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 胡盧河龐暖斬劇辛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一○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 胡盧河龐暖斬劇辛

第一○二回 華陰道信陵敗蒙驁 胡盧河龐暖斬劇辛(1 / 1)

話說顏恩一心想見信陵君,卻始終未能如願,信陵君的賓客們也都不肯為他通報,他正感到萬般無奈之時。恰巧,平日裡與信陵君交情深厚的毛公和薛公前來拜訪信陵君。顏恩知道這兩人是信陵君的貴客,便流著淚向他們訴說了自己的遭遇。毛公和薛公聽後說道:“您隻管準備好車馬,我們二人必定全力勸說公子。”顏恩連忙說道:“那就全靠二位了!”

隨後,毛公和薛公進入府中拜見信陵君,說道:“聽聞公子即將返回魏國,我們二人特來送行。”信陵君疑惑地說:“哪有這回事?”二公接著說:“秦軍圍困魏國形勢危急,公子難道沒聽說嗎?”信陵君回答道:“我聽說了。但我離開魏國已有十年,如今已是趙國人,不敢再過問魏國的事務了。”毛公和薛公齊聲說道:“公子,您這說的是什麼話!公子之所以在趙國備受敬重,聲名遠揚於諸侯之間,正是因為背後有魏國。公子能夠廣納門客,吸引天下賓客前來歸附,也全是借助魏國的力量。如今秦國攻打魏國日益緊迫,公子卻毫不關心。倘若秦國一旦攻破大梁,毀掉魏國先王的宗廟,公子就算不掛念自己的家人,難道就不考慮祖宗的祭祀從此斷絕嗎?公子日後又有何顏麵繼續在趙國寄身呢?……”話還沒說完,信陵君頓時滿臉羞愧,站起身來,額頭直冒冷汗,連忙謝罪道:“先生們的責備十分在理!我幾乎成了天下的罪人。”

當天,信陵君就命令賓客們收拾行裝,自己進宮向趙王辭行。趙王不舍得信陵君離開,拉著他的手臂哭泣著說:“自從我失去平原君,便把公子當作趙國的長城。如今公子一旦離我而去,以後我還能和誰一起守護國家呢?”信陵君說:“我不忍心看到魏國先王的宗廟被秦國摧毀,所以不得不回去。倘若仰仗您的福氣,魏國社稷得以保全,我們還有相見的日子。”趙王說:“公子曾經率領魏軍拯救趙國,如今公子回國奔赴國難,我怎敢不全力相助!”於是,趙王將上將軍的大印授予信陵君,任命將軍龐暖為副將,出動十萬趙軍協助信陵君。

信陵君統領趙軍後,先派顏恩回魏國報信,然後分彆派遣賓客,向各國發送書信請求救援。燕國、韓國、楚國三國,向來敬重信陵君的人品,聽聞他擔任將領,都非常高興,紛紛派遣大將率領軍隊前往魏國,聽從他的指揮。燕國將領將渠、韓國將領公孫嬰、楚國將領景陽都來了,唯獨齊國不肯發兵。

再說魏王正處於危急之中,收到顏恩的報告,得知“信陵君兼任燕、趙、韓、楚四國軍隊的統帥,前來救援魏國”。魏王猶如在乾渴時得到了清泉,在大火中見到了救星,喜出望外。他命令衛慶率領魏國國內所有的軍隊,出城接應信陵君。當時,蒙驁正在圍困郟州,王齕圍困華州,信陵君分析道:“秦軍得知我擔任將領,必定會加緊進攻。郟州和華州東西相距五百多裡,我用一部分兵力在郟州牽製蒙驁的軍隊,然後率領奇兵奔赴華州。如果王齕的軍隊戰敗,那麼蒙驁的軍隊也無法獨自堅守。”眾將紛紛表示讚同。於是,信陵君讓衛慶率領魏軍與楚軍會合,修築連營壁壘,抵禦蒙驁。營中虛插著信陵君的旗號,堅守不出戰。而他自己則親自率領十萬趙軍,與燕、韓兩國的軍隊,日夜兼程趕往華州。

信陵君召集眾將商議計策,說道:“少華山向東連接太華山,西邊瀕臨渭河。秦國用舟船運輸糧草,都停泊在渭水,而少華山樹木繁多,荊棘叢生,非常適合設下伏兵。如果派一支軍隊前往渭河劫持秦軍糧草,王齕必定會率領全部兵力前來救援,我們在少華山設下伏兵,半路截擊,定能取勝。”於是,信陵君當即命令趙將龐暖率領一支軍隊前往渭河,劫持秦軍的運糧船隻。又讓韓將公孫嬰、燕將將渠各率領一支軍隊,對外聲稱是去接應劫糧的部隊,實際上在少華山左右等候,共同夾擊秦軍。信陵君則親自率領三萬精兵,埋伏在少華山下。

龐暖率領軍隊先行出發,早有秦軍的伏路哨兵,將消息報告給王齕的軍營,說:“魏國的信陵君擔任將領,派兵直接前往渭口。”王齕大驚失色,說道:“信陵君善於用兵,如今來救華州,不與我們正麵交戰,卻去劫持渭口的糧草,這是要斷絕我們的根本啊!我必須親自前往救援。”於是,王齕傳令:“留下一半兵力繼續圍城,其餘的都隨我去救援渭口。”當秦軍快要到達少華山時,山中突然殺出一隊大軍,打著“燕相國將渠”的旗號。王齕趕忙傳令列成陣勢,與將渠交戰。沒打幾個回合,又有一隊大軍趕來,打著“韓大將公孫嬰”的旗號,王齕急忙分兵迎敵。這時,軍士又來報告:“渭河的糧船,被趙將龐暖劫持了。”王齕無奈地說:“事已至此,先全力廝殺,要是能擊退燕、趙兩國的軍隊,再做打算。”三國的軍隊混戰在一起,從中午一直打到傍晚,還沒有鳴金收兵。信陵君估計秦軍已經疲憊不堪,便率領伏兵一起殺出,大聲喊道:“信陵君親自領兵在此!秦將還不趕快投降,免得受刀斧之苦!”王齕雖然是久經沙場的將領,但此時麵對如此多的敵軍,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抵擋。況且秦軍向來聽聞信陵君的威名,此時早已心驚膽戰,人人貪生怕死,紛紛奔逃。王齕大敗,損失了五萬多兵力,糧船也全部被劫,隻好率領殘兵敗將,向南邊逃竄,前往潼關方向去了。信陵君率領得勝的軍隊,依舊分成三隊,前去救援郟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說蒙驁得知信陵君的軍隊前往華州,便讓老弱士兵紮營,虛插“大將蒙”的旗幟,與魏、楚兩國的軍隊對峙;自己則率領全部精銳,悄無聲息地急行軍,前往華州,希望能與王齕的軍隊會合。誰知信陵君已經打敗了王齕,兩軍恰好就在華陰地界相遇。信陵君親自冒著箭雨和石塊,衝鋒在前。左邊有公孫嬰,右邊有將渠,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蒙驁損失了一萬多兵力,隻好鳴金收兵。當下,蒙驁紮好大寨,整頓軍馬,準備再次決一死戰。這時,魏國將領衛慶、楚國將領景陽,探聽到蒙驁不在軍中,便攻破了秦軍的老弱營地,解除了郟州之圍,也朝著華陰方向追擊而來。正好遇到蒙驁列陣準備迎戰,於是雙方兩麵夾攻。蒙驁雖然勇猛,但怎敵得過五路軍馬的前後夾擊,又遭遇了一場大敗,急忙向西逃竄。信陵君率領各路軍隊,一直追到函穀關下,五國軍隊分彆紮下五個大營,在關前耀武揚威。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出關應戰。信陵君這才班師回朝,各國的軍隊也都各自返回本國。史臣評論此事,認為信陵君能夠取得如此大功,全是毛公和薛公的功勞。有詩為證:

兵馬臨城孰解圍?合從全仗信陵歸。

當時勸駕誰人力?卻是埋名兩布衣。

魏安厘王聽說信陵君大敗秦軍,凱旋而歸,喜出望外,親自出城三十裡迎接。兄弟倆分彆了十年,今日重逢,悲喜交加,於是一同乘車回朝。魏王論功行賞,任命信陵君為上相,又加封五座城邑,國內大小政事,都由信陵君裁決。同時,魏王赦免了朱亥擅自殺死晉鄙的罪過,任命他為偏將。此時,信陵君的威名震動天下,各國都帶著豐厚的禮物,來求取信陵君的兵法。信陵君將賓客們平日裡進獻的書籍整理編纂,共寫成二十一篇,另有陣圖七卷,取名為《魏公子兵法》。

再說蒙驁和王齕帶著敗兵會合後,前去拜見秦莊襄王,上奏道:“魏公子無忌聯合五國軍隊,兵力眾多,將領出色,所以我們沒能取勝。損兵折將,罪該萬死!”秦王說:“你們屢次立下戰功,開拓了不少疆土,今日戰敗,是因為敵眾我寡,並非你們的罪過。”剛成君蔡澤進言說:“各國之所以能夠‘合縱’,隻是因為有公子無忌的緣故。如今大王派一名使者前往魏國修好,並且邀請無忌到秦國當麵會麵,等他入關後,就將他抓住殺掉,永絕後患,這不是很好嗎?”秦王采納了他的計謀,派遣使者前往魏國修好,同時邀請信陵君。馮歡勸阻道:“孟嘗君、平原君都曾被秦國囚禁,幸好後來得以脫身,公子不可再重蹈他們的覆轍。”信陵君也不願前往秦國,將此事告知魏王,讓朱亥作為使者,帶著一雙玉璧前往秦國答謝。秦王見信陵君沒有前來,計謀未能得逞,心中十分惱怒。蒙驁暗中上奏秦王說:“魏國使者朱亥,就是用鐵錘擊殺晉鄙的那個人。他是魏國的勇士,應該把他留在秦國任用。”秦王想要封朱亥官職,朱亥堅決推辭不接受。秦王更加生氣,命令左右侍從將朱亥帶到虎圈中。虎圈裡有一隻凶猛的斑斕大虎,看到有人進來,便要撲上前撕咬。朱亥大喝一聲:“畜生,怎敢如此無禮!”他瞪大眼睛,猶如兩個血紅色的燈盞,眼眶都瞪裂了,鮮血濺到老虎身上。老虎嚇得趴在地上,渾身發抖,許久都不敢動彈。左右侍從這才又把朱亥帶了出來。秦王感歎道:“烏獲、任鄙這樣的大力士,也不過如此!如果放他回魏國,那就是給信陵君增添羽翼。”於是,秦王越發想逼迫朱亥投降。朱亥始終不從。秦王便命令將朱亥囚禁在驛舍,斷絕他的飲食。朱亥說:“我深受信陵君的知遇之恩,理當以死相報!”於是,他用頭撞擊屋柱,柱子都撞斷了,可他的頭卻沒有受傷。最後,朱亥用手伸進自己的喉嚨,掐斷了咽喉,英勇就義,真是一位義士啊!

秦王殺死朱亥後,又與群臣商議說:“朱亥雖然死了,但信陵君仍然掌握著魏國的大權,我想要離間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各位愛卿有什麼好計策?”剛成君蔡澤進言說:“從前信陵君竊取兵符救援趙國,得罪了魏王,魏王將他拋棄在趙國,不許他回國相見。後來因為秦軍圍困魏國形勢危急,魏王不得已才將他召回。雖然信陵君聯合四國,立下了大功,但他的威望已經威脅到魏王,魏王怎麼會沒有猜忌之心呢?信陵君用鐵錘殺死晉鄙,晉鄙死後,他的宗族和賓客必定對信陵君懷恨在心。大王如果拿出一萬斤黃金,秘密派遣奸細前往魏國,尋找晉鄙的黨羽,給他們大量錢財,讓他們散布流言,說‘諸侯畏懼信陵君的威勢,都想要擁立他為魏王,信陵君不久之後就會篡奪王位’。這樣一來,魏王必定會疏遠無忌,剝奪他的權力。信陵君一旦失去權力,天下諸侯也就會各自散去。我們再趁機用兵,就沒有什麼困難了。”秦王說:“愛卿的計策很好!但是魏國剛剛打敗了我們的軍隊,他們的太子增還在我國做人質,我想把他囚禁起來並殺掉,以此發泄我的仇恨,怎麼樣?”蔡澤回答說:“殺掉一個太子,他們會再立一個太子,這對魏國又有什麼損失呢?不如借助太子增,讓他在魏國進行反間計。”秦王恍然大悟,對太子增更加優厚。一方麵派遣奸細帶著一萬斤黃金前往魏國實施計劃;另一方麵讓自己的賓客都與太子增交往密切,趁機暗中告訴太子增說:“信陵君在國外已經十年,結交了眾多諸侯,諸侯的將相們,沒有一個不敬重並且畏懼他的。如今他擔任魏國的大將,諸侯的軍隊都歸他指揮,天下隻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就連我們秦國,也畏懼信陵君的威勢,想要擁立他為王,與他聯合。信陵君如果即位,必定會讓秦國殺掉太子,以斷絕百姓的期望。即使不這樣,太子也將老死在秦國。這可怎麼辦呢?”太子增聽後,流著淚向他們請教計策。賓客說:“秦國正想與魏國通和,太子為什麼不寫一封信給魏王,讓他請求秦國放太子回國呢?”太子增說:“就算請求,秦國怎麼會輕易放我回去呢?”賓客說:“秦王想要擁立信陵君,並非他的本意,隻是畏懼他罷了。如果太子願意讓魏國侍奉秦國,這本來就是秦國所期望的,還擔心請求了秦國不答應嗎?”太子增於是寫了一封密信,信中詳細敘述了諸侯歸服信陵君,秦國也想要擁立他為王等事情,最後表達了自己想要回國的意願。他把信交給賓客,拜托他們秘密送給魏王。於是,秦王也寫了兩封信,一封送給魏王,歸還朱亥的屍體,假稱朱亥是病死的;另一封則是向信陵君表示祝賀,還附帶了金幣等禮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再說魏王因為晉鄙的賓客散布流言,本來就已經心生疑慮。等到秦國使者捧著國書前來,想要與魏國停戰修好,詢問使者來意,全是對信陵君敬慕的話語,又收到太子增的家信,心中越發懷疑。秦國使者又將書信和禮物送到信陵君府上,還故意將此事泄露出去,讓魏王知曉。話說信陵君聽說秦國使者前來講和,對賓客們說:“秦國如果沒有戰事,怎麼會來求於魏國?這裡麵必定有陰謀!”話還沒說完,守門人來報告說秦國使者在門外,還說“秦王也有書信前來祝賀”。信陵君說:“作為臣子,從道義上講不能有私人外交,秦王的書信和禮物,我不敢接受。”使者再三表達秦王的心意,信陵君也再三推辭。恰好這時魏王派使者前來,要取秦王的書信來看。信陵君說:“魏王既然知道有這封信,如果說我不接受,他肯定不會相信。”於是,信陵君命人駕車將秦王的書信和禮物,原封不動地送給魏王,說:“我已經再三推辭,不敢打開。如今承蒙大王索要觀看,隻能呈上,一切任憑大王裁決!”魏王說:“信中必定有什麼隱情,不打開就不明白。”於是,魏王打開信觀看,大致內容是:

公子威名,傳遍天下,天下諸侯,無不傾心於公子。不久之後,公子就將南麵稱王,成為諸侯的領袖。隻是不知道魏王讓位會在什麼時候?我滿心期待!送上這份薄禮,提前表達我的祝賀之情,希望公子不要怪罪!

魏王看完後,交給信陵君觀看。信陵君上奏說:“秦人狡詐,這封信是想離間我們君臣關係,我之所以不接受,正是擔心信中不知寫了什麼,害怕落入他們的圈套。”魏王說:“公子既然沒有這種心思,那就當著我的麵,寫封回信給他。”隨即命令左右侍從取來紙筆,交給信陵君寫回信。信陵君的回信大致內容如下:

無忌承蒙我君非同尋常的恩情,即使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信中提及南麵稱王之事,這不是用來教導臣子的言語。承蒙大王賞賜,我冒死推辭!

信陵君寫好回信,交給秦國使者,並讓其將金幣一同帶回。與此同時,魏王也派遣使者前往秦國致謝,並且表示:“我們國君年事已高,希望能讓太子增回國。”秦王答應了這個請求。太子增回到魏國後,又在魏王麵前進言說信陵君不可過度重用。信陵君雖然問心無愧,但他也能察覺到魏王心中對自己的猜忌始終未能消除,於是便借口生病,不再上朝,將相印和兵符都交還給了魏王。此後,他與賓客們整日飲酒作樂,沉迷於女色,日夜沉醉其中,似乎在儘情享受這最後的時光,生怕快樂稍縱即逝。史臣為此賦詩感歎:

俠氣淩今古,威名動鬼神;

一身全趙魏,百戰卻嬴秦。

鎮國同堅礎,危詞似吠狺;

英雄無用處,酒色了殘春。

再說秦莊襄王在位三年後,突然患病。丞相呂不韋進宮探望病情,趁機讓內侍秘密給王後送去一封書信,追述他們往日的誓言。王後舊情難忘,於是召呂不韋入宮,兩人再度私通。呂不韋給秦王進獻藥物,然而一個月後,秦王還是因病去世了。呂不韋扶持太子政即位,當時太子政年僅十三歲。太子政尊莊襄王後為太後,封他的弟弟成嶠為長安君,國家大事都由呂不韋裁決。呂不韋的地位如同當年的太公,被尊稱為“尚父”。呂不韋的父親去世時,四方諸侯的賓客紛紛前來吊唁,場麵熱鬨非凡,車馬擁堵在道路上,其規模甚至超過了秦王的葬禮,真正是“權傾中外,威振諸侯”,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秦王政元年,呂不韋得知信陵君已經被罷黜,便又開始商議對外用兵。他派大將蒙驁與張唐攻打趙國,成功攻下晉陽。三年後,再次派遣蒙驁和王齕攻打韓國,韓國派公孫嬰率軍抵抗。王齕說:“我在趙國吃了敗仗,在魏國又再次戰敗,承蒙秦王赦免我的罪過而不誅殺我,這次出征我定當以死相報!”於是,他率領自己的家兵一千人,直接衝向韓國軍營,奮力拚殺,最終戰死沙場。韓國軍隊頓時大亂,蒙驁趁機發動進攻,大敗韓軍,斬殺了公孫嬰,奪取了韓國十二座城池後凱旋而歸。自從信陵君被廢黜,趙國和魏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也隨之破裂。趙孝成王派廉頗攻打魏國,包圍了繁陽,但還沒等攻克,趙孝成王就去世了。太子偃即位,這就是趙悼襄王。當時,廉頗已經攻克了繁陽,正乘勝繼續進軍。然而,大夫郭開平日裡因為諂媚阿諛,一直被廉頗厭惡,郭開還曾在一次宴會上被廉頗當麵斥責,從此懷恨在心。於是,郭開在趙悼襄王麵前進讒言說:“廉頗已經年老,不堪任用,攻打魏國這麼久都沒有戰功。”趙悼襄王信以為真,便派武襄君樂乘前去取代廉頗。廉頗得知後憤怒地說:“我從侍奉惠文王開始就擔任將領,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從未有過失敗和挫折,樂乘算什麼人,竟然能取代我?”於是,廉頗率領軍隊攻打樂乘,樂乘嚇得逃回了趙國。廉頗則投奔了魏國,魏王雖然尊他為客將,但心存疑慮,並沒有真正重用他。從此,廉頗便在大梁定居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秦王政四年十月,蝗蟲從東方鋪天蓋地而來,遮蔽了天空,莊稼顆粒無收,疫病也開始大規模流行。呂不韋和賓客們商議,下令百姓繳納一千石糧食,就可以授予一級爵位。後世納粟授爵的先例,就是從這時開始的。)這一年,魏國的信陵君因為沉迷酒色,身體受損,最終患病去世。馮歡因為過度悲痛,也相繼離世,信陵君的賓客中,有一百多人選擇自殺追隨他。由此可見信陵君是多麼善於招攬和贏得門客的心!第二年,魏安厘王也去世了,太子增即位,這就是魏景湣王。秦國得知魏國剛剛更換國君,而且信陵君已經去世,便想趁機報複之前戰敗的仇怨,派遣大將蒙驁攻打魏國,攻克了酸棗等二十座城池,設置了東郡。沒過多久,又攻下朝歌,接著拿下濮陽。衛元君是魏王的女婿,無奈之下,隻好向東逃到野王,依靠山勢據守。魏景湣王感歎道:“要是信陵君還在世,肯定不會讓秦國的軍隊如此肆意橫行!”於是,他派遣使者與趙國通好。趙悼襄王也對秦國無休止的侵略感到擔憂,正打算派人去聯合各國,重新恢複信陵君和平原君倡導的“合縱”聯盟。突然,邊境的官吏前來報告:“燕國任命劇辛為大將,率領十萬大軍,進犯我國北部邊境。”

這劇辛原本是趙國人,早年在趙國時,和龐暖有交情。後來龐暖在趙國為官,劇辛則投奔了燕昭王,燕昭王任命他為薊郡郡守。燕王喜曾經被趙國將領廉頗圍困都城,最後依靠將渠求和才得以解圍,燕王對此深感恥辱。將渠擔任燕國相國,原本是趙國方麵的安排,並非燕王本意,雖然將渠在協助信陵君抗擊秦軍時立有戰功,但到底君臣之間,始終沒能完全信任。將渠擔任相國一年多後,便借口生病,歸還了相印。燕王於是把劇辛從薊郡召回,任命他為相國,共同謀劃報複趙國的事情。隻是燕王忌憚廉頗,一直不敢輕舉妄動。如今廉頗投奔了魏國,龐暖成為趙國將領,劇辛內心頗為輕視龐暖,便迎合燕王的心意,上奏說:“龐暖不過是個平庸之才,根本比不上廉頗。況且秦國已經攻下晉陽,趙國百姓疲憊不堪,我們趁機攻打趙國,就可以洗刷當年栗腹戰敗的恥辱。”燕王聽後非常高興,說:“我正有此意,相國能為我出征嗎?”劇辛說:“我對趙國的地理形勢了如指掌,如果承蒙大王委派,我一定能生擒龐暖,獻給大王。”燕王大喜,於是派劇辛率領十萬大軍攻打趙國。

趙王得知消息後,立即召龐暖商議對策。龐暖說:“劇辛自恃是老將,肯定會有輕敵之心。如今李牧正駐守代郡,讓他率軍南下,從慶都一路進發,截斷燕軍的後路,我則率領一支軍隊迎戰,這樣燕軍就會腹背受敵,定能將其擒獲。”趙王聽從了龐暖的計策。

劇辛率領軍隊渡過易水,取道中山,直接進犯常山地界,軍隊士氣高昂,來勢洶洶。龐暖則率領大軍駐紮在東垣,深挖戰壕,高築壁壘,嚴陣以待。劇辛說:“我軍深入趙國境內,如果他們堅守不出戰,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成功呢?”他問帳下將領:“誰敢去挑戰?”驍將栗元,是栗腹的兒子,一心想要為父報仇,欣然表示願意前往。劇辛說:“還需要一個人協助才行。”末將武陽靖主動請纓。劇辛便撥給他們一萬精銳士兵,讓他們去攻打趙軍。龐暖讓樂乘、樂閒率領軍隊分左右兩翼埋伏,自己則親自率軍迎戰。雙方交鋒,大約打了二十多個回合,一聲炮響,趙軍左右兩翼同時出擊,都用強弓勁弩,向燕軍亂射。武陽靖中箭身亡,栗元抵擋不住,轉身就逃。龐暖與樂乘、樂閒從後麵掩殺,燕軍一萬精銳士兵,折損了三千多人。劇辛大怒,急忙催促大軍親自接應,可龐暖已經率軍回營了。

劇辛攻打趙軍營地,卻無法攻破,於是派人給龐暖送去書信,約定第二天在陣前單車相見。龐暖答應了。雙方各自做好準備。到了第二天,彼此列好陣勢,雙方都吩咐:“不許施放冷箭。”龐暖先乘坐單車站在陣前,邀請劇將軍會麵。劇辛也乘坐單車出來。龐暖在車中欠身說道:“很高興看到將軍身體和精神都還不錯。”劇辛說:“回想當年我離開趙國,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四十多年了,我已經衰老,您也頭發斑白了。人生就像白馬過隙,轉瞬即逝,真是一點不假啊。”龐暖說:“將軍當年因為燕昭王禮賢下士,所以離開趙國投奔燕國,一時間豪傑們紛紛歸附,就像雲追隨龍,風追隨虎一樣。如今黃金台已經荒蕪,無終的墳墓上樹木都已經長大,蘇代、鄒衍相繼去世,昌國君也回到了趙國,燕國的運勢如何,可想而知!老將軍已經年過六十,卻還在衰落的燕王朝廷中孤立無援,還貪戀兵權,拿著凶器去做危險的事情,這是為了什麼呢?”劇辛說:“我深受燕王三代的厚恩,粉身碎骨也難以報答,趁著我還有幾年壽命,想為國家洗刷栗腹戰敗的恥辱!”龐暖說:“栗腹無緣無故攻打我們的鄗邑,自取失敗,這是燕國侵犯趙國,而不是趙國侵犯燕國。”兩人在軍前反複交談,龐暖突然大聲喊道:“誰能砍下劇辛的首級,賞三百金!”劇辛說:“你為何如此輕視我?我難道就不能取你的首級嗎?”龐暖說:“我們都身負使命,那就各儘所能吧!”劇辛大怒,揮動令旗,栗元便率軍殺出。這邊樂乘、樂閒兩車迎戰,燕軍漸漸處於下風。劇辛驅使大軍前進,龐暖也率領大軍迎戰。雙方混戰一場,燕軍比趙軍損失更多,天色漸晚,雙方各自鳴金收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劇辛回到營地,心情十分鬱悶。他想撤兵回燕,可又在燕王麵前誇下了海口;不撤兵吧,又難以取勝,正在猶豫不決之時。忽然,守營的軍士前來報告:“趙國派人送來書信,現在就在轅門外麵,不敢擅自送進來。”劇辛讓人把信取來,這封信封得十分嚴實。打開一看,大致內容是:

代州郡守李牧,率領軍隊襲擊督亢,截斷您的後路。您應該儘快回去,否則就來不及了。我因為昔日的交情,不敢不告知您!

劇辛說:“龐暖這是想動搖我軍的軍心罷了!就算李牧的軍隊來了,我又有什麼可怕的!”他命令把信還給使者,準備第二天再與趙軍決一死戰。趙國使者離開後,栗元進言說:“龐暖的話,不可不信。萬一李牧真的率軍襲擊我們的後路,我們腹背受敵,該怎麼辦呢?”劇辛笑著說:“我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我剛才那麼說,是為了穩住軍心。你現在秘密傳達軍令,虛設營寨,連夜撤軍,我親自斷後,抵擋追兵。”栗元領命而去。

誰知龐暖探聽到燕軍營地空虛,便與樂乘、樂閒分三路追擊。劇辛且戰且退,逃到龍泉河時,探子來報告:“前麵旌旗遮路,聽說來的是代郡的軍隊。”劇辛大驚失色,說:“龐暖果然沒有騙我!”於是不敢向北前進,改而率軍向東,打算奪取阜城,一路逃往遼陽。龐暖追上後,雙方在胡盧河展開大戰。劇辛兵敗,歎息道:“我有什麼臉麵成為趙國的俘虜呢?”說完便自刎而死。這一年是燕王喜十三年,也是秦王政五年。)髯翁寫詩感歎道:

金台應聘氣昂昂,共翼昭王複舊疆;

昌國功名今在否?獨將白首送沙場!

栗元被樂閒擒獲並斬殺。趙軍斬獲燕軍首級兩萬多,其餘燕軍紛紛潰逃或投降,趙軍大獲全勝。龐暖與李牧會合後,一起繼續進軍,奪取了武遂、方城等地。燕王親自前往將渠家中,請求他擔任使者,前往趙國認罪求和。龐暖看在將渠的麵子上,班師回朝,向趙王報捷。李牧則仍舊回到代郡駐守。趙悼襄王到郊外迎接龐暖,慰勞他說:“將軍如此英勇,廉頗、藺相如好像還在趙國一樣!”龐暖說:“燕國人已經屈服,我們應該趁此時機聯合各國,一起對抗秦國,才能確保國家無憂。”至於“合縱”之事結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