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 召士會壽餘紿秦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 召士會壽餘紿秦

第四十八回 刺先克五將亂晉 召士會壽餘紿秦(1 / 1)

話說箕鄭父、士穀、梁益耳三人商議,打算等秦兵攻勢緊急之時,便在國內趁機作亂,企圖取代趙盾的地位。沒想到趙盾率軍偷襲,大敗秦兵,凱旋而歸,這讓他們心中愈發憤恨。先都是下軍佐,由於主將先蔑被趙盾算計,無奈出奔秦國,他也因此痛恨趙盾。正巧,蒯得因軍事上的失誤,被先克剝奪了田祿,心中滿是怨恨,便向士穀傾訴。士穀說:“先克依仗著趙孟趙盾)的勢力,才敢如此橫行霸道。趙盾能專製的,不過是中軍罷了。若能找到一位敢死之士,先去刺殺先克,趙盾的勢力就會變得孤立。要辦成這件事,非得先都不可!”蒯得說:“先都因為主帥被趙盾出賣,心裡也恨透了趙盾。”士穀說:“既然如此,那先克就不難對付了。”接著,他湊到蒯得耳邊,低聲說:“隻需如此這般……,就能解決問題。”蒯得聽後,十分高興,說道:“我這就去跟他說。”

蒯得去見先都,沒想到先都先開了口:“趙孟背叛了士季先蔑),偷襲並打敗了秦軍,毫無信義可言,實在難以與他共事。”蒯得便把士穀的話告訴了先都。先都說:“若真能這樣,那可是晉國的幸事!”

當時,冬月即將過去,臨近新春。先克前往箕城,拜謁他的祖先先軫的祠堂。先都派家丁埋伏在箕城郊外,等先克一過去,便遠遠地跟在後麵,瞅準時機,眾人一擁而上,將先克刺殺。先克的隨從們驚慌失措,四處逃散。趙盾得知先克被賊人殺害,極為憤怒,嚴令司寇限期緝拿凶手,每五天檢查一次進度。先都等人慌了神,與蒯得商議後,慫恿士穀、梁益耳等人儘快發動叛亂。梁益耳在醉酒後,把這件事泄露給了梁弘。梁弘大驚失色,說道:“這可是滅族的大罪啊!”於是,他秘密地將此事告知了臾駢,臾駢又轉告給了趙盾。趙盾立刻集結甲士,準備好兵車,吩咐眾人聽候命令。

先都聽說趙氏集結甲士、準備兵車,懷疑他們的陰謀已經泄露,急忙跑到士穀那裡,催促他趕緊行動。箕鄭父打算趁著上元節晉侯賞賜大家飲酒歡聚時,趁亂行事,眾人商議許久,一直沒有定論。趙盾先派臾駢包圍了先都的家,將先都抓起來投入大牢。梁益耳和蒯得在慌亂之中,想與箕鄭父、士穀集合四族的家丁,把先都從獄中劫出來,一起發動叛亂。趙盾卻派人把先都的陰謀告訴了箕鄭父,還請他入朝商議對策。箕鄭父心想:“趙孟召見我,大概是不懷疑我吧。”於是,他沒帶多少隨從,就坦然前往。原來,趙孟因為箕鄭父擔任上軍元帥,擔心他鼓動眾人一起叛亂,所以假意召見他。箕鄭父不知是計,來到朝堂。趙盾把他留在朝房,和他商議先都的事情。同時,秘密派遣荀林父、郤缺、欒盾率領三支軍隊,分彆去捉拿士穀、梁益耳、蒯得三人,將他們都關進了大牢。荀林父等三位將領完成任務後,來到朝房彙報。荀林父大聲喝道:“箕鄭父也參與了叛亂,為何還不把他投入大牢?”箕鄭父辯解道:“我有留守都城的功勞,當時三軍都在城外,隻有我留在城中,那時我都沒叛亂,如今諸位大臣都在,我怎麼會自尋死路呢?”趙盾說:“你遲遲沒有發動叛亂,正是在等先都和蒯得。我已經查明了真相,你無需多言!”箕鄭父隻好低頭認罪,被關進了大牢。

趙盾將此事奏報給晉靈公,打算將先都等五人處死。晉靈公年紀尚小,隻是點頭表示同意。晉靈公回宮後,襄夫人聽說五人被關在獄中,便問靈公:“相國打算怎麼處置他們?”靈公說:“相國說:‘他們的罪行都該被誅殺。’”襄夫人說:“這些人不過是因為爭權才引發事端,原本並沒有篡逆的意圖。況且,主謀殺害先克的,不過一兩個人,罪行有主犯和從犯之分,怎能一概而論全部處死呢?近年來,德高望重的老臣逐漸離世,人才稀少,一朝之間殺掉五位大臣,恐怕朝堂上的職位都要空缺了,這難道不值得憂慮嗎?”第二天,靈公把襄夫人的話轉述給趙盾。趙盾上奏說:“君主年少,國家人心不穩,大臣擅自殺人,如果不大肆誅殺,如何能懲戒後人呢?”於是,趙盾以不尊國君之罪,將先都、士穀、箕鄭父、梁益耳、蒯得五人,在集市上斬首示眾。同時,錄用先克的兒子先縠為大夫。國人畏懼趙盾的嚴厲,無不戰戰兢兢。

狐射姑在潞國聽說了這件事,驚歎道:“幸好啊!我能免於一死。”一天,潞國大夫酆舒問狐射姑:“趙盾和趙衰,這兩人誰更賢能呢?”狐射姑回答說:“趙衰就像冬日的太陽,趙盾則像夏日的太陽。冬日人們依賴太陽的溫暖,夏日人們卻畏懼太陽的熾熱。”酆舒笑著說:“你身為老將,也害怕趙孟嗎?”

閒話暫且不提。再說楚穆王自從篡位之後,也有稱霸中原的誌向。他聽到諜報說:“晉國新君剛剛即位,趙盾獨攬大權,晉國的大夫們相互爭權奪利、自相殘殺。”於是,他召集群臣商議,打算出兵攻打鄭國。大夫範山進言說:“晉國君主年幼,大臣們一心爭權,無心顧及諸侯之事。趁此時出兵爭奪北方,誰能抵擋呢!”楚穆王聽後十分高興,任命鬥越椒為大將,蒍賈為副將,率領三百輛兵車討伐鄭國。他自己則親自率領兩廣精兵,駐紮在狼淵,作為聲援。另外,派遣息公子朱為大將,公子茷為副將,率領三百輛兵車討伐陳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鄭穆公聽說楚兵壓境,急忙派遣大夫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率領軍隊在邊境抵禦楚軍,並叮囑他們堅守陣地,不要出戰,同時派人向晉國求救。鬥越椒連日來挑戰,鄭兵都堅守不出。蒍賈悄悄地對鬥越椒說:“自從城濮之戰後,楚國的軍隊很久沒有到鄭國了。鄭國人依仗著有晉國救援,所以不與我們交戰。趁晉國的救兵還沒到,我們可以設法引誘他們出戰,將其擒獲,這樣就能洗刷往日的恥辱。否則,時間一長,諸侯們都聚集過來,恐怕又會像子玉當年那樣失敗,那可怎麼辦呢?”鬥越椒問:“現在要引誘他們,該用什麼計策呢?”蒍賈湊到他耳邊說:“必須如此這般……。”鬥越椒聽從了他的計謀,於是傳令軍中,說:“軍中糧食即將短缺,大家可以到村落中去搶奪,以解決吃飯問題。”他自己則在營帳中鼓樂飲酒,每天都喝到半夜才散。有人把這些情況傳到狼淵,楚穆王懷疑鬥越椒輕視敵人,想要親自前往督戰。範山說:“伯嬴鬥越椒字伯嬴)是個有智謀的人,他這麼做一定有計策,不出幾天,捷報就會傳來。”

再說公子堅等人,見楚兵不來挑戰,心中十分疑惑,便派人去打探消息。打探的人回來報告說:“楚兵四處出動,搶奪糧食。鬥元帥在中軍大帳,每天都鼓樂飲酒,喝醉後還謾罵鄭國人沒用,不敢出來廝殺。”公子堅高興地說:“楚兵四處搶奪糧食,他們的營地必定空虛;楚將鼓樂飲酒,他們的軍心必定鬆懈。如果我們趁夜偷襲他們的營地,一定能大獲全勝。”公子龐和樂耳都表示讚同。當晚,三人讓士兵們整頓裝備,吃飽飯。公子龐想把軍隊分成前、中、後三隊,依次進攻。公子堅說:“偷襲營地和對陣作戰不同,這是一時的突襲之計,可以分成左右兩隊,不能分前後。”於是,三位將領一起率軍前進。快到楚營時,遠遠地就望見楚營中燈燭輝煌,笙歌嘹亮。公子堅說:“伯棼鬥越椒字伯棼)命該休矣!”他指揮戰車徑直衝了進去,楚軍竟然毫無抵抗。公子堅率先衝入營寨,樂師們四處逃竄,隻見鬥越椒卻呆呆地坐在那裡。公子堅上前一看,大吃一驚,原來那是用草紮成的人形,假扮成鬥越椒的模樣。公子堅急忙大喊:“中計了!”他剛退出營寨,忽然聽到寨後炮聲震天,一員大將率軍殺來,大喊:“鬥越椒在此!”公子堅來不及逃跑,會合公子龐和樂耳兩位將領,一起逃走。沒跑多遠,對麵又響起炮聲,原來是蒍賈預先埋伏了一支軍隊,在半路上截擊鄭兵。前麵有蒍賈,後麵有鬥越椒,前後夾擊,鄭兵大敗。公子龐和樂耳先被俘虜。公子堅拚命來救,卻因馬失前蹄,戰車翻倒,也被楚兵擒獲。

鄭穆公十分害怕,對群臣說:“三位將領被擒,晉國的救兵又不來,這可如何是好?”群臣都說:“楚國勢力強盛,如果不投降,早晚城池會被攻破,到那時,即使晉國來了,也無濟於事。”鄭穆公隻好派公子豐到楚營謝罪,送上財物求和,並發誓絕不反叛。鬥越椒派人向楚穆王請示,楚穆王同意了。於是,楚穆王釋放了公子堅、公子龐、樂耳三人,讓他們回到鄭國。

楚穆王傳令班師回朝。走到半路,楚國公子朱討伐陳國失敗,副將公子茷被陳國俘虜,公子朱從狼淵趕來拜見楚穆王,請求增兵複仇。楚穆王大怒,正打算出兵攻打陳國,忽然傳來消息:“陳國派使者,送公子茷回楚國,還呈上書信,請求投降。”楚穆王拆開書信一看,大致內容是:“我陳國國君朔,國土狹小,沒能在君王身邊侍奉。承蒙君王派兵教訓,邊境的人愚昧魯莽,得罪了公子。我惶恐不安,夜不能寐,特地派使者,備好車馬,送公子回國。我願永遠依附楚國,尋求庇護,希望君王能接納我!”楚穆王笑著說:“陳國害怕我興師問罪,所以請求歸附,他們可真是有見識的人啊。”於是,楚穆王批準了陳國的投降。他傳下檄文,征召鄭國、陳國的國君,以及蔡國國君,在冬季十月初一,到厥貉集合相會。

再說晉國的趙盾,因為鄭國人前來告急,便派人約請宋國、魯國、衛國、許國四國的軍隊,一同去救援鄭國。還沒到鄭國邊境,就聽說鄭國人已經投降楚國,楚軍也已經撤回。又聽說陳國也投降了楚國。宋國大夫華耦、魯國大夫公子遂,都請求攻打陳國和鄭國。趙盾說:“實際上是我們沒能及時救援,才讓這兩個國家投降了楚國,他們有什麼罪過呢?我們不如退兵,好好整頓內政。”於是,趙盾率軍班師回朝。髯翁寫詩感歎道:“誰專國柄主諸侯?卻令荊蠻肆蠢謀,今日鄭陳連臂去,中原伯氣黯然收。”

再說陳侯朔和鄭伯蘭,在秋末的時候,一同來到息地,等候楚穆王的到來。見麵行禮完畢,楚穆王問:“原本約定在厥貉相會,你們為何在這裡逗留?”陳侯和鄭伯齊聲回答說:“承蒙君王相約,我們擔心遲到獲罪,所以提前在這裡等候,跟隨君王一同前往。”楚穆王十分高興。忽然,諜報傳來:“蔡侯甲午,已經先到厥貉邊境了。”楚穆王於是和陳侯、鄭伯一起乘車,快速趕往厥貉。蔡侯在厥貉迎接楚穆王,行臣子之禮,向楚穆王叩拜。陳侯和鄭伯十分驚訝,私下裡說:“蔡國如此屈從楚國,楚國一定會認為我們怠慢了。”於是,他們一起向楚穆王請求說:“君王在此停留,宋國國君卻不來參拜,君王可以討伐他。”楚穆王笑著說:“我在這裡駐軍,正是為了討伐宋國。”很快,就有人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宋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時,宋成公王臣已經去世,他的兒子宋昭公杵臼即位三年,寵信小人,疏遠公族。穆襄的黨羽發動叛亂,殺死了司馬公子卬,司城蕩意諸逃到魯國,宋國大亂。多虧司寇華禦事從中調解,請求恢複蕩意諸的官職,宋國才勉強安定下來。此時,宋國聽說楚國在厥貉會合諸侯,有攻打宋國的意圖。華禦事向宋公建議說:“我聽說‘小國若不侍奉大國,就會亡國’。如今楚國讓陳國和鄭國臣服,唯一沒有歸順的就是宋國了。請讓我先去迎接楚王。如果等到楚國來攻打,再去求和,就來不及了。”宋公覺得有道理,於是親自前往厥貉,迎接楚王。並且準備了打獵的用具,邀請楚王在孟諸澤打獵。楚穆王十分高興。陳侯請求作為前隊開路,宋公為右陣,鄭伯為左陣,蔡侯為後隊,一起跟隨楚穆王去打獵。楚穆王下令,讓參與打獵的諸侯,清晨駕車出發,每輛車上都要裝載取火用的燧石。眾人合圍許久後,楚穆王驅馬進入右師,偶然追逐一群狐狸,狐狸鑽進了深洞。楚穆王回頭讓宋公取燧石來熏狐狸,卻發現宋公車上沒有燧石。楚國司馬申無畏上奏說:“宋公違抗命令,君王不宜親自處罰,請讓我懲罰他的車夫。”於是,申無畏叱責宋公的車夫,打了他三百鞭,以此警示諸侯。宋公感到十分羞愧。這是周頃王二年發生的事情。當時,楚國最為強橫,還派鬥越椒到齊國、魯國訪問,儼然以中原霸主自居,晉國也無法遏製它。

周頃王四年,秦康公召集眾大臣商議,他說:“寡人心中一直記著令狐之戰的仇恨,至今已有五年了!如今趙盾在晉國誅殺大臣,對邊境防務也不加整頓。陳國、蔡國、鄭國、宋國紛紛倒向楚國,晉國卻無力阻止,由此可見它已經衰弱了。此時若不討伐晉國,還等什麼時候呢?”大臣們紛紛表態:“我們願為君王效死力!”於是,秦康公大規模檢閱戰車和士兵,讓孟明留守國內,任命西乞術為大將,白乙丙為副將,士會為參謀,出動五百輛兵車,浩浩蕩蕩地渡過黃河向東進發,一舉攻克了羈馬。

趙盾得到消息後,急忙謀劃應敵之策。他親自率領中軍,將上軍大夫荀林父調任為中軍佐,以填補先克留下的空缺。任用提彌明為車右。讓郤缺代替箕鄭父擔任上軍元帥。趙盾有個堂弟叫趙穿,是晉襄公的女婿,他主動請求擔任上軍之佐。趙盾說:“你年輕氣盛,喜好逞勇,還沒有經過足夠的曆練,還是等以後再說吧。”於是,任用臾駢擔任此職。任命欒盾為下軍元帥,填補先蔑的空缺;胥臣的兒子胥甲為副將,填補先都的空缺。趙穿又請求率領自己的私人武裝,隸屬於上軍,以立功報效國家。趙盾同意了他的請求。軍中缺少司馬一職,韓子輿的兒子韓厥,自幼在趙盾家中長大,後來成為趙盾的門客,此人賢能且有才乾。趙盾便將他舉薦給晉靈公並得到任用。三軍剛從絳城出發時,隊伍十分整齊嚴肅。剛走了不到十裡,突然有一輛車衝進中軍。韓厥派人前去詢問,駕車的人回答說:“趙相國忘記攜帶飲具,我奉他的軍令前來取,所以才急忙追來。”韓厥大怒,說道:“兵車的行列已經排定,怎能允許乘車之人擅自闖入?按照軍法應當斬首!”駕車的人哭著說:“這是相國的命令啊!”韓厥說:“我忝居司馬之位,隻知道有軍法,不知道有相國。”於是,韓厥斬殺了駕車之人,並毀掉了那輛車。諸位將領對趙盾說:“相國舉薦了韓厥,可韓厥卻殺了相國的車夫。此人忘恩負義,恐怕不能任用。”趙盾隻是微笑,隨即派人召見韓厥。將領們都以為趙盾定會羞辱韓厥,以報這一箭之仇。韓厥來到後,趙盾卻走下座席,以禮相待,說道:“我聽說‘侍奉君主的人,應公正無私而不結黨營私’。你能夠如此嚴格執法,沒有辜負我的舉薦。好好努力!”韓厥拜謝後退下。趙盾又對諸位將領說:“將來執掌晉國政權的,必定是韓厥!韓氏家族要昌盛了。”

晉軍在河曲紮營,臾駢獻計說:“秦軍積蓄力量數年,才發動這次進攻,其鋒芒難以抵擋。我們應該深挖戰壕,加高壁壘,堅守不出戰。他們無法長期僵持,必然會撤退,等他們撤退時再出擊,就能夠萬無一失地取得勝利。”趙盾采納了他的計策。

秦康公求戰不得,便向士會詢問計策。士會回答說:“趙氏新任用了一個人,名叫臾駢,此人智謀過人。如今他們堅守營壘不戰,大概就是采用了臾駢的計謀,想拖垮我們的軍隊。趙盾有個庶子叫趙穿,是晉國先君的女婿。聽說他請求擔任上軍之佐,趙盾沒有同意,而是任用了臾駢,趙穿心裡肯定懷恨在心。如今趙盾采用臾駢的計謀,趙穿必定不服,所以他才率領自己的私人武裝隨行,他的意圖是想奪取臾駢的功勞。如果我們派輕裝部隊去挑戰晉國的上軍,即便臾駢不出戰,趙穿也一定會憑借勇猛前來追擊,這樣我們就能趁機與他們一戰,不也可以嗎?”秦康公聽從了他的計謀,於是派白乙丙率領一百輛兵車,襲擊晉國上軍並進行挑戰。郤缺和臾駢都堅持按兵不動。趙穿聽說秦兵來襲,立即率領自己的一百輛私人武裝車迎戰。白乙丙掉轉車頭就跑,車跑得非常快,趙穿追了十多裡,沒能追上,隻好返回。他責怪臾駢等人不肯齊心協力一同追擊,便召集軍吏大罵道:“我們帶著乾糧,身披鎧甲,本來就是為了求戰,如今敵人來了卻不出擊,難道上軍的人都是婦人嗎?”軍吏說:“主帥自有破敵的謀略,不一定要在今天出戰。”趙穿又大罵道:“你們這些鼠輩能有什麼深謀遠慮?簡直就是怕死!彆人怕秦國,我趙穿可不怕!我要獨自衝向秦軍,拚死一戰,以洗刷堅守壁壘不出戰的恥辱。”於是,他又駕車前進,對著眾人呼喊:“有誌氣的,都跟我來!”然而,三軍之中沒有人響應。隻有下軍副將胥甲感歎道:“此人真是條好漢,我應當去幫助他。”正要出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上軍元帥郤缺急忙派人將趙穿的事情報告給趙盾。趙盾大驚,說道:“這個狂夫獨自出擊,一定會被秦軍擒獲,不能不救!”於是,他傳令三軍,一同出擊,與秦軍交戰。

再說趙穿衝入秦軍營壘,白乙丙迎戰,兩人交戰了三十多個回合,雙方都有傷亡。西乞術正準備夾擊,卻看到對麵晉國大軍一起殺來,雙方不敢混戰,便各自鳴金收兵。趙穿回到本陣,問趙盾:“我本想獨自擊破秦軍,為各位將領雪恥,為何這麼快就鳴金收兵了?”趙盾說:“秦國是大國,不可輕視,應當用計謀打敗他們。”趙穿說:“用計用計,我可受夠這窩囊氣了!”話還沒說完,有人來報告:“秦國有人來下戰書。”趙盾讓臾駢去接待。使者呈上戰書,臾駢轉交給趙盾。趙盾打開一看,戰書上寫道:“兩國的戰士都未曾受挫,希望明日一決勝負!”趙盾說:“謹遵命令。”使者離開後,臾駢對趙盾說:“秦國使者嘴上雖然請戰,但他的眼神遊移不定,四處張望,似乎心神不寧,大概是害怕我們。他們今晚必定會逃走。我們可以在河口設下伏兵,趁他們渡河的時候發動攻擊,必定能大獲全勝。”趙盾說:“這個計策非常好!”正要下令設伏,胥甲得知了這個計謀,告訴了趙穿。趙穿便和胥甲一同來到軍門,大聲喊道:“眾軍士聽我一言:我們晉國兵強將廣,難道會比秦國差?秦國來約戰,我們已經答應了;現在又想在河口設伏,搞偷襲,這豈是大丈夫所為?”趙盾聽到後,把他們召來說:“我原本沒有這個意思,你們不要擾亂軍心!”秦國的間諜探聽到趙穿和胥甲在軍門說的話,秦軍於是連夜逃走,又侵入瑕邑,從桃林塞撤了回去。趙盾也率領軍隊班師回朝,回國後追究泄露軍情的責任。因為趙穿是國君的女婿,又是自己的堂弟,便特意免去對他的論處;專門將罪責歸到胥甲身上,削去他的官爵,將他驅逐到衛國安置。趙盾又說:“臼季胥臣)的功勞不可磨滅!”於是,仍然任用胥甲的兒子胥克為下軍佐。髯仙寫詩議論趙盾處理此事不公:“同呼軍門罪不殊,獨將胥甲正刑書。相君庇族非無意,請把桃園問董狐。”

周頃王五年,趙盾擔心秦軍再次來襲,便派大夫詹嘉駐守瑕邑,以守住桃林塞。臾駢進言說:“河曲之戰,為秦國出謀劃策的是士會。此人在秦國,我們怎能高枕無憂呢?”趙盾覺得有道理,於是在諸浮的彆館,召集六卿商議此事。這六卿分彆是:趙盾、郤缺、欒盾、荀林父、臾駢、胥克。)這天,六卿都到齊了,趙盾開口說:“如今狐射姑在狄國,士會在秦國,這兩人都在謀劃危害晉國,我們應該用什麼計策應對呢?”荀林父說:“請召回狐射姑,恢複他的職位。狐射姑雖然隻擅長處理境外事務,但他父親子犯有舊日的功勳,應該延續對他的賞賜。”郤缺說:“並非如此。狐射姑雖然有舊日功勳,但他有擅自殺害大臣的罪行。如果恢複他的職位,如何能警戒將來的人呢?不如召回士會。士會為人溫順且智謀過人,而且他逃到秦國並非他的罪過。狄國偏遠,秦國卻逼近我國,想要消除秦國的危害,首先要除掉它的幫手,所以說召回士會才是正確的。)”趙盾說:“秦國正寵信重用士會,我們去請他,他肯定不會回來,用什麼計策才能讓他回來呢?”臾駢說:“我有個好友,是先臣畢萬的孫子,名叫壽餘,也就是魏犨的侄子。他如今在魏國擁有食邑,雖然在國內享有世襲爵位,但沒有擔任實際職務。此人很善於隨機應變,要招回士會,就全靠他了。”接著,臾駢湊到趙盾耳邊,說:“如此這般……你覺得怎麼樣?”趙盾大喜,說:“那就麻煩你幫我辦成此事。”六卿散去後,臾駢當晚就前往壽餘家中拜訪,壽餘出來迎接,兩人坐定。臾駢請壽餘到密室,將招回士會的計策告訴了他,壽餘答應了。臾駢回去向趙盾複命。

第二天早上,趙盾奏報晉靈公,說:“秦人屢次侵犯晉國,應該讓河東各城邑的長官,各自組織訓練軍隊,在黃河岸邊紮營,輪流戍守。並且責成擁有食邑的人前往監督此事,如果有失職的情況,就立即削奪其食邑,這樣他們才會用心防範。”晉靈公批準了這個奏請。趙盾又說:“魏國是大邑。如果魏國帶頭,其他城邑就不敢不聽從。”於是,趙盾以晉靈公的命令召見魏壽餘,讓他監督有關部門,組織軍隊前去戍守。壽餘上奏說:“臣承蒙主上錄用先世的功勞,在大縣享受衣食,從來不懂軍旅之事。況且黃河沿岸綿延一百多裡,到處都可以渡河,讓軍士們暴露在外戍守,沒有什麼益處。”趙盾發怒說:“你這個小臣,怎敢阻撓我的大計?限你三日內,把軍籍呈報上來!再敢違抗,就按軍法處置!”壽餘歎息著退下,回到家中悶悶不樂。妻子詢問原因,壽餘說:“趙盾無道,讓我去督守河口,這要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你可以收拾家財,跟我一起去秦國,投奔士會吧。”他吩咐家人準備車馬。當晚,壽餘要酒痛飲,又以飯菜不乾淨為由,鞭打了廚師一百多下,還不停地抱怨,說要殺了廚師。廚師跑到趙府,告發壽餘想要背叛晉國投奔秦國。趙盾派韓厥率兵前去抓捕。韓厥故意放走壽餘,隻擒獲了他的妻子兒女,關進了監獄。壽餘連夜逃到秦國,拜見秦康公,訴說趙盾如何強橫無道,說:“我的妻子兒女被關進監獄,我孤身一人逃脫,特地來投降。”秦康公問士會:“這是真的嗎?”士會說:“晉國人多狡詐,不可輕信。如果壽餘真的投降,他拿什麼來獻功呢?”壽餘從袖子裡拿出一份文書,是魏國土地和百姓的數目,獻給秦康公說:“明公如果能收留我,我願意獻上自己的食邑。”秦康公又問士會:“魏國可以奪取嗎?”壽餘用眼睛看著士會,還踩了踩他的腳。士會雖然逃到了秦國,但心裡還是想著晉國,看到壽餘這樣的舉動,暗中領會了他的意思,便回答說:“秦國放棄河東五城,是為了與晉國結為姻親之好。如今兩國交戰,連年不息,攻城奪邑,全憑實力。河東各城,沒有比魏國更大的了,如果能奪取魏國並占據它,再逐步收複河東之地,也是長遠之計。隻是擔心魏國的官員害怕晉國討伐,不肯歸附我們!”壽餘說:“魏國的官員雖然是晉國的臣子,但實際上是魏氏的家臣。如果明公率領一支軍隊駐紮在河西,遠遠地作為聲援,我有能力讓他們歸附。”秦康公看著士會說:“你熟悉晉國的情況,必須和寡人一起去。”於是,秦康公任命西乞術為大將,士會為副將,親自率領大軍前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達河口後,秦軍安營紮寨完畢,前哨報告:“河東有一支軍隊駐紮,不知道是什麼意圖?”壽餘說:“這肯定是魏國人聽說有秦兵來了,所以做好了防備。他們不知道我在秦國。如果能有一個熟悉晉國情況的東方人,和我一起先去,向他們曉以禍福,不怕魏國的官員不歸附。”秦康公命令士會和壽餘一起去,士會叩頭推辭說:“晉國人有如虎狼一般的性情,殘暴難以捉摸。倘若我去勸諭他們,他們聽從了,那是國家的福氣。萬一他們不聽從,把我扣押起來,君王又因為我辦事不力,加罪於我的妻子兒女,這對君王沒有益處,而我的身家性命卻白白遭受災禍,到了九泉之下,後悔都來不及啊!”秦康公不知道士會是在使詐,便說:“你應該儘心儘力前往。如果能得到魏國的土地,我會重重封賞你。倘若被晉國人拘留,寡人一定會送還你的家眷,以表明我們的交情。”秦康公還指著黃河發誓。秦國大夫繞朝勸諫說:“士會是晉國的謀臣,他這一去就如同大魚遊進深穀,肯定不會再回來了。君王為何輕信壽餘的話,把謀臣拱手送給敵人呢?”秦康公說:“這件事寡人能夠承擔後果,你不必懷疑。”士會同壽餘辭彆秦康公後出發。繞朝慌忙駕車追趕送行,把一條皮鞭贈送給士會,說:“你不要以為秦國沒有有智謀的人,隻是主公不聽我的話罷了。你拿著這條鞭子,趕快策馬回去,晚了就會有災禍。”士會拜謝後,便駕車疾馳而去。史臣寫詩道:“策馬揮衣古道前,殷勤贈友有長鞭;休言秦國無名士,爭奈康公不納言。”

士會等人渡過黃河向東而去。他們究竟如何回到晉國,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