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項充、李袞得知此事,急忙飛報宋江。宋江聽聞後大驚失色,趕忙與吳用商議:“這可如何是好?”吳用沉思片刻後說道:“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官員本就對我們心懷不滿,如今又出了這樣的事,正好給了他們可乘之機。眼下隻能先將那軍校斬首示眾,以此號令全軍,同時向中書省和樞密院申述此事,勒兵等待治罪。另外,得趕緊讓戴宗和燕青悄悄進城,將事情的詳細經過告知宿太尉。請他在天子麵前預先奏明其中的隱情,使中書省和樞密院無法進讒言陷害我們,這樣才能確保平安無事。”
宋江覺得此計可行,便騎著快馬親自趕到陳橋驛邊。隻見那軍校站在廂官的屍體旁,一動不動。宋江讓人從館驛中搬出酒肉,犒勞三軍,讓大家都上前領取。隨後,他把那軍校叫到館驛中,詢問事情的經過。那軍校回答道:“他一口一個梁山泊反賊,罵我們殺剮不儘,我一時氣憤,就殺了他,現在就等著將軍來治罪。”宋江皺著眉頭說:“他是朝廷命官,我都敬畏他幾分,你怎麼能把他殺了呢?這肯定會連累我們眾人。我們剛剛奉詔去征討大遼,還沒立下半點功勞,就鬨出這樣的事,這可如何是好?”那軍校聽後,叩頭請死。宋江痛心疾首地哭著說:“我自從上了梁山泊,大小兄弟從未有過傷亡。如今投身官府,行事身不由己,必須遵守法律。雖說你心中的豪氣未滅,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任性而為了。”那軍校說道:“小人甘願受死。”宋江讓那軍校痛飲一番,直至大醉,然後讓他在樹下上吊自儘,之後砍下他的頭顱示眾。同時,宋江讓人備下棺槨,將廂官的屍首盛殮起來,接著起草文書,申呈給中書省和樞密院。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官員們也都知曉了此事,暫且按下不表。有詩為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克減官人不自羞,被人刀砍一身休。
宋江軍令多嚴肅,流淚軍前斬卒頭。
再說戴宗和燕青悄悄進城,徑直來到宿太尉府中,將事情的詳細經過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宿太尉。當晚,宿太尉入宮,將此事奏知天子。第二天,皇上在文德殿上朝,龍樓中鼓聲陣陣,鳳閣裡鐘聲悠揚,殿下淨鞭連響三下,階前文武兩班官員整齊排列。這時,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官員出班啟奏:“新歸降的宋江部下兵卒,殺死了省院派去監散酒肉的命官一員,請陛下下旨拿問。”天子說道:“寡人若不委派你們省院,這差事本就該你們衙門負責!隻因用人不當,才惹出這等事端。賞給軍士的酒肉,想必是被你們大破小用,梁山軍士空有其名,才導致如此後果。”省院等官員又奏道:“禦賜的酒肉,誰敢克扣!”此時,天子龍顏大怒,喝道:“寡人早已派人暗中察訪,事情的詳情都已知曉,你們還在這裡花言巧語,對朕敷衍搪塞!寡人禦賜的酒,一瓶被克扣了半瓶,賜肉一斤,卻隻有十兩,致使壯士一怒,釀成流血事件!”天子喝問:“主犯在哪裡?”省院官員奏道:“宋江已將主犯斬首示眾,並向本院申呈,勒兵等待治罪。”天子說:“他既然已斬了主犯軍士,等待奏報治罪。宋江禁治不嚴的罪責,暫且記錄下來,等破遼歸來,再根據功勞一並論處。”省院官員無言以對,默默退下。天子當即傳旨,派官員前去催促宋江帶兵出征。被斬殺的軍校,就在陳橋驛梟首示眾。
卻說宋江正在陳橋驛勒兵等待治罪,隻見皇上派來的官員趕到,傳令讓宋江等人進兵征討遼國,將違犯軍紀的軍校梟首示眾。宋江謝恩完畢,將軍校的首級掛在陳橋驛示眾,又將屍體掩埋。宋江痛哭一場,含著淚上馬,帶領兵馬向北進發。他們每日行軍六十裡,便紮營下寨。所過州縣,秋毫無犯。一路上無話。
眼看快要接近大遼境界,宋江便請軍師吳用商議:“如今遼兵分作四路,侵犯大宋州郡。我們是分兵前去征討,還是隻攻打他們的城池呢?”吳用思索片刻後說:“若是分兵前去,無奈此地地廣人稀,首尾難以相互救應,不如集中兵力攻打幾個城池,再做打算。如果進攻得緊,他們自然會收兵。”宋江點頭稱讚:“軍師此計甚妙。”隨即喚來段景住,吩咐道:“你對北路十分熟悉,你可引領軍馬前進。前麵最近的是哪個州縣?”段景住稟報道:“前麵便是檀州,那是遼國的緊要隘口。有條水路,港汊極深,叫做潞水,環繞著城池。這潞水直通渭河,必須用戰船才能征討。應該先催促水軍頭領帶著船隻趕到,然後水陸並進,船騎相連,方可奪取檀州。”宋江聽罷,便讓戴宗催促水軍頭領李俊等人,日夜兼程,儘快將船隻趕到潞水會合。
卻說宋江整頓好人馬和水軍船隻,約定好日期,水陸並行,向著檀州進發。且說檀州城內負責守城的番官,是遼國的洞仙侍郎孛堇相公。他手下有四員猛將,一個叫阿裡奇,一個叫咬兒惟康,一個叫楚明玉,一個叫曹明濟。這四員戰將,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得知宋朝派宋江全夥前來,一麵寫表申奏遼國郎主,一麵通報鄰近的薊州、霸州、涿州、雄州求救,一麵調兵出城迎敵。洞仙侍郎派阿裡奇、楚明玉二人,率領三萬兵馬,辭彆了總兵侍郎,出城迎戰。
且說大刀關勝作為前部先鋒,帶領軍隊殺向檀州所屬的密雲縣。縣官得知消息,急忙飛報給兩個番將,說:“宋朝軍馬大張旗鼓,正是梁山泊剛剛受招安的宋江一夥。”阿裡奇聽後,冷笑道:“不過是一夥草寇,何足掛齒!”他傳令讓番兵做好準備,第二天出城與宋江交鋒。
第二天,宋江得知遼兵前來,立即傳令諸軍將士:“初次交鋒,一定要謹慎行事,注意彼此配合,不要出現脫節的情況。”眾將領命,欣然披掛上馬。宋江、盧俊義也都身著戎裝,親自在軍前督戰。遠遠望去,隻見遼兵鋪天蓋地而來,黑洞洞的一片,全是皂雕旗。雙方都用弓弩射住陣腳。隻見對陣中皂旗分開,正中間簇擁出一員番將,騎著一匹駿馬,身姿矯健。宋江看那番將,隻見他頭戴一頂三叉紫金冠,冠口內拴著兩根雉尾;身穿一領襯甲白羅袍,袍背上繡著三個鳳凰;身披一副連環镔鐵鎧,係著一條嵌寶獅蠻帶;腳蹬一對雲根鷹爪靴,掛著一條護項銷金帕;帶著一張雀畫鐵胎弓,懸著一壺雕翎鈚子箭;手中握著梨花點鋼槍,騎著銀色拳花馬。這員番官麵白唇紅,胡須金黃,眼睛碧綠,身材高大,力敵萬人。他的旗號上寫得清清楚楚:“大遼戰將阿裡奇”。
宋江看了,對諸將說:“此番將不可輕視。”話還沒說完,金槍手徐寧便縱馬出戰,橫著鉤鐮槍,直逼陣前。番將阿裡奇見了,大罵道:“宋朝該敗,竟讓草寇為將!還敢侵犯我大國,簡直不知死活!”徐寧怒喝道:“辱國的小將,竟敢口出穢言!”兩軍呐喊助威,徐寧與阿裡奇在陣前交鋒。兩馬相逢,手中兵器並舉。二人戰了不到三十回合,徐寧便抵擋不住番將,朝著本陣敗逃。花榮急忙取弓箭在手。那番將正追趕過來,張清也早已按住鞍鞽,伸手從錦袋內取出一個石子,看準番將,照麵門就是一石子。那石子如同流星飛墜,弩箭離弦,正中阿裡奇左眼。阿裡奇慘叫一聲,翻身落馬。這時,花榮、林衝、秦明、索超四將齊出,先搶了那匹好馬,又活捉了阿裡奇回陣。副將楚明玉見折了阿裡奇,急忙向前去救,卻被宋江大隊軍馬前後掩殺過來,隻好放棄密雲縣,大敗而逃,奔回檀州。宋江沒有追趕,就在密雲縣屯紮下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眾人查看番將阿裡奇,隻見他眉梢被打破,一隻眼睛受傷,因傷勢過重,很快便死去了。宋江傳令,將番官的屍骸火化,在功績簿上標寫張清立下第一功。同時,將阿裡奇的連環镔鐵鎧、出白梨花槍、嵌寶獅蠻帶、銀色拳花馬,以及靴袍弓箭,都賞賜給了張清。當天,眾人就在密雲縣中慶賀,設宴飲酒,暫且不表。有詩為證:
大遼閏位非天命,累縱狼狐寇北疆。
阿裡可憐無勇略,交鋒時下一身亡。
第二天,宋江升帳,傳令起兵,調兵遣將,離開密雲縣,直逼檀州。卻說檀州的洞仙侍郎,得知折了一員主將,便緊閉城門,不敢出城迎敵。又聽說有水軍戰船來到城下,於是帶領眾番將上城觀看。隻見宋江陣中的猛將們搖旗呐喊,耀武揚威,挑戰廝殺。洞仙侍郎見了,說道:“照這樣,難怪小將軍阿裡奇會輸!”這時,副將楚明玉回答道:“小將軍哪裡是輸給那廝!是前麵的蠻兵先敗了,小將軍追趕過去,被對方一個穿綠衣服的蠻子用石子打下馬。那廝隊裡四個蠻子拿著四條槍,便把小將軍圍住了。我們這邊措手不及,所以才輸了。”洞仙侍郎問道:“那個打石子的蠻子長什麼樣?”左右有認得的,指著城下說:“城下那個戴著青包巾,現在披著小將軍衣甲,騎著小將軍馬的,就是他。”洞仙侍郎攀著女牆邊向下看,張清早已看到他,驅馬向前,一顆石子飛了過來。左右齊喊一聲“躲”,那石子早從洞仙侍郎耳根邊擦過,擦去了一片耳輪的皮。洞仙侍郎疼得叫了起來:“這個蠻子太厲害了!”他下城後,一麵寫表申奏大遼郎主,一麵通報外境各州做好防備。
且說宋江領兵在檀州城下,連續攻打了三五天,卻始終未能取勝,隻好再次率領軍馬回到密雲縣駐紮。他在帳中坐下,與眾人商議破城的良策。這時,戴宗前來報告,說水軍頭領已經率領戰船,全部抵達潞水。宋江隨即傳令,讓李俊等人到中軍帳中商議,並讓戴宗傳達指令。李俊等人來到密雲縣的營帳前,拜見宋江。宋江說道:“此次作戰,與在梁山泊時大不相同,必須先探明水勢的深淺,然後才能進兵。我觀察這條潞水,水流十分湍急,一旦有所閃失,很難救援。你們務必小心謹慎,不可大意。要把船隻偽裝好,扮成運糧船的模樣。各位頭領各自攜帶暗器,潛伏在船內。每隻船上隻安排三五人撐船搖櫓,岸上安排兩人牽拽,一步步靠近城下,將船停泊在兩岸。等我這邊進兵,城中得知消息,必定會打開水門來搶奪糧船,屆時你們的伏兵便趁機而起,奪取水門,大功便可告成。”李俊等人領命而去。
這時,探水的小校前來報告:“西北方向有一支軍馬,氣勢洶洶地殺來,他們都打著皂雕旗,大約有一萬多人,正朝著檀州而來。”吳用說道:“這必定是遼國調來的救兵。我們得先派幾員將領前去攔截廝殺,若能將他們打散,就可避免城中守軍得到支援而士氣大振。”宋江於是派張清、董平、關勝、林衝,各自帶領十幾個小頭領和五千軍馬,迅速飛奔而去。
原來,大遼郎主聽說梁山泊宋江這夥好漢領兵殺到檀州,包圍了城池,特地派遣他的兩個皇侄前來救援。一個叫耶律國珍,一個叫耶律國寶。這兩人都是遼國的上將,又是皇侄,個個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們率領著一萬番軍,前來救援檀州。當他們快要到達時,與宋軍相遇。雙方擺開陣勢,兩位番將一同出馬,他們的打扮如出一轍。隻見他們頭戴妝金嵌寶三叉紫金冠,身披錦邊珠嵌鎖子黃金鎧;身上穿著被猩猩血染就的戰紅袍,袍上繡著斑斑金色的翅雕;腰間係著白玉帶,背後插著虎頭牌;左邊的袋子裡插著雕弓,右手的箭壺中裝滿硬箭;手中握著丈二綠沉槍,胯下騎著九尺銀鬃馬。
這兩位番將是兄弟倆,不僅打扮相同,使用的兵器也都是長槍。宋軍擺好陣勢,雙槍將董平縱馬而出,厲聲高喊道:“來的是哪裡的番官?”耶律國珍勃然大怒,喝道:“水窪裡的草寇,竟敢侵犯我大國,還敢反問我從哪裡來!”董平不再多問,躍馬挺槍,直取耶律國珍。耶律國珍身為年輕氣盛的將軍,怎肯輕易饒人,挺起鋼槍,迎麵而上。兩匹馬交錯在一起,三條槍你來我往。兩位將領在征塵彌漫、殺氣騰騰的戰場上,使雙槍的董平施展著獨特的槍法,使單槍的耶律國珍也各有神機。兩人大戰五十回合,難分勝負。
耶律國寶見哥哥已經戰鬥了許久,擔心他體力不支,便在中軍敲響了鑼。耶律國珍正戰鬥到激烈處,聽到鳴鑼聲,急於脫身,卻被董平的兩條槍緊緊纏住,無法掙脫。此時的耶律國珍心中慌亂,槍法也慢了幾分。董平趁機用右手逼開耶律國珍的綠沉槍,使出左手槍,朝著番將的項根處狠狠刺去,正中要害。可憐耶律國珍,金冠倒轉,兩腳懸空,從馬上墜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弟弟耶律國寶見哥哥落馬,立刻搶出陣來,騎著一匹馬,手持一條槍,前來救援。宋兵陣中,沒羽箭張清見他衝過來,哪肯放過,在馬上穩住梨花槍,伸手從錦袋中拈出一個石子。張清的石子百發百中,他一拍馬,衝出陣前。說時遲那時快,耶律國寶飛速奔來,張清迎麵撲去,兩匹馬相距不到十來丈遠。番將毫無防備,以為張清是來交戰的。隻見張清手起,大喝一聲:“著!”那石子正中耶律國寶的麵部,耶律國寶翻身落馬。關勝、林衝趁機率兵掩殺,遼兵失去主帥,頓時亂作一團,四處逃竄。宋軍一陣衝殺,將一萬多遼兵殺得七零八落。他們繳獲了兩位番官的全副鞍馬、兩麵金牌,收起寶冠袍甲,還割下了兩顆首級。當時,宋軍還奪得戰馬一千多匹,押解到密雲縣,向宋江獻納。宋江十分高興,犒賞三軍,將董平、張清的功勞記為第二等,等攻破檀州後一並奏報朝廷。
宋江與吳用商議,到了晚上,寫下軍令,調派林衝、關勝率領一支軍馬,從西北方向進攻檀州;又調呼延灼、董平率領一支軍馬,從東北方向進發;同時讓盧俊義率領一支軍馬,從西南方向進軍。宋江說:“我們中軍從東南方向進發。隻要聽到炮響,就一起發動攻擊。”接著,宋江派炮手淩振,以及黑旋風李逵、混世魔王樊瑞、喪門神鮑旭,還有牌手項充、李袞,帶領一千多名滾牌軍,來到城下,準備施放號炮。約定二更時分,水陸並進,各路軍兵相互呼應。號令下達後,各路軍馬各自準備攻城。
且說洞仙侍郎正在檀州堅守,一心盼著救兵到來。這時,有皇侄的殘兵敗將逃入城中,詳細報告說:“兩位皇侄大王,耶律國珍被一個使雙槍的人殺害了,耶律國寶被一個戴青包巾的人用石子打下馬抓走了。”洞仙侍郎氣得跺腳大罵:“又是這些蠻子!偏偏折損了二位皇侄,叫我有何麵目去見郎主!等抓住那個戴青包巾的蠻子,一定要將他碎屍萬段。”
到了晚上,番兵向洞仙侍郎報告:“潞水河內有五六百隻糧船停泊在兩岸,遠處又有軍馬趕來。”洞仙侍郎聽後說道:“這些蠻子不熟悉我們的水路,錯把糧船開到了這裡。岸上的人馬肯定是來尋找糧船的。”於是,他派楚明玉、曹明濟、咬兒惟康三位番將前來,吩咐道:“宋江等蠻子今晚又調了許多人馬來,而且有不少糧船在我們的河裡。可讓咬兒惟康帶領一千軍馬出城衝殺,再讓楚明玉、曹明濟打開水門,順著水流迅速放出船隻,能截住三分之二的糧船,就是你們的大功。”不知此次行動成敗如何,有詩為證:
妙算從來迥不同,檀州城下列艨艟。
侍郎不識兵家意,反自開門把路通。
再說宋江的人馬,在當晚黃昏時分,李逵、樊瑞帶頭,率領步兵在城下大罵番人。洞仙侍郎命令咬兒惟康催促軍馬出城衝殺。城門打開,放下吊橋,遼兵出城。卻說李逵、樊瑞、鮑旭、項充、李袞五個好漢,帶領一千步軍,全是勇猛的刀牌手,在吊橋邊擋住了遼兵,番軍人馬根本無法出城。淩振在軍中搭起炮架,準備放炮,隻等時機一到。任憑城上放箭,自有牌手在左右遮擋。鮑旭在後麵呐喊助威,雖然隻有一千多人,但氣勢卻如同有一萬多人。
洞仙侍郎在城中見軍馬無法衝出,急忙命令楚明玉、曹明濟打開水門搶奪糧船。此時,宋江水軍的頭領們早已事先潛伏在船中,按兵不動。見水門打開,一片片閘板被絞起,戰船紛紛駛出。淩振得到消息,立刻點燃了一個風火炮。炮聲響起,兩邊的戰船迅速相向而行,與番船展開激戰。左邊李俊、張橫、張順駕駛戰船,奮勇殺來;右邊阮家三兄弟也駕駛戰船,衝入番船隊中。番將楚明玉、曹明濟見戰船洶湧而來,抵擋不住,料到有埋伏的軍兵,急忙想要回船,卻早被宋軍的水手們跳到船上,他們隻好棄船上岸逃走。宋江水軍的六個頭領,率先奪取了水門。管門的番將,有的被殺,有的逃走,楚明玉、曹明濟也各自逃命去了。水門上預先燃起大火,淩振又放了一個車箱炮,那炮聲響徹半天。
洞仙侍郎聽到火炮連天響,嚇得魂飛魄散。李逵、樊瑞、鮑旭帶領牌手項充、李袞等人,一路殺入城去。洞仙侍郎和咬兒惟康在城中看到城門已被奪走,又看到四路宋軍一齊殺來,隻好上馬,棄城而出,從北門逃走。還沒跑出二裡地,正好撞上大刀關勝、豹子頭林衝兩員上將攔住去路。洞仙侍郎無計可施,隻得讓咬兒惟康上前迎戰。正是:天羅密布難移步,地網高張怎脫身。那麼,洞仙侍郎究竟如何脫身呢?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