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 蔡昭侯納質乞吳師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 蔡昭侯納質乞吳師

第七十五回 孫武子演陣斬美姬 蔡昭侯納質乞吳師(1 / 1)

話說慶忌臨死之際,告誡身邊的人不要殺要離,以此成就他的名聲。左右的人準備釋放要離,可要離卻不肯離開。他對左右的人說:“我有三件事為世人所不容,即便公子有令,我又怎敢苟且偷生呢?”眾人問道:“哪三件事為世人所不容?”要離說:“為了侍奉君主,不惜殺害自己的妻子兒女,這不是仁;為了新君去殺害舊君的兒子,這不是義;想要成就大事,卻不免弄得自己身體殘疾、家破人亡,這不是智。我有這三大惡事,還有什麼顏麵活在世上呢!”說完,便縱身跳入江中。劃船的人趕忙將他救起,要離問道:“你們救我做什麼?”舟人說:“您回到吳國,必定會得到爵祿,為何不等著享受呢?”要離笑著說:“我連自己的家室性命都不在乎,更何況爵祿呢?你們把我的屍體帶回去,還能得到重賞。”於是,他奪過隨從的佩劍,砍斷自己的雙腳,又割喉自儘。史臣為此稱讚道:“古人一死,其輕如羽;不惟自輕,並輕妻子。闔門畢命,以殉一人;一人既死,吾誌已伸。專諸雖死,尚存其胤;傷哉要離,死無形影!豈不自愛?遂人之功;功遂名立,雖死猶榮!擊劍死俠,釀成風俗;至今吳人,趨義如鵠。”又有一首詩專門提到慶忌力敵萬人,卻死在殘疾的要離手中,借此告誡那些依仗勇力的人:“慶忌驍雄天下少,匹夫一臂須臾了。世人休得逞強梁,牛角傷殘鼷鼠飽。”

眾人收拾好要離的肢體,連同慶忌的屍體,一同來投奔吳王闔閭。闔閭十分高興,重重賞賜了投降的士兵,並將他們收編進軍隊。闔閭以上卿的禮儀,把要離安葬在閶門城下,說道:“借助你的勇力,為我守護城門。”又追贈了要離的妻子兒女。將他與專諸一同立廟,每年按時祭祀。同時,以公子的禮儀,把慶忌安葬在王僚的墓旁。之後,闔閭大宴群臣。伍員哭著上奏說:“大王的禍患都已消除,可我的仇何時才能報呢?”伯嚭也流著淚請求出兵討伐楚國。闔閭說:“明天早上再商議此事。”

第二天早上,伍員和伯嚭又來到宮中拜見闔閭。闔閭說:“我想為二位出兵伐楚,可誰來擔任將領呢?”伍員和伯嚭齊聲說道:“全憑大王任用,我們怎敢不效命!”闔閭心想:“這兩人都是楚國人,隻怕他們隻為自己報仇,未必會全心為吳國儘力。”於是沉默不語,隻是對著南風長聲呼嘯,片刻後,又長歎一聲。伍員已猜到他的心思,便進一步說道:“大王是擔心楚國兵多將廣嗎?”闔閭說:“正是。”伍員說:“我舉薦一人,定能確保取勝。”闔閭高興地問道:“你舉薦的是誰?他有何能耐?”伍員回答:“此人姓孫名武,是吳國人。”闔閭聽說孫武是吳國人,臉上頓時露出喜色。伍員又上奏說:“此人精通兵法韜略,有著鬼神莫測的智謀,天地包容般的奇妙本領,他自己著有《兵法》十三篇,世人卻大多不知道他的才能,他隱居在羅浮山的東麵。若能得到此人擔任軍師,就算是麵對天下的敵人也不在話下,更何況楚國呢?”闔閭說:“你就替我去把他召來。”伍員回答:“此人不輕易出仕為官,與常人不同,必須以隆重的禮節聘請他,他才肯出山。”闔閭聽從了他的建議,拿出黃金十鎰,白璧一雙,讓伍員駕著駟馬,前往羅浮山聘請孫武。伍員見到孫武後,詳細說明了吳王對他的傾慕之意。於是,孫武跟隨伍員出山,一同去拜見闔閭。闔閭走下台階迎接孫武,賜他座位,向他請教兵法。孫武將自己所著的十三篇兵法,依次呈獻給闔閭。闔閭讓伍員從頭朗誦一遍,每讀完一篇,闔閭都讚歎不已。這十三篇分彆是:第一篇《始計》,第二篇《作戰》,第三篇《謀攻》,第四篇《軍形》,第五篇《兵勢》,第六篇《虛實》,第七篇《軍爭》,第八篇《九變》,第九篇《行軍》,第十篇《地形》,第十一篇《就地》,第十二篇《火攻》,第十三篇《用間》。

闔閭看著伍員說:“看這《兵法》,孫武真是有通天徹地的才能啊。隻是可惜我的國家小、兵力弱,該怎麼辦呢?”孫武回答說:“我的《兵法》,不僅可以用於軍隊,即便是婦人女子,隻要聽從我的軍令,也能驅使她們作戰。”闔閭鼓掌大笑道:“先生的話,太不切實際了!天下哪有婦人女子能拿著兵器練習作戰的?”孫武說:“大王若覺得我的話不切實際,請讓我用後宮的宮女試一試。如果軍令不能施行,我甘願承擔欺君之罪。”闔閭當即召集了三百名宮女,讓孫武訓練她們。孫武說:“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兩名寵姬,讓她們擔任隊長,這樣號令才能有所統屬。”闔閭又宣來兩名寵姬,名叫右姬和左姬,對孫武說:“這是我心愛的寵姬,能擔任隊長嗎?”孫武說:“可以。不過,軍旅之事,首先要嚴明號令,其次才是賞罰,即便隻是小規模的演練,也不能廢除這些。請大王指定一人擔任執法官,兩人擔任軍吏,負責傳達命令;兩人負責擊鼓;再安排幾名力士,充任牙將,手持斧锧刀戟,站在高台上,以壯軍威。”闔閭答應從自己的中軍之中挑選這些人。孫武吩咐宮女們,分成左右兩隊,右姬管轄右隊,左姬管轄左隊,各自披掛兵器,向她們宣告軍法:第一,不許擾亂隊伍行列;第二,不許言語喧嘩;第三,不許故意違背約束。第二天五更,全體人員都要到教場集合聽令操練。吳王登上高台觀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五更,兩隊宮女都來到教場,一個個身披鎧甲,頭戴兜鍪,右手持劍,左手握盾。兩名寵姬也穿戴好盔甲,充作將官,分立兩邊,等候孫武升帳。孫武親自規劃演練的布局,布置成陣勢。他讓傳諭官將兩麵黃旗,分彆交給兩名寵姬,讓她們手持黃旗作為前導;眾宮女跟在隊長後麵,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總,每個人都要腳步相隨,隨著鼓聲前進後退,左右回旋,寸步不能亂。傳諭完畢,讓兩隊宮女都伏地聽令。過了一會兒,孫武下令說:“聽到一通鼓聲,兩隊同時起身;聽到二通鼓聲,左隊向右旋轉,右隊向左旋轉;聽到三通鼓聲,各自舉劍做出爭戰的姿勢。聽到鳴金聲,然後收隊後退。”眾宮女都掩口偷笑。鼓吏稟報:“鳴鼓一通。”宮女們有的起身,有的還坐著,參差不齊。孫武離開座位站起來說:“約束不明確,命令不被信服,這是將領的罪過!”讓軍吏再次重申先前的命令。鼓吏又擊鼓,宮女們都站了起來,但隊伍歪歪斜斜,相互擠靠,依舊笑聲不斷。孫武於是挽起雙袖,親自拿起鼓槌擊鼓,再次重申命令,兩名寵姬和宮女們沒有不笑的。孫武大怒,雙目圓睜,頭發都豎了起來,直衝冠頂,急忙喊道:“執法官在哪裡?”執法官上前跪下。孫武說:“約束不明確,命令不被信服,這是將領的罪過;既然已經再三約束,士兵卻不服從命令,這就是士兵的罪過了!按照軍法該如何處置?”執法官說:“應當斬首!”孫武說:“士兵難以全部誅殺,罪責在隊長。”他看著左右的人說:“可以將兩名女隊長斬首示眾!”左右的人見孫武發怒的樣子,不敢違抗命令,便將左右兩名寵姬綁了起來。闔閭在望雲台上觀看孫武操練,忽然看到兩名寵姬被綁,急忙派伯嚭拿著符節飛奔去解救,傳命說:“我已經知道將軍用兵的才能了,但這兩名寵姬侍奉我起居,很合我的心意,我要是沒有這兩名寵姬,吃飯都沒滋味,請將軍赦免她們!”孫武說:“軍中無戲言。我已受命為將領,將領在軍中,即便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為了順從君主的命令而釋放有罪之人,又怎能服眾?”喝令左右:“趕快斬殺兩名寵姬!”將她們的首級懸掛在軍前。於是,兩隊宮女無不嚇得雙腿顫抖,臉色蒼白,不敢抬頭看。孫武又從隊伍中挑選兩人,擔任左右隊長。再次下令擊鼓:一鼓起身,二鼓按規定方向行進,三鼓交戰,鳴金收軍。宮女們左右進退,回旋往來,都符合規定的動作要求,絲毫不差,自始至終,寂靜無聲。孫武派執法官去報告吳王說:“軍隊已經訓練整齊,希望大王前來觀看,任憑大王驅使。即便讓她們赴湯蹈火,也不敢退縮了。”髯翁寫詩詠歎孫武練兵之事:“強兵爭霸業,試武耀軍容。儘出嬌娥輩,猶如戰鬥雄。戈揮羅袖卷,甲映粉顏紅。掩笑分旗下,含羞立隊中。聞聲趨必肅,違令法難通。已借妖姬首,方知上將風。驅馳赴湯火,百戰保成功。”

闔閭痛惜這兩名寵姬,便厚葬她們於橫山,還立祠祭祀,名為愛姬祠。因為思念愛姬,闔閭便有了不用孫武的想法。伍員進諫說:“我聽說‘兵器,是凶器。’不能空談用兵。誅殺不能決斷,軍令就無法施行。大王想要征討楚國,稱霸天下,就得尋找良將。將領要以果敢堅毅為才能,若不是孫武這樣的將領,誰能渡過淮水、越過泗水,跋涉千裡去作戰呢?美色容易得到,良將卻難以尋覓。如果因為兩名寵姬而舍棄一位賢能的將領,這與喜愛雜草而舍棄嘉禾有什麼區彆呢!”闔閭這才醒悟,於是封孫武為上將軍,號為軍師,將討伐楚國的重任交給他。伍員問孫武:“軍隊從哪個方向進軍呢?”孫武說:“大凡行軍作戰的方法,要先消除內患,然後才能對外征伐。我聽說王僚的弟弟掩餘在徐國,燭庸在鐘吾國,二人都心懷怨恨。如今進兵,應該先除掉這兩位公子,然後再向南征伐。”伍員認為他說得對,上奏給吳王。吳王說:“徐國和鐘吾國都是小國,派使者去索要逃亡的臣子,他們不敢不聽從。”於是派出兩名使者,一名前往徐國索要掩餘,一名前往鐘吾國索要燭庸。徐國國君章羽不忍心看到掩餘死去,私下派人告知他,掩餘便逃走了。路上,他遇到同樣逃出的燭庸,兩人便一起商議,前往楚國投奔。楚昭王高興地說:“二位公子必定對吳國恨之入骨,應當在他們窮困的時候好好結交。”於是將他們安置在舒城,讓他們訓練士兵抵禦吳國。闔閭對這兩個國家違抗命令的行為十分惱怒,命令孫武率兵討伐徐國,將其滅掉。徐子章羽逃到楚國。接著,孫武又討伐鐘吾國,抓住了鐘吾國的國君帶回吳國。隨後,吳軍又襲擊攻破舒城,殺死了掩餘和燭庸。闔閭便想乘勝攻入楚國郢都。孫武說:“百姓已經很疲憊,不可急於用兵。”於是班師回朝。這時,伍員獻上計謀說:“凡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必須先明白勞逸的道理。晉悼公將四軍分為三部分輪流作戰,以此拖垮楚國軍隊,最終取得蕭魚之戰的勝利,這就是讓自己安逸而使敵人勞累的方法。楚國執政的都是貪婪平庸之輩,沒有人願意承擔憂患。我們可以組成三支軍隊去騷擾楚國。我們派出一支軍隊,他們必定全部出動迎戰;他們出兵,我們就撤回;他們撤回,我們再出動,讓他們兵力疲憊、士兵懈怠,然後突然發動攻擊,就沒有不勝利的。”闔閭認為很有道理。於是將軍隊分成三部分,輪流出動騷擾楚國邊境。楚國派將領來救援,吳國軍隊就撤回,楚人對此深感苦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王有個愛女名叫勝玉,一次宮中設宴,廚師端上蒸魚,吳王吃了一半,把剩下的賜給女兒。勝玉生氣地說:“父王竟然用吃剩的魚羞辱我,我還活著做什麼?”說完便退下自殺了。闔閭悲痛萬分,為她準備了豐厚的殮葬用品,將她安葬在吳國西麵的閶門之外。為了營造墓地,開鑿池塘、堆積泥土,開鑿的地方後來就形成了太湖,也就是如今的女墳湖。又用雕琢的文石做棺材,把金鼎、玉杯、銀尊、珠襦等珍寶幾乎傾其府庫的一半都用來陪葬,還把“磐郢”名劍也一同隨葬。為了送葬,吳王在吳市中讓白鶴起舞,讓百姓們都來觀看,然後讓觀看的人都進入墓道送葬。墓道內設有機關,男女進入後,便發動機關,關閉墓門,用土填埋,結果男女死者達上萬人。闔閭說:“讓我的女兒有上萬人陪葬,大概就不會寂寞了。”直到如今,吳地的喪葬習俗中,喪亭上製作有白鶴,便是那時留下的遺風。闔閭為了送死之人而殺生,其無道已經到了極點!史臣寫詩道:“三良殉葬共非秦,鶴市何當殺萬人?不待夫差方暴骨,闔閭今日已無民!”

話分兩頭。且說楚昭王在宮中熟睡醒來,發現枕邊有一道寒光閃爍。仔細一看,竟是一把寶劍。第二天清晨,昭王召來相劍的風胡子入宮,把劍拿給他看。風胡子一看到這把劍,不禁大為震驚,問道:“君王從何處得到此劍?”昭王回答:“我睡覺醒來,發現它就在枕邊,也不知道這劍叫什麼名字。”風胡子說:“這劍名叫‘湛盧’,是吳國劍師歐冶子所鑄。從前越王鑄造了五口名劍,吳王壽夢聽聞後前去索要,越王便獻上了其中三口,分彆是‘魚腸’‘磐郢’和‘湛盧’。‘魚腸’劍被用來刺殺王僚;‘磐郢’劍則隨葬於死去的女兒;如今就隻剩下‘湛盧’劍了。我聽說此劍乃是五金之精華,彙聚太陽之精氣,出世便有神力,佩戴它的人能彰顯威嚴。然而,若是人君做出違背天理之事,這劍就會離開。劍所在的國家,國運必定昌盛久遠。如今吳王弑殺王僚自立,又坑殺萬人為女兒陪葬,吳國人悲憤怨恨,所以‘湛盧’劍離開了無道的吳國,投奔有道的楚國。”昭王聽後十分高興,立刻將劍佩戴在身上,視若珍寶,並向國人宣告,認為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闔閭丟失了寶劍,派人四處尋訪。有人來報:“這把劍到了楚國。”闔閭憤怒地說:“這肯定是楚王賄賂了我的身邊人,把我的劍偷走了!”一怒之下,他殺掉了身邊數十人。隨後,闔閭派孫武、伍員、伯嚭率領軍隊討伐楚國。同時,又派使者前往越國征兵。越王允常與楚國尚未斷絕往來,不肯出兵相助。孫武等人攻克了楚國的六邑和潛邑,由於後續兵力不足,隻好班師回朝。闔閭對越國不肯一同攻打楚國十分惱怒,又謀劃著討伐越國。孫武勸諫道:“今年歲星位於越國上空,此時伐越不吉利。”闔閭不聽勸阻,執意出兵伐越,在檇李打敗了越軍,大肆搶掠一番後返回。孫武私下對伍員說:“四十年之後,越國將會強大,而吳國則會走向衰敗!”伍員默默地記住了這句話。這是闔閭五年時發生的事情。

到了第二年,楚國令尹囊瓦率領水軍攻打吳國,以報複吳國占領六邑和潛邑之事。闔閭派孫武、伍員迎戰,在巢地打敗了楚軍,俘獲了楚國將領羋繁。闔閭說:“不攻入郢都,即便打敗楚軍,也不算真正的成功。”伍員回應道:“我怎會片刻忘記郢都呢!隻是楚國國力強盛,天下無雙,不可輕視。囊瓦雖然不得民心,但諸侯們尚未厭惡他。聽說他貪得無厭,不斷索取賄賂,想必不久後諸侯之間就會生變,那時便是我們可乘之機。”於是,闔閭讓孫武在江口操練水軍。伍員則每天派人打探楚國的消息。

一天,忽然有人來報:“唐國和蔡國派遣使臣前來通好,現已在郊外等候。”伍員高興地說:“唐國和蔡國都是楚國的附屬國,無緣無故派使臣遠道而來,想必是與楚國結了仇。這是上天要讓我們攻破楚國,攻入郢都啊。”

原來,楚昭王得到“湛盧”劍後,諸侯紛紛前來祝賀,唐成公和蔡昭侯也來到楚國朝見。蔡侯有一雙羊脂白玉佩和兩件銀貂鼠裘,他將一件裘衣和一枚玉佩獻給楚昭王作為賀禮,自己則佩戴了另一件裘衣和玉佩。囊瓦見了十分喜愛,便派人向蔡侯索要。蔡侯對這裘衣和玉佩十分珍視,沒有答應囊瓦的要求。唐侯有兩匹名馬,叫做“肅霜”。“肅霜”本是大雁的名字,這種大雁的羽毛潔白如練,脖頸修長,馬頭高昂,馬的外形和毛色與之相似,故而得名。後人又在“肅霜”二字旁邊加上“馬”字旁,寫作“驌驦”,這可是天下稀有的寶馬。唐侯騎著這匹馬駕車來到楚國,馬跑得又快又穩。囊瓦同樣心生喜愛,派人向唐侯索要。唐侯也沒有同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位國君朝見的禮儀結束後,囊瓦便在昭王麵前進讒言說:“唐國和蔡國私下與吳國勾結,如果放他們回去,必定會引導吳國來攻打楚國,不如把他們扣留在這裡。”於是,楚昭王將兩位國君拘留在館驛,各自派一千人看守,名義上是護衛,實際上是監押。當時昭王年紀尚小,國家政事都由囊瓦說了算。兩位國君一被扣留就是三年,急切地想要回國,卻始終無法成行。

唐侯的世子見父親久久未歸,便派大夫公孫哲前往楚國探望,得知了父親被扣留的原因。公孫哲上奏說:“兩匹馬和一個國家,哪個更重要呢?國君為何不獻上馬匹以求得回國?”唐侯說:“這匹馬是稀世珍寶,我十分愛惜!況且我都不肯獻給楚王,更何況是令尹呢?而且囊瓦貪婪無度,用威勢脅迫我,我寧死也不會順從他。”公孫哲私下對隨從們說:“我們的國君不忍心舍棄一匹馬,卻因此長期被困在楚國,這是多麼看重牲畜而輕視國家啊。我們不如偷偷把驌驦馬偷走,獻給令尹。倘若能讓主公回到唐國,我們即便承擔盜馬的罪名,又有什麼可遺憾的呢!”隨從們都表示讚同。於是,他們用酒灌醉養馬的人,偷偷盜出兩匹馬獻給囊瓦,並說:“我們的國君因為令尹德高望重,所以讓我們獻上這兩匹良馬,供您驅使。”囊瓦十分高興,收下了馬匹。

第二天,囊瓦進宮對昭王說:“唐侯國土狹小,兵力微弱,想來也成不了什麼大事,可以赦免他,讓他回國。”昭王聽從了囊瓦的建議,放唐成公出城。唐侯回國後,公孫哲和眾隨從都將自己捆綁起來,在殿前等待處罰。唐侯說:“若不是各位把馬獻給那個貪婪的人,我無法回國,這是我的罪過,你們不要怨恨我就足夠了。”隨後,唐侯重重地賞賜了他們。如今德安府隨州城北,有個驌驦陂,就是因為這匹馬曾經過此地而得名。唐胡曾先生曾寫詩道:“行行西至一荒陂,因笑唐公不見機。莫惜驌驦輸令尹,漢東宮闕早時歸。”髯仙也有詩寫道:“三年拘係辱難堪,隻為名駒未售貪;不是便宜私竊馬,君侯安得離荊南?”

蔡侯聽說唐侯獻上馬匹後得以回國,也把裘衣和玉佩獻給了囊瓦。囊瓦又對昭王說:“唐國和蔡國情況相同,唐侯既然已經回國,蔡侯也不可單獨留下。”昭王聽從了他的建議。

蔡侯離開郢都後,心中充滿了憤怒,他將一塊白璧沉入漢水,發誓說:“我若不能討伐楚國,再次南渡漢水,就讓我如同這江水一般!”回到國內的第二天,蔡侯便把世子蔡元送到晉國作為人質,向晉國借兵討伐楚國。晉定公為此向周天子申訴,周敬王命令卿士劉卷率領王師與晉國軍隊會合。宋、齊、魯、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鄫、小邾子,再加上蔡國,一共十七路諸侯,個個都痛恨囊瓦的貪婪,紛紛出兵響應。晉士鞅擔任大將,荀寅為副將,各路諸侯的軍隊都聚集在召陵。

荀寅自認為是因為蔡國才出兵,對蔡國來說有功勞,便想得到豐厚的財物,於是派人對蔡侯說:“聽說您有裘衣和玉佩送給楚國君臣,為何唯獨我們晉國沒有呢?我們不遠千裡興兵,全是為了您,不知道您打算用什麼來犒勞我們的軍隊呢?”蔡侯回答說:“我因為楚國令尹囊瓦貪婪不仁,才離開楚國投奔晉國。希望大夫能顧念盟主的大義,滅掉強大的楚國,扶持弱小的國家,那麼荊襄五千裡的土地,都是犒勞軍隊的財物,這利益難道不大嗎?”荀寅聽後十分慚愧。

當時是周敬王十四年的春三月,恰好連續下了十幾天大雨,劉卷患上瘧疾,荀寅便對士鞅說:“從前五霸中,齊桓公最為強盛,然而他在召陵駐軍,也沒有讓楚國受到絲毫損傷。先君晉文公僅僅取得了一次勝利,之後兩國就不斷交戰。自從兩國互通友好之後,晉楚之間沒有衝突,由我們來挑起爭端可不妥當。況且現在雨水連綿,瘧疾流行,恐怕進軍未必能取勝,撤退又怕被楚國追擊,不能不考慮這些。”士鞅也是個貪婪的人,他也想得到蔡侯的酬謝,卻未能如願,便以雨水不利為由,借口難以進兵,退還了蔡侯的人質,傳令班師回朝。各路諸侯見晉國不肯做主,便各自返回本國。髯仙有詩歎道:“冠裳濟濟擁兵車,直搗荊襄力有餘;誰道中原無義士,也同囊瓦索苞苴。”

蔡侯見各路諸侯的軍隊紛紛解散,大失所望。回國途中經過沈國,他怨恨沈子嘉沒有跟隨討伐楚國,便派大夫公孫姓率軍襲擊並滅掉了沈國,俘虜了沈國國君並將其殺害,以此發泄心中的憤怒。楚囊瓦得知後極為憤怒,興兵討伐蔡國,包圍了蔡國都城。公孫姓進言說:“晉國已經靠不住了。不如向東前往吳國求救。伍子胥、伯嚭等大臣與楚國有著深仇大恨,必定會全力相助。”蔡侯聽從了他的建議,立即派公孫姓約上唐侯,一同前往吳國借兵,並將自己的次子公子乾送到吳國作為人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伍員將蔡侯等人引見給闔閭,說道:“唐國和蔡國懷著滿腔的怨恨,願意作為先鋒。救援蔡國可以彰顯名聲,攻破楚國則能獲得豐厚的利益。大王想要攻入郢都,這是個絕佳的機會,不可錯過。”闔閭於是收下蔡侯的人質,答應出兵,先派公孫姓回去通報消息。

闔閭正準備調兵,近臣前來稟報:“軍師孫武從江口回來了,有事求見。”闔閭召見孫武,詢問他的來意。孫武說:“楚國之所以難以攻打,是因為它附屬國眾多,我們不容易直接打到它的境內。如今晉侯一聲號召,十八國便紛紛響應,其中陳、許、頓、胡等國向來依附楚國,這次也都背離楚國,跟隨晉國。可見人心怨恨楚國,並非隻有唐國和蔡國。這正是楚國勢力孤立的時候。”闔閭聽後十分高興。他派被離和專毅輔佐太子波留守國內。任命孫武為大將,伍員和伯嚭為副將,親弟弟公子夫概為先鋒,公子山專門負責督運糧草。出動全部吳國軍隊六萬人,號稱十萬,從水路渡過淮水,直抵蔡國。

囊瓦見吳國軍隊來勢洶洶,便解除了對蔡國的包圍,匆忙撤退。他又擔心吳軍追趕,於是直接渡過漢水,才停下來屯紮,並接連派人向郢都送去緊急戰報,請求救援。

再說蔡侯迎接吳王闔閭,哭訴楚國君臣的惡行。不久,唐侯也趕到了。兩位國君表示願意作為左右翼,跟隨吳國一同滅掉楚國。出發前,孫武突然傳令軍士登陸,把戰艦都留在淮水彎曲之處。伍員私下詢問舍棄戰船的原因。孫武說:“戰船逆水行駛,速度遲緩,這樣會讓楚國得以從容防備,我們就無法攻破楚國了。”伍員十分佩服孫武的見解。大軍從江北陸路經過章山,直奔漢陽。楚軍屯紮在漢水南岸,吳軍則屯紮在漢水北岸。囊瓦日夜擔心吳軍渡過漢水,聽說他們把戰船留在淮水,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

楚昭王聽說吳軍大舉進犯,親自召集眾臣商議對策。公子申說:“子常囊瓦字子常)並非大將之才,應迅速命令左司馬沈尹戍率兵前往,阻止吳國人渡過漢水。他們遠道而來,後援不足,必定無法長久。”昭王聽從了他的建議,派沈尹戍率領一萬五千士兵,與令尹協力防守。

沈尹戍來到漢陽,囊瓦將他迎入大寨。沈尹戍問道:“吳軍從哪裡來,為何來得如此迅速?”囊瓦說:“他們把戰船留在淮汭,從陸路經豫章來到這裡。”沈尹戍聽後,連連冷笑幾聲,說:“人們都說孫武用兵如神,從這件事來看,簡直就是兒戲!”囊瓦問道:“此話怎講?”沈尹戍說:“吳國人習慣乘船,擅長水戰,如今卻舍棄戰船從陸路進軍,隻是為了貪圖便捷。萬一戰事失利,他們就沒有退路了,我因此覺得可笑。”囊瓦又問:“他們的軍隊現在屯紮在漢北,有什麼辦法可以打敗他們?”沈尹戍說:“我分五千士兵給你,你沿著漢水列營,把船隻全部聚集到南岸,再派輕快的小船,日夜在江麵上往來巡邏,讓吳軍無法搶奪船隻渡江。我率領一支軍隊從新息抄到淮汭,把他們的戰船全部燒毀,再用木頭和石頭把漢東的隘道堵死。然後令尹您率兵渡過漢江,攻打他們的大寨,我從後麵夾擊。這樣一來,他們水陸兩路斷絕,首尾受敵,吳國君臣的性命,就都掌握在我們手中了。”囊瓦聽後十分高興,說:“司馬的高見,我遠遠比不上。”於是,沈尹戍留下大將武城黑率領五千士兵,協助囊瓦,自己則率領一萬人馬向新息進發。不知後來戰事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