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回到京城後,處理完所有事務,皇上賜給他一個月的假期在家休息。賈政年紀漸長,事務繁重且身體不如從前,再加上這幾年在外,和家人聚少離多,如今能安然和家人在庭院中團聚,心中滿是歡喜。他把府裡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拋到了腦後,平日裡不是看書,就是和清客們下棋喝酒。有時白天,還會和母親、妻子、兒女一起享受天倫之樂。
今年八月初三是賈母的八十大壽,因為親友都會前來,擔心宴席安排不過來,賈政便早早地和賈赦、賈珍、賈璉等人商量。大家決定從七月二十八日到八月初五日,榮國府和寧國府同時舉辦宴會。寧國府專門宴請男賓,榮國府則招待女眷。大觀園裡的綴錦閣和嘉蔭堂等幾處寬敞的地方,被收拾出來作為休息之處。二十八日邀請皇親國戚、駙馬、王公貴族以及各位公主、郡主、王妃、國君、太君、夫人等;二十九日招待朝廷官員、都督、鎮守將軍以及他們的夫人;三十日宴請各級官員及其夫人,還有遠近的親友女眷。八月初一是賈赦設家宴,初二是賈政,初三是賈珍和賈璉,初四是賈府族中男女老少共同湊辦的家宴。初五則是賴大、林之孝等府裡管事的人湊錢辦的宴席。
從七月上旬開始,送壽禮的人就接連不斷。禮部接到聖旨,賞賜給賈母一柄金玉如意、四匹彩緞、四個金玉環和五百兩庫銀。元春也派太監送來了一尊金壽星、一根沉香拐杖、一串伽南珠、一盒福壽香、一對金錠、四對銀錠、十二匹彩緞和四隻玉杯。其餘從親王、駙馬到大小文武官員,凡是和賈府有往來的,都送來了壽禮,多得數都數不過來。堂屋裡擺下大桌案,鋪上紅氈子,把所有精致的禮物都陳列出來,請賈母過目。剛開始的一兩天,賈母還興致勃勃地過來看看,後來看煩了,便不再過目,隻說:“讓鳳丫頭收起來,改天閒了再看。”
到了二十八日,兩府都張燈結彩,屏風上畫著鸞鳳,褥墊繡著芙蓉,笙簫鼓樂的聲音傳遍大街小巷。寧國府這天隻接待了北靜王、南安郡王、永昌駙馬、樂善郡王以及幾位世襲的公侯。榮國府則迎來了南安王太妃、北靜王妃以及幾位公侯夫人。賈母等人都按照品級穿上華麗的服飾,出門迎接。大家見麵後,先被請進大觀園的嘉蔭堂,喝完茶、換好衣服,才來到榮慶堂,向賈母拜壽並就座。眾人謙讓了好一會兒,才紛紛入席。
上麵兩桌坐著南安王妃和北靜王妃,下麵依次是各位公侯夫人。左邊下首一桌,陪客是錦鄉侯夫人和臨昌伯夫人;右邊下首一桌,是賈母的主位。邢夫人、王夫人帶著尤氏、王熙鳳以及族裡的幾個媳婦,像兩排雁翅一樣站在賈母身後侍奉。林之孝家的和賴大家的帶著一眾媳婦,在竹簾外麵負責上菜斟酒。周瑞家的帶著幾個丫鬟,在圍屏後麵聽候使喚。凡是跟來的人,早就有人安排到彆處招待去了。
不一會兒,戲台上開場了,台下一排站著十二個還沒留發的小廝伺候著。很快,一個小廝捧著戲單走到台階下,先遞給負責傳話的媳婦。這個媳婦接過戲單,才遞給林之孝家的。林之孝家的用一個小茶盤托著,側身走進竹簾,把戲單遞給尤氏的侍妾佩鳳。佩鳳接過戲單,才呈給尤氏。尤氏端著戲單走到上席,南安太妃謙讓了一番,點了一出吉祥喜慶的戲,接著又謙讓了一回,北靜王妃也點了一出。眾人又互相讓了讓,便讓戲班子隨便挑好戲唱。過了一會兒,菜上了四道,湯也上了一道,跟來的各家都給了賞錢。大家便起身換衣服,重新回到園子裡,又有人獻上好茶。
南安太妃問起寶玉,賈母笑著說:“今天好幾處廟裡在念‘保安延壽經’,他去跪經了。”又問起各位小姐,賈母笑著說:“她們姊妹們,有的病了,有的身體弱,見了人還害羞,所以我讓她們幫我看屋子去了。我叫了一班小戲子,在那邊廳上陪著她們姨娘家的姊妹們看戲呢。”南安太妃笑著說:“既然這樣,把她們叫過來吧。”賈母回頭讓王熙鳳把史湘雲、薛寶釵、林黛玉帶來,“再叫你三妹妹陪著一起來就行。”
王熙鳳答應後,來到賈母這邊,隻見姊妹們正在吃果子看戲,寶玉也剛從廟裡跪經回來。王熙鳳傳達了賈母的話。於是,寶釵姊妹和黛玉、探春、湘雲五人來到園子裡。大家見麵後,不過是請安、問好、讓座之類的禮節。眾人中有的互相見過,也有一兩家之前沒見過麵的,見了這幾位小姐,都齊聲誇讚。其中史湘雲最熟,南安太妃笑著說:“你在這裡,聽說我來了也不出來,還非得等著人去請。我明天找你叔叔算賬。”說著,一手拉著探春,一手拉著寶釵,問她們幾歲了,又連連誇讚。接著鬆開她們兩個,又拉著黛玉和寶琴,仔細地看了看,也大大地誇獎了一番。南安太妃笑著說:“個個都好,都不知道該誇哪一個好了。”早就有人準備好五份禮物:五個金玉戒指和五串腕香珠。南安太妃笑著說:“姑娘們彆笑話,留著賞給丫頭們吧。”五人連忙拜謝。北靜王妃也送了五樣禮物,其他的就不多說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喝完茶,眾人在園子裡稍微逛了逛,賈母等人便又請大家入席。南安太妃推辭說身體不舒服,“今天要是不來,實在說不過去,所以請恕我先告辭了。”賈母等人聽了,也不好強留,大家又客氣了一番,把南安太妃送到園門口,看著她坐轎離開。接著,北靜王妃也坐了一會兒就告辭了。其他人有的坐到宴席結束,有的沒等到宴席結束就走了。
賈母勞累了一天,第二天便不再出來會客,所有事務都由邢夫人和王夫人接待安排。那些世家子弟來拜壽的,隻到大廳上行禮,賈赦、賈政、賈珍等人回禮並招待,讓他們到寧國府去赴宴。這些暫且不提。
這幾天,尤氏晚上也不回寧國府,白天忙著招待客人,晚上陪著賈母說笑,還幫著王熙鳳整理各種大小器皿,以及收放賞禮等事務。晚上她就住在大觀園裡李紈的房間。這天晚上,伺候賈母吃完晚飯後,賈母說:“你們也累了,我也累了,早點找點吃的,歇歇吧。明天還得早起忙活呢。”尤氏答應著退了出來,到王熙鳳房裡去吃飯。王熙鳳在樓上看著人收新送來的圍屏,隻有平兒在房裡幫王熙鳳疊衣服。尤氏問:“你們奶奶吃過飯了嗎?”平兒笑著說:“吃飯肯定會請奶奶去的呀。”尤氏笑著說:“既然這樣,我去彆的地方找點吃的。我都快餓壞了。”說著,就要走。平兒連忙笑著說:“奶奶請留步。這裡有點心,先吃點墊墊肚子,等會兒再吃飯。”尤氏笑著說:“你們這麼忙,我去園子裡找她們姊妹們湊湊熱鬨。”一邊說,一邊就走了。平兒留不住,隻好作罷。
再說尤氏徑直來到園子裡,隻見園中的正門和各處角門都還沒關,各色彩燈還亮著。尤氏回頭讓小丫頭去叫當班的女人。小丫頭走進值班房,裡麵一個人影都沒有,回來如實告訴了尤氏。尤氏便吩咐去傳管家的女人。小丫頭答應著出去,來到二門外的鹿頂內,這裡是管事的女人聚集議事的地方。到了那兒,隻有兩個婆子在分菜果。小丫頭問:“哪位奶奶在這兒?東府的奶奶急著找一位奶奶,有話要吩咐。”
這兩個婆子隻顧著分菜果,又聽說找的是東府的奶奶,沒太當回事,就回話說:“管家奶奶們剛散了。”小丫頭說:“散了,你們就到她們家裡去傳信呀。”婆子說:“我們隻管看屋子,不管傳人。姑娘要傳人,再派專門傳人的去。”小丫頭聽了說:“哎呀,這可反了!你們怎麼能不傳呢?你以為我是新來的好糊弄,就想蒙我!平時你們不就是乾這個的嗎!這會子要是打聽到什麼好處,或者哪個管家奶奶得了賞賜,你們就爭著像狗一樣跑去傳信,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璉二奶奶要傳你們,你們也這麼回?”這兩個婆子一來喝了酒,二來被小丫頭戳到痛處,頓時惱羞成怒,回嘴道:“你彆胡說八道!我們的事,傳不傳和你沒關係!你彆挑我們的刺,你想想,你爹娘在那邊管家爺們跟前,比我們還會溜須拍馬呢。什麼‘清水下雜麵,你吃我也見’,各管各的事,你有本事,到你們那邊去顯擺。在我們這兒,你還早著呢!”小丫頭聽了,氣得臉色發白,說:“好,好,這話可真說得好!”轉身就進去回話了。
尤氏早就進了園子,正好遇見襲人、寶琴、湘雲三人和地藏庵的兩個姑子在說故事、開玩笑。尤氏說自己餓了,先到怡紅院去。襲人拿出幾樣葷素點心給尤氏吃。兩個姑子、寶琴、湘雲等人都在喝茶,繼續說故事。
小丫頭一路找過來,氣呼呼地把剛才的事都說了出來。尤氏聽了,冷笑著說:“這是哪兩個?”兩個姑子和寶琴、湘雲等人聽了,生怕尤氏生氣,連忙勸說:“不會有這種事,肯定是這丫頭聽錯了。”兩個姑子笑著推那丫頭說:“你這孩子,脾氣也太大了。那些糊塗老婆子的話,你不該回來學舌。咱們奶奶千金之體,忙了好幾天,連口熱湯都沒吃,我們哄她高興還來不及,你說這些做什麼。”襲人也趕緊笑著把小丫頭拉出去,說:“好妹子,你先出去歇歇,我派人去叫她們。”尤氏說:“你彆派人,你去把這兩個婆子叫來,到那邊把她們家的鳳兒也叫來。”襲人笑著說:“我去請。”尤氏說:“偏不要你去。”兩個姑子連忙站起來,笑著說:“奶奶一向寬宏大量,今天是老祖宗的大日子,奶奶要是生氣,難免讓人議論。”寶琴和湘雲也都笑著勸解。尤氏說:“要不是看在老太太生日的份上,我絕不輕饒。先暫且放著吧。”
正說著,襲人早就又派了一個丫頭到園門外找人,正好遇見周瑞家的。小丫頭就把這事告訴了周瑞家的。周瑞家的雖然不管事,但她平日裡仗著是王夫人的陪房,有些臉麵,為人又乖巧圓滑,專門喜歡到處討好賣乖,所以各處房裡的主子都喜歡她。她今天聽了這話,急忙跑到怡紅院來,一邊跑一邊說:“可把奶奶氣壞了,這還得了!我們家裡現在慣得這些人太不像話了。偏偏我不在跟前,要是我在,先賞她們幾個耳光,等過了這幾天再跟她們算賬。”尤氏見了她,笑著說:“周姐姐,你來評評理。這都什麼時候了,門還大開著,燈火通明的,進出的人又雜,萬一出點什麼事,怎麼得了?所以我叫當班的人把燈吹了,把門關上。誰知道一個人影都沒有。”周瑞家的說:“這還了得!前兒二奶奶還吩咐過她們,說這幾天人多事雜,晚上要早點關門吹燈,不是園子裡的人不許放進去。今天就沒人管了。這事過了這幾天,非得好好教訓幾個人不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尤氏又說起小丫頭剛才的遭遇。周瑞家的趕忙安慰道:“奶奶您彆生氣,等這陣子忙完,我告訴管事的,非得狠狠教訓那兩個婆子不可。就問問她們,是誰教她們說‘各家門各家戶’這種混賬話的!我已經讓她們把燈吹了,把正門和角門都關上了。”正說著,隻見王熙鳳派人來請尤氏去吃飯。尤氏說:“我也不餓了,剛吃了幾個點心,你回去告訴你們奶奶,讓她自己吃吧。”
過了一會兒,周瑞家的找了個機會出去,就把剛才發生的事告訴了王熙鳳,還說:“這兩個婆子就是管家奶奶,平時我們和她們打交道,就覺得她們像惡狼一樣凶狠。奶奶要是不懲治一下,大奶奶的麵子可往哪兒擱。”王熙鳳聽了,說道:“既然這樣,把這兩個人的名字記下來,等這幾天忙完,把她們捆起來,送到那邊府裡,讓大嫂子處置。不管是打幾板子,還是大嫂子開恩饒了她們,隨她的便,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周瑞家的聽了,心裡正求之不得。她平日裡就和這幾個人關係不好,出來後就馬上叫一個小廝到林之孝家,傳達王熙鳳的話,讓林之孝家的立刻來見大奶奶;同時又派人馬上把那兩個婆子捆起來,押到馬圈裡,派人看守著。
林之孝家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時天已經黑了,點上了燈,她趕忙坐車進府。她先去見王熙鳳,到了二門口,讓人傳了話進去。丫頭們出來說:“奶奶剛歇下。大奶奶在園子裡,大娘您去見大奶奶就行了。”林之孝家的隻好進園,來到稻香村。丫鬟們進去通報,尤氏聽了,反倒覺得不好意思,連忙把她叫進來,笑著對她說:“我不過是因為找人沒找到,所以問問你。你既然已經出去了,也不是什麼大事,誰又把你叫進來,讓你白跑一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我已經不追究了。”林之孝家的也笑著說:“二奶奶派人傳我,說奶奶您有話吩咐。”尤氏笑著說:“這是哪兒的話,就當你沒走,隨便問問你。這肯定又是誰多嘴,告訴了鳳丫頭,大概是周姐姐說的吧。你回家歇著吧,沒什麼大事。”李紈想要說明原因,尤氏卻攔住了她。
林之孝家的見這樣,隻好轉身出園。正巧碰到趙姨娘,趙姨娘笑著說:“哎喲喲,我的嫂子!這時候還不回家歇歇,還跑來跑去做什麼呢?”林之孝家的便笑著把自己為什麼進來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這又是一件新鮮事。趙姨娘向來喜歡打聽這些事兒,而且平日裡和管事的女人們關係密切,互相勾結,好做些小動作。剛才發生的事情,她已經聽說了八九分。聽林之孝家的這麼說,就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林之孝家的。林之孝家的聽了,笑著說:“原來是這麼回事,這算個什麼呀!要是開恩,就彆計較了;要是心胸窄點兒,打幾下也就算了。”趙姨娘說:“我的嫂子,事情雖然不大,可也能看出她們太張狂了。巴巴地把你傳進來,明擺著是戲弄你、耍你呢。快回去歇歇吧,明天還有事呢,也不留你喝茶了。”
說完,林之孝家的出來,走到側門前,就有剛才那兩個婆子的女兒跑上來,哭著求情。林之孝家的笑著說:“你這孩子真糊塗,誰叫你娘喝酒亂說話,惹出了事,連我都不知道。二奶奶派人把她捆了,我也跟著受牽連。我能替誰去求情呢。”這兩個小丫頭才七八歲,不懂事,隻是一個勁兒地哭著求告。纏得林之孝家的沒辦法,就說:“糊塗東西!你放著現成的門路不走,卻來纏著我。你姐姐不是給那邊太太做陪房費大娘的兒子當媳婦了嗎?你趕緊過去告訴你姐姐,讓你親家娘跟太太一說,什麼事解決不了!”這句話提醒了其中一個小丫頭,另一個還在哀求。林之孝家的啐了一口說:“糊塗蟲!她去一說,事情自然就都解決了。哪有隻放了你媽,卻隻打你媽的道理。”說完,就上車走了。
這個小丫頭果然跑過去,把事情告訴了她姐姐,又和費婆子說了。這費婆子原本是邢夫人的陪房,早些年也風光過,隻因為賈母近來不太待見邢夫人,所以連帶著這邊的人也沒了威勢。凡是賈政這邊有些體麵的人,那邊的人都虎視眈眈的。這費婆子經常倚老賣老,仗著邢夫人,經常喝點酒,嘴裡罵罵咧咧,胡亂發泄怨氣。如今賈母慶壽這麼大的事,她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彆人施展才能、辦事,吆喝指揮,心裡早就不痛快了,經常指桑罵槐,說些閒言碎語。這邊的人也不跟她計較。如今聽說周瑞家的捆了她親家,更是火上澆油,借著酒勁,指著隔斷的牆大罵了一通,然後就跑上來求邢夫人,說她親家沒什麼錯,“不過是和那邊府裡大奶奶的小丫頭拌了兩句嘴,周瑞家的就挑唆咱家二奶奶,把人捆到馬圈裡,等過了這兩天還要打。求太太——我那親家娘也是七八十歲的老婆子了——跟二奶奶說一聲,饒了她這一回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邢夫人自從為了鴛鴦的事討了沒趣之後,後來又看到賈母越發冷淡她,王熙鳳的麵子反倒比自己還大;而且前幾天南安太妃來了,要見姑娘們,賈母隻讓探春出來,迎春就像不存在似的,她心裡早就又怨又氣,隻是發作不出來。又趕上這一幫小人在旁邊,他們心裡嫉妒、懷恨,不敢明著發作,就在背地裡造謠生事,挑撥主人之間的關係。一開始不過是告那邊的奴才,後來漸漸地就告到王熙鳳身上,說她“隻知道哄著老太太高興,好作威作福,轄製著璉二爺,還挑撥二太太,根本不把這邊的正經太太放在眼裡”。後來又告到王夫人那裡,說:“老太太不喜歡太太,都是二太太和璉二奶奶挑撥的。”邢夫人就算是鐵石心腸的人,畢竟是女人,終究還是會生出些嫌隙之心,最近因此特彆厭惡王熙鳳。如今聽了費婆子這一番話,也不表態,不說是對是錯。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見過賈母後,族裡的人都到齊了,開始坐席、開戲。賈母心情很好,又看到今天沒有遠親,都是自己族裡的子侄輩,就穿著家常便服出來,在堂上接受眾人行禮。當中單獨擺了一張榻,引枕、靠背、腳踏都齊全,賈母自己歪在榻上。榻的前後左右,都是一色的小矮凳,寶釵、寶琴、黛玉、湘雲、迎春、探春、惜春等姊妹們圍坐在周圍。因為賈的母親帶著女兒喜鸞,賈瓊的母親帶著女兒四姐兒,還有幾房的孫女兒,大大小小一共有二十來個。賈母唯獨覺得喜鸞和四姐兒長得漂亮,說話做事也與眾不同,心裡很喜歡,就讓她兩個也到榻前,和自己一起坐。寶玉則在榻下,給賈母捶腿。
首席坐著薛姨媽,下麵兩排都按照房頭輩數依次坐下。簾外兩廊都是族裡的男客,也依次坐好。先是女客們一批一批地上前行禮,然後才是男客行禮。賈母歪在榻上,隻讓人說“免了吧”,眾人早就行禮完畢。然後賴大等人帶領眾家人,從儀門一直跪到大廳上,磕頭行禮完畢,接著是眾家下媳婦行禮,然後是各房的丫鬟,足足鬨騰了兩三個時辰,像吃了兩三頓飯的時間那麼久。然後又抬了許多雀籠來,在院子當中放生。賈赦等人焚燒了天地壽星紙,這才開始唱戲、飲酒。直到中場休息,賈母才進來歇息,讓大家隨便活動,還讓王熙鳳留下喜鸞和四姐兒玩兩天再走。王熙鳳出來後就和她們的母親說了,她們的母親平日裡都承蒙王熙鳳的照顧,自然求之不得。喜鸞和四姐兒也願意在園子裡玩耍,晚上就不回家了。
邢夫人一直等到晚上散席的時候,當著很多人的麵,陪著笑臉向王熙鳳求情說:“我聽說昨天晚上二奶奶生氣,派周管家的娘子捆了兩個老婆子,也不知道她們犯了什麼錯。按理說我不該求情,可我想老太太過好日子,都還發狠地舍錢舍米,救濟窮苦老人,咱們家倒好,先折騰起老人家來了。就算不看我的麵子,也看在老太太的份上,就放了她們吧。”說完,就上車走了。
王熙鳳聽了這話,又當著這麼多人,又羞又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憋得臉都漲紫了。她回頭笑著對賴大家的等人說:“這是哪兒的話。昨天是因為這裡的人得罪了那邊府裡的大嫂子,我怕大嫂子多心,所以都讓她處置,並不是因為得罪了我。這又是哪個通風報信的,這麼快就傳到太太耳朵裡了。”王夫人問是怎麼回事,王熙鳳笑著把昨天的事情說了一遍。尤氏也笑著說:“連我都不知道,你也真是多事了。”王熙鳳說:“我是為了你臉上好看,所以等你處置,這不過是個禮數。就好比我在你那裡,要是有人得罪了我,你自然也會把人送過來,讓我處置。不管是誰,再怎麼好的奴才,也不能壞了這個禮數。這又不知道是誰跑去獻殷勤,把這麼點事兒也當成大事去說。”王夫人說:“你太太說的對。珍哥兒媳婦也不是外人,也不用這麼多虛禮。老太太的生日要緊,放了她們吧。”說著,回頭就讓人去放了那兩個婆子。
王熙鳳越想越覺得又氣又愧,不知不覺間,心裡的那股勁兒就像被戳破的氣球,從生氣轉為了悲傷,眼淚忍不住滾落下來。她賭著氣回到自己房裡,偷偷地哭泣,不想讓彆人察覺。偏偏這時,賈母派琥珀來叫她,說立刻要見她說話。琥珀看到王熙鳳這副模樣,十分詫異,說道:“這是怎麼了?好好的,出什麼事了?那邊正急著等你呢。”王熙鳳聽了,趕忙擦乾眼淚,洗了洗臉,重新上了脂粉,這才和琥珀一起過去。
賈母見了王熙鳳,便問道:“前兒那些送禮來的人家,一共有幾家送了圍屏啊?”王熙鳳回答道:“一共有十六家送了圍屏,其中十二架是大的,四架是小的炕屏。在這些圍屏裡,隻有江南甄家送的一架大屏十二扇,大紅緞子緙絲的‘滿床笏’,另一麵是泥金的‘百壽圖’,那是頭等的好東西。還有粵海將軍鄔家送的一架玻璃圍屏,也還不錯。”賈母說:“既然這樣,這兩架彆動,好好放著,我有用,要拿來送人。”王熙鳳答應了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時,鴛鴦忽然走到王熙鳳麵前,盯著她的臉看個不停。這引得賈母問道:“你不認識她嗎?乾嘛一直盯著她看。”鴛鴦笑著說:“奇怪,她的眼睛怎麼腫腫的,所以我才多看幾眼。”賈母聽了,便把王熙鳳叫到跟前,也眯著眼仔細瞧。王熙鳳笑著解釋說:“剛才覺得眼睛一陣癢癢,揉了揉,就揉腫了些。”鴛鴦笑著追問:“該不會又是受了誰的氣吧?”王熙鳳連忙說道:“誰敢給我氣受呀,就算真受了氣,今天是老太太的好日子,我也不敢哭呀。”賈母說:“這就對了。我正準備吃晚飯呢,你在這兒伺候我吃,剩下的你就和珍兒媳婦一起吃。你們兩個在這兒幫著兩位師傅,替我揀佛豆兒,也算給自己積積壽。前兒你姊妹們和寶玉都揀過了,如今也讓你們揀揀,可彆說我偏心。”
說話間,先擺上了一桌素菜,兩位姑子先吃了。之後才擺上葷菜,賈母吃完後,把飯菜抬到外間。尤氏和王熙鳳二人正吃著,賈母又叫人把喜鸞和四姐兒也叫來,等她們倆吃完,洗了手,點上香,又讓人捧來一升豆子。兩位姑子先念了佛偈,然後開始一個一個地把豆子揀到一個簸籮裡,每揀一個,就念一聲佛。明天把這些豆子煮熟了,讓人在十字街結緣,為賈母祈福增壽。賈母歪在一旁,聽著兩位姑子講一些佛家的因果善事。
鴛鴦早就聽琥珀說王熙鳳哭了,又和平兒打聽了事情的緣由。晚上人都散了之後,她便向賈母回稟:“二奶奶還在哭呢,那邊大太太當著眾人的麵,讓二奶奶下不來台。”賈母問是怎麼回事,鴛鴦就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賈母聽了,說道:“這正是鳳丫頭懂禮數的地方,難道為了我的生日,就任由奴才們把一族裡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嗎?這是大太太平日裡憋了一肚子氣,不敢發作,所以今天借著這件事來發作,明擺著是當著眾人的麵,不給鳳兒麵子罷了。”正說著,隻見寶琴等人進來了,賈母便不再說下去了。
賈母問寶琴:“你從哪兒來呀?”寶琴回答道:“在園子裡林姐姐屋裡,大家一起聊天呢。”賈母忽然想起一件事,急忙喚來一個老婆子,吩咐她:“到園子裡各處女人們跟前,都囑咐囑咐,留下的喜姐兒和四姐兒,雖說家境貧寒,但和家裡的姑娘們沒什麼兩樣,大家都要用心照看。我知道咱們家的男男女女,都是‘一個富貴心,兩隻體麵眼’,未必會把她倆放在眼裡。要是有人小看了她們,我知道了可饒不了。”老婆子答應著正要走,鴛鴦說:“還是我去吧。她們哪兒會聽她的話。”說著,就徑直往園子走去。
鴛鴦先到稻香村,李紈和尤氏都不在這兒。問丫鬟們,丫鬟說:“都在三姑娘那兒呢。”鴛鴦轉身又來到曉翠堂,果然看見園子裡的人都在那兒有說有笑。大家見她來了,都笑著問:“你這時候又跑過來做什麼呀?”還讓她坐下。鴛鴦笑著說:“不許我來逛逛嗎?”接著就把剛才賈母交代的話說了一遍。李紈連忙起身聽著,然後叫人把各處管事的頭兒都喚來一個,讓他們把話傳給大家知道。這些暫且不提。
這時,尤氏笑著說:“老太太可真是想得周到,說實在的,我們這些年輕力壯的人,就算捆上十個,也趕不上老太太。”李紈說:“鳳丫頭靠著那股子鬼機靈,還能跟老太太的想法沾點邊。咱們可就不行了。”鴛鴦說:“罷了罷了,還提鳳丫頭虎丫頭呢,她也挺可憐的。這幾年雖說在老太太、太太跟前沒出過什麼差錯,可暗地裡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總而言之,做人太難了:要是太老實,沒有點機靈勁兒,公婆就嫌太老實,家裡人也不怕你;要是有點機靈勁兒,又難免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如今咱們家裡更過分,新冒出來的這些底下當差的奶奶們,一個個都心高氣傲,都不知道自己要怎麼樣才好,稍微有點不如意,不是在背地裡說人壞話,就是挑撥是非。我怕老太太生氣,一直都忍著沒說。不然我要是說出來,大家都彆想過太平日子。我可不是當著三姑娘的麵說,老太太偏愛寶玉,有人在背地裡抱怨也就算了,畢竟算是偏心。如今老太太偏愛你,我聽著也覺得不太好。你們說這可笑不可笑?”探春笑著說:“糊塗人多,哪能計較那麼多。我倒是覺得,小戶人家人口少,雖說家境貧寒些,可一家人歡天喜地,過得快快樂樂的。像我們這樣的大戶人家,人多嘴雜,外頭看著我們這些千金萬金的小姐,好像特彆快樂,可誰知道我們這兒有說不出的煩惱,更難受。”寶玉說:“誰都像三妹妹你這麼多心。我常常勸你,彆去聽那些俗人的話,彆想那些俗事,隻管安享富貴榮華就是了。不像我們,沒這清福,就該在這塵世裡鬨騰。”尤氏說:“誰都像你呀,真是一心無掛礙,隻知道和姊妹們玩鬨,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再過幾年,還是這樣,一點也不為以後的事操心。”寶玉笑著說:“我能和姊妹們過一天是一天,死了就一了百了。還管什麼以後的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紈等人都笑著說:“你這又胡說了。就算你沒出息,打算一輩子都在這兒,難道你姊妹們都不出嫁嗎?”尤氏笑著說:“怪不得人家說他白長了這麼大,到底是個又傻又呆的。”寶玉笑著說:“世事難料,誰知道誰什麼時候死。說不定我今天明天、今年明年就死了,那也算是這輩子遂心如意了。”眾人不等他說完,就說:“你又犯瘋病了,彆和他說話。跟他說話,不是聽到呆話,就是聽到瘋話。”喜鸞笑著說:“二哥哥,你彆這麼說,等這裡的姐姐們都出嫁了,橫豎老太太、太太也會覺得寂寞,我就來和你作伴。”李紈、尤氏等人都笑著說:“姑娘也彆說傻話,難道你不出嫁嗎?這話哄誰呢。”說得喜鸞低下了頭。這時已經是起更時分,大家各自回房休息,暫且不表。
再說鴛鴦徑直往回走,剛到園門前,隻見角門虛掩著,還沒上門閂。此時園子裡沒有人走動,隻有值班房裡透出點點燈光,天上掛著半輪微月。鴛鴦身邊沒有伴兒,也沒提燈籠,她腳步又輕,所以值班的人都沒注意到她。偏偏鴛鴦這時想小解,便離開甬路,找了一處長著微草的地方,走到一座湖山石後麵、大桂樹的樹蔭下。剛轉過石頭,隻聽到一陣衣衫的響動,嚇了她一大跳。定睛一看,隻見有兩個人在那兒,見她來了,就想往石頭後麵的樹叢裡藏躲。鴛鴦眼尖,借著月色,看清楚其中一個穿著紅裙子,梳著鬅頭,身材高大豐壯,正是迎春房裡的司棋。鴛鴦還以為她和彆的女孩子一樣,在這兒方便,見自己來了,故意藏起來嚇唬人,就笑著喊道:“司棋,你還不快點出來,嚇著我,我可就喊人了,把你當賊抓起來。都這麼大的丫頭了,沒日沒夜的就知道玩個沒完。”
這本來是鴛鴦開玩笑的話,想叫司棋出來。可誰知司棋做賊心虛,以為鴛鴦已經看到了他們的秘密,生怕她喊起來,讓大家都知道了,那可就更糟了。而且平日裡鴛鴦和自己關係親厚,不像彆人,於是司棋從樹後跑出來,一把拉住鴛鴦,雙膝跪地,哀求道:“好姐姐,千萬彆嚷嚷!”鴛鴦反倒被弄得莫名其妙,急忙把她拉起來,笑著問道:“這是怎麼了?”司棋滿臉通紅,又流下淚來。鴛鴦再一回想,剛才看到的另一個人影,恍惚間像是個小廝,心裡便猜出了八九分,自己反倒羞得麵紅耳赤,又害怕起來。她定了定神,急忙小聲問道:“那個人是誰?”司棋又跪下來,說:“是我姑舅兄弟。”鴛鴦啐了一口,說:“要死,要死。”司棋又回頭小聲說:“你彆藏著了,姐姐已經看見了,快出來磕頭。”那小廝聽了,隻得也從樹後爬出來,不停地磕頭。
鴛鴦連忙想轉身離開,司棋卻拉住她苦苦哀求,哭著說:“我們的性命,都在姐姐你身上了,隻求姐姐救我們一命!”鴛鴦說:“你放心,我肯定不會告訴任何人的。”話還沒說完,隻聽到角門上有人說:“金姑娘已經出去了,把角門上鎖吧。”鴛鴦正被司棋拉住,脫不了身,聽到這話,便回應道:“我在這兒有點事,先彆鎖門,我這就出來。”司棋聽了,隻得鬆開手,讓鴛鴦走了。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