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珍、解寶把劉家兄弟的話,詳細地說了一遍。宋江聽後大驚,趕忙請來軍師吳用商議。正說著,隻見小校來報:“段景住、石勇帶著白勝來了。”宋江說:“白勝和盧先鋒一同失陷,他這次來,肯定有重要情況。”隨即把他們叫到帳下詢問。
段景住先說道:“我和石勇正在高山澗邊查看,隻見山頂上有一個大氈包滾了下來。我們兩個一看,那氈包滾到山腳下,原來是一團氈衫,四周裹得嚴嚴實實,上麵用繩索緊緊捆綁著。我們到樹邊一看,裡麵竟然是白勝。”
白勝接著說:“盧頭領和我們十三個人,正在廝殺的時候,隻見天昏地暗,日色無光,分不清東南西北。隻聽到人喊馬嘶,盧頭領便讓我們隻管殺進去,沒想到深入了敵軍重地。那裡四麵都是高山,沒有辦法出去,又沒有糧草補給,我們這一行人馬,處境實在艱難。盧頭領派我從山頂上滾下來,尋找出路報信,沒想到正好遇到石勇、段景住二人。希望哥哥趕緊發兵,前去接應,再晚的話,各位將領肯定性命不保。”有詩為證:
青石峪中人馬陷,絕無糧草濟饑荒。
暗將白勝重氈裹,滾下山來報宋江。
宋江聽罷,連夜點起軍馬,讓解珍、解寶在前麵帶路,朝著那兩棵大柏樹的方向前進,因為那大柏樹所在之處就是峪口。他傳令讓馬步軍兵合力衝殺,務必殺開峪口。人馬行軍到天明,遠遠地就望見山前有兩棵大柏樹,果然形狀如同傘蓋一般。
當下,解珍、解寶領著軍馬,殺到山前峪口。賀統軍立即將軍馬擺開陣勢,他的兩個兄弟爭先出戰。宋江軍將們一心要搶占峪口,一起向前衝。豹子頭林衝飛馬最先趕到,正好迎上賀拆,兩人交馬隻兩個回合,林衝便從賀拆的肚皮上一槍刺去,把賀拆刺於馬下。步軍頭領見馬軍先到並且取勝,便一股腦兒地全都衝進峪口。黑旋風李逵手持雙斧,一路砍殺遼兵。他背後是混世魔王樊瑞、喪門神鮑旭,帶著牌手項充、李袞,以及眾多手持蠻牌的士兵,徑直殺進遼兵隊伍裡。
李逵正好迎著賀雲,衝到馬下,一斧砍斷馬腿,賀雲的馬當時就倒了。賀雲落馬,李逵雙斧揮舞如飛,不管是人還是馬,隻顧著一通亂剁。遼兵正蜂擁而來,卻被樊瑞、鮑旭帶著兩邊的牌手擋住。賀統軍見折損了兩個兄弟,便口中念念有詞,施展起妖法,也不知道念的是什麼,隻見狂風大作,就地湧起烏雲,黑暗暗地籠罩住山頭,昏慘慘地遮蔽了峪口。
正在賀統軍施展妖法的時候,宋軍隊伍中公孫勝騎著馬出來,他抽出寶劍,口中念了幾句咒語,大喝一聲:“疾!”隻見四麵狂風將浮雲掃退,一輪明朗朗的紅日顯現出來。馬步三軍眾將,趁著這機會,向前舍生忘死地拚殺遼兵。賀統軍見自己的妖法不起作用,敵軍又衝擊得厲害,便親自揮舞著刀,拍馬殺過陣來。隻見兩軍頓時混戰在一起,宋江率軍殺得遼兵四處逃竄。
馬軍追趕遼兵,步軍則去扒開峪口。原來這條出路被遼兵用大塊的青石重重疊疊地堵塞住了。步軍扒開峪口,殺進青石峪內。盧俊義看到宋江的軍馬,心中滿是愧疚。宋江傳令,暫且不要追趕遼兵,收軍回到獨鹿山,讓被困的人馬休息調養。盧俊義見到宋江,放聲大哭道:“若不是仁兄前來搭救,我們兄弟的性命幾乎就沒了!”
宋江、盧俊義與吳用、公孫勝一起並馬回到寨中,讓三軍休息,解下盔甲暫時歇一歇。第二天,軍師吳學究說:“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趕緊攻打幽州。要是拿下幽州,遼國的滅亡,就指日可待了。”宋江便讓盧俊義等十三人的軍馬,先回薊州暫時休息。宋江親自率領大小諸將軍卒,離開獨鹿山,前往攻打幽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賀統軍剛剛退回城中,因為折損了兩個兄弟,心中十分鬱悶。又聽到探馬報告:“宋江軍馬來攻打幽州。”番軍頓時更加慌亂。眾遼兵登上城牆觀望,隻見東北方向有一簇紅旗,西北方向有一簇青旗,兩彪軍馬朝著幽州奔來,他們立刻報告給賀統軍。
賀統軍聽後大驚,親自上城查看,認出是遼國的旗號,心中頓時大喜。來的紅旗軍馬,上麵的字都是銀色的。這支軍隊是大遼國駙馬太真胥慶率領的,隻有五千多人。那支青旗軍馬,旗上的字都是金色的,還都插著雉尾,領軍的是李金吾大將。原來那個番官,擔任黃門侍郎、左執金吾上將軍,名叫李集,人們稱他為李金吾。他是李陵的後代,世襲金吾之爵,現在雄州屯紮,部下有一萬多軍馬。之前侵犯大宋邊界的,就是這支部隊。他聽說遼主折損了城邑,所以調兵前來助戰。
賀統軍看到後,派人去通知兩路軍馬:“先不要進城,到山背後埋伏暫且休息。等我軍馬出城,等宋江的兵馬一來,你們就從左右兩邊掩殺。”賀統軍傳報完畢,便率領軍兵出城迎戰宋江。
宋江的各路將領已經接近幽州,吳用說:“如果他們閉門不出,說明沒有準備;要是他們引兵出城迎戰,肯定設有埋伏。我們的軍隊可以先分兵兩路,形成三路進軍的態勢:一路直接向幽州進發,迎戰來敵;另外兩路就像翅膀一樣,從左右兩邊掩護。如果有埋伏的敵軍出現,就讓這兩路軍去迎擊。”正所謂:水來土掩,兵至將迎。有詩為證:
堂堂金鼓振天台,知是援兵特地來。
莫向陣前乾打哄,血流漂杵更堪哀。
宋江於是調撥關勝,讓他帶著宣讚、郝思文,領兵在左邊。又調呼延灼,帶著單廷圭、魏定國,領兵在右邊。各領一萬多人,從山後的小路,緩緩前行。宋江等人則率領大軍,直接向幽州進發。
且說賀統軍率領兵馬前來,正好與宋江的軍馬相遇。兩軍對峙,林衝出馬與賀統軍交戰。沒鬥到五個回合,賀統軍便撥馬逃走,宋江的軍馬在後追趕。賀統軍分兵兩路,不進幽州城,而是繞城而走。吳用在馬上立即喊道:“彆追了!”話還沒說完,左邊衝出太真駙馬來,關勝恰好迎了上去;右邊衝出李金吾來,呼延灼也正好迎住。正好是三路軍馬相遇,展開了一場大戰,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賀統軍心裡清楚遼兵已經難以取勝,打算撤回幽州。就在這時,突然殺出兩員大將,攔住他便展開廝殺,這兩人正是花榮和秦明。三人陷入了激烈的死鬥,難解難分。賀統軍想要退到西門城邊,卻又碰上了雙槍將董平,雙方又展開了一場惡戰。
接著,賀統軍轉向南門,又遇到朱仝,再度廝殺起來。幾番苦戰下來,賀統軍不敢再進城,便尋了一條大路,朝著北方逃去。他沒想到,前方突然殺出鎮三山黃信,黃信揮舞著大刀,直取賀統軍。賀統軍此時心慌意亂,措手不及,被黃信一刀砍在馬頭上。賀統軍急忙棄馬而逃,沒料到脅窩裡又衝出楊雄和石秀,這兩位步軍頭領一擁而上,將賀統軍撲倒在地。宋萬挺著長槍也追趕過來。眾人擔心爭搶功勞會壞了兄弟義氣,於是一起用亂槍將賀統軍戳死。那隊遼兵早已四散奔逃,各自尋找活路去了。
太真駙馬看到統軍隊伍裡帥字旗倒下,軍校們四處逃散,知道大勢已去,便率領著那支紅旗軍,從山背後撤離。李金吾正在交戰,突然發現紅旗軍不見了,料想局勢不妙,也帶著那支青旗軍向山後退去。
宋江見這三路敵軍都已退走,便率領宋軍全力進發,奔去奪取幽州。宋軍勢如破竹,不動聲色間,一舉拿下幽州城。宋江率軍進入幽州城內,駐紮下三軍,隨後出榜安民,安撫百姓。緊接著,他派人火速前往檀州報捷,並請趙樞密移兵到薊州把守,同時調遣水軍頭領及船隻,前來幽州聽候調遣。另外,他讓副先鋒盧俊義分兵鎮守霸州。
如今又拿下四個大郡,趙安撫看到捷報後十分高興,一麵上奏朝廷,一麵行文到薊州和霸州,稱大遼國已逐漸陷入危局。隨後,他派遣水軍頭領,準備出發。令人感歎的是,北方的大郡,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收複,歸入宋朝版圖。有詩為證:
胡雛鹵莽亦機謀,三路軍兵布列稠。
堪羨宋江能用武,等閒談笑取幽州。
且說大遼國主登上寶殿,召集文武百官,包括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師褚堅以及統軍大將等一眾官員,在朝堂上商議對策。國主說道:“如今宋江侵犯我國邊界,已經占據了我們四座大郡,現在又進犯幽州,恐怕不久就會攻打皇城,燕京危在旦夕!賀統軍弟兄三人已經戰死,幽州也已失守。你們這些文武大臣,在國家多事之秋,該如何應對?”
這時,大遼國都統軍兀顏光上奏道:“郎主不必擔憂。之前奴婢多次請求親自領兵出征,卻常常被人阻攔,這才導致賊勢壯大,釀成如今大禍。懇請郎主降下聖旨,讓臣挑選軍馬,會合各處軍兵,即刻興師,務必擒獲宋江等一眾頭領,收複被奪走的城池。”國主批準了他的奏請,賜予明珠虎牌、金印敕旨、黃鉞白旄、朱幡皂蓋,全都交付給兀顏統軍,並下令:“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何種軍馬,都聽從愛卿調遣。速速起兵,前去征討。”
兀顏統軍領了聖旨和兵符,來到教場,召集眾多番將,傳下將令,調遣各處軍馬前來策應。剛傳令完畢,統軍的長子兀顏延壽來到演武亭,向父親稟報道:“父親一邊整頓大軍,孩兒先帶領幾位猛將,會合太真駙馬、李金吾將軍的兩處軍馬,先到幽州,殺敗那些蠻子大半。等父親到來時,就如同甕中捉鱉,一舉掃清宋軍。不知父親意下如何?”
兀顏統軍說:“我兒所言甚是。給你五千突騎,兩萬精兵,讓你做先鋒。即刻會同太真駙馬、李金吾,馬上出發。若有捷報,立即飛鴿傳書。”小將軍欣然領命,整頓好三軍人馬,徑直向幽州進發。
正是因為這個兀顏小將軍前來挑戰,才有了後來的一係列戰事,使得幽州城下如同九裡山前一般激烈,灣水河邊仿若三江渡口那般凶險。真可謂是:萬馬奔騰,天地為之震動;千軍踴躍,鬼神也為之發愁。那麼,兀顏小將軍究竟如何挑戰?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