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脛 莽赴會楚懷王陷秦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脛 莽赴會楚懷王陷秦

第九十二回 賽舉鼎秦武王絕脛 莽赴會楚懷王陷秦(1 / 1)

話說楚懷王痛恨張儀的欺詐行為,情願白白獻上黔中之地,隻求能換回張儀一人。楚懷王身邊那些嫉妒張儀的人都說:“用一個人就能換來數百裡的土地,這可是天大的利益啊!”秦惠文王卻表示:“張儀是我得力的臣子,我寧可不要土地,又怎麼忍心舍棄他呢?”張儀主動請求道:“我願意前往楚國!”惠文王說:“楚王正帶著滿腔怒火等著先生,您去了必定會被殺,所以我實在不忍心派您去。”張儀上奏說:“如果犧牲我一人,能為秦國換來黔中之地,我死也值得了!況且我不一定會死。”惠文王問道:“先生有什麼辦法保全自己?不妨說給我聽聽。”

張儀解釋道:“楚國有位夫人叫鄭袖,她美麗且聰慧,深受楚王寵愛。我以前在楚國時,聽聞楚王新寵了一位美人。鄭袖對美人說:‘大王討厭彆人用鼻子呼氣冒犯他,你見到大王一定要捂住鼻子。’美人信以為真。後來楚王問鄭袖:‘美人見到我,總是捂住鼻子,這是為什麼?’鄭袖回答:‘她嫌棄大王身上有異味,所以討厭聞到。’楚王聽後大怒,下令割掉了美人的鼻子。從此,鄭袖便獨得寵愛。此外,還有個寵臣叫靳尚,他討好鄭袖,在朝廷內外都很有勢力。而我與靳尚關係不錯,我自認為能借助他的庇護,不會被殺。大王隻需詔令魏章等人在漢中留下軍隊,做出繼續進攻的態勢,楚國必然不敢殺我。”秦王這才派遣張儀前往楚國。

張儀一到楚國,楚懷王立即命令使者將他捉拿囚禁起來,打算選個日子在太廟祭告祖先,然後將張儀處死。張儀則另外派人打通靳尚的關節。靳尚進宮對鄭袖說:“夫人您的恩寵恐怕難以長久了,這可怎麼辦啊!”鄭袖忙問:“為什麼這麼說?”靳尚回答:“秦國不知道楚王對張儀的憤怒,所以派他出使楚國。如今聽說楚王要殺張儀,秦國打算歸還侵占楚國的土地,還會將秦王的親生女兒下嫁給楚王,並且挑選擅長歌舞的美人作為陪嫁,以此贖回張儀的罪過。秦國的女子來了之後,楚王必定會敬重並厚待她,夫人您還能獨占寵愛嗎?”鄭袖大驚失色,問道:“您有什麼辦法阻止這件事呢?”靳尚說:“夫人您裝作不知道這件事,然後把其中的利害關係告訴大王,讓大王放張儀回秦國,事情就能平息了。”

於是,鄭袖在半夜哭泣著對楚懷王說:“大王想用土地交換張儀,土地還沒交給秦國,張儀就先到了,這說明秦國對大王是有禮的。秦國的軍隊一旦出動,就能輕易席卷漢中,有吞並楚國的勢頭。如果殺了張儀激怒秦國,秦國必定會增派軍隊攻打楚國。到時候我們夫妻恐怕都難以保全,我心裡像被刺了一樣,好幾天都吃不下飯。況且臣子都是為自己的君主效力,張儀是天下的智謀之士,他在秦國做相國很久了,對秦國感情深厚,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大王要是厚待張儀,張儀也會像為秦國效力一樣為楚國效力。”楚懷王說:“你彆擔心,讓我再從長計議。”靳尚又趁機進言說:“殺一個張儀,對秦國能有什麼損失呢?卻又白白失去黔中數百裡的土地。不如留下張儀,作為與秦國講和的憑借。”楚懷王心裡也舍不得黔中之地,不想交給秦國,於是釋放了張儀,還給予他優厚的禮遇。張儀便勸說楚懷王與秦國交好的好處。楚懷王隨後派遣張儀返回秦國,以溝通兩國的友好關係。

屈平出使齊國歸來,聽說張儀已經離開,便進諫道:“之前大王被張儀欺騙,張儀來了,我以為大王必定會將他煮了吃肉,如今赦免他不殺,還打算聽從他的邪說,率先侍奉秦國。普通百姓都不會忘記仇恨,何況一國之君呢?還沒得到秦國的歡心,卻先觸犯了天下的公憤,我私下認為這不是好計策。”楚懷王後悔了,派人乘坐輕便的馬車去追趕張儀,可張儀已經快馬加鞭出了城郊兩天了。

張儀回到秦國後,魏章也率領軍隊班師回朝。史官寫詩道:

張儀反覆為嬴秦,朝作俘囚暮上賓;

堪笑懷王如木偶,不從忠計聽讒人。

張儀對秦王說:“我曆經萬死一生,才得以再次見到大王。楚王確實非常懼怕秦國。不過,我不能在楚國失信。大王如果真的割讓漢中的一半土地,讓楚國感恩,再與楚國聯姻,我請求以楚國為開端,勸說六國相繼侍奉秦國。”秦王答應了。於是割讓漢中的五個縣,派人前往楚國修好。同時,請求楚懷王的女兒做太子蕩的妃子,又將秦國的女子許配給楚懷王的小兒子蘭。楚懷王十分高興,認為張儀果然沒有欺騙楚國。秦王念及張儀的功勞,封給他五座城邑,封號為武信君。還準備了黃金、白璧,配備高車駟馬,讓他憑借“連衡”之術,前往各國遊說。

張儀向東去見齊湣王,說道:“大王您估量一下,齊國的土地與秦國相比,哪個更廣闊?軍隊與秦國相比,哪個更強大?那些為齊國出謀劃策主張合縱的人,都說齊國離秦國遠,不會有禍患。這隻是隻看眼前,不顧及後患。如今秦國和楚國嫁女娶婦,結為兄弟之好,韓、趙、魏三國沒有不感到恐懼的,都爭著獻上土地侍奉秦國。唯獨大王與秦國為敵,秦國驅使韓國、魏國攻打齊國的南部邊境,再讓趙國的軍隊渡過黃河,趁臨淄、即墨疲憊之時進攻,到那時,大王即便想侍奉秦國,還能做到嗎?如今的計策,侍奉秦國的就能安寧,違背秦國的就會危險!”齊湣王說:“我願意把國家大事聽從先生的安排。”於是重重地賞賜了張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儀又向西去勸說趙王:“我國秦王,雖然武器破舊、兵力疲憊,但還是希望能與您在邯鄲城下會麵,所以先派我來告知您。大王所依靠的,不過是蘇秦的合縱之約罷了。蘇秦背叛燕國逃到齊國,又因謀反被殺,自己都保不住性命,人們卻還相信他,這可就錯了!如今秦國和楚國結為姻親,齊國獻上盛產魚鹽的土地,韓、魏兩國自稱秦國東邊的屬國,這等於五國合為一體了。大王想用孤立的趙國去抵擋五國的鋒芒,絕無勝算!所以我為大王考慮,不如侍奉秦國。”趙王答應了。

張儀又向北前往燕國,勸說燕昭王道:“大王最親近的國家,莫過於趙國。從前趙襄子曾把自己的姐姐嫁給代王為夫人,趙襄子想吞並代國,便約代王舉行友好會盟,讓工匠製作了長柄的金鬥。宴會時,廚師端上肉羹,趙襄子將金鬥的柄反過來,用它擊殺代王,打破了代王的胸膛,代王當場死亡,趙襄子於是趁機奪取了代國。他的姐姐聽說後,哭天喊地,用簪子自殺了。後人因此把那座山叫做摩笄山。連親姐姐都能為了利益而欺騙,更何況其他人呢?如今趙王已經割地向秦國謝罪,還將到澠池去朝見秦王。一旦秦國驅使趙國攻打燕國,那麼易水、長城就不再屬於大王了!”燕昭王十分恐懼,願意獻上恒山以東的五座城邑與秦國講和。

張儀的“連衡”主張得以推行,正準備回去向秦國複命。還沒到鹹陽,秦惠文王就因病去世了,太子蕩即位,這就是秦武王。齊湣王起初聽從張儀的勸說,以為韓、趙、魏三國都已經獻上土地侍奉秦國,所以不敢有不同的做法。等到聽說張儀勸說齊國之後,才去勸說趙國,認為張儀欺騙了自己,十分憤怒。又聽說秦惠文王去世,便派孟嘗君給各國送信,相約一起背叛秦國,恢複合縱聯盟。他懷疑楚國已經與秦國聯姻,擔心楚國不跟隨,想先攻打楚國。楚懷王派太子橫到齊國做人質,齊國的軍隊才停止行動。齊湣王自己擔任合縱聯盟的盟主,聯合諸侯,還約定能抓到張儀的,賞賜十座城邑。

秦武王生性粗魯率直,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向來厭惡張儀的奸詐。那些原本就嫉妒張儀受寵的群臣,此時紛紛進讒言詆毀他。張儀害怕災禍降臨,便進宮拜見秦武王說:“我有個愚笨的計策,願意為大王獻上。”秦武王問:“你的計策是什麼?”張儀說:“我聽說齊王非常憎惡我,我在哪裡,他必定會發兵攻打哪裡。我願意辭彆大王,向東前往大梁,齊國肯定會攻打大梁。等梁國和齊國的軍隊交戰不休,大王就趁機攻打韓國,打通三川,進而窺視周王室,這可是成就王業的機會啊。”秦武王覺得有道理。於是準備了三十輛兵車,送張儀前往大梁。魏哀王任用張儀為相國,取代了公孫衍的位置。公孫衍便離開魏國前往秦國。

齊湣王得知張儀在魏國做相國,果然大怒,發兵攻打魏國。魏哀王十分害怕,與張儀商議對策。張儀於是派自己的門客馮喜,假扮成楚國的使者,前去拜見齊湣王說:“聽說大王非常憎惡張儀,是真的嗎?”齊湣王說:“沒錯。”馮喜說:“大王如果憎惡張儀,希望您不要攻打魏國。我剛從鹹陽來,聽說張儀離開秦國時,與秦王有約定,說‘齊王厭惡我,我在哪裡,他必定會發兵攻打哪裡。’所以秦王準備了兵車,送張儀到魏國,想借此挑起齊國和魏國的爭鬥。齊、魏兩國軍隊交戰不休,秦國就能趁機圖謀北方的事務。大王如今攻打魏國,正中了張儀的計謀。大王不如不攻打魏國,讓秦國不再相信張儀,張儀雖然在魏國,也無法施展什麼手段了。”齊湣王於是停止發兵,不再攻打魏國。魏哀王越發厚待張儀。過了一年,張儀在魏國病逝。這一年,齊國的無鹽後去世。

再說秦武王身材高大,力大無窮,喜歡與勇士們比試力氣取樂。烏獲、任鄙從先輩起就擔任秦國的將領,秦武王又格外寵信他們,增加了他們的俸祿。有個齊國人叫孟賁,字說,以力氣大聞名,在水中行走不躲避蛟龍,在陸地上行走不躲避虎狼,發怒呼氣時,聲音震天。他曾經在野外看到兩頭牛爭鬥,孟賁用手將它們分開,一頭牛趴在地上,另一頭牛還不停地頂撞。孟賁發怒了,左手按住牛頭,右手去拔牛角,牛角被拔出來,牛也死了。人們畏懼他的勇猛,沒人敢與他對抗。孟賁聽說秦王招攬天下的勇力之士,便向西渡過黃河。河岸上等待渡河的人很多,平日裡都是按順序上船。孟賁最後到達,卻強行要先上船渡河。船夫對他的無禮很生氣,用船槳敲他的頭說:“你這麼蠻橫,難道是孟說嗎?”孟賁瞪大眼睛看著船夫,頭發豎起,眼眶都要裂開了,大聲一喝,頓時波濤洶湧。船裡的人驚恐萬分,東倒西歪,全都被掀翻落入河中。孟賁揮舞船槳,跺腳發力,一下子就跳出數丈遠,很快就過了河,徑直進入鹹陽,去拜見秦武王。秦武王考驗後,知道他很勇猛,也封他做了大官,與烏獲、任鄙一同受到寵信。當時是周赧王六年,秦武王二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國覺得六國都設有相國之名,不屑與之相同,於是特意設置丞相一職,左右各設一人,任命甘茂為左丞相,樗裡疾為右丞相。魏章因忿恨自己沒能得到相位,便前往梁國。秦武王想起張儀之前說的話,對樗裡疾說:“我出生在西戎,從未見識過中原的繁華。要是能打通三川,到鞏地、洛地遊曆一番,即便死了也沒有遺憾!二位愛卿誰能為我攻打韓國呢?”樗裡疾說:“大王想要攻打韓國,是想奪取宜陽,以此打通前往三川的道路。但宜陽路途艱險且遙遠,興師動眾,耗費錢財,梁國和趙國的援兵也即將趕到,我私下認為不可行。”秦武王又詢問甘茂,甘茂說:“我願意為大王出使梁國,約定共同攻打韓國。”秦武王十分高興,派甘茂去遊說梁王,梁王答應秦國出兵相助。

甘茂起初與樗裡疾意見不合,擔心他從中作梗,便先派副使向壽回去報告秦王,說:“魏國已經聽從我們的安排了。然而即便如此,還是勸大王不要攻打韓國為好。”秦武王對這話感到疑惑,於是親自前去迎接甘茂,在息壤與甘茂相遇。秦武王說:“相國答應為我約魏國攻打韓國,如今魏國人已經聽命,相國卻又說‘不要攻打韓國為好’,這是為何?”甘茂說:“跨越千裡的險阻,去攻打強大韓國的大城池,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事。從前曾參住在費地,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有人跑去告訴曾參的母親:‘曾參殺人了!’他母親正在織布,回答說:‘我兒子不會殺人。’依舊照常織布。沒過多久,又有一人跑來告知:‘曾參殺人了!’他母親停下梭子思考,說:‘我兒子肯定不會做這種事。’又繼續織布。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人跑來大喊:‘殺人的,真的是曾參!’他母親扔下梭子,走下織布機,翻牆逃走躲了起來。以曾參的賢能,他母親信任他,可三個人說他殺人,就連慈母也心生懷疑了。如今我的賢能比不上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未必能像曾參母親對曾參那般堅定,而誹謗我的人,恐怕不止三個,我擔心大王也會像曾參母親那樣,扔下梭子對我產生懷疑。”秦武王說:“我不會聽信他人之言,我與你盟誓!”於是君臣二人歃血為誓,將誓書藏在息壤。

隨後,秦國發兵五萬,任命甘茂為大將,向壽為副將。軍隊抵達宜陽,將城池圍困了五個月,宜陽的守臣頑強堅守,秦軍始終未能攻克。右丞相樗裡疾對秦武王說:“秦軍已經疲憊不堪了,如果不撤回,恐怕會生變故。”秦武王便召甘茂撤兵。甘茂於是寫了一封信,回複秦武王。秦武王打開信一看,裡麵隻有“息壤”兩個字。秦武王恍然大悟,說:“甘茂之前確實說過,這是我的過錯。”於是又增派五萬兵力,讓烏獲前往協助甘茂。

韓王也派大將公叔嬰率領軍隊救援宜陽,雙方在城下展開大戰。烏獲手持一雙鐵戟,重達一百八十斤,獨自衝入韓軍,軍士們紛紛潰敗,無人能抵擋。甘茂與向壽各自率領一軍,趁勢一同推進。韓軍大敗,秦軍斬殺韓軍七萬多人。烏獲奮力一躍登上城牆,雙手攀住城堞,城堞被他拉毀,烏獲從城上墜落,摔在石頭上,折斷肋骨而死。秦軍乘勝追擊,最終攻克了宜陽。韓王十分恐懼,於是派相國公仲侈,帶著珍貴的器物前往秦國求和。秦武王大喜,答應了求和。詔令甘茂班師回朝,留下向壽安撫宜陽地區。派右丞相樗裡疾先前往三川開辟道路。隨後,秦武王帶著任鄙、孟賁等一眾勇士啟程,徑直進入雒陽。

周赧王派使者到郊外迎接,親自準備賓主之禮。秦武王辭謝,不敢接受,得知九鼎存放在太廟旁邊的屋子裡,便前去觀看。隻見九個寶鼎一字排開,十分整齊。這九鼎是禹王收取九州的貢金,分彆鑄成一個鼎,上麵刻著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貢賦田土的數量,鼎足和鼎耳都有龍紋,因此也被稱為“九龍神鼎”。夏朝時傳給了商朝,成為鎮國的重器。到周武王攻克商朝後,將九鼎遷移到雒邑。遷移時,動用了大量的士卒牽拉,用舟車裝載,那九鼎分明就像九座小鐵山,誰也不知道它們究竟有多重。

秦武王四處觀看了一番,讚歎不已。鼎腹分彆刻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等九個字,秦武王指著刻有“雍”字的鼎感歎道:“這是雍州的鼎,也就是秦國的鼎!我應當把它帶回鹹陽。”於是問守鼎的官吏:“這個鼎有人能舉起來嗎?”官吏磕頭回答說:“自從有這鼎以來,從未被移動過。聽人傳說每個鼎都有千鈞之重,誰能舉得起來呢?”秦武王便問任鄙和孟賁:“二位愛卿力大無窮,能舉起這個鼎嗎?”任鄙知道秦武王逞強好勝,推辭說:“我的力氣隻能舉起百鈞之物,這個鼎有它十倍的重量,我舉不起來。”孟賁捋起袖子,走上前說:“我來試試,如果舉不起來,還請不要怪罪。”隨即讓左右之人找來青絲編成巨索,牢牢地係在鼎耳上,孟賁束緊腰帶,卷起雙袖,用兩隻鐵臂套入絲絡,猛地大喝一聲:“起!”那鼎被抬起約半尺高,又落回原地。由於用力過猛,孟賁眼珠迸出,眼角流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武王笑著說:“你費了好大的力氣。既然你能舉起這鼎,難道我還比不上你!”任鄙勸諫說:“大王貴為萬乘之尊,不可輕易嘗試!”秦武王不聽。當即脫下錦袍玉帶,紮緊腰身,又用大帶綁緊衣袖。任鄙拉住他的衣袖堅決勸諫。秦武王說:“你自己舉不起來,是嫉妒我吧?”任鄙便不敢再說話。秦武王大步向前,也將雙臂套入絲絡,心想:“孟賁隻能把鼎舉起來,我偏要舉著它走上幾步,才能顯示我的厲害。”於是使出生平最大的力氣,屏住一口氣,大喝一聲:“起!”那鼎也被抬離地麵半尺。可正當他想要移步時,突然力竭失手,鼎墜落在地,正好砸在秦武王的右腳上,“哢嚓”一聲,將他的脛骨砸得粉碎。秦武王大叫:“好痛啊!”頓時昏死過去。左右之人慌忙將他扶回公館。秦武王血流滿床,疼痛難忍,捱到半夜便去世了。秦武王曾說:“能到鞏地、洛地遊曆,即便死了也沒有遺憾。”如今果然死在雒陽,之前說的話難道是讖語嗎?周赧王聽聞此事,大為震驚,急忙準備上好的棺材,親自前去吊唁,哭祭儘禮。樗裡疾護送秦武王的靈柩回國。

秦武王沒有子嗣,於是迎接他同父異母的弟弟稷繼承王位,這就是秦昭襄王。樗裡疾追究舉鼎的罪責,將孟賁處以磔刑,滅其家族;因為任鄙能進諫,便任命他為漢中太守。樗裡疾又在朝堂上宣稱:“打通三川,是甘茂的計謀!”甘茂害怕被樗裡疾陷害,於是逃到魏國,後來死在魏國。

再說秦昭襄王聽說楚國送質子到齊國,懷疑楚國背叛秦國,轉而親近齊國,於是派樗裡疾為大將,興兵攻打楚國。楚國派大將景快迎戰,結果兵敗被殺。楚懷王十分恐懼。秦昭襄王於是派使者給楚懷王送去一封信,大致內容如下:

起初我與大王約定結為兄弟,結為婚姻之好,彼此親近已久。大王卻拋棄我,向齊國送去質子,我實在是憤怒至極!因此才侵犯大王的邊境,但這並非我的本意。當今天下大國,唯有楚國與秦國,我們兩位君主若不和睦,又如何號令諸侯呢?我希望能與大王在武關會麵,當麵訂立盟約,結盟之後便各自散去。我會歸還侵占大王的土地,恢複往日的友好關係,希望大王答應。大王如果不答應,那就是明確拒絕我,我也就不能撤兵了。

楚懷王看完信後,立刻召集群臣商議,說:“我若不去,恐怕會激怒秦國;若去,又擔心被秦國欺騙。這兩種情況,哪種更好呢?”屈原進言說:“秦國,就像虎狼一般。楚國被秦國欺騙,已經不是一兩次了,大王去了必定回不來。”相國昭睢說:“靈均說的是忠言啊!大王千萬彆去。趕緊發兵防守,以防秦國軍隊來襲。”靳尚卻反駁道:“並非如此。楚國正因為敵不過秦國,所以才兵敗將死,土地日益減少。如今秦國主動求和,我們卻拒絕,倘若秦王發怒,增派軍隊攻打楚國,那該如何是好?”楚懷王的小兒子蘭,娶了秦國女子為妻,認為有婚姻關係可以依靠,極力勸說楚懷王前往,說:“秦楚兩國互相嫁娶,沒有比這更親近的關係了。秦國即便發兵來攻,我們尚且還想求和,何況如今是秦國高興地邀請大王去友好會麵呢?上官大夫說得非常正確,大王不可不聽。”

楚懷王因為楚國軍隊剛剛戰敗,心裡本就懼怕秦國,又經不住靳尚和子蘭二人的勸說,於是答應秦王前去赴會。選定日子後便啟程,隻帶了靳尚跟隨。

秦昭王派他的弟弟涇陽君悝,乘坐秦王的車駕,配備齊全的羽旄和侍衛,假扮成秦王,駐守在武關;派將軍白起率領一萬士兵,埋伏在關內,準備劫持楚王;派將軍蒙驁率領一萬士兵,埋伏在關外,以防意外。一麵派使者用好話前去迎接楚王,往來不斷。楚懷王深信不疑,於是來到武關之下。隻見關門大開,秦國使者又出來迎接說:“我們國君在關內等候大王已經三天了。不敢讓大王的車駕在荒野中停留,請前往我們的館舍,行賓主之禮。”楚懷王已經到了秦國的地盤,無法推辭,便跟隨使者入關。

楚懷王剛進關門,一聲炮響,關門便緊閉起來。楚懷王心中起疑,問使者:“為什麼這麼著急關閉關門?”使者回答:“這是秦國的法令。在戰爭時期,不得不這樣。”楚懷王問:“你們大王在哪裡?”使者回答:“正在公館等候大王的車駕。”隨即催促車夫快速駕車。大約走了二裡路,看到秦王的侍衛排列在公館前,使者吩咐停車。館中一人出來迎接,楚懷王一看,此人雖然穿著錦袍玉帶,但舉止卻不像秦王。楚懷王心中猶豫,不肯下車。那人鞠躬致辭說:“大王不必懷疑,我其實不是秦王,而是秦王的弟弟涇陽君。請大王到館舍,有話要和您說。”楚懷王隻好進入館舍。

涇陽君與楚懷王見麵。正要入座,隻聽到外麵一片喊叫聲,一萬多秦國士兵圍住了公館。楚懷王說:“我是來赴秦王的約會,為何要用士兵圍困我?”涇陽君說:“大王彆擔心。我恰好有點小病,不能出門,又擔心失信於大王,所以派我前來迎接大王,委屈大王到鹹陽,與我兄長會麵。派這些少量的士兵,為大王充當侍衛,還請大王不要推辭。”此時由不得楚懷王做主,眾人簇擁著他登上車。留下蒙驁的軍隊駐守在關上。涇陽君陪坐在車上,白起率領士兵在四周護衛,朝西邊的鹹陽而去。靳尚則逃回了楚國。楚懷王歎息道:“我後悔沒聽昭睢和屈平的話,才被靳尚所誤!”眼淚止不住地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楚懷王到了鹹陽,秦昭襄王在章台之上召集眾多大臣以及諸侯使者。秦王坐在南麵,讓楚懷王麵朝北參拜,行藩臣之禮。楚懷王大怒,高聲說道:“我相信秦楚兩國的婚姻之好,才輕裝前來赴會。如今君王假稱有病,把我誘騙到鹹陽,又不以禮相待,這是什麼意思?”秦昭襄王說:“之前承蒙大王答應給我黔中之地,後來卻沒有兌現。今日委屈大王前來,就是想實現之前的約定。倘若大王早上答應割地,晚上就送大王回楚國。”楚懷王說:“秦國即便想要土地,也應該好好說,何必使用這種詭計?”秦昭襄王說:“不這樣,大王肯定不會答應。”楚懷王說:“我願意割讓黔中之地!請與君王結盟,派一位將軍跟隨我回楚國接收土地,怎麼樣?”秦昭襄王說:“盟誓不可信。必須先派使者回楚國,將地界交割清楚,才能為大王餞行。”秦國的群臣都上前勸說楚懷王。

楚懷王更加憤怒地說:“你們用欺詐手段把我騙到這裡,又強行要我割地,我死就死,不會受你們威脅!”秦昭襄王於是將楚懷王留在鹹陽城中,不讓他回國。

再說靳尚逃回楚國,將事情經過告訴昭睢:“秦王想要楚國的黔中之地,把楚王扣押在那裡。”昭睢說:“我們大王在秦國回不來,太子又在齊國做人質,倘若齊國人與秦國合謀,也扣留太子,那楚國就沒有君主了!”靳尚說:“公子蘭現在國內,為何不立他為君?”昭睢說:“太子被立為儲君已經很久了,如今大王還在秦國,突然拋棄大王的命令,舍棄嫡子而立庶子,他日大王若有幸回國,我們如何解釋?我現在假裝楚王去世,向齊國請求放回太子,齊國肯定會答應。”靳尚說:“我沒能為您排憂解難,這次出使齊國,我願儘一份微薄之力!”

昭睢隨即派靳尚出使齊國,謊稱楚王已經去世,迎接太子回國奔喪即位。齊湣王對相國孟嘗君田文說:“楚國沒有君主,我想扣留太子,以此換取淮北之地,怎麼樣?”孟嘗君說:“不行。楚王不止一個兒子,我們扣留太子,楚國用土地來贖,那還可以;倘若他們另立一人為王,我們得不到絲毫利益,還會背上不義的名聲,這樣做有什麼用呢?”齊湣王覺得有道理。於是以禮相待,送太子橫回楚國。太子橫即位,這就是楚頃襄王。子蘭和靳尚依舊掌權。楚國派使者告知秦國:“托社稷神靈庇佑,楚國已經有新君主了!”

秦王白白扣留楚懷王,卻得不到土地,十分羞愧惱怒,派白起為大將,蒙驁為副將,率領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奪取了十五座城池後返回。楚懷王被扣留秦國一年多,秦國看守的人時間長了便有所懈怠,楚懷王換上普通衣服,逃出鹹陽,想要東歸楚國。秦王派兵追趕,楚懷王不敢往東走,於是轉向北路,從小路逃向趙國。不知道趙國是否會接納楚懷王。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