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為證:“貞觀天子看輿圖,遊幸山林起禍波。可惜功臣馬三保,一朝失與蓋賢謨。”
話說那番將蓋賢謨被薛仁貴射中鞭梢後,嚇得心驚膽戰,說道:“哎呀,我被薛蠻子算計了。眾把都兒們,這火頭軍如此勇猛,我們守在這裡也沒什麼用了,不如獻城,然後退到山林裡隱居吧。”那些番兵番將聽了,都紛紛依從,於是大開東城城門,一擁而出,各自尋找安身之處,這裡暫且不表。
再說薛仁貴看到城上轉眼間一個士卒都沒有了,便呼喊:“兄弟們!跟我去看看。”八個兄弟和薛仁貴一同進入東城,四處查看,發現東遼的士卒一個都不見了。他們隨即將鳳凰城的四門大開,張士貴父子率領兵馬進入城中,紮下營盤,城上換上了大唐的旗號。這九人立下功勞後,又回到了月字號營內。張環派人去把消息報告給天子,朝廷得知後十分高興,傳旨讓兵馬離開天山,繼續前行。先鋒迎接龍駕進城,放炮安營。張士貴又上奏道:“陛下,臣的女婿何宗憲一箭射中鳳凰城,又立下了小功勞。”天子便讓元帥把這功勞記錄在功勞簿上。張環回到自己營內,傳令三軍拔營進兵,離開了鳳凰城,繼續先行,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單說汗馬城中有一位守將,名叫蓋賢殿,他是蓋賢謨的兄弟。此人有著身經千戰的勇猛,才華橫溢,智謀過人。有一天,他正在城外操練兵馬,剛回到總府,外麵就有人進來稟報:“報啟上將軍,大事不好!鳳凰城已經失守,大將軍帶領兵馬,自己去退隱山林了。如今大唐的人馬正紛紛朝著這邊趕來。”蓋賢殿聽後,驚得麵如土色,問道:“你可知道鳳凰城是怎麼失守的?”小番說:“大將軍聽說薛蠻子厲害,就沒跟他開戰,設了個計策為難他,讓他射鞭梢。誰知道火頭軍箭法高超,正好射中了鞭梢,大將軍就獻城退走了。”蓋賢殿說道:“哎呀,哥哥,你怎麼如此沒誌氣。怎麼能一仗不打,被他射中鞭梢就退隱了呢?難道這城就守不住嗎?把都兒們過來,你們都要小心,唐兵一到,立刻來報我。”小番答應道:“是,曉得。”暫且不說小番們守城的事。
且說張士貴的人馬到了汗馬城邊,一聲炮響,整齊地紮下營盤。過了一夜,到了第二天,薛仁貴全身披掛整齊,來到城邊,大聲喝道:“呔,城上的人快去通報,南朝火頭軍在此挑戰。”早有小番跑進總府稟報:“報啟上將軍,城外有一位火頭軍前來挑戰。”蓋賢殿聽聞,也全身披掛,跨上雕鞍,出了總府,來到西城。一聲炮響,城門打開,吊橋放下。隻見十四對大紅蜈蚣幡左右分開,蓋賢殿騎著馬,嘩啦啦地衝過吊橋。薛仁貴一見,大喝一聲:“來將少催坐騎,快快報上名來。”蓋賢殿說道:“你聽好了,我乃大元帥蓋蘇文麾下,加封為總兵大將軍的蓋賢殿。你這無名小卒,有什麼本領,敢來向我挑戰?”薛仁貴大怒道:“哼,你這番奴有多大能耐,竟敢口出狂言,阻擋我火頭爺爺的兵馬?既然你想找死,就放馬過來。”蓋賢殿也大怒,一夾馬腹,舉起大砍刀,喊道:“看爺爺的刀!”猛地一刀,朝著薛仁貴的頂梁砍去。薛仁貴迅速用方天畫戟一擋,“噶啷”一聲,把刀鉤到一旁,緊接著把戟一挺,朝著蓋賢殿的胸口刺去。蓋賢殿連忙用大刀一架,又是“噶啷”一聲,震得他在馬上搖晃起來,兩條胳膊都麻木了。他不禁說道:“哎呀,這蠻子果然名不虛傳。”二人大約戰了六個回合,蓋賢殿就已經氣喘籲籲。薛仁貴則不緊不慢地與他對戰,忽然瞅準一個破綻,猛地一緊方天戟,“嗖”的一聲刺了進去。蓋賢殿大喊:“不好!”連忙把頭一仰,這一戟正中左肩尖,薛仁貴把戟一卷一挑,蓋賢殿的肩頭頓時被挑去一大片皮肉。蓋賢殿疼得大叫:“哎喲喲,受傷了,彆追我。”趕緊拉轉馬韁繩,如飛一般嘩啦啦地衝過吊橋,進了城,隨後緊閉城門,回到總府。外麵的薛仁貴大獲全勝,高興地回營。張士貴犒勞他酒肉,他回到前營,與弟兄們當晚開懷暢飲,這就不多說了。
單說汗馬城中,蓋賢殿坐在大堂上,說道:“哎喲,這薛蠻子太厲害了。”他趕緊敷上金瘡藥,喝了杯活血酒,心中一想:“太厲害了!我打不過他,這可怎麼辦?唉,我如今隻能固守此城,絕不開戰,看他能把我怎麼樣。”主意已定,他便吩咐把都兒們上城,各自小心把守。又增設了幾道踏弓弩箭,還交代說如果薛仁貴再來攻城,立刻來報。小番答應後,便去傳令眾軍,讓他們用心把守。這一夜無話。
第二天,薛仁貴又來挑戰。小番連忙跑進帥府稟報:“啟上將軍,昨天那個薛蠻子又在城外挑戰。”蓋賢殿吩咐牽馬過來,跨上雕鞍,來到城上說:“蠻子,你本事高強,智謀也不錯,所以能拿下天山和鳳凰城。我如今也不開戰,就固守汗馬城,我看你們能插翅飛進來不成?”薛仁貴哈哈大笑道:“你要是沒本事守城,為何不早早投降過來?我主定會封你官職,讓你享受榮華富貴。你若執意固守,難道我們就沒辦法了?我們遲早有本事攻破城池,取你首級。”蓋賢殿說:“隨你怎麼說,我們就是不開戰。把都兒們,你們都要小心,我先回去了。”說完,蓋賢殿便回了衙門。薛仁貴無可奈何,大罵了一場,一直罵到太陽偏西,城上始終沒有動靜,他隻得回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過了一夜,第二天,薛仁貴和八個弟兄又去城下大罵挑戰,城上還是沒人出來迎戰。就這樣一連罵了三四天,始終不見有人出城打仗,薛仁貴隻好到中營去見張環。張環說:“如今該怎麼辦?他不肯出城迎戰,這麼拖延時間,我們破不了城,這可如何是好?”薛仁貴說:“大老爺放心,我自有辦法拿下他的城池。”張環道:“那你可要儘力。”薛仁貴退出中營,回到自己營中。到了第二天,他千思百想,終於想出了一個計策。他來到中營見張環說:“大老爺在上,小人有個計策,馬上就能拿下汗馬城。”張環問:“什麼計策?”薛仁貴說:“大老爺隻需如此這般,白天按兵不動,夜裡攻城。”張環說:“這計策不錯,就從今夜開始。”薛仁貴便回到前營。
到了夜裡,張士貴傳令,讓大兒子張誌龍帶領三千人馬,點起燈球火把,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晝,前往東城攻打。一時間,炮聲不斷,呐喊連天,鬨騰了一夜,直到天亮才回營。東城頭上的三千番兵可遭了殃,一夜都沒法合眼。第二天夜裡,二兒子張誌虎帶領三千人馬,點著燈球火把,在南城攻打,齊聲呐喊,戰鼓如雷,一直鬨到天明才回營。第三天夜裡,張誌彪在西城攻打。第四天夜裡,張誌豹帶領人馬在北城攻打。到了第五夜,四個兒子各帶三千人馬,分彆在四城攻打。這一下,城內的男女老少都驚慌失措。那些番兵更是苦不堪言,白天不敢睡覺,夜裡又擔驚受怕,根本沒法合眼。蓋賢殿還每天每夜在城上巡查三遍,要是發現有一個士卒打瞌睡,就捆起來打四十軍棍,這些番兵們心裡彆提多惱火了。暫且不說城上番兵的辛苦。
再表這一夜,又是張誌龍攻城。從第五夜開始,夜夜四城同時攻打。就這樣夜夜攻城,一直到了第十九日,薛仁貴提前設計好:這一夜大家都不攻城,安靜一晚再說。城上的番兵們說:“兄弟啊,現在可怎麼辦?他們白天不來攻城,偏偏夜裡來折騰。我們白天睡不了,夜裡也睡不了,這二十夜都沒合眼了,實在是疲憊不堪。”另一個說:“兄弟們,要是今夜他們又在四城吵鬨,我們可受不了了。”正說著,天又黑了。大家各自小心防備,守到初更,不見有動靜;守到半夜,還是不見唐兵前來;一直守到天明,也沒見到一個唐兵來攻城。大家雖然沒睡覺,但心裡也覺得輕鬆了些,說道:“唐軍人馬折騰了這麼多夜,也累了,估計今夜肯定不會來了。”暫且按下城上眾兵的話不表。
單說薛仁貴心中暗想:“這番邦人馬二十天沒睡覺,肯定是人困馬乏,疲憊到了極點。”他趕忙和眾兄弟商議了一番。一直等到二更天,城上的番兵心想唐兵肯定不會來了,便都放心地睡了。二十天沒合眼,這一夜就算天塌地裂他們也不會察覺。
再說城外,薛仁貴帶頭,九個火頭軍都穿著黑色戰襖、開襠短褲。因為他們要下水,所以穿開襠的,以免褲子兜水。他們各自暗藏短兵器,扛著雲梯,九人一起下了護城河,來到城腳下。與此同時,張士貴帶領人馬,在西城點起燈球火把。長子張誌龍帶三千人馬在東城,次子張誌虎帶人馬在南城,四子分彆守北城,燈球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晝,行動真正做到了人不知鬼不覺。薑家弟兄去扒東城,李家弟兄去扒南城,王氏弟兄去扒北城,薛仁貴和周青在西城,他們各自架起雲梯開始扒城。先說薛仁貴架著雲梯,一步步往上爬,周青緊跟其後,薛賢徒在後麵也往上爬。薛仁貴智謀過人,先把一口掛刀伸進城垛內,探探情況,發現沒有動靜,這才大膽起來。他雙手抓住城牆,一縱身,跨進了城牆,隨後拉住周青,把他也拉了進去。薛賢徒也跟著跳進了城裡。他們一看,城內就像陰曹地府一般,那些番兵如同惡鬼模樣,有的躺著睡,有的靠著睡,有的低著頭睡,全都睡得死死的,毫無察覺。三人端起兵器,薛仁貴說:“你們兩個分彆去殺四城的番兵,我下去斬殺蓋賢殿,然後再來帶你們出去。”說完,薛仁貴就朝著城下走去。周青和薛賢徒大喊一聲:“呔,你們彆睡了,我們火頭軍帶領人馬攻破城頭,殺進來了!”這一嗓子喊出去,下麵張環帶領的兵馬立刻放炮,齊聲呐喊,戰鼓如雷,在城外助威。城中的周青和薛賢徒提著刀和鐧,四處砍殺,嚇得番兵們暈頭轉向,四處逃竄。隻聽南城一聲炮響,下麵呐喊助戰,上麵也開始廝殺起來。東西二城也都喊殺聲一片,連天的炮聲不斷。殺得番兵們四處奪路而逃,有的從城牆上掉下去摔死,有的掉下去後跑了。有的被砍斷了腳,有的被劈去了胳膊,有的被打碎了天靈蓋,有的被打壞了脊梁骨。周青舞動雙鐧,一路朝著南城殺去,李慶紅朝著西城殺來,李慶先用板斧殺向東城,薑興本轉身殺往南城,薑興霸殺到北城,王新溪殺向東城,王心鶴舞動雙錘打到西城,薛賢徒追到北城。這八個英雄在四門來回廝殺,城中這幾千番兵可遭了大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說在總府門內,蓋賢殿正靠在案桌上打瞌睡,突然從夢中驚醒,隻聽到外麵人聲鼎沸,喧鬨聲震耳欲聾,他心中暗叫:“哎呀,不好!中了他們的計了。”急忙跨上雕鞍,拿起大刀就往外衝。剛離開總府,卻沒料到薛仁貴早就躲在暗處,見狀立刻跳上前,手起刀落,將蓋賢殿砍於馬下,隨即割下他的首級,轉身殺上城頭。城中的番兵,大半都死在了城內,一小半為了逃命,打開四城城門企圖逃走。可沒想到,城外早就埋伏好了人馬,這些番兵剛一出城,就被反殺回來,最終都丟了性命。張士貴率領人馬順利進了城,從四麵八方將這些番兵殺得乾乾淨淨。
等到東方泛起魚肚白,唐軍一邊安營紮寨,一邊仔細盤查奸細,同時在城頭上換上了大唐的旗號,緊閉四門,這才犒賞了火頭軍一番。之後,張士貴連忙寫好奏章,派人送往鳳凰城,這暫且不提。
單說在鳳凰城內,貞觀天子坐在禦營中,正與徐茂功、敬德談論張士貴攻打汗馬城的事情。他們說張士貴去攻打關隘已經二十多天了,卻一直沒有傳來捷報,也不知道戰事是勝是敗。話還沒說完,忽然有守營軍士呈上張先鋒的奏章。天子展開一看,才知道汗馬城防守嚴密,難以攻破,多虧他的女婿何宗憲費儘心思,夜裡駕著雲梯進城,這才成功攻破城池,拿下了這塊地方。奏章中還說因為此事拖延了些時日,希望天子能夠恕罪等等。軍師和元帥一同看了奏章,尉遲恭便在功勞簿上記下了這份功勞。
天子心中暗自思忖:“不知道東遼還有多少城池沒有攻破?讓朕拿出東遼地圖看看,就清楚了。”於是,天子降旨,讓徐茂功取來地圖。天子展開地圖,仔細查看,從黑風關、獅子口開始看起,一直看到鳳凰城,地圖上記載得十分詳細。隻見鳳凰城南邊不到四十裡的地方,有一座鳳凰山,山上四季都有盛開不敗的花朵,常年綠草如茵,還有鳳凰石,石下有鳳凰窠,窠外有鳳凰蛋,這裡是東遼有名的遊玩勝地,也是一處從古至今的聖跡。天子看後,心中一動,開口對徐茂功說:“徐先生,朕在中原的時候,常常看這地圖,就覺得鳳凰山的古跡很值得一遊。隻是因為它遠在東海之畔,難以到達,所以一直沒提。如今真是天隨人願,朕跨海征東,拿下了鳳凰城,這裡距離鳳凰山隻有四十裡路。朕想去遊覽一下這座山,看看鳳凰蛋到底是什麼樣的,先生你覺得如何?”徐茂功聽了這話,心中一驚,暗自思忖:如果這次天子心意已決要去遊玩,那老將我恐怕要有災難了。但天機不可泄露,他連忙回答道:“陛下既然有此想法去遊玩,隻是擔心鳳凰山有將領把守,必須先派能乾的大將去打探清楚情況,然後才能前往。”
這時,下麵的一班老將們,聽到天子要去鳳凰山看鳳凰蛋,個個都很興奮。平國公馬三保走上前說:“陛下要遊鳳凰山,讓老臣先去探聽一下虛實,回來再向陛下稟報。”天子說:“既然馬王兄願意前去,一定要多加小心,快去快回。”
馬三保領命,整理好行裝,跨上戰馬,手持大刀,帶著部下軍士,出了營門就出發了。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暢快,心裡想著:這次去如果鳳凰山沒有守將,那就再好不過了;要是有守將,我就直接開戰,殺退番將,仔細看看那裡的情況,這豈不是美事一樁?也不枉我隨駕跨海征戰這一番辛苦,回朝後也好跟故鄉的親友們講講這海上的見聞。他一邊想著,一邊趕路。忽然抬頭望去,遠遠地就看到了鳳凰山,於是他加鞭催馬,快速趕了過去。到了近前,果然看到山腳下紮著營帳。
你們知道營帳裡是哪位將領嗎?正是鳳凰城的守將蓋賢謨。他帶領兵馬隱居在這座山中,還暗中派人在各路打聽大唐天子的消息,提前做好了情報工作。蓋賢謨得知大唐老將前來,便暗中設下計謀,準備妥當後,這才上馬拿起兵器,衝出營來,大聲喝道:“呔,南朝的老蠻子,既然來到此地,還不快快下馬受死!”馬三保聽到喊聲,抬頭一看,隻見來將生得一張黃臉,上麵布滿紫色斑點,眼睛像銅鈴一般,兩道赤紅色的眉毛,長著獠牙,獅子口,一對招風大耳朵,留著一部火紅色的胡須,頭戴頭盔,身披鎧甲,騎著一匹金絲馬,手裡提著一條混鐵鞭。馬三保看罷,也大聲喝道:“呔,我砍死你這狗頭!本藩奉天子旨意,前來遊玩鳳凰山,你還不早早退下,竟敢前來阻攔?快來嘗嘗我寶刀的厲害!”蓋賢謨說:“這座鳳凰山,是我東遼的一處聖跡,就連我邦的狼主都不敢經常前來,你們這些中原的蠻子皇帝,竟敢來到鳳凰山?簡直是自投羅網,隻怕你們來時容易,回去就難了。還敢在這裡誇口?”
馬三保大怒,說道:“番狗兒,休要逞強,看刀!”他催動戰馬,舉起大砍刀,猛地一刀砍了過去。蓋賢謨用鞭“噶啷”一聲將刀架開,兩匹馬交錯而過。蓋賢謨帶轉韁繩,揮舞起鞭子就打,馬三保急忙舉刀相迎。二人你來我往,戰到了十六回合。馬三保雖然年紀大了,但到底武藝高強,殺得蓋賢謨氣喘籲籲,漸漸有些招架不住。蓋賢謨虛晃一鞭,說道:“老蠻子果然厲害,我不是你的對手,我先走了,你彆追來。”說完,帶轉馬頭,朝著營前跑去。馬三保把大刀一緊,說道:“你往哪裡跑?我這就來取你性命!”說罷,拍馬追了上去。剛追到營前,卻沒防備番將事先在那裡挖了陷坑。馬三保的馬一腳踩空,隻聽“轟隆”一聲,連人帶馬翻進了坑中。那些番將立刻上前,用撓鉤將他搭起,反綁雙手,押進了營中。馬三保挺直身子站著,大叫一聲:“罷了,中了他的詭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營外的八名軍士看到主將被綁進營中,心裡明白情況不妙,便打算等番將在營前挑出主將首級時,好回去向天子稟報。他們等了一會兒,卻不見有什麼動靜,無奈之下,隻得離開鳳凰山,前去報信。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單說營中,蓋賢謨擺好公案,讓人把馬三保帶過來。馬三保背對著他站著。蓋賢謨喝道:“呔,老蠻子,如今被我擒住,見到我還不跪下?”馬三保大怒道:“哼,我恨不得砍死你這番狗奴!我乃上邦名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怎麼能向你們這些草莽之輩下跪?”蓋賢謨說:“此一時,彼一時。你在唐王駕前,誰人不敬重你?可如今被我擒住,你要是早早屈膝求饒,或許還能保住性命。你如此強硬,今天偏要你跪!”馬三保哈哈大笑道:“我奉天子之命而來,豈能輕易向人下跪?我老將軍頭可斷,膝不可屈。要殺就殺,絕不會向你這番邦狗奴下跪。”蓋賢謨大怒道:“你不跪就算了?左右,給我砍下他的兩條腿。”手下人齊聲答應,兩邊的人舉起刀砍了過去,將老將的兩條腿砍了下來。可憐這位大唐的開國功臣,跌倒在地,疼得喊叫不止。蓋賢謨又吩咐道:“把他的兩隻胳膊也割下來,抬出去扔到大路上。讓唐朝的那些老將們看看,要是敢來鳳凰山,就和他一個下場。”小番領命,把馬三保的雙臂割下,抬出營門,扔在了大路之上,然後回來稟報。暫且不說這些。單說馬老將軍沒了雙手雙腳,卻還心有不甘,不肯就這樣死去。他在道路上忍受著劇痛,有口喊不出,也沒人來救他。
再表在鳳凰城中,天子正與軍師、元帥交談,忽然有軍士進來稟報說:“不好了。”這消息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人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仿佛瞬間從雲霄墜入了海濤之中。
不知道馬三保最終是死是活,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