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屍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屍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棄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屍(1 / 1)

話說沈尹戍離開後,吳國和楚國的軍隊隔著漢水對峙,一連過了好幾天。武城黑想討好令尹囊瓦,便進言說:“吳國人舍棄戰船改從陸路進軍,這違背了他們擅長水戰的優勢,而且他們對這裡的地理環境也不熟悉,司馬已經斷定他們必敗無疑。如今雙方相持了這麼多天,吳軍還沒能渡江,他們的軍心肯定已經懈怠了,此時應該趕緊出擊。”囊瓦的愛將史皇也說:“楚國人愛戴令尹的少,而愛戴司馬的多。要是司馬帶兵去燒毀吳國的戰船,堵塞住隘道,那麼攻破吳國的頭功就歸他了。令尹您官職高、名聲大,卻屢次作戰失利,現在又把這頭功讓給司馬,以後還怎麼在百官之上立足呢?說不定司馬還要取代您執政了。依我看,不如聽從武城將軍的計策,渡江與吳軍決一勝負,這才是上策。”囊瓦被他們的話迷惑了,於是傳令三軍,全部渡過漢水,在小彆山擺開陣勢。史皇出兵挑戰,孫武派先鋒夫概迎戰。夫概挑選了三百名勇士,都拿著堅硬的木棒,一遇到楚兵,就沒頭沒腦地亂打過去。楚兵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陣,頓時手忙腳亂,被吳兵一陣亂打,史皇大敗而逃。囊瓦生氣地說:“你讓我渡江,可剛一交戰就吃了敗仗,你還有什麼臉來見我?”史皇說:“作戰不斬殺敵將,攻城不擒獲敵王,算不上兵家的大勇。現在吳王的大寨紮在大彆山下麵,不如我們今夜出其不意,去偷襲他們,以此建立大功。”囊瓦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挑選了一萬精兵,披掛整齊,口中銜枚,從小路繞到大彆山後麵。各路軍隊接到命令後,依計而行。

再說孫武聽說夫概初次交戰獲勝,眾人都來祝賀。孫武卻說道:“囊瓦不過是個心胸狹隘的人,他貪圖功勞,心存僥幸,雖然史皇剛剛吃了點小虧,但楚軍並未受到大的損失,今夜他必定會來偷襲我們的大寨,我們不可不做好防備。”於是,孫武命令夫概和專毅各自帶領本部人馬,埋伏在大彆山的左右兩側,聽到哨角聲為號,才能殺出。又讓唐國和蔡國的國君,分兩路接應。還命令伍員帶領五千士兵,抄到小彆山,反過來偷襲囊瓦的營寨,讓伯嚭前去接應。孫武還讓公子山保護吳王,將營地轉移到漢陰山,以避開衝突。吳軍大寨中虛設旌旗,隻留下幾百名老弱士兵看守。一切號令安排妥當。到了夜裡三更,囊瓦果然帶領精兵,秘密地從小山後麵繞了出來。他看到大寨中寂靜無人,毫無防備,便大喊一聲,殺進了軍中。然而,他卻沒有找到吳王,心裡懷疑有埋伏,急忙又殺了出來。這時,突然聽到哨角齊鳴,專毅和夫概兩支軍隊,從左右兩邊突然殺出,對囊瓦進行夾擊。囊瓦邊戰邊退,他的三隊士兵,折損了一隊。好不容易才逃脫,又聽到炮聲震天,右邊有蔡侯,左邊有唐侯,兩下將他截住。唐侯大喊:“還我的肅霜馬,饒你不死!”蔡侯也叫著:“還我的裘衣和玉佩,就饒你一命!”囊瓦又羞又惱,又慌又怕。正在危急時刻,武城黑帶著援兵趕到,一陣拚殺,救出了囊瓦。大約走了幾裡路,有守寨的小軍前來報告:“我們的營地已經被吳國將領伍員偷襲,史將軍大敗,不知去向。”囊瓦嚇得心膽俱裂,帶著敗兵,連夜狂奔,一直跑到柏舉,才停下來。過了很久,史皇也帶著殘兵敗將趕到,其他逃散的士兵也逐漸聚集起來,重新安營紮寨。囊瓦說:“孫武用兵,果然機變多端!我們不如放棄營地,逃回去請求增兵再戰。”史皇說:“令尹您率領大軍抵抗吳軍,如果放棄營地回去,吳兵一旦渡過漢江,就會直搗郢都,您的罪責又怎能逃脫呢?倒不如儘力一戰,就算死在戰場上,也能在後世留下個好名聲!”囊瓦正在猶豫不決,忽然有人來報:“楚王又派了一支軍隊前來接應。”囊瓦走出營寨迎接,原來是大將薳射。薳射說:“主上聽說吳兵來勢洶洶,擔心令尹您不能取勝,特地派我帶領一萬士兵,前來聽候調遣。”接著,薳射又詢問之前交戰的情況。囊瓦詳細地講述了一遍,臉上露出慚愧的神色。薳射說:“要是聽從沈司馬的計策,何至於落到如此田地。如今之計,隻有深挖戰壕,高築壁壘,不要與吳軍交戰,等司馬的軍隊到了,然後再合力出擊。”囊瓦說:“我因為輕率地出兵偷襲敵營,所以反而被他們偷襲了。要是雙方正麵交鋒,楚國的士兵難道就一定會比吳兵弱嗎?現在將軍您剛到,正可趁著這股銳氣,與吳軍決一死戰。”薳射沒有聽從他的建議。於是,兩人各自安營紮寨,名義上是互為犄角之勢,實際上相距有十多裡遠。囊瓦自恃爵位高、地位尊,不敬重薳射;薳射又瞧不起囊瓦無能,不願屈居其下,兩邊各懷心思,不肯共同商議戰事。

吳國先鋒夫概,探聽到楚國將領不和,便進宮去見吳王,說:“囊瓦貪婪不仁,早已失去人心;薳射雖然前來救援,卻不遵守約束。楚軍三軍都沒有鬥誌,如果我們追擊攻打他們,必定能大獲全勝。”闔閭沒有答應。夫概退出來後說:“君王執行他的命令,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我要獨自前往,如果有幸打敗楚軍,郢都就可以攻下來了。”第二天清晨,夫概率領本部五千士兵,直接衝向囊瓦的營地。孫武得知後,急忙調遣伍員帶兵前去接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且說夫概衝入囊瓦的大寨,囊瓦毫無防備,營中頓時大亂。武城黑拚命抵擋。囊瓦來不及乘車,從營寨後麵步行逃出,左肩胛已經中了一箭。這時,史皇率領本部兵馬趕到,用車子載著囊瓦。史皇對囊瓦說:“令尹您自己找機會逃走吧,小將我拚死在這裡!”囊瓦脫下袍甲,乘車疾馳而去,不敢回郢都,徑直逃到鄭國避難去了。髯翁有詩歎道:“披裘佩玉駕名駒,隻道千年住郢都;兵敗一身逃難去,好教萬口笑貪夫。”

伍員的兵馬趕到時,史皇擔心他去追趕囊瓦,便提著戟,率領本部士兵殺入吳軍,左衝右突,殺死了二百多名吳兵和將領。楚國士兵死傷的人數也差不多。史皇身負重傷,戰死沙場。武城黑與夫概交戰,抵擋不住,也被夫概斬殺。薳射的兒子薳延,聽說前營出事,趕緊報告給父親,想要帶兵前去救援。薳射沒有答應,自己站在營前彈壓,命令軍中:“擅自行動的,斬!”囊瓦的敗軍都逃到了薳射這裡,清點一下,還有一萬多人,合成一軍,軍勢又有所振作。薳射說:“吳軍乘勝追擊,來勢洶洶,我們抵擋不住。趁他們還沒到,我們整頓隊伍,退回到郢都,再做打算。”於是,他命令大軍拔營起寨,薳延在前開路,薳射親自斷後。夫概探聽到薳射轉移營地,便跟在後麵追擊,一直追到清發。楚國士兵正在收集船隻,打算渡江。吳兵見狀,就要上前猛攻,夫概阻止道:“被困的野獸尚且會拚死搏鬥,更何況是人呢?如果逼得太緊,他們會拚死抵抗。我們不如暫且按兵不動,等他們渡到一半的時候再出擊。已經渡過江的人慶幸逃脫,還沒渡江的人爭先逃命,誰還肯拚死戰鬥呢?這樣我們一定能取勝!”於是,吳兵後退二十裡安營紮寨。中軍孫武等人也都趕到了,聽了夫概的話,人人都稱讚說得好。闔閭對伍員說:“我有這樣的弟弟,還愁攻不下郢都嗎?”伍員說:“我聽說被離曾經給夫概相麵,說他毫毛倒生,將來必定會有背叛國家和君主的事情發生,他雖然英勇,但不可過於重用。”闔閭卻不以為然。

再說薳射聽說吳兵來追,正打算列陣抵抗,又聽說他們退回去了,高興地說:“我就知道吳國人膽小,不敢窮追不舍。”於是下令全軍五更時飽餐一頓,一起渡江。楚軍剛渡過十分之三,夫概的兵馬就到了,楚軍頓時大亂,爭相渡江。薳射製止不住,隻得乘車快跑。那些還沒渡江的士兵,都跟著主將四處逃竄。吳軍從後麵掩殺過來,搶奪了無數的旗鼓戈甲。孫武命令唐國和蔡國的國君,各自帶領本國的軍隊,奪取渡江的船隻,沿著江岸一路接應。薳射逃到雍澨,士兵們又餓又累,走不動路了。幸好追兵已經遠去,於是暫且停下來,埋鍋做飯。飯剛煮熟,吳兵又到了,楚國士兵來不及吃飯,扔下食物就跑。結果,煮好的飯反倒被吳兵享用了。吳兵吃飽後,又繼續全力追擊。楚兵自相踐踏,死的人更多了。薳射的車子陷入泥坑,被夫概一戟刺死。他的兒子薳延也被吳兵圍住,薳延奮勇突圍,卻衝不出去。忽然,聽到東北角喊聲震天,薳延心想:“吳國又有兵馬到了,我命休矣!”原來,那支兵馬是左司馬沈尹戍,他行軍到新息時,得知囊瓦兵敗的消息,於是從原路返回,正好在雍澨遇到吳兵圍困薳延。沈尹戍便將部下的一萬人馬,分成三路殺了進去。夫概仗著屢次取勝,沒把楚兵放在眼裡。忽然看到楚軍分三路殺來,也不知道有多少兵馬,一時間不知如何抵擋,隻好解圍逃走。沈尹戍一陣猛殺,吳兵死了一千多人。沈尹戍正打算追殺,吳王闔閭的大軍趕到了,雙方紮營對峙。沈尹戍對他的家臣吳句卑說:“令尹貪圖功勞,讓我的計策沒能實現,這是天意啊!如今敵人的威脅已經很嚴重了,明天我一定要決一死戰。如果有幸取勝,我們的軍隊就能直達郢都,這是楚國的福氣。萬一戰敗,我就把我的首級托付給你,千萬不能讓吳國人得到。”接著,他又對薳延說:“你父親已經戰死在敵人手裡,你不能再死了,應該趕緊回去,給子西傳個話,讓他做好保衛郢都的打算。”薳延下拜說:“希望司馬能驅除東邊的敵寇,早日建立大功!”說完,流著淚離開了。

第二天清晨,雙方列陣交鋒。沈尹戍平日裡善於安撫士兵,士兵們都願意效命,無不奮力死戰。夫概雖然勇猛,但還是無法取勝,漸漸有了敗勢。孫武率領大軍殺了過來,右邊有伍員和蔡侯,左邊有伯嚭和唐侯,前麵是強弓勁弩,後麵是短兵器,直接衝入楚軍陣營,把楚軍殺得七零八落。沈尹戍拚命殺出重圍,身上中了好幾箭,僵臥在車中,無法再戰,於是叫來吳句卑,說:“我不行了!你趕快砍下我的首級,去見楚王!”吳句卑不忍心下手。沈尹戍用儘全身力氣大喝一聲,便閉上了眼睛。吳句卑不得已,用劍砍下他的首級,用衣裳包好揣在懷裡,又挖了個坑把他的屍體掩埋了,然後奔回郢都去了。於是,吳兵長驅直入。史官稱讚道:“楚謀不臧,賊賢升佞;伍族既捐,欲宗複儘。表表沈尹,一木支廈;操敵掌中,敗於貪瓦。功隳身亡,淩霜暴日;天佑忠臣,歸元於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說薳延先回到郢都,見到昭王,哭訴囊瓦戰敗逃走,自己父親被殺的事情。昭王大驚失色,急忙召集子西、子期等人商議,打算再次出兵接應。隨後,吳句卑也到了,呈上沈尹戍的首級,詳細講述了兵敗的經過:“都是因為令尹不聽從司馬的計策,才落得如此下場。”昭王痛哭流涕地說:“我沒能早點重用司馬,這是我的罪過啊。”接著,他大罵囊瓦:“這個誤國的奸臣,苟且偷生,連豬狗都不吃他的肉!”吳句卑說:“吳兵一天天逼近,大王必須早日定下保衛郢都的計策。”昭王一麵召見沈諸梁,讓他領回父親的首級,為其準備豐厚的喪葬用品,並封沈諸梁為葉公;一麵商議放棄郢都,往西逃走。子西大哭著勸諫說:“國家的社稷宗廟、陵墓寢殿,都在郢都,大王要是放棄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昭王說:“我們原本依仗著長江、漢水作為天險,如今這險要之地已經失去。吳兵隨時都會打到,我們怎麼能束手就擒呢?”子期上奏說:“城中還有幾萬壯丁,大王可以把宮中的糧食和布帛都拿出來,激勵將士們,堅守城牆。再派人四處出使,到漢東各國,讓他們合兵救援。吳國人深入我國境內,糧草供應不上,怎麼能長久呢?”昭王說:“吳國人可以從我們這裡獲取糧食,還愁沒有吃的嗎?晉侯一聲號召,頓國、胡國的人都去響應,吳兵東下,唐國、蔡國為他們做向導,楚國的天下,人心都已經離散,不能再依靠他們了。”子西又說:“我們帶領全部軍隊去抵禦敵人,如果戰敗了,再逃走也不晚。”昭王說:“國家的存亡,都取決於二位兄長,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我也沒什麼好主意了。”說完,含著淚走進宮中。

子西和子期商議,派大將鬥巢帶領五千士兵,協助防守麥城,以防備北路;派大將宋木帶領五千士兵,協助防守紀南城,以防備西北路;子西自己帶領一萬精兵,在魯洑江紮營,以扼守東渡的要道;隻有西路的川江和南路的湘江,都是楚國的地盤,地勢險要偏遠,不是吳國人進入楚國的必經之路,所以不必設防。子期命令王孫繇於、王孫圉、鐘建、申包胥等人,在城內巡邏,戒備十分森嚴。

再說吳王闔閭召集各位將領,詢問何時能攻入郢都。伍員進言說:“楚國雖然屢次戰敗,但郢都如今依然強盛,而且三座城相互聯絡,不容易攻破。往西去的魯洑江,是進入楚國的必經之路,必定有重兵把守。我們必須從北麵繞個大彎,把軍隊分成三路:一路攻打麥城,一路攻打紀南城,大王率領大軍直搗郢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讓他們顧此失彼。如果兩座城被攻破,郢都也就守不住了。”孫武說:“子胥的計策很好!”於是,孫武派伍員和公子山帶領一萬士兵,蔡侯率領本國軍隊協助他們,去攻打麥城;孫武和夫概帶領一萬士兵,唐侯率領本國軍隊協助他們,去攻打紀南城;闔閭和伯嚭等人,率領大軍攻打郢城。

且說伍員率軍向東行進了好些日子,偵察兵前來報告:“再往前走,距離麥城就隻剩三十裡路程,那裡有楚國大將鬥巢帶兵把守。”伍員當即下令軍隊駐紮下來。隨後,他換上平民服裝,帶著兩名小卒,悄悄走出營外,仔細觀察周邊地形。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個村莊,隻見村民正牽著驢子磨麥子。那人拿著鞭子抽打驢子,驢子拉著磨盤轉動,麥粒紛紛變成麥屑灑落下來。伍員看到這一幕,突然靈機一動,恍然大悟道:“我知道該怎麼攻破麥城了!”當下,他便返回軍營,暗中傳令:“每名軍士都要準備一個布袋,裡麵裝滿土;還要準備一束草,明日五更時必須交割完成。若有人沒準備好,一律斬首!”到了第二天五更,又傳出一道命令:“每輛戰車都要攜帶若乾亂石。若有人未照辦,斬首!”等到天亮,伍員將軍隊分成兩隊:蔡侯率領一隊前往麥城東邊;公子乾率領一隊前往麥城西邊。他吩咐各隊將領,用所帶的石、土、草束,築起小城,當作營壘。伍員親自規劃指揮,督促軍士們奮力施工,沒過多久,兩座小城就建成了。東邊的城狹長,形狀像驢子,便取名為“驢城”;西邊的城呈正圓形,好似磨盤,取名為“磨城”。蔡侯不明白其中的用意,伍員笑著解釋:“東邊有驢,西邊有磨,還怕‘麥子’不被磨下來嗎?”

鬥巢在麥城得知吳兵在東西兩邊築城,趕忙帶兵前來爭奪。可等他趕到時,兩座城已然屹立,堅固得如同堡壘一般。鬥巢先來到東城,隻見城上旌旗飄揚,鐸聲不斷。鬥巢見狀大怒,當即就要攻城。這時,東城轅門大開,一員年輕將軍率兵出城迎戰。鬥巢喝問對方姓名,那人答道:“我是蔡侯的小兒子姬乾。”鬥巢不屑道:“你這毛頭小子,豈是我的對手!伍子胥在哪裡?”姬乾回應:“他已經去攻打你的麥城了!”鬥巢越發惱怒,挺著長戟,直刺姬乾。姬乾也舉起長戈,奮勇相迎。兩人你來我往,交鋒了大約二十多個回合。突然,有偵察騎兵飛馳來報:“現在有吳兵攻打麥城,將軍快回去救援!”鬥巢擔心老巢有失,急忙敲響金鑼收兵,此時軍隊已然混亂。姬乾趁機率軍掩殺一陣,但沒敢窮追,便收兵返回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鬥巢趕回麥城,正好遇到伍員指揮軍隊圍城。鬥巢橫握著長戈,拱手說道:“子胥,彆來無恙啊?你先人的冤屈,都是費無極造成的,如今這個讒佞之人已經被誅殺,你也沒冤仇可報了。楚國對你們家族三代都有恩,你難道忘了嗎?”伍員回應道:“我的先人對楚國有大功,楚王卻不念舊情,冤殺了我的父兄,還想置我於死地。幸好上天庇佑,我才得以逃脫。這仇恨我記了十九年,才有了今天。你要是識相,就趕緊遠遠避開,彆來觸犯我的鋒芒,這樣還能保全自己。”鬥巢大罵道:“你這背主的賊子!躲開你不算好漢。”說罷,便挺著長戟,直取伍員,伍員也手持長戟迎戰。兩人剛交戰幾個回合,伍員便說:“你已經疲憊了,放你進城,明日再戰。”鬥巢回應:“明日定要與你決一死戰!”雙方各自收兵。城上的守軍看到自家軍隊,趕忙打開城門接應他們入城。

到了半夜,城上突然傳來陣陣呼喊聲,有人報告:“吳兵已經進城了!”原來,伍員的軍隊中有許多楚國降卒,伍員故意放鬥巢入城,同時讓幾個裝扮成楚兵的降卒,混在楚兵隊伍裡進城,潛伏在偏僻之處。到了半夜,他們在城上放下長繩索,將城外的吳軍拉上城來。等到楚兵發覺時,城上已經有一百多名吳軍,他們齊聲呐喊,城外的大軍也跟著響應。守城的軍士頓時驚慌失措,四處逃竄,鬥巢根本無法約束,無奈之下,隻得乘坐輕便馬車逃離。伍員也沒有派兵追趕,順利拿下麥城後,派人前往吳王處報捷。潛淵為此作詩道:“西磨東驢下麥城,偶因觸目得功成;子胥智勇真無敵,立見荊蠻右臂傾。”

再說孫武率領軍隊經過虎牙山,轉而進入當陽阪。遠遠望去,漳江在北麵奔騰,水勢洶湧。孫武觀察到紀南地勢較低,西邊有赤湖,湖水連通紀南以及郢都城下。孫武心中立刻有了計策,他命令軍士們在高處紮營,並讓每人準備好畚箕和鐵鍬,限他們一夜之間,挖出一道深壕,將漳江的水引入赤湖,同時築起長堤,攔住江水。江水灌入後無處排泄,平地水位瞬間升高了二三丈。又恰逢冬月,西風猛烈,江水順勢灌入紀南城中。守城將領宋木以為是江水上漲,趕忙驅趕城中百姓前往郢都躲避水災。那洪水來勢洶洶,郢都城下也被淹沒,放眼望去,一片汪洋,如同江湖一般。孫武派人上山砍竹,製成竹筏,吳軍乘坐竹筏逼近城池。城中百姓這才知道,這場洪水是吳國人掘開漳江造成的,頓時人心惶惶,紛紛各自逃命。

楚王得知郢都難以堅守,急忙讓箴尹固在西門備好船隻,帶上他疼愛的妹妹季羋,一同登船。子期正在城上指揮軍士抵禦洪水,聽說楚王已經逃走,無奈之下,隻能與百官出城護駕,倉促間,僅僅保全了自身,根本無暇顧及家中妻小。郢都沒了君主,不攻自破。史官為此作詩道:“虎踞方城阻漢川,吳兵迅掃若飛煙;忠良棄儘讒貪售,不怕隆城高入天。”

孫武於是護送闔閭進入郢都,隨即派人掘開水壩,讓江水回歸河道,並集合兵力守衛四郊。伍員也從麥城趕來與眾人會合。闔閭登上楚王的宮殿,百官紛紛前來祝賀。之後,唐國國君和蔡國國君也入朝致辭,表達慶賀之意。闔閭十分高興,大擺宴席,與眾人歡慶。當晚,闔閭留宿在楚王宮中,左右侍從將楚王的夫人獻給闔閭。闔閭心中動了心思,想要讓她侍寢,但又有些猶豫。伍員見狀說道:“國家都已歸您所有,更何況他的妻子呢?”於是,闔閭便留她過夜。左右侍從又有人說:“楚王的母親伯嬴,原是太子建的妻子,楚平王因貪戀她的美貌而強占了她,如今她年紀尚輕,姿色未衰。”闔閭聽後心動,派人去召見伯嬴,伯嬴卻不肯出來。闔閭發怒,命令左右侍從:“把她強行帶來見我!”伯嬴緊閉房門,用劍敲擊著門說道:“我聽說諸侯是一國教化的表率。依照禮法,男女不能同席而坐,不能共用食器,以此來表示男女有彆。如今君王拋棄了禮儀規範,讓淫亂之事在國人中傳開,我寧肯自刎而死,也不敢從命。”闔閭聽後,深感慚愧,連忙道歉說:“我隻是仰慕夫人,想見見您的容顏,怎敢做出淫亂之事呢?夫人不必擔憂。”隨後,他讓伯嬴原來的侍從為她守護房門,並告誡隨從不得擅自闖入。

伍員四處尋找楚昭王,卻始終不見其蹤影。於是,他與孫武、伯嚭等人分彆占據楚國大夫們的府邸。唐侯、蔡侯與公子山前往囊瓦家中搜尋,發現裘衣、玉佩依舊在箱子裡,肅霜馬也在馬廄中。兩位國君各自取走了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然後都轉獻給了吳王。囊瓦家中其他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堆滿屋子,任由左右侍從隨意搬運,一路上丟得亂七八糟。囊瓦一生貪婪受賄,卻從未真正享受過這些財物。公子山本想占有囊瓦的夫人,夫概趕到後,將公子山趕走,自己霸占了她。當時,吳國君臣行為放縱,男女之間毫無規矩,郢都城中,幾乎如同禽獸聚集一般混亂。髯翁為此作詩道:“行淫不避楚君臣,但快私心瀆大倫;隻有伯嬴持晚節,清風一線未亡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伍員向吳王進言,打算將楚國的宗廟全部拆毀。孫武進諫道:“用兵需師出有名,秉持正義行動才是正道。楚平王廢掉太子建,而立秦女所生之子為太子,他任用讒佞貪婪之人,在國內屠戮忠良之士,對外又對諸侯施以暴行,正因如此,我們吳國才能打到這裡。如今楚國都城已被攻破,應當召回太子建的兒子羋勝,擁立他為楚國國君,讓他主持宗廟祭祀,取代楚昭王的位置。楚國人憐憫故太子無辜蒙冤,必然會安心順從,而羋勝也會心懷吳國的恩德,世世代代向吳國進貢不絕。大王即便赦免楚國,實際上仍能掌控楚國。這樣一來,我們既能獲得好名聲,又能得到實際利益,可謂名實兼備啊!”然而,闔閭一心貪圖滅掉楚國,並未聽從孫武的建議,而是下令焚毀了楚國的宗廟。唐國國君和蔡國國君在此時各自告辭,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闔閭又在章華台大擺宴席,宴請群臣。樂工演奏著歡快的樂曲,群臣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唯有伍員痛哭不止。闔閭問道:“你為楚國報仇的心願已經實現了,為何還如此悲傷呢?”伍員含淚答道:“楚平王已經去世,楚王又逃走了,我父兄的大仇,還未報得萬分之一啊。”闔閭又問:“那你打算怎麼做?”伍員回答:“懇請大王準許我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開棺斬首,這樣才能消解我心頭之恨。”闔閭說:“你為我做了很多事,我又怎會吝惜一具枯骨,不以此來慰藉你的私仇呢?”於是答應了伍員的請求。

伍員打聽得知,楚平王的墳墓在東門外的地方室丙莊寥台湖,便帶領本部兵馬前往。但隻見平原上衰草連天,湖水茫茫一片,根本不知道墳墓究竟在哪裡。他派人四處搜尋,卻毫無蹤跡。伍員捶胸頓足,仰天大哭道:“天啊,天啊!難道不讓我報父兄之仇了嗎?”

這時,忽然有一位老者走上前來,作揖問道:“將軍為何想要找到楚平王的墳墓呢?”伍員說:“楚平王拋棄親子、搶奪兒媳,殺害忠良、任用奸佞,滅掉了我的宗族。我活著時不能親手殺了他,死後也要戮他的屍體,到地下去告慰父兄的在天之靈。”老者說:“平王自知結怨太多,擔心有人發掘他的墳墓,所以將自己葬在了湖中。將軍若一定要找到他的棺材,必須把湖水抽乾,才能找到。”說完,老者登上寥台,指明了大致的方位。

伍員派善於潛水的人下水尋找,果然在台東邊找到了石槨。他讓軍士們每人背來一沙袋,堆積在墳墓旁,堵住流水。然後鑿開石槨,發現裡麵有一口棺材,十分沉重。打開一看,裡麵隻有衣冠和數百斤精鐵。老者說:“這是疑棺,真正的棺材還在下麵。”眾人又移開石板,下層果然還有一口棺材。伍員下令毀掉這口棺材,把裡麵的屍體拖了出來,經過查驗,確實是楚平王的遺體。屍體經過水銀浸泡,皮膚和肌肉都沒有腐爛。伍員一見到這具屍體,頓時怨氣衝天,他手持九節銅鞭,狠狠地抽打了三百下,打得屍體皮開肉綻、骨頭斷裂。接著,他用左腳踩著楚平王的腹部,右手挖出他的眼珠,痛斥道:“你活著的時候,白白長了一雙眼睛,卻不能分辨忠奸,聽信讒言,殺害我的父兄,他們難道不冤枉嗎!”隨後,伍員砍下楚平王的頭顱,毀掉他的衣服、被子和棺材,將骸骨扔在了原野上。髯翁為此稱讚道:“怨不可積,冤不可極。極冤無君長,積怨無存歿。匹夫逃死,戮及朽骨。淚血灑鞭,怨氣昏日。孝意奪忠,家仇及國。烈哉子胥,千古猶為之飲泣!”

伍員鞭撻完楚平王的屍體後,問老者:“您為何知道楚平王的埋葬之處,以及棺材的秘密呢?”老者說:“我不是彆人,正是當年的石工。昔日平王命令我們五十多個石工砌造疑塚,他擔心我們泄露秘密,墳墓建成後,就把我們這些石工全都殺了埋在塚內,隻有我偷偷逃走,才幸免於難。今日感佩將軍孝心懇切,特地前來指明,也算是為那五十多個冤死的石工稍稍報仇雪恨。”伍員聽後,取出金帛,重重酬謝了老者,然後離去。

再說楚昭王乘船向西渡過沮水,又轉而向南渡過長江,進入了雲夢澤。途中,有數百名草寇在夜裡劫持了昭王乘坐的船隻,他們手持兵器攻擊昭王。當時,王孫繇於就在昭王身旁,他用身體護住昭王,大聲喝道:“這是楚王,你們想乾什麼?”話還沒說完,他的肩膀就被兵器擊中,鮮血一直流到腳跟,隨即昏倒在地。草寇們說:“我們隻知道要搶奪錢財寶物,可不管什麼楚王!況且楚國的令尹等大臣都那麼貪婪受賄,何況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呢?”於是,他們大肆搜掠船上的金銀財寶。箴尹固急忙扶著昭王上岸躲避。昭王呼喊:“誰來保護我的妹妹,彆讓她受傷!”下大夫鐘建趕忙背起季羋,跟著昭王上了岸。他們回頭望去,隻見那群草寇放火燒了船隻,便在夜裡匆忙逃了好幾裡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了第二天清晨,子期、宋木、鬥辛、鬥巢陸續循著蹤跡趕了過來。鬥辛說:“我家在鄖地,離這裡不到四十裡,大王暫且勉強到那裡,再做打算。”過了一會兒,王孫繇於也趕到了。昭王驚訝地問道:“你身負重傷,怎麼能逃出來呢?”繇於說:“我疼得爬不起來,大火燒到我身上時,忽然感覺好像有人把我推上了岸,昏迷中我聽到那人說:‘我是楚國已故的令尹孫叔敖。傳句話給楚王,吳軍不久就會自行退兵,楚國社稷將長久延續。’然後用藥敷在我的肩膀上,等我醒來時,血止住了,疼痛也減輕了,所以才能趕來。”昭王感歎道:“孫叔敖在雲夢澤中,他的英靈不滅啊。”眾人聽了,都不禁為之感歎。鬥巢拿出乾糧分給大家吃,箴尹固解下腰間的匏瓢,到河邊汲水給大家喝。

昭王讓鬥辛到成臼渡口找船。鬥辛遠遠望見有一艘船從東邊駛來,船上載著家小。仔細一看,原來是大夫藍尹亹。鬥辛喊道:“大王在這裡,你可以載我們一程。”藍尹亹卻冷冷地說:“這是亡國之君,我為什麼要載他!”說完,竟然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鬥辛等了很久,終於又找到了一艘漁船。他脫下自己的衣服送給漁夫,漁夫這才肯把船靠岸。昭王於是和季羋一同上船,抵達了鄖邑。

鬥辛的二弟鬥懷聽說楚王來了,出門迎接。鬥辛讓他準備飯菜。鬥懷在給昭王送飯時,多次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昭王。鬥辛察覺到不對勁,於是和三弟鬥巢親自侍奉昭王就寢。到了半夜,他們聽到磨刀的聲音。鬥辛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鬥懷,隻見他手持利刃,滿臉怒氣。鬥辛問道:“弟弟,你磨刀想要乾什麼?”鬥懷說:“我要殺了楚王!”鬥辛又問:“你為什麼會生出這種叛逆之心?”鬥懷說:“從前我們的父親忠於平王,平王卻聽信費無極的讒言把他殺了。平王殺了我的父親,我殺平王的兒子報仇,有什麼不可以的。”鬥辛怒罵道:“國君就如同上天一樣,上天降下災禍,人敢仇視上天嗎?”鬥懷說:“楚王在自己的國家,那就是國君;如今他失去了國家,那就是仇人。見到仇人不殺,還算什麼人!”鬥辛說:“自古以來,怨恨不應牽連到後代。而且楚王已經後悔前人的過錯,還任用了我們兄弟。現在趁他危難之時殺他,天理難容。你要是再萌生這種想法,我就先殺了你!”鬥懷握著刀,恨恨地出門走了。

昭王聽到門外的叱喝聲,披著衣服起身偷聽,把事情的緣由都聽明白了,於是不肯留在鄖地。鬥辛、鬥巢和子期商議後,決定護送昭王向北逃到隨國。

再說子西在魯洑江駐守,聽說郢都已被攻破,昭王出逃,他擔心百姓離散,於是穿上楚王的服飾,乘坐楚王的車駕,自稱楚王,在脾泄建立了臨時政權,以此安撫民心。那些躲避吳兵戰亂的百姓,都來歸附他。後來,子西聽說楚王在隨國,便告知百姓楚王的下落,然後前往隨國,與楚王會合。伍員始終因沒能抓到楚昭王而心懷遺憾,他對闔閭說:“楚王還沒抓到,楚國就不算真正被滅掉。我願意率領一支軍隊向西渡過長江,追尋昏君的蹤跡,把他抓回來。”闔閭同意了他的請求。伍員一路追尋,聽說楚王在隨國,便徑直前往隨國,給隨國國君送去書信,要求交出楚王。究竟楚王能否幸免於難,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之炮灰很悠閒 青山寒雪 少夫人不愛了,葉總瘋狂追妻 快穿:實力統子在線搖人 史上前搖最長末世文! 機娘紀元:曙光鐵騎 月亮即天宮 末世,我的空間能種出世界樹 型月:忍者正連接根源 斬神:天祖母讓我努力入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