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 辭鬼穀孫臏下山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 辭鬼穀孫臏下山

第八十七回 說秦君衛鞅變法 辭鬼穀孫臏下山(2 / 2)

當時,三晉之中隻有魏國稱王,有吞並韓國、趙國的意圖。魏國國君聽說衛鞅被秦國任用,感歎道:“真後悔當初沒聽公叔痤的話!”此時,卜子夏、田子方、魏成、李克等人都已去世,於是魏國拿出豐厚的財物,招攬四方豪傑。

鄒國人孟軻,字子輿,是子思門下的高徒。子思姓孔名汲,是孔子的嫡孫。孟軻從子思那裡傳承了聖賢的學說,有濟世安民的誌向。他聽說魏惠王禮賢下士,便從鄒國來到魏國。魏惠王到郊外迎接他,把他當作上賓,詢問他有利於國家的方法。孟軻說:“我在聖人門下求學,隻知道有仁義,不知道有利。”魏惠王覺得他的話迂腐,沒有采納,孟軻於是前往齊國。潛淵有詩寫道:

仁義非同功利謀,紛爭誰肯用儒流?

子輿空挾圖王術,曆儘諸侯話不投。

在周朝的陽城,有一處地方叫鬼穀。這裡山林幽深,樹木茂密,神秘莫測,仿佛不是凡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得名鬼穀。在鬼穀中隱居著一位高人,他自稱鬼穀子。相傳他姓王名栩,是晉平公時期的人,曾在雲夢山與宋國人墨翟一起采藥修道。墨翟沒有妻兒,他發願要雲遊天下,專門幫助他人,解救人們的困苦危難。而王栩則一直隱居在鬼穀,人們都尊稱他為鬼穀先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鬼穀先生學識淵博,知曉天地間的諸多奧秘,有幾門學問常人難以企及。其一為數學,對於日月星辰、天象星象的變化,他了如指掌,能預測過去未來,所言之事無不靈驗;其二是兵學,他對《六韜》《三略》等兵書研究透徹,戰術變化無窮,排兵布陣如同鬼神莫測;其三為遊學,他博聞強記,深知事理,善於分析形勢,口才出眾,一旦開口辯論,無人能敵;其四是出世學,精通修身養性、服食丹藥、導引吐納之術,能治病延年,甚至有望羽化成仙。

鬼穀先生既然懂得仙家飛升之術,為何還要屈身於塵世呢?原來是為了培養幾個聰慧的弟子,一同回歸仙境,所以才選擇在鬼穀隱居。起初,他偶爾到集市上,為人們占卜,所預言的吉凶禍福,精準得如同神明。漸漸地,有人慕名前來學習他的法術。先生根據前來求學之人的資質,看其與哪門學問更為契合,就傳授相應的法術。一方麵是為了培養人才,供七國任用;另一方麵也是為了尋訪有仙緣之人,共同探索出世之道。他在鬼穀居住的時間已經無法計算,前來求學的弟子也數不勝數,先生對來者從不拒絕,對離去的也從不挽留。

在眾多弟子中,有幾位當時非常有名:齊國人孫賓、魏國人龐涓、張儀,以及洛陽人蘇秦。孫賓和龐涓結拜為兄弟,一同學習兵法;蘇秦和張儀也結拜為兄弟,共同研習遊說之術,他們各自鑽研不同的學問。

先來說說龐涓,他學習兵法三年多,自認為學有所成。一天,他去打水,偶然走到山下,聽到路人傳言說魏國正在用豐厚的財物招攬賢才,尋求將相之才。龐涓聽後心動不已,想要辭彆先生下山,前往魏國應聘。但又擔心先生不同意,心中猶豫不決,想說又不敢說。

先生善於觀察人的容貌神情,早已猜到龐涓的心思,笑著對龐涓說:“你的時運已經到了,為何不下山去求取富貴呢?”龐涓聽先生這麼說,正中下懷,連忙跪地請求道:“弟子正有此意,隻是不知道此行能否如意?”先生說:“你去摘一朵山花來,我為你占卜一下。”

龐涓下山尋找山花。當時正值六月盛夏,百花都已開過,沒有山花。龐涓在山上四處尋找,找了很久,隻找到一根草花,他連根拔起,本想拿給師父看。但轉念一想:“這花質地柔弱,身材微小,算不上大器。”於是就把花扔在地上,又去尋找。奇怪的是,再也沒有找到其他花,他隻好轉身把之前摘的草花藏在袖子裡,回去回複先生說:“山中沒有花。”先生說:“既然沒有花,你袖子裡是什麼東西?”龐涓無法隱瞞,隻好拿出來呈上。這花離開土地,又經過日曬,已經半枯萎了。

先生說:“你知道這花的名字嗎?它叫馬兜鈴。這花一開就是十二朵,象征著你榮華富貴的年數。它采自鬼穀,見了太陽就枯萎;鬼字旁邊加個委字,就是‘魏’,你的出身之地,必定是在魏國。”龐涓聽後,心中暗暗稱奇。

先生又說:“但你不該欺騙我,日後必定會因為欺騙彆人的事情,反過來被彆人欺騙,你不可不引以為戒!我有八個字,你要記住:‘遇羊而榮,遇馬而瘁。’”龐涓再次下拜說:“師父的教誨,我怎敢不銘記在心!”

臨行前,孫賓送龐涓下山。龐涓說:“我與兄長結拜為兄弟,發誓同享富貴。我這次如果有了晉升的機會,一定會舉薦兄長,一同建功立業。”孫賓說:“賢弟這話當真?”龐涓說:“我若食言,願死在萬箭之下!”孫賓說:“多謝賢弟深情,何須發如此重誓!”兩人灑淚而彆。

孫賓回到山上,先生見他麵帶淚痕,問道:“你是為龐涓的離去而難過嗎?”孫賓說:“同窗之情,怎能不難過?”先生說:“你覺得龐涓的才能,足以勝任大將之職嗎?”孫賓說:“承蒙師父教導已久,他怎麼會不能勝任呢?”先生說:“遠遠不夠,遠遠不夠!”孫賓十分驚訝,詢問其中的原因,先生卻沒有回答。

第二天,先生對弟子們說:“我夜裡討厭聽到老鼠的聲音,你們輪流值夜,為我驅趕老鼠。”弟子們都聽從吩咐。當晚,輪到孫賓值夜,先生從枕頭下取出一卷文書,對孫賓說:“這是你祖父孫武子所著的《兵法》十三篇。當年你祖父獻給吳王闔閭,闔閭用這些策略,大破楚國軍隊。後來闔閭珍惜這本書,不想廣泛流傳,就把它放在鐵櫃裡,藏在姑蘇台房屋的柱子裡麵。自從越國軍隊焚燒姑蘇台後,這本書就失傳了。我從前和你祖父有交情,設法得到了這本書,並親自為它作了注解;行軍打仗的機密,都在這本書裡,我從未輕易傳授給彆人。如今見你心地忠厚,特地把它交給你。”

孫賓說:“弟子自幼失去父母,又逢國家多災多難,宗族離散,雖然知道祖父有這本書,但實際上並沒有傳承下來。師父既然有注解,為何不把它傳給龐涓,而隻傳授給我呢?”先生說:“得到這本書的人,善於運用它就能為天下謀福利,不善於運用就會給天下帶來災禍;龐涓不是品行端正的人,怎麼能輕易交給他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賓於是把書帶回臥室,日夜研讀。三天後,先生突然向孫賓索要原書。孫賓從袖子裡取出,交還給先生。先生逐篇詢問,孫賓對答如流,一個字都沒有遺漏。先生高興地說:“你如此用心,你的祖父也算後繼有人了!”

再說龐涓告彆孫賓後,徑直前往魏國,憑借自己的兵法才能去求見相國王錯,王錯把他舉薦給魏惠王。龐涓入朝的時候,正好廚師給魏惠王呈上一隻蒸羊,魏惠王剛要拿起筷子,龐涓心中暗自高興,心想:“師父說‘遇羊而榮’,看來一點都沒錯。”

魏惠王見龐涓儀表堂堂,放下筷子起身,以禮相迎。龐涓再次下拜,魏惠王扶起他,詢問他所學的本領。龐涓回答說:“我在鬼穀先生門下學習,對於用兵之道,頗有心得。”接著他便比劃著詳細陳述,把自己心中所學傾囊而出,生怕說得不夠詳儘。

魏惠王問道:“我國東邊有齊國,西邊有秦國,南邊有楚國,北邊有韓國、趙國、燕國,這些國家都與我國勢均力敵。而且趙國奪走了我國的中山國,這個仇還沒有報,先生有什麼計策呢?”龐涓說:“大王如果不任用我也就罷了,要是任用我為將軍,我保證戰必勝,攻必取,能夠兼並天下,哪裡還用擔心這六個國家呢?”

魏惠王說:“先生說大話,難道就不怕難以實現嗎?”龐涓回答說:“我自己估量自己的才能,實在是能夠掌控這六個國家。如果大王委任我卻沒有成效,我甘願領罪。”魏惠王非常高興,任命龐涓為元帥,兼任軍師之職。龐涓的兒子龐英,侄子龐蔥、龐茅,都被任命為列將。

龐涓訓練士兵,先攻打衛國、宋國等小國,屢次獲勝。宋、魯、衛、鄭等國的國君,相繼相約前來朝拜魏國。恰好齊國軍隊侵犯魏國邊境,龐涓又成功抵禦,於是他自認為立下了不世之功,大肆吹噓自己的功勞。

當時墨翟在名山大川中四處遊曆,偶然經過鬼穀探望朋友,一見到孫賓,和他交談之後,兩人十分投緣。墨翟便對孫賓說:“你的學業已經有成,為什麼不出去求取功名,卻一直隱居在山林之中呢?”孫賓說:“我有個同學龐涓,在魏國做官,他和我相約,等他得誌的時候,一定會舉薦我,所以我在這裡等他的消息。”

墨翟說:“龐涓現在是魏國的將軍,我為你到魏國去,探探龐涓的心意。”墨翟告辭後,徑直前往魏國,聽說龐涓自恃才能,說話狂妄自大,知道他沒有舉薦孫賓的意思;於是便穿著粗布衣服去求見魏惠王。

魏惠王早就聽說過墨翟的名聲,走下台階迎接他,請他講解兵法。墨翟簡要地闡述了一些要點。魏惠王非常高興,想要留墨翟擔任官職。墨翟堅決推辭說:“我生性喜歡山野生活,不習慣官場的繁文縟節。我知道有個孫武子的孫子,名叫孫賓,他才是真正的大將之才,我遠遠比不上他。他現在隱居在鬼穀,大王為什麼不把他召來呢?”

魏惠王說:“孫賓在鬼穀學習,和龐涓是同門,你認為他們二人誰的學問更勝一籌?”墨翟說:“孫賓和龐涓雖然是同學,但孫賓獨自得到了他祖父的秘傳,天下無人能與他匹敵,更何況龐涓呢?”

墨翟告辭後,魏惠王立即召見龐涓,問道:“聽說你的同學孫賓,獨自得到了孫武子的秘傳,他的才能天下無雙,將軍為什麼不替我把他召來呢?”龐涓回答說:“我並非不知道孫賓的才能,但孫賓是齊國人,他的宗族都在齊國。如今如果他來魏國做官,必定會先為齊國考慮,然後才是魏國,所以我不敢進言。”

魏惠王說:“‘士為知己者死。’難道一定要本國的人,才可以任用嗎?”龐涓回答說:“大王既然想要召見孫賓,我馬上寫信讓他來。”龐涓嘴上雖然這麼說,心裡卻在盤算:“魏國的兵權,都掌握在我一個人手裡,如果孫賓來了,肯定會奪走我的恩寵;既然魏王有命令,我不敢不聽從,等他來了,我再想辦法害他,阻止他得到重用,這樣不就好了?”於是寫了一封信,呈給魏惠王。

魏惠王派使者駕著四匹馬拉的高車,帶著黃金、白璧,拿著龐涓的信,前往鬼穀聘請孫賓。孫賓拆開信一看,大致內容是:

龐涓承蒙兄長的庇護,一見到魏王,就受到重用。分彆時我說的舉薦之言,我銘記在心。如今特意把你舉薦給魏王,請你即刻趕來,一起成就功業。

孫賓把信呈給鬼穀先生。先生知道龐涓已經得到重用,如今寫信來聘請孫賓,卻沒有一個字問候老師,認為他是個刻薄忘本的人,不值得計較。但龐涓生性驕傲嫉妒,孫賓如果去了魏國,兩人怎麼能和睦相處呢?先生本想不讓孫賓去,可又看到魏王的使者態度誠懇,孫賓也已經迫不及待要去,不好阻攔。於是也讓孫賓取來一朵花,為他占卜吉凶。

當時是九月,孫賓看到先生的幾案上,花瓶裡插著一枝黃菊,就拔下來呈給先生,然後又放回花瓶裡。先生於是推斷說:“這花已經被折過,不再完好;但它耐得住寒冬,經霜也不會凋謝,雖然會遭受殘害,但不會有大的凶險;而且它被供養在花瓶裡,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花瓶是用金屬鑄造的,屬於鐘鼎之類。你最終會威震四方,聲名刻在鐘鼎之上。不過這花再次被拔起,恐怕一時難以得意。它仍舊回到花瓶,你的功名,最終還是在故土。我為你改個名字,或許有助於你進取。”於是把孫賓的“賓”字,左邊加上月字,改為“臏”。按照字書的解釋,“臏”是刖刑的名稱,鬼穀子把孫賓改為孫臏,顯然是知道他日後會有被砍去雙腳的遭遇,但天機不可泄露。鬼穀先生難道不是個奇人嗎?髯翁有詩寫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山花入手知休咎,試比蓍龜倍有靈;

卻笑當今賣卜者,空將鬼穀畫占形。

臨行前,先生又交給孫臏一個錦囊,囑咐他說:“一定要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候,才能打開看。”孫臏拜彆先生,跟隨魏王的使者下山,登上馬車離開了。

蘇秦和張儀在一旁,都露出羨慕的神色,他們一起商量後,來向先生稟報,也想要告辭回去,求取功名。先生說:“天下最難得的就是聰明之士,以你們二人的資質,如果肯潛心學道,有望成為神仙,何苦要在塵世中忙碌,甘願被虛名浮利所驅使呢!”

蘇秦和張儀齊聲回答說:“好的木材不會永遠腐朽在山岩之下,鋒利的寶劍不會永遠藏在劍匣之中。時光如流水,一去不複返,我們承蒙先生的教誨,也想趁著時機建功立業,讓自己名揚後世。”

先生說:“你們兩人中,就沒有一個願意留下來陪我嗎?”蘇秦和張儀堅決要走,沒有人願意留下。先生無法勉強,歎息道:“尋找仙才竟然如此困難啊!”於是為他們各自占卜了一卦,推斷說:“蘇秦先吉後凶,張儀先凶後吉。蘇秦先去遊說,張儀後發製人。我看孫龐二人,勢必不能相容,一定會有相互傾軋的事情發生。你們二人日後,應該互相謙讓,成就各自的名譽,不要傷害同學之間的情誼!”兩人叩頭接受教導。

先生又取出兩本書,分彆贈送給蘇秦和張儀。蘇秦和張儀一看,是太公的《陰符篇》。他們說:“這本書我們早就熟讀了,先生今天賜給我們,有什麼用處呢?”先生說:“你們雖然熟讀,但還沒有領悟其中的精髓。這次去如果不能如意,就深入鑽研這篇文章,自然會有所收獲。我也從此要到海外逍遙自在,不再留在這個山穀了。”

蘇秦和張儀告辭離去後,沒過幾天,鬼穀子也乘船去蓬萊仙島遊玩,有人說他已經羽化成仙了。不知道孫臏應聘下山後,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