間將布滿鐵騎,綠水之上將鋪滿戰船。正所謂:隻憑飛虎三千騎,卷起貔貅百萬兵。那麼,童貫率領大軍將如何出征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