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家本潯陽江上住,翻騰波浪幾春秋。
江南地麵收功績,水滸天罡占一籌。
寧海郡中遙吊孝,太湖江上返漁舟。
湧金門外歸神處,今日香煙不斷頭。
話說當時費保對李俊說道:“小弟我雖然隻是個粗人,但也曾聽聰明人講過:世間的事有成功就必有失敗,做人有興旺就必有衰落。哥哥在梁山泊創下的勳業,至今已有數十載,而且百戰百勝,在征討大遼的時候,一個弟兄都沒有折損。可如今收捕方臘,明顯銳氣受挫,看來天數有限了。為什麼小弟我不願為官為將呢?因為太平之後,必定會有人來算計你的性命。自古就有‘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的說法,這話真是太對了。如今我們四人已經結拜,哥哥你們三人為何不在這氣數未儘之時,找個能安身立命的地方,弄些錢財,打造一艘大船,召集幾個水手,在江海之中尋一處清淨之地安享晚年,這難道不是美事一樁嗎!”
李俊聽後,當即倒地下拜,說道:“仁兄,多謝你悉心教導,為我指引迷津,這番話實在是周全。隻是方臘還未剿滅,宋公明的恩義又難以割舍,現在還不能走這一步。如果今天就跟著賢弟們離去,就完全辜負了平生相聚的義氣。要是眾位肯寬限李俊一些時日,等收伏方臘之後,我帶著兩個兄弟一定前來投奔,還望你們收留。賢弟們務必先把這條路準備好。要是我違背今日所言,上天也會厭棄我,我就枉為男子了。”那四人說道:“我們會準備好船隻,專門等著哥哥到來,千萬不可失約!”李俊和費保等人結拜飲酒,彼此約定,發誓絕不違背盟約。
次日,李俊告彆費保四人,和童威、童猛一起回來拜見宋先鋒,將費保等四人不願為官,隻願以打魚為生、逍遙快活的想法告知宋江。宋江聽後,又歎息了一陣,隨後傳令整頓水陸軍兵,準備起程。此時吳江縣已經沒有賊寇,大軍便直取平望鎮,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朝著秀州而去。
秀州的守將段愷得知蘇州的三大王方貌已死,心裡隻想著趕緊逃命。他派人打探到大軍離城不遠,遠遠望去,水陸路上旌旗蔽日,船隻與兵馬相連,場麵浩大,嚇得他魂飛魄散。前隊大將關勝、秦明已經抵達城下,隨即分調水軍船隻,將西門團團圍住。段愷在城上喊道:“不用攻城了,我們準備投降!”接著便打開城門。段愷手持香花燈燭,牽著羊、挑著酒,迎接宋先鋒入城,一直將宋江等人迎到州府歇下。段愷帶頭參拜宋江。宋江安撫段愷,讓他繼續做良民,隨後張貼安民告示。
段愷說道:“我等原本是睦州的良民,多次遭受方臘的殘害,迫不得已才投靠了他。如今天兵降臨,我們怎敢不投降。”像段愷這樣的人,可以說是深知宋朝天命所歸。有詩為證:
堂堂兵陣六師張,段愷開城便納降。
從此清溪如破竹,梁山功業更無雙。
宋江詳細詢問:“杭州寧海軍的城池,由什麼人把守?有多少人馬和良將?”段愷稟報道:“杭州城郭廣闊,人口稠密,東北是旱路,南麵是大江,西麵是湖泊,由方臘的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鎮守。他手下有七萬多軍馬,二十四員戰將,還有四個元帥,總共是二十八員。其中為首的兩個最為厲害:一個是歙州的僧人,法號寶光如來,俗姓鄧,法名元覺,使用一條禪杖,是渾鐵打造的,重達五十多斤,人們都稱他為國師;另一個是福州人,名叫石寶,擅長使用流星錘,百發百中,還經常使用一口寶刀,名叫劈風刀,能夠削鐵如泥,就算是三層鎧甲,也能像劈開風一樣輕易穿透。此外的二十六員,也都是精心挑選的將領,個個悍勇無比。主公千萬不可輕敵。”
宋江聽後,賞賜了段愷,讓他前往張招討的軍前,將這些詳細情況告知。後來段愷就跟隨張招討行軍,把守蘇州,而副都督劉光世則被委派來秀州鎮守。宋先鋒則將軍隊移駐到李亭下寨。
宋江與諸將設宴犒賞軍隊,同時商議調兵攻取杭州的策略。這時,小旋風柴進站起身來說道:“柴某自從在高唐州蒙兄長救命以來,一直承蒙兄長關愛,坐享榮華富貴。無奈我命薄功微,還未曾報答兄長的恩情。如今我願意深入方臘賊巢,去做細作,立下一份功勞,報效朝廷,也為兄長增光。不知兄長是否應允?”
宋江聽後十分高興,說道:“若得大官人肯去,深入賊巢,了解裡麵的山川地勢,我們便可以進兵,生擒賊首方臘,解送到京師,這樣才能彰顯我們的微薄功勞,一同享受富貴。隻是擔心賢弟路途辛苦,吃不消。”柴進說:“我情願舍命前往,有什麼不可以的!隻是若能讓燕青與我同行就再好不過了。此人知曉各地的方言,而且善於見機行事。”宋江道:“賢弟所言,我無不答應。隻是燕青被調撥到盧先鋒部下,我這就發文將他調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商議著,有人來報:“盧先鋒特地派燕青前來報捷。”宋江聽後大喜,說道:“賢弟此行必定能立大功!正巧燕青到來,這也是吉兆。”柴進也很高興。
燕青來到寨中,上帳拜見宋江,吃過酒食。宋江問道:“賢弟是走水路來的,還是走旱路來的?”燕青回答:“乘船來的。”宋江又問:“戴宗回來時說,進兵攻取湖州的事情進展如何?”
燕青稟報道:“自從離開宣州,盧先鋒分兵兩路:先鋒親自率領一半軍馬攻打湖州,殺死了偽留守弓溫及其手下副將五員,收複了湖州,驅散了賊兵,安撫了百姓,同時行文向張招討申複,請求調撥統製前來守禦。特地派我來向主將報捷。分出去的另一半人馬,由林衝率領,前去攻打獨鬆關,最後都到杭州會合。我來的時候,聽說獨鬆關路上每天都在廝殺,但一直未能攻下關隘。先鋒又和朱武前去了,囑咐呼延將軍統領軍隊,守住湖州,等中軍招討調撥的統製到來,護境安民之後,再進兵攻取德清縣,到杭州會合。”
宋江又問:“湖州守禦、攻取德清縣,以及調去獨鬆關廝殺的,這兩處分派的將領,你且把他們的姓名告訴我,一共有多少人去,又有多少人跟隨呼延灼?”燕青說:“有清單在此:
分去獨鬆關廝殺取關,現有正偏將佐二十三員:
先鋒盧俊義朱武林衝董平張清
解珍解寶呂方郭盛歐鵬
鄧飛李忠周通鄒淵鄒潤
孫新顧大嫂李立白勝湯隆
朱貴朱富時遷
現在湖州守禦,即將進兵德清縣,現有正偏將佐一十九員:
呼延灼索超穆弘雷橫楊雄
劉唐單廷圭魏定國陳達楊春
薛永杜遷穆春李雲石勇
龔旺丁得孫張青孫二娘
這兩處將佐共計四十二員。我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商議好下一步進兵的計劃。”
宋江道:“既然如此,兩路進兵攻取最好。剛才柴大官人要和你去方臘賊巢裡麵做細作,你敢去嗎?”燕青道:“主帥差遣,我怎敢不從。小弟願意前往,陪同柴大官人前往。”柴進十分高興,便道:“我扮作一個白衣秀才,你扮作我的仆人。主仆二人,背著琴劍書箱上路,不會引起彆人的懷疑。我們直接去海邊找船,渡過越州,再取小路前往諸暨縣,從那裡穿過山路,離睦州就不遠了。”宋江道:“越州一帶,還是我大宋中原之地,不屬於方臘管轄。我會押一份公文,讓那裡的官府放行。”
擇定日子後,柴進、燕青辭彆宋先鋒,收拾好琴劍書箱,前往海邊找船,前去做細作,這裡暫且不提。有詩為證:
柴進為人誌頗奇,偽為儒士入清溪。
展開說地談天口,誰識其中是禍梯。
且說軍師吳用又對宋江說:“杭州南半邊有錢塘大江,通向海島。要是能有幾個人駕著小船從海邊出發,進入赭山門,到南門外江邊,放起號炮,豎起號旗,城中必然會慌亂。你水軍中的頭領誰願意走這一遭?”話還沒說完,張橫、阮氏三兄弟就說:“我們都去。”宋江道:“杭州西路靠著湖泊,也需要水軍用得上,你們不能都去。”吳用道:“隻讓張橫和阮小七駕船,帶上侯健、段景住去就行。”
當時就挑選了四個人,帶著三十多個水手,攜帶了十多個火炮和號旗,前往海邊找船,朝著錢塘江進發。
看官須知,這一回的故事內容繁多,就像散沙一樣。這是先人書會流傳下來的,每一個情節都要講到,隻是很難在一時之間說完,隻能慢慢展開情節,後麵便會一一呈現。看官隻要牢記關鍵情節,便能知曉其中的奧妙。
再說宋江調遣兵將完畢,回到秀州,謀劃進兵攻取杭州。忽然聽說東京有使者帶著禦酒前來賞賜。宋江率領大小將校,迎接使者入城,謝恩之後,擺下禦酒公宴款待使者。飲酒之際,使者又傳達太醫院奏準的旨意,因為皇上突然染上小疾,要召回神醫安道全回京,在禦前聽用,降下聖旨,讓使者前來帶人。宋江不敢阻攔。
次日,招待使者完畢,便送安道全起程赴京。宋江等人送出十裡長亭為他餞行,安道全便和使者一同回京。有詩讚曰:
安子青囊藝最精,山東行散有聲名。
人誇脈得倉公妙,自負丹如薊子成。
刮骨立看金鏃出,解肌時有刃痕平。
梁山結義堅如石,此彆難忘手足情。
再說宋江將朝廷頒降的賞賜,分發給眾將,擇日祭旗起兵,辭彆劉光世、耿參謀,上馬進兵,水陸並進,船隻與騎兵一同出發。行軍至崇德縣,守將得知消息後,逃回杭州去了。
且說方臘的大太子方天定,把諸位將領召集到行宮商議事情。如今的龍翔宮基址,便是昔日的行宮。當日,諸位將領一同商討如何迎擊宋兵的策略,參與議事的共有二十八員將領,其中包括四位元帥。這四位元帥分彆是:
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鎮國大將軍厲天閏護國大將軍司行方
這四人皆被稱為元帥,並被方臘封贈大將軍的名號。此外,還有二十四人被封為將軍,他們分彆是:
厲天佑吳值趙毅黃愛晁中
湯逢士王薛鬥南冷恭張儉
元興姚義溫克讓茅迪王仁
崔彧廉明徐白張道原鳳儀
張韜蘇涇米泉貝應夔
這二十四位將領,一同被封為將軍。總共二十八員大將,齊聚在方天定的行宮,共同謀劃應對之策。
方天定下達指令說道:“如今宋江作為先鋒,水陸並進,已經渡過江南,接連攻克了我們三個大郡。杭州乃是南國的重要屏障,倘若有所閃失,睦州又怎能守得住?此前司天太監浦文英上奏,說罡星侵入吳地,恐怕會帶來不小的災禍,想必指的就是這夥人。如今他們侵犯我們的領地,你們各位都身受重爵,務必赤膽忠心,報效朝廷,切不可懈怠,以免辜負了朝廷對你們的任用。”
眾將向方天定啟奏道:“主上請放寬心!我們有眾多精兵猛將,還未曾與宋江正麵交鋒。如今雖然丟失了幾處州郡,但都是因為用人不當才導致這樣的結果。如今聽聞宋江、盧俊義分兵三路來攻打杭州。殿下與國師隻需謹慎守護寧海軍城郭,以此作為萬年基業;我們眾將各自分兵調遣,前去迎敵。”
太子方天定聽後十分高興,隨即傳下命令,也分三路軍馬前去策應,隻留下國師鄧元覺一同保衛城池。分出去的三位元帥分彆是:
護國元帥司行方,率領四員首將,前往德清州救援:
薛鬥南黃愛徐白米泉
鎮國元帥厲天閏,率領四員首將,前往獨鬆關救援:
厲天佑張儉張韜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