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晉靈公企圖謀殺趙盾,雖然最終沒能成功,但他卻很高興趙盾離開了絳城。這感覺就像頑皮的村童擺脫了嚴厲的老師,叛逆的仆人離開了苛刻的主人,晉靈公隻覺得胸懷舒暢,暢快得無法言表。於是,他帶著宮眷在桃園住下,日夜都不回宮。再說趙穿在西郊射獵歸來,正好遇見趙盾和趙朔父子,便停下車與他們相見,詢問發生了什麼事。趙穿說:“叔父先彆急著出境,這幾天內,我會給您送信來,到時候再決定去留。”趙盾說:“既然這樣,我暫且住在首陽山,專門等你的好消息。你凡事都要謹慎,千萬彆讓災禍雪上加霜!”趙穿告彆趙盾父子後,回到絳城,得知晉靈公住在桃園,便假意前去拜見,跪地叩頭謝罪,說道:“我趙穿雖然身為宗族親戚,但也是罪人之族,不敢再侍奉在您身邊,懇請您將我罷職斥退!”晉靈公信以為真,安慰他說:“趙盾多次欺辱蔑視我,我實在無法忍受,這和你有什麼關係呢?你大可安心任職。”趙穿謝恩完畢,又上奏說:“我聽說,作為一國之主,最珍貴的就是能儘情享受人生的聲色之樂。主公雖然懸掛著鐘鼓,但內宮卻不夠完備,又有什麼樂趣可言呢?齊桓公後宮佳麗眾多,除了正妻之外,還有六個如夫人。先君文公即便流亡在外,在患難之際,每到一處也會收納姬妾,直到回國,年過六旬了,身邊的妾媵仍然無數。主公既然有高台大花園作為居住遊樂之所,為何不多挑選一些良家女子充實其中,再請名師教她們歌舞,以備娛樂,這難道不是美事一樁嗎?”晉靈公說:“你所說的,正合我意。現在我想在國內搜羅美女,派誰去合適呢?”趙穿回答:“大夫屠岸賈可以勝任。”晉靈公便命令屠岸賈專門負責此事。要求無論是城內還是郊外,隻要有容貌姣好、年齡在二十歲以內且未出嫁的女子,都要報名以供挑選,並限他一個月內回複。趙穿借著這個公差,把屠岸賈支開了,又向晉靈公上奏說:“桃園的侍衛力量薄弱,我想從軍中精選二百名勇猛之士,來充當這裡的宿衛,懇請主公裁決。”晉靈公又批準了他的奏請。
趙穿回到軍營,果然挑選了二百名甲士。甲士們問道:“將軍有什麼差遣?”趙穿說:“主上不體恤民情,整天在桃園尋歡作樂,命令我挑選你們去為他巡邏警戒。你們都有自己的家室,這次出去,要風餐露宿,什麼時候是個頭啊?”軍士們都歎息抱怨道:“這樣無道的昏君,怎麼還不快點死?要是相國在,肯定不會有這種事。”趙穿說:“我有個主意,和你們商量商量,不知道行不行?”眾軍士都說:“將軍要是能解救我們的苦難,那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趙穿說:“桃園不像深宮那樣隱秘,你們二更時分,攻入園中,借口討要賞賜,我一揮袖子作為信號,你們就殺了晉侯。之後,我會迎回相國,另立新君。這個計策怎麼樣?”軍士們都說:“太好了!”趙穿用酒食犒勞眾人,讓他們在桃園外列隊等候。然後,他進宮向晉靈公報告。晉靈公登上高台檢閱,隻見人人精悍勇猛,個個剛強威武,十分高興,便留下趙穿陪他喝酒。喝到二更時,外麵忽然傳來喊叫聲,晉靈公驚訝地詢問原因。趙穿說:“這肯定是宿衛軍士在驅趕夜行的人。我去告訴他們,彆驚擾了聖駕。”於是,趙穿讓人掌燈,走下高台。那二百名甲士已經破門而入。趙穿穩住眾人,把他們帶到台前,然後上樓向晉靈公奏報:“軍士們知道主公在飲宴,想討點剩餘的酒食犒勞自己,沒有彆的意思。”晉靈公傳旨,讓內侍取酒分給眾人,自己則倚著欄杆看著分發。趙穿在旁邊喊道:“主公親自犒勞你們,你們可都要好好領受!”說完,便揮動袖子示意。眾甲士認準晉靈公,一擁而上。晉靈公心中慌亂,對趙穿說:“甲士們登台想乾什麼?你快傳令讓他們退下!”趙穿說:“大家想見相國趙盾,希望主公能召他回國。”晉靈公還沒來得及回答,戟戈已經紛紛刺來,他當場就被殺死了。左右的人都驚慌逃走。趙穿說:“昏君已除,你們不許妄殺一人,現在就隨我去迎接相國回朝吧。”因為晉侯無道,喜好殺戮,身邊的侍從整天都害怕被殺,所以甲士們造反時,沒人去救晉靈公。百姓們長期飽受苦難,反而為晉侯的死感到痛快,沒有一個人歸罪於趙穿。七年前,彗星進入北鬥,占卜說:“齊、宋、晉三國的國君,都將死於禍亂。”到這時應驗了。髯翁寫詩道:“崇台歌管未停聲,血濺朱樓起外兵,莫怪台前無救者,避丸之後絕人行。”
屠岸賈正在郊外,挨家挨戶地尋訪美色女子,突然聽說:“晉侯被弑殺了!”他大吃一驚,心裡明白是趙穿乾的,但不敢聲張,悄悄回到府中。士會等人聽到變故,趕到桃園,裡麵空無一人。他們也料到趙穿是去迎接相國了,便把園門封鎖,靜靜地等待。沒過幾天,趙盾乘車回到絳城,巡視到桃園時,百官一下子都聚集過來。趙盾伏在晉靈公的屍體上,痛哭了一場,哀傷的聲音傳到園外。百姓聽到後都說:“相國如此忠誠仁愛,晉侯是自取滅亡,不是相國的過錯。”趙盾吩咐將晉靈公殯殮,歸葬到曲沃。然後,他召集眾大臣,商議立新君的事。當時晉靈公還沒有兒子,趙盾說:“先君襄公去世時,我曾提議立年長的君主,可大家意見不一致,才導致今天的局麵。這次可不能再馬虎了!”士會說:“國家有年長的君主,是社稷之福,正如相國所說。”趙盾說:“文公還有一個兒子,出生的時候,他的母親夢見神人用黑手塗抹他的臀部,所以給他取名叫黑臀。現在他在周朝任職,年齡也不小了,我想把他迎回來立為國君,大家覺得怎麼樣?”百官不敢有異議,都說:“相國的安排很妥當。”趙盾想為趙穿弑君的行為開脫罪責,就派趙穿去周朝,迎接公子黑臀回晉國。公子黑臀在太廟朝見,登上了晉侯的寶座,這就是晉成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晉成公即位後,把國家政務都交給趙盾處理,還把女兒嫁給趙朔,她就是莊姬。趙盾上奏說:“我的母親是狄族女子,君姬氏有謙遜禮讓的美德,派人把我和母親接回晉國,我才得以成為嫡子,掌管中軍。現在君姬氏的三個兒子趙同、趙括、趙嬰都長大了,我願意把職位讓給他們。”晉成公說:“你的弟弟們,是我妹妹所鐘愛的,自然應當一起任用,你不必過於謙讓。”於是,任命趙同、趙括、趙嬰都為大夫。趙穿依舊輔佐中軍。趙穿私下對趙盾說:“屠岸賈討好先君,和我們趙氏有仇,桃園那件事,隻有屠岸賈心裡不服。如果不除掉這個人,恐怕我們趙氏不得安寧!”趙盾說:“彆人都沒怪罪你,你反倒要怪罪彆人嗎?我們宗族尊貴強盛,隻應當和朝中大臣和睦相處,不要去尋仇。”趙穿這才作罷。屠岸賈也小心侍奉趙氏,以求自保。
趙盾始終對桃園那件事感到愧疚。一天,他走到史館,見到太史董狐,便索要史冊來看。董狐把史冊呈了上去。趙盾一看,上麵清楚地寫著:“秋七月乙醜,趙盾在桃園弑殺了他的君主夷皋。”趙盾大驚,說:“太史寫錯了!我已經出奔到河東,離絳城有二百多裡,怎麼會知道弑君的事呢?你把這件事歸罪於我,這不是冤枉我嗎?”董狐說:“你身為相國,出奔卻沒有越過國境,回國後又不討伐逆賊,要說這件事不是你主使的,誰會相信呢?”趙盾問:“還能改嗎?”董狐說:“明辨是非,這才叫信史。我的頭可以斷,但這史冊不能改!”趙盾歎息道:“唉!史臣的權力,竟然比卿相還大!隻恨我當時沒有立即出境,免不了要承受萬世的惡名,後悔也來不及了。”從這以後,趙盾侍奉晉成公,更加恭敬謹慎。趙穿自恃有功,請求擔任正卿,趙盾擔心違背公論,沒有答應。趙穿氣憤不已,背上生疽而死。趙穿的兒子趙旃,請求繼承父親的職位,趙盾說:“等你以後立了功,就算是卿位,也不難得到。”史臣評論說,趙盾不偏袒趙穿父子,都是因為董狐的正直秉筆。有人稱讚道:“庸史紀事,良史誅意。穿弑其君,盾蒙其罪。寧斷吾頭,敢以筆媚?卓哉董狐,是非可畏!”
當時是周匡王六年。這一年,周匡王駕崩,他的弟弟姬瑜即位,這就是周定王。
周定王元年,楚莊王出兵討伐陸渾之戎,隨後渡過雒水,在周朝的邊境炫耀兵力,想要以此威脅周天子,與周朝平分天下。周定王派大夫王孫滿去慰問楚莊王。楚莊王問:“我聽說大禹鑄造了九鼎,曆經三代相傳,被視為世間珍寶,現在在雒陽。不知道這九鼎的形狀大小和重量如何?我想聽聽。”王孫滿說:“三代是憑借德行傳承天下的,哪裡在於鼎呢?從前大禹擁有天下,九州的長官進貢金屬,用來鑄造九鼎。夏桀無道,九鼎就遷到了商朝。商紂暴虐,九鼎又遷到了周朝。如果君主有德,鼎雖然小,分量也是重的;如果君主無德,鼎雖然大,分量也是輕的!成王把九鼎定在郟鄏,占卜說周朝能傳世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是天命所在,九鼎不是您可以詢問的。”楚莊王聽後,慚愧地退了回去,從此不敢再萌生覬覦周朝的想法。
再說楚國令尹鬥越椒,自從楚莊王分了他的權力,心裡就充滿怨恨,和楚莊王之間的嫌隙已經形成。他自恃才勇無人能及,再加上先輩的功勞,百姓對他信服,早就有了謀反的心思。他常說:“楚國的人才,隻有司馬伯嬴一個,其餘的都不值一提!”楚莊王討伐陸渾的時候,也擔心鬥越椒會趁機生變,特意把蒍賈留在國內。鬥越椒見楚莊王統兵出征,就決定發動叛亂。他想把本族的人都發動起來,鬥克不同意,他就殺了鬥克,接著又襲擊殺死了司馬蒍賈。蒍賈的兒子蒍敖,帶著母親逃到夢澤避難。鬥越椒出兵駐紮在蒸野,想攔截楚莊王的歸路。楚莊王得知叛亂的消息後,日夜兼程趕路。快到漳澨的時候,鬥越椒帶兵前來抵抗,軍威十分強盛。鬥越椒張弓挺戟,在自己的陣營裡來回奔馳,楚國的士兵看到他,都露出畏懼的神色。楚莊王說:“鬥氏世代為楚國建立功勳,就算是伯棼鬥越椒字伯棼)辜負了我,我也不會辜負伯棼!”於是,派大夫蘇從前往鬥越椒的營地,與他講和,赦免他擅自殺死司馬的罪行,還答應把王子作為人質。鬥越椒說:“我隻是恥於做令尹罷了,不是指望被赦免,有本事就來和我一戰。”蘇從再三勸說,他都不聽。蘇從離開後,鬥越椒命令軍士擊鼓前進。楚莊王問各位將領:“誰能擊退鬥越椒?”大將樂伯應聲而出。鬥越椒的兒子鬥賁皇立刻迎上去與樂伯廝殺。潘尪見樂伯與鬥賁皇一時難分勝負,就急忙駕車出陣。鬥越椒的堂弟鬥旗也駕車迎戰。楚莊王在戰車上,親自拿著袍鼓,擊鼓督戰。鬥越椒遠遠望見,駕著車直衝向楚莊王,拉滿勁弓,一箭射來。那支箭直直地飛過車轅,正好射中鼓架,嚇得楚莊王連鼓槌都掉到了車上。楚莊王急忙讓人躲避箭矢,左右侍從紛紛用大鬥笠遮擋。鬥越椒又射一箭,恰好把左邊的鬥笠射了個對穿。楚莊王隻好下令回車,鳴金收兵。鬥越椒奮勇追擊,幸好右軍大將公子側、左軍大將公子嬰齊,兩支軍隊一起殺到,鬥越椒這才退去。樂伯和潘尪聽到鳴金聲,也放棄戰鬥回到本陣。楚軍傷亡不小,退到皇滸紮營。眾人拿起鬥越椒射的箭一看,這支箭比其他箭長了一半,用鸛的羽毛做箭羽,用豹的牙齒做箭頭,鋒利無比。左右的人傳閱,都驚訝得吐舌頭。到了夜裡,楚莊王親自巡視軍營,聽到營中的士兵們三三五五地聚在一起說:“鬥令尹的神箭太可怕了,我們恐怕難以取勝!”楚莊王於是派人故意在眾人麵前說:“從前先君文王的時候,聽說戎蠻製造的箭最鋒利,派人去詢問,戎蠻就獻上了兩支箭樣,名叫‘透骨風’,藏在太廟裡,被鬥越椒偷去了。現在這兩支箭都已經射完了,大家不必擔心。明天我們一定能打敗他。”眾人這才安心。楚莊王又下令退兵到隨國,宣稱:“要發動漢東各國的軍隊,來討伐鬥氏。”蘇從說:“強敵就在眼前,一退就會被敵人趁機攻擊,大王這是失策啊!”公子側說:“這是大王的假話罷了。我們去拜見大王,他肯定另有安排。”於是,公子側和公子嬰齊夜裡去見楚莊王。楚莊王說:“逆賊鬥越椒勢力正盛,隻能用計取勝,不能和他硬拚。”然後,他吩咐兩位將領,如此這般地做好埋伏和準備。兩位將領領命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天一大早,雞剛打鳴,楚莊王就率領大軍撤退。鬥越椒打探到確切消息後,立刻率領眾人追擊。楚軍一路快速行軍,已經過了竟陵,向北而去。鬥越椒一天一夜急行二百多裡,追到了清河橋。此時,楚軍正在橋北做早飯,遠遠望見追兵趕來,便扔下炊具逃走了。鬥越椒下令說:“抓住楚王,才能吃早飯!”眾人在疲憊不堪又饑腸轆轆的情況下,勉強繼續前進,終於追上了楚軍後隊潘尪的軍隊。潘尪站在車中,對鬥越椒說:“你一心想抓住楚王,為什麼不快點往前衝?”鬥越椒以為這是好意,便放過潘尪,繼續向前疾馳六十裡,來到青山,遇到楚將熊負羈,鬥越椒問道:“楚王在哪裡?”熊負羈回答:“大王還沒到呢。”鬥越椒心中起疑,對熊負羈說:“你要是能幫我盯著楚王,等我得了天下,一定和你平分楚國。”熊負羈說:“我看你的士兵又餓又累,先吃飽飯,才能打仗啊。”鬥越椒覺得有道理,便停下馬車做飯。飯還沒煮熟,就看見公子側和公子嬰齊兩路楚軍殺了過來。鬥越椒的軍隊此時已經無力再戰,隻能往南逃竄。等他們回到清河橋時,發現橋已經被拆斷了。原來,楚莊王親自帶兵,埋伏在橋的左右兩側,就等鬥越椒過橋後,便拆斷橋梁,斷絕他的歸路。鬥越椒大驚失色,連忙吩咐手下測量河水深淺,打算渡河。這時,隻聽河對岸一聲炮響,楚軍在河畔大聲喊道:“樂伯在此!逆賊鬥越椒,趕快下馬受縛!”鬥越椒怒不可遏,命令士兵隔河放箭。
樂伯的軍隊中有個小校,箭術精湛,名叫養繇基,軍中都稱他為神箭養叔。他向樂伯請戰,希望能與鬥越椒比試箭術。於是,養繇基站在河口大聲喊道:“河麵這麼寬,箭怎麼能射到對岸?聽說令尹擅長射箭,我要和你比比高低。你可以站在橋邊,我們各射三箭,生死有命!”鬥越椒問道:“你是什麼人?”養繇基回答:“我是樂將軍部下的小將養繇基。”鬥越椒看他沒什麼名氣,便說:“你要和我比箭,得讓我先射三箭。”養繇基說:“彆說三箭,就是射一百箭,我又有什麼可怕的!躲箭的不算好漢!”於是,雙方約束住後隊人馬,分彆站在橋兩邊。鬥越椒拉弓,先發一箭,恨不得把養繇基連頭帶腦射下河去。可正所謂“忙者不會,會者不忙”,養繇基見箭射來,用弓梢輕輕一撥,那箭就掉進了水裡。他高聲喊道:“快射,快射!”鬥越椒又搭上第二支箭,仔細瞄準後,嗖的一聲射了出去。養繇基身子往下一蹲,那支箭從他頭頂飛過。鬥越椒叫道:“你說不許躲閃,怎麼蹲下躲箭?這可不是大丈夫所為!”養繇基回答:“你還有一箭,我現在不躲,要是這箭射不中,就得讓我射了。”鬥越椒心想:“他要是不躲閃,這箭肯定能射中。”於是,他拿起第三支箭,端端正正地射出去,大喊一聲:“著了!”養繇基兩腳穩穩站定,一動不動,箭飛來的時候,他張開大口,竟然把箭頭咬住了。鬥越椒三箭都沒射中,心裡已經開始慌張,可大丈夫有言在先,不好失信,便叫道:“那讓你也射三箭,要是射不中,還得讓我射。”養繇基笑著說:“要三箭才射中你,那我就是初學者了。我隻需一箭,就能要了你的命!”鬥越椒說:“你口氣這麼大,想必有點本事,隨便你射吧。”他心裡想著:“哪能一箭就射中?要是一箭射不中,我就喝止他。”於是,他壯著膽子,等著養繇基射箭。可誰知道,養繇基的箭百發百中。這時,養繇基拿起箭,喊道:“令尹,看箭!”他假裝拉了拉弓,卻沒把箭射出去。鬥越椒聽到弓弦響,以為箭來了,連忙向左一閃。養繇基說:“箭還在我手裡,都沒上弓呢。咱們說好了,‘躲閃的不算好漢’,你怎麼又躲開了?”鬥越椒說:“怕人躲閃的,也不算會射箭!”養繇基又假裝拉響弓弦,鬥越椒又往右一閃。就在他閃身的瞬間,養繇基迅速射出一箭,鬥越椒沒料到箭來得這麼快,躲閃不及,這箭直直地貫穿了他的腦袋。可憐鬥越椒,做了楚國好幾年令尹,如今卻死在小將養繇基的一箭之下!髯仙寫詩道:“人生知足最為良,令尹貪心又想王;神箭將軍聊試技,越椒已在隔橋亡。”
鬥越椒的軍隊又餓又累,看到主將中箭,頓時嚇得四散奔逃。楚將公子側和公子嬰齊分路追擊,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鬥越椒的兒子鬥賁皇逃到了晉國,晉侯任用他為大夫,把苗邑封給他,人們稱他為苗賁皇。
楚莊王大獲全勝,傳令班師回朝,凡是被俘虜的人,都在軍前斬首。大軍高奏凱歌回到郢都,楚莊王下令將鬥氏宗族不論大小,全部斬首。隻有鬥班的兒子,名叫克黃,擔任箴尹一職。當時,楚莊王派使者前往齊國和秦國進行外交訪問,鬥克黃奉命出使齊國。他完成任務返回,走到宋國時,聽說了鬥越椒叛亂的事情。身邊的人說:“不能回楚國了!”鬥克黃卻說:“國君就像天一樣,天命怎麼能拋棄呢?”他毅然駕車回到郢都,複命完畢後,主動到司寇那裡請求囚禁自己,說:“我的祖父子文曾經說過,‘鬥越椒有反叛之相,必定會導致家族滅亡。’臨終前囑咐我父親逃到彆的國家。我父親世代受楚國的恩情,不忍心離開,結果被鬥越椒殺害。如今果然應驗了祖父的話!我既不幸成為逆臣的族人,又不幸違背了先祖的教誨,今天被處死是我應得的。我怎麼敢逃避刑罰呢?”楚莊王聽說後,感歎道:“子文真是神人啊。況且他治理楚國有大功,我怎麼忍心斷絕他的後代呢?”於是赦免了鬥克黃的罪行,還說:“鬥克黃寧死也不逃避刑罰,是忠臣啊。”楚莊王恢複了他的官職,並給他改名為鬥生,意思是他本該被處死卻得以存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楚莊王嘉獎養繇基一箭立功,重重地賞賜了他,讓他統領親軍,擔任車右之職。由於令尹一職空缺,楚莊王聽說沈尹虞邱賢能,便讓他暫時主持國事。楚莊王在漸台大擺宴席,宴請群臣,妃嬪也一同出席。楚莊王說:“我已經六年沒有享受鐘鼓之樂了。如今叛臣伏誅,四方邊境安寧,我想和各位愛卿一起暢快遊玩一天,這場宴會就叫‘太平宴’。文武大小官員都來赴宴,大家一定要儘情歡樂。”群臣紛紛再次下拜,依次就座。廚師上菜,太史演奏音樂。大家一直喝到日落西山,興致仍然不減。楚莊王命人點上蠟燭,繼續飲酒,還讓寵愛的許姬薑氏給各位大夫敬酒,眾人都起身站著飲酒。突然,一陣怪風把堂中的蠟燭全部吹滅,左右侍從還沒來得及取火。這時,席中有一個人見許姬美貌,便在黑暗中伸手去拉她的衣袖。許姬左手用力掙脫,右手抓住那人的冠纓,一用力,冠纓斷了,那人驚慌失措,連忙放手。許姬拿著斷纓,走到楚莊王麵前,貼著他的耳朵奏報:“我奉大王之命,給百官敬酒,其中有一人無禮,趁著蠟燭熄滅,強行拉我的袖子。我已經抓住了他的冠纓,大王可以馬上讓人點火,查看是誰。”楚莊王急忙命令掌燈的人:“先彆點燈!我今天設宴,就是要和各位愛卿儘情歡樂。大家都把冠纓解下來,痛痛快快地喝酒,不解下冠纓的人就是不儘興。”於是,百官都解下了冠纓,這才允許掌燈,最終也沒人知道拉許姬袖子的人是誰。宴會結束後,許姬回宮對楚莊王說:“我聽說‘男女之間要保持莊重’,更何況是君臣之間呢?今天大王讓我給各位大臣敬酒,是為了表示敬意。有人拉我的袖子,大王卻不追查,怎麼能嚴肅上下的禮儀,端正男女的區彆呢?”楚莊王笑著說:“這不是你能理解的。古時候,君臣舉行宴會,按禮儀飲酒不超過三杯,而且隻在白天舉行,不在夜裡。今天我讓群臣儘情歡樂,還點上蠟燭繼續喝酒,酒後出現狂態,這是人之常情。如果追查並治罪,雖然能彰顯你的貞節,卻會傷了大臣們的心,讓大家都不高興,這可不是我設宴的初衷。”許姬聽後,十分歎服。後世把這場宴會稱為“絕纓會”。髯翁寫詩道:“暗中牽袂醉中情,玉手如風已絕纓;儘說君王江海量,畜魚水忌十分清。”
一天,楚莊王和虞邱談論政事,一直談到深夜才回宮。夫人樊姬問道:“朝中今天有什麼事,怎麼回來這麼晚?”楚莊王說:“我和虞邱談論政事,不知不覺就這麼晚了。”樊姬又問:“虞邱是個怎樣的人?”楚莊王回答:“他是楚國的賢能之士。”樊姬說:“依我看,虞邱未必賢能!”楚莊王驚訝地問:“你怎麼知道虞邱不賢能呢?”樊姬說:“臣子侍奉國君,就像婦人侍奉丈夫一樣。我身為後宮之主,凡是宮中容貌美麗的女子,都會推薦給大王。如今虞邱和大王談論政事,常常談到深夜,卻從未聽說他推薦過一個賢能的人。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楚國的賢才無窮無儘。虞邱想用一個人的智慧,掩蓋無數賢才,又怎麼能稱得上賢能呢?”楚莊王覺得樊姬說得很有道理。第二天早上,他把樊姬的話告訴了虞邱。虞邱說:“我沒想到這一點,我馬上想辦法。”於是,虞邱開始在群臣中廣泛尋訪賢才。鬥生提到蒍賈的兒子蒍敖很賢能,說:“他為了躲避鬥越椒的迫害,隱居在夢澤,這個人有將相之才。”虞邱把這件事告訴了楚莊王。楚莊王說:“伯嬴蒍賈字伯嬴)是個有智慧的人,他的兒子肯定也不一般。要不是你說,我差點忘了他。”楚莊王立即命令虞邱和鬥生駕車前往夢澤,把蒍敖接回朝廷任用。
話說蒍敖字孫叔,人們都稱他為孫叔敖。他帶著母親逃難,居住在夢澤,靠耕種田地維持生計。有一天,孫叔敖扛著鋤頭出門,在田裡看到一條兩頭蛇,他驚恐地說:“我聽說兩頭蛇是不祥之物,見到的人必死無疑,我恐怕活不成了!”但他又轉念一想:“要是留下這條蛇,萬一後人再看到,也會喪命,不如我一個人承擔!”於是,他揮動鋤頭殺死了蛇,把它埋在田埂邊,然後哭著跑回家,向母親訴說了這件事。母親問他原因,孫叔敖回答:“聽說見到兩頭蛇的人必死,我現在已經看到了,恐怕不能為母親養老送終了,所以才哭泣。”母親又問:“蛇現在在哪裡?”孫叔敖說:“我怕後人再看到,已經把它殺了埋掉了。”母親安慰他說:“人隻要有一點善念,上天一定會保佑他。你看到兩頭蛇,擔心連累彆人,把它殺了埋掉,這份善舉可不止一點善念啊!你肯定不會死,而且還會獲得福報。”過了幾天,虞邱等人帶著使命前來,要任用孫叔敖。母親笑著說:“這就是你埋蛇的回報啊。”孫叔敖和母親跟著虞邱回到郢都。
楚莊王一見到孫叔敖,和他交談了一整天,非常高興,說:“楚國的大臣們,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你!”當天就任命他為令尹。孫叔敖推辭說:“我出身田野,突然執掌國家大政,怎麼能讓眾人信服呢?請讓我排在各位大夫之後吧!”楚莊王說:“我了解你,你就彆推辭了。”孫叔敖再三謙讓,最終接受了令尹的任命。他深入研究楚國的製度,製定了軍法:軍隊行軍時,在右邊的士兵,要靠近車轅做好戰鬥準備;在左邊的士兵,要尋找草料,為宿營做準備;前鋒負責偵察敵情,謀劃策略;中軍掌控全局,不被乾擾;後軍作為精銳,作戰時充當奇兵,撤退時負責斷後。前鋒負責偵察敵情,謀劃策略,是指軍旗在前,偵察敵人的動靜,並做好應對的謀劃。中軍掌控全局,是說軍事謀略都由中軍製定,其他部隊不能隨意乾擾。後軍作為精銳,是指用精銳部隊作為後軍,戰鬥時作為奇兵突襲,撤退時用來斷後。)楚王的親兵分為二廣,每廣有戰車十五輛,每輛戰車配備一百名步兵,後麵還有二十五名遊動士兵。右廣負責醜、寅、卯、辰、巳五個時辰;左廣負責午、未、申、酉、戌五個時辰。每天雞鳴時分,右廣套好馬車,隨時準備出發,到了中午,由左廣接替,黃昏時結束。內宮的侍衛分班輪流,專門負責巡邏亥、子兩個時辰,以防發生意外變故。楚莊王任命虞邱統領中軍,公子嬰齊統領左軍,公子側統領右軍,養繇基統領右廣,屈蕩統領左廣。軍隊按時進行檢閱,都有固定的儀式,三軍紀律嚴明,百姓生活不受乾擾。孫叔敖還修築了芍波,大力發展水利,使六蓼地區灌溉農田萬頃,百姓都對他讚頌有加。楚國的大臣們看到楚莊王寵信孫叔敖,心裡都不服氣,可等看到孫叔敖辦事井井有條,無不感歎道:“楚國真是幸運,得到這樣的賢臣,子文仿佛又複活了!”當初令尹子文善於治理楚國,如今有了孫叔敖,就像子文再生一樣。
這時,鄭穆公姬蘭去世,世子姬夷即位,這就是鄭靈公。公子宋和公子歸生執掌國政,他們在晉國和楚國之間搖擺不定,還沒決定依附哪一方。楚莊王和孫叔敖商議,打算出兵討伐鄭國,突然聽說鄭靈公被公子歸生殺害。楚莊王說:“我討伐鄭國更有理由了!”不知道公子歸生為什麼要弑君,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