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自即位以來,日日夜夜都將向齊國報仇雪恥當作頭等大事。他憑吊死者,慰問遺孤,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以尊崇的禮節對待賢能之士。四方的豪傑紛紛慕名而來,燕國呈現出人才彙聚的繁榮景象。
趙國有個叫樂毅的人,是樂羊的孫子,從小就喜好鑽研兵法。當初樂羊受封於靈壽,他的子孫便在那裡定居。趙主父發生沙邱之亂時,樂毅帶著家人離開靈壽,投奔大梁,在魏昭王手下做事,但一直未得到重用。後來他聽聞燕王修築黃金台,廣納天下賢才,便打算前往燕國,於是設法爭取到出使燕國的機會。見到燕昭王之後,樂毅與他談論兵法,燕王立刻察覺到他的賢能,便以賓客之禮相待。樂毅謙遜推辭,不敢接受這般禮遇。燕王說:“先生出生在趙國,在魏國為官,對於燕國而言,自然應當以客相待。”樂毅卻說:“我在魏國為官,隻是為了躲避戰亂。大王倘若不嫌棄我微不足道,我願意成為燕國的臣子,為大王效力。”燕王十分高興,當即任命樂毅為亞卿,地位在劇辛等人之上。樂毅將自己的宗族都召集到燕國,從此成為燕國人。
當時齊國國力強盛,不斷侵犯其他諸侯國。燕昭王則低調行事,積極訓練軍隊,撫恤百姓,等待合適的時機行動。等到齊湣王驅逐孟嘗君,肆意妄為、暴虐無道,百姓苦不堪言;而燕國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國富民強,士兵們都渴望作戰。於是,燕昭王召見樂毅,向他詢問:“我心中懷著先王的仇恨,至今已有二十八年了!我常常擔心自己有一天突然離世,來不及親手將利刃刺進齊王的腹中,以報國家的恥辱,為此整夜痛心不已。如今齊王驕橫殘暴,國內國外人心背離,這正是上天要讓他滅亡的時機。我打算發動全國的兵力,與齊國決一死戰,先生有什麼建議嗎?”樂毅回答道:“齊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士兵們也善於作戰,不能僅憑燕國之力單獨進攻。大王若一定要討伐齊國,就必須聯合天下各國共同謀劃。燕國的鄰國中,與趙國關係最為緊密,大王應當首先與趙國結盟,這樣韓國必定會追隨。孟嘗君在魏國擔任相國,正對齊國心懷怨恨,應該也會聽從。如此一來,就可以進攻齊國了。”燕王說:“好。”於是準備好符節,派樂毅前往趙國遊說。
平原君趙勝向趙惠文王進言,趙王答應了與燕國結盟。恰好秦國使者也在趙國,樂毅一並向秦國使者闡述了討伐齊國的好處。秦國使者回國後向秦王彙報。秦王忌憚齊國的強大,擔心諸侯們背離秦國而依附齊國,於是再次派遣使者回複趙國,表示願意共同參與討伐齊國的行動。劇辛前往魏國勸說魏王,見到孟嘗君後,孟嘗君果然主張發兵,並約定韓國一同參與。各國都確定了出兵的日期。
於是,燕王出動了國內所有的精銳部隊,讓樂毅擔任統帥。秦國的白起、趙國的廉頗、韓國的暴鳶、魏國的晉鄙,各自率領一支軍隊,按時抵達。燕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統一指揮五國的軍隊,浩浩蕩蕩地殺向齊國。齊湣王親自率領中軍,與大將韓聶在濟水以西迎戰。樂毅身先士卒,四國的將士們受到鼓舞,奮勇爭先,殺得齊軍屍橫遍野,鮮血彙聚成河。韓聶被樂毅的弟弟樂乘所殺。各國軍隊乘勝追擊,齊湣王大敗,逃回臨淄,連夜派人向楚國求救,承諾割讓淮北所有的土地作為酬謝;同時清點軍民,登上城牆設置防禦。秦國、魏國、韓國、趙國乘勝各自分路奪取齊國的邊城,唯獨樂毅率領燕軍長驅直入,所到之處宣揚燕國的威望和仁德,齊國的城池紛紛望風而降,燕軍勢如破竹,大軍直逼臨淄。
齊湣王十分恐懼,便與數十位文武大臣,偷偷打開北門逃走。逃到衛國時,衛君到郊外迎接,並向他稱臣。進入衛城後,衛君讓出正殿供齊湣王居住,供奉的物品也十分恭敬。然而,齊湣王卻十分驕傲,對待衛君毫無禮節。衛國的大臣們心中憤憤不平,夜裡前去搶奪齊湣王的財物。齊湣王大怒,打算等衛君前來拜見時,責備他沒有管好盜賊。但衛君當天竟然沒有前來朝見,也不再供應食物。齊湣王感到十分羞愧,一直等到太陽西斜,餓得不行,又擔心衛君對自己不利,便與夷維等幾個人,連夜逃走。隨從的大臣們失去了君主,一時間都四散逃命。
齊湣王沒過多久就逃到了魯關,關吏將此事報告給魯君。魯君派使者出城迎接,夷維問道:“魯國打算如何接待我們的國君?”使者回答說:“將用十太牢的禮節款待您的國君。”夷維說:“我們的國君是天子。天子巡遊,諸侯要讓出宮殿,早晚還要親自在堂下侍奉飲食,等天子用餐完畢,諸侯才能退下處理朝政,難道僅僅是十太牢的供奉就夠了嗎?”使者回去向魯君彙報,魯君大怒,關閉城門,拒絕齊湣王入境。齊湣王又前往鄒國,恰好鄒君剛剛去世,齊湣王打算前往吊唁。夷維對鄒國人說:“天子前來吊唁,主人必須背對著殯棺,站在西階,麵朝北哭泣,天子則在東階上,麵朝南進行吊唁。”鄒國人說:“我們國家弱小,不敢勞煩天子前來吊唁。”也拒絕了齊湣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湣王走投無路,夷維說:“聽說莒州還完好無損,為何不去那裡?”於是他們逃到莒州,聚集兵力,據城防守,以抵禦燕軍。樂毅於是攻破臨淄,將齊國的財物、祭器全部收繳,還找到了以前被齊國掠奪的燕國重器,用大車裝載,全部運回燕國。燕昭王十分高興,親自前往濟上,隆重犒賞三軍,將樂毅封在昌國,號稱昌國君。燕昭王返回燕國,隻留下樂毅在齊國,繼續收複齊國剩餘的城池。
齊國有個叫田單的宗室成員,足智多謀,精通兵法。但齊湣王沒有重用他,隻讓他擔任臨淄的市椽。燕王攻入臨淄後,城中的人紛紛逃竄。田單與同族人逃到安平,他們把車軸的兩頭都截去,使車軸與車轂平齊,並用鐵皮包裹車軸,確保其堅固。其他人都嘲笑他們的做法。不久,燕軍攻打安平,城被攻破,安平的人又爭相逃命,乘車的人相互擁擠,很多人因為車軸頭相互碰撞,無法快速行駛,有的車軸折斷,車子翻倒,都被燕軍俘虜。隻有田氏一族,因為車軸用鐵皮包裹得堅固,而且行駛順暢,最終得以逃脫,逃到了即墨。
樂毅分兵攻占各地,來到畫邑,聽說原來齊國太傅王蠋的家在畫邑,便傳令軍中,環繞畫邑三十裡內,不得侵犯。樂毅派人帶著金幣去聘請王蠋,想要把他推薦給燕王。王蠋以年老多病為由推辭,不肯前往。使者說:“上將軍有令:‘太傅若來,就任命為將軍,封給萬家的食邑;若不來,就將帶兵血洗畫邑!’”王蠋仰天歎息道:“‘忠臣不侍奉二主,烈女不改嫁二夫。’齊王疏遠排斥忠言直諫之人,所以我才退隱到鄉野耕種。如今國家破滅,君主逃亡,我無法挽救,現在又要用武力脅迫我,我與其喪失道義地活著,不如保全道義而死!”於是,他把自己的頭懸掛在樹上,縱身一躍,脖子折斷而死。樂毅聽聞後十分歎息,下令厚葬他,並在他的墓前立碑,上書:“齊忠臣王蠋之墓。”
樂毅出兵六個月,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都將其編為燕國的郡縣,隻有莒州和即墨堅守不降。樂毅於是讓士兵們休養生息,享受犒賞,廢除齊國的殘暴法令,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還為齊桓公和管仲建立祠堂進行祭祀,尋訪隱居的賢能之人,齊國的百姓十分高興。樂毅認為,齊國隻剩下這兩座城池,已在掌握之中,終究成不了大事,而且他想以恩德感化齊人,讓他們主動投降,所以沒有全力進攻。這是周赧王三十一年發生的事情。)
楚頃襄王見齊國使者前來請求救兵,並承諾割讓淮北所有土地,便命令大將淖齒率領二十萬士兵,以救援齊國為名,前往齊國接收土地。楚頃襄王對淖齒說:“齊王在危急時刻向我們求救,你前往齊國後可相機行事,隻要對楚國有利,可自行決斷。”淖齒謝恩後出發,率領軍隊到莒州拜見齊湣王。齊湣王感激淖齒,任命他為相國,將大權都交給他。
淖齒見燕軍勢力強盛,擔心救援齊國沒有成效,得罪兩國,於是秘密派使者與樂毅私下溝通,打算殺死齊王,與燕國平分齊國,讓燕國人擁立自己為王。樂毅回複說:“將軍誅殺無道之君,以此建立自己的功名,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業,都不值得一提。您的請求,我完全聽從!”淖齒十分高興,於是在鼓裡大規模集結軍隊,請齊湣王前來閱兵。齊湣王到達後,淖齒立即將他抓住,曆數他的罪狀:“齊國有三個亡國的征兆:天降血雨,這是上天的警告;大地開裂,這是大地的警告;有人在宮門前哭泣,這是人的警告。大王不知道反省,殺戮忠臣,廢棄賢能,還妄想非分的事情。如今整個齊國都已淪陷,你卻在一座城中苟且偷生,還想乾什麼?”齊湣王低著頭,無言以對。夷維抱著齊湣王痛哭,淖齒先殺了夷維,然後活生生地抽出齊湣王的筋,將他懸掛在屋梁上,三天後齊湣王才斷氣。齊湣王的遭遇,實在是悲慘啊!
淖齒回到莒州,想要尋找齊王世子並殺掉他,但沒有找到。淖齒於是寫了表章上奏燕王,陳述自己的功勞,派人送給樂毅,請求他轉呈。當時莒州與臨淄暗中相通,人員往來不受限製。
齊國有個大夫叫王孫賈,年僅十二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中隻有老母親。齊湣王憐憫他,讓他做了官。齊湣王出逃時,王孫賈也跟著一起,在衛國時與齊湣王走散,不知道齊湣王的去向,於是偷偷回到家中。他的老母親見到他,問道:“齊王在哪裡?”王孫賈回答說:“我跟著大王在衛國,大王半夜逃走,我已經不知道他去了哪裡。”老母親生氣地說:“你早上出去晚上回來,我就倚著門盼望你。你晚上出去不回來,我就倚著裡巷的門盼望你。君主對臣子的盼望,和母親對兒子的盼望有什麼不同?你作為齊王的臣子,大王半夜逃走,你卻不知道他的下落,還有什麼臉回來?”王孫賈十分羞愧,再次告彆老母親,去尋找齊王的蹤跡,聽說齊王在莒州,便急忙趕去追隨。等他到達莒州時,得知齊王已被淖齒殺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孫賈於是袒露左肩,在集市中呼喊:“淖齒身為齊國的相國卻弑殺君主,作為臣子不忠誠,有願意和我一起討伐他罪行的人,請露出左邊的肩膀。”集市上的人相互看看,說道:“這個年輕人,尚且有忠義之心,我們這些講義氣的人,都應該追隨他。”一時間,露出左肩的人有四百多個。當時楚國的軍隊雖然眾多,但都分駐在城外。淖齒住在齊王的宮殿裡,正開懷暢飲,讓歌女演奏音樂取樂。幾百名士兵排列在宮外。王孫賈率領這四百人,搶奪了士兵的兵器,殺進宮中,抓住淖齒,將他剁成肉醬,然後關閉城門堅守。楚國的軍隊失去了主帥,一半逃散,一半投降了燕國。
齊世子法章聽說齊王遭遇變故,急忙換上窮人的衣服,自稱是臨淄人王立,逃難無處可歸,到太史敫家做雇工,幫著澆灌菜園,乾活十分辛苦,沒有人知道他是尊貴的公子。太史敫有個女兒,到了婚嫁的年紀,偶然在園中遊玩,看到法章的容貌,十分驚訝地說:“這不是普通人,怎麼會屈身在這裡受苦?”她派侍女去詢問法章的來曆。法章害怕惹禍,堅決不肯吐露實情。太史敫的女兒說:“白龍變化成魚的模樣,因為害怕才隱藏自己,日後富貴了,不可限量。”她時常讓侍女送衣服和食物給法章,時間長了,兩人的關係越來越親密。法章於是私下向太史敫的女兒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太史敫的女兒便與他定下了夫婦之約,兩人私下交往,全家人都不知道。
當時即墨的守臣病死,軍中沒有主帥,眾人想挑選一個精通兵法的人擔任將領,但一直沒有合適的人選。有人知道田單用鐵籠包裹車軸得以保全的事情,說他有才能,可以擔任將領,於是大家共同擁立田單為將軍。田單親自拿著築牆和挖土的工具,與士兵們一起勞作;他的宗族妻妾,也都編入隊伍之中。城中的人既敬畏他又愛戴他。
齊國的大臣們四處逃散,聽說王蠋為國殉節的事情後,感歎道:“他已經告老還鄉的人,尚且懷有忠義之心,我們這些在齊國朝廷任職的人,眼睜睜看著君主亡國,卻不圖謀恢複,怎麼能算人呢!”於是他們一起前往莒州,投奔王孫賈,共同尋找世子。過了一年多,法章覺得他們是真心的,才自己站出來說:“我其實就是世子法章。”太史敫將此事報告給王孫賈,於是準備好天子的車駕迎接法章,法章即位,這就是齊襄王。他們告知即墨方麵,約定互為犄角之勢,共同抵禦燕軍。樂毅包圍即墨,三年都沒有攻克。於是他解圍後退九裡,建立軍營,下令說:“城中百姓有出城砍柴采摘的,聽任他們,不許捉拿。有困乏饑餓的,給他們食物;寒冷的,給他們衣服。”他想以此讓齊人感恩歸附。暫且按下此事不表。
燕國有個大夫叫騎劫,很有勇力,也喜歡談論兵法,與太子樂資關係很好,覬覦著兵權。他對太子說:“齊王已經死了,齊國沒有被攻克的城池,隻有莒州和即墨了。樂毅能在六個月內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攻克這兩座城又有什麼難的呢?他之所以不立即攻克,是因為齊人還沒有歸附,他想慢慢用恩威並施的手段收服齊國,不久之後他就會自立為齊王了。”太子樂資將騎劫的話告訴了燕昭王。燕昭王大怒,說:“我們先王的仇恨,沒有昌國君就無法報。即使他真的想在齊國稱王,就他的功勞而言,難道不應該嗎?”於是鞭打了樂資二十下,派使者拿著符節到臨淄,要任命樂毅為齊王。樂毅感動得流下眼淚,發誓以死效忠,不接受任命。燕昭王說:“我本來就知道樂毅的本心,他絕對不會辜負我。”
燕昭王喜好神仙之術,讓方士煉製金石為神丹,服用後,時間長了體內發熱發病,最終去世。太子樂資繼位,這就是燕惠王。
田單時常派探子潛入燕國,刺探那邊的情況。當聽聞騎劫圖謀取代樂毅,以及燕太子因此被鞭打的事情後,他不禁感歎道:“齊國得以恢複,恐怕就指望燕國的新王了!”等到燕惠王即位,田單便派人在燕國散布消息說:“樂毅早就想在齊國稱王了,隻是因為深受燕先王的厚恩,不忍心背叛,所以才放緩對莒州和即墨兩座城的進攻,等待時機。如今新王登基,樂毅打算與即墨方麵講和。齊國人所擔心的,就是怕換其他將領來,那樣即墨城可就危險了。”
燕惠王原本就對樂毅心存疑慮,聽到這些流言,又與騎劫之前所說的話相契合,便信以為真。於是,他派騎劫前往齊國,取代樂毅的職位,同時召回樂毅。樂毅擔心回國後遭殺害,心想:“我本是趙國人。”便舍棄家人,向西逃到了趙國。趙王將樂毅封在觀津,號稱望諸君。
騎劫接任將領後,把樂毅製定的軍令全都更改了,燕軍將士對此都感到憤怒和不滿。騎劫在軍營中停留了三天,便率領軍隊前去攻打即墨,將城池團團圍住。而即墨城中的防守愈發堅固。田單一大早起來,對城中的人說:“我昨晚夢到上帝告訴我:齊國必將複興,燕國馬上就會衰敗。過不了多久,就會有神仙來做我們的軍師,帶領我們戰無不勝。”有一個小兵領會了田單的意圖,快步走到田單麵前,小聲說道:“我可以當這個軍師嗎?”說完,便急忙跑開了。田單連忙起身拉住他,對眾人說:“我在夢中見到的神仙,就是他!”於是,田單為這個小兵換上華麗的衣冠,將他安置在營帳中的上座,像對待老師一樣,麵朝北侍奉他。小兵說:“我實在沒什麼本事啊。”田單說:“你不要說話。”從此,便稱這個小兵為“神師”。田單每次發布一項規定,都要假稱是向神師請示後才施行。他對城中的人說:“神師有令:‘凡是吃飯的人,必須先在庭院中祭祀自己的先祖,這樣就能得到祖宗的暗中幫助。’”城中的人都聽從了這個教導。每天早晚兩次,飛鳥看到庭院中的祭品,都紛紛盤旋飛舞著下來啄食。燕軍遠遠望見,都覺得十分怪異。又聽說有神君傳下指令,便相互傳言,都說齊國得到了上天的幫助,不可抵擋,要是與之對抗,那就是違背天意,因此燕軍都沒了作戰的心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田單又派人宣揚樂毅的短處,說:“昌國君太過仁慈,抓到齊國人都不殺,所以城中的人都不害怕。要是把齊國俘虜的鼻子割掉,放在隊伍前麵,即墨人可就要痛苦死了!”騎劫信以為真,將投降的齊軍士兵全都割掉了鼻子。城中的人看到投降的人被割鼻,十分恐懼,相互告誡要堅守城池,生怕被燕軍俘虜。田單又散布消息說:“城中人家的墳墓都在城外,要是被燕軍挖開,可怎麼辦呢?”騎劫又讓士兵把城外的墳墓全都挖開,焚燒屍體,暴露骸骨。即墨人從城牆上遠遠望見,都痛哭流涕,恨不得吃了燕軍的肉。他們紛紛來到軍營門口,請求出城一戰,為祖宗報仇。
田單知道士兵們士氣可用,便精心挑選了五千名強壯的士兵,讓他們隱藏在民間,其餘的老弱病殘和婦女則輪流守城。田單派使者前往燕軍大營,送去投降的消息,說:“城中糧食已經吃光了,將在某一天出城投降。”騎劫對眾將領說:“我比起樂毅如何?”眾將領都說:“比樂毅強多了!”軍中將士都歡呼雀躍,高呼“萬歲”。田單又從民間收集了千鎰黃金,讓城中的富戶私下送給燕軍將領,囑托他們在城池攻破的那天,保全自家老小。燕軍將領十分高興,收下黃金,各自給富戶們一麵小旗,讓他們插在門上作為標記。燕軍完全沒有了防備,滿心隻等著田單出城投降。
田單派人在城中收集了一千多頭牛,製作了紅色的絲綢衣服,在上麵畫上五彩的龍紋,披在牛身上,把鋒利的刀刃綁在牛角上,又把灌了膏油的麻葦綁在牛尾,拖在後麵像巨大的掃帚。在約定投降的前一天,一切都準備妥當,眾人都不明白田單的用意。田單殺牛備酒,等到日落黃昏時分,召集那五千名壯卒,讓他們飽餐一頓,然後用五色顏料塗在他們臉上,讓他們各自手持利器,跟在牛的後麵。田單又讓百姓在城牆上鑿了幾十個洞,把牛從洞中趕出去,用火點燃牛尾上的掃帚。火越燒越旺,漸漸逼近牛尾,牛被激怒,瘋狂地向燕軍營地衝去。那五千名壯卒則口中銜著枚,悄無聲息地跟在後麵。
燕軍相信第二天就能接受齊國投降進城,夜裡都安心地睡覺。忽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奔跑聲,從睡夢中驚醒,隻見那一千多個掃帚火炬,光亮耀眼,如同白晝,遠遠望去,牛身上都是五彩龍紋,凶猛衝來,牛角上的利刃所到之處,燕軍無不死傷,軍中頓時大亂。那五千名壯卒,一聲不吭,揮舞著大刀闊斧,見人就砍,雖然隻有五千人,但在慌亂之中,卻好像有幾萬人一樣。況且燕軍向來聽說有神師傳下指令,如今看到這些神頭鬼臉的人,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田單又親自率領城中的人呐喊著衝來,老弱婦女都敲擊銅器,發出震天動地的聲響,燕軍士兵的膽子都被嚇破了,腿也嚇軟了,哪裡還敢抵抗!一時間,燕軍人人逃竄,個個奔忙,自相踐踏,死傷不計其數。騎劫乘車慌忙逃命,正好遇到田單,被田單一戟刺死,燕軍大敗。這是周赧王三十六年發生的事情。)史官為此寫詩道:
火牛奇計古今無,畢竟機乘騎劫愚;
假使金台不易將,燕齊勝負竟何如?
田單整頓隊伍,乘勝追擊,所到之處戰無不勝。經過的城邑,聽說齊軍得勝,燕軍將領已死,都紛紛背叛燕國,重新歸附齊國。田單的兵力日益強盛,一路攻城略地,直逼黃河邊上,抵達齊國北部邊界,燕國之前攻占的七十多座城池,又都回到了齊國手中。眾將領認為田單功勞巨大,想要擁立他為王。田單說:“太子法章如今正在莒州,我隻是王室的遠親,怎麼敢自立為王呢?”於是,田單前往莒州迎接法章。王孫賈為法章駕車,一同來到臨淄,收葬齊湣王,選定日子,在宗廟舉行儀式後,法章正式登上王位。
齊襄王對田單說:“齊國轉危為安,失而複得,這都是叔父您的功勞啊!叔父您的聲名始於安平,如今封叔父為安平君,賜予食邑萬戶。”王孫賈被封為亞卿。齊襄王還將太史敫的女兒迎立為王後,這就是君王後。當時,太史敫才知道女兒早已私自許身給法章,憤怒地說:“你不通過媒人就擅自嫁人,簡直不是我的女兒!”他發誓終身不再與女兒相見。齊襄王派人增加他的官祿,他也全都不接受。隻有君王後每年按時派人前去探望,從未缺過禮數。這都是後話了。
當時,孟嘗君在魏國,將相國之印讓給公子無忌。魏國封無忌為信陵君。孟嘗君退居到薛地,地位如同諸侯,與平原君、信陵君交情深厚。齊襄王畏懼孟嘗君的勢力,又派使者前去迎接他擔任相國,孟嘗君沒有答應。於是,齊國與魏國連和通好,孟嘗君便在齊魏兩國之間往來。後來,孟嘗君去世,沒有兒子,他的各個公子爭奪繼承權。齊國和魏國共同滅掉了薛地,瓜分了它的土地。
再說燕惠王自從騎劫兵敗後,才知道樂毅的賢能,後悔不已。他派人給樂毅送去書信,向他道歉,想要召回樂毅。樂毅回信拒絕了。燕王擔心趙國任用樂毅來圖謀燕國,於是又讓樂毅的兒子樂間繼承昌國君的封號,任命樂毅的堂弟樂乘為將軍,對他們都十分器重。樂毅於是促成了燕國和趙國的友好關係,在兩國之間往來。兩國都聘請樂毅為客卿。樂毅最終在趙國去世。當時,廉頗擔任趙國的大將,他勇猛善戰,善於用兵,諸侯們都忌憚他。秦國軍隊多次侵犯趙國邊境,多虧廉頗奮力抵抗,才沒能深入。於是,秦國與趙國講和。不知道後續還會發生什麼事情,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