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歎曰:
世事紛紛似轉輪,秋來冬過又逢春。
徒然蝸角爭名利,往昔今朝同一墳。
牛皋跟著那白衣人和紅衣人擠進人群,抬眼一瞧,原來是個說書先生設了書場,圍坐了不少聽眾。說書先生見三人進來,趕忙起身招呼:“三位相公請坐。”白衣人和紅衣人毫不客氣,徑直坐到前排,牛皋也挨著他們坐下,饒有興致地聽起書來。
這一回說的是北宋金槍倒馬傳的故事。先生說得繪聲繪色:“太宗皇帝前往五台山進香,被潘仁美誘去觀看透靈牌,牌中照見塞北幽州天慶梁王蕭太後的梳妝樓,樓上五色毫光閃耀。太宗心動:‘朕想去看看那梳妝樓,不知可否?’潘仁美立刻迎合:‘陛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區區幽州何足掛齒?派潘龍傳旨,讓蕭邦暫時遷出,陛下便可前去!’這時,開宋金刀老令公楊業挺身而出,進諫道:‘去不得!陛下乃萬乘之尊,怎能輕易踏入虎狼之地?若有閃失,後果不堪設想!’太宗卻道:‘朕取太原後,遼人心膽俱寒,料也無妨。’潘仁美趁機進讒:‘楊業竟敢阻攔聖駕,應將他父子監禁,等回來再治罪!’太宗準奏,楊家父子就此被拘禁。隨後,潘龍奉旨前往蕭邦,天慶梁王與軍師撒裡馬達商議,定下誘敵之計,調集百萬大軍設下埋伏。太宗抵達幽州後,頓時被圍。多虧八百裡淨山王呼必顯假意獻玉璽,才騙得突圍機會,又召回楊令公父子九人,這才有了‘八虎闖幽州’的驚險故事……”
說到此處,說書先生戛然而止。白衣人掏出銀包,取出兩錠銀子遞給先生:“先生見笑,我們隻是過路客。”說書先生連聲道謝。三人起身離開,牛皋也跟了出去。他心裡直犯嘀咕:“這兩人搗什麼鬼?平白無故送兩錠銀子。”紅衣人打趣道:“大哥,這兩錠銀子對你不算多,但本地人見了,保準當你是鄉下人。”白衣人正色道:“兄弟,你沒聽見書中說我先祖父子九人,百萬軍中無人能敵?莫說兩錠,十錠也值!”
牛皋暗自尋思:“原來是為祖宗的榮耀。要是有人說我祖宗,我拿什麼賞?”正想著,白衣人又道:“兄弟,再去那邊看看。”紅衣人點頭應允。兩人又擠進另一處人群,白衣人大聲招呼:“各位,我們遠道而來,借過借過!”眾人聞聲讓開一條路。牛皋好奇,又跟了進去,發現這裡也是說書的場子。
新的說書先生同樣熱情招呼:“幾位請坐!”三人落座後,先生開講《興唐傳》:“秦王李世民在枷鎖山赴五龍會,會上有一員大將,乃是天下第七條好漢——羅成!他奉軍師之命,獨自一人要擒拿洛陽王王世充、楚州南陽王朱燦、湘州白禦王高談聖、明州夏明王竇建德、曹州宋義王孟海公……”剛說到“羅成獨守山口”,又停了下來。紅衣人立馬掏出四錠銀子:“朋友,我們趕路匆忙,莫嫌少!”說書先生道謝不迭。
牛皋一路跟著,心裡直犯嘀咕:“又為祖宗打賞!”待出了人群,楊再興忍不住問道:“兄弟,你怎麼一下子給四錠銀子?”羅延慶得意道:“哥哥,你沒聽見他誇我祖宗?羅成單槍匹馬在牛口穀鎖住五龍,比你楊家九個保一個皇帝,還落得死傷慘重,強多了!”楊再興臉色一沉:“你這是看不起我楊家祖宗?”羅延慶分毫不讓:“不是看不起,事實就是如此!”楊再興一甩袖子:“走!回客棧披掛,去小教場比比武藝!誰贏了,誰在此搶狀元;輸了的,乖乖回家,等下科再來!”羅延慶爽快應下,兩人吵吵嚷嚷地往回走。
牛皋在一旁聽得著急,暗想:“還好我聽見了,不然狀元要被這兩人搶走!”他急匆匆跑回客棧,上樓一看,嶽飛等人還在熟睡。牛皋心裡盤算:“先不告訴他們,我搶了狀元給大哥一個驚喜!”他悄悄藏好雙股鐧,下樓對店主說:“把我的馬牽來,備上鞍轡,我帶它去飲水。”店主備好馬,牛皋翻身上馬,卻犯了難——不知小教場在哪。
正巧看見兩個老者坐在籬笆門口聊天,牛皋在馬上大喊:“喂!老頭兒,小教場怎麼走?”老者被這無禮的稱呼氣得說不出話,隻是瞪著牛皋。牛皋不耐煩:“快說!”老者仍不搭理。牛皋嘟囔:“晦氣!碰上個啞巴!換作在家,早打死你了!”另一個老者忍不住開口:“冒失鬼!京城豈是你撒野的地方?幸虧是我們老人家,換作年輕人,定要你多跑冤枉路!往東轉南就是小教場。”牛皋哼了一聲:“老東西!早說不就完了!要不是看在大哥麵上,一鐧打死你!”說罷,策馬疾馳而去,留下兩個氣得直跺腳的老者。
牛皋趕到小教場,遠遠聽見喝彩聲:“好槍!”他心急如焚,衝進教場,隻見楊再興和羅延慶騎著馬,手中長槍舞得虎虎生風,正打得難解難分。牛皋大喝一聲:“狀元是我大哥的!你們敢搶?看鐧!”說罷,一鐧朝楊再興頭頂劈下。楊再興舉槍一擋,心中暗忖:“有點力氣,不知從哪冒出的莽漢?正好,和兄弟逗逗他!”羅延慶心領神會,長槍一抖,直刺牛皋心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牛皋雙鐧上下翻飛,勉強招架。可楊再興的爛銀槍粗如酒杯,槍招精妙;羅延慶的鏨金槍力重千鈞,氣勢如虹。牛皋漸漸手忙腳亂,額頭直冒冷汗。好在這是京城,兩人不敢下狠手,隻想逗弄他一番。牛皋見勢不妙,扯開嗓子大喊:“大哥!快來救我,狀元要被搶走了!”
楊再興和羅延慶又好氣又好笑:“這呆子一口一個大哥,想必真有厲害人物,且等他來會會!”於是加緊攻勢,將牛皋死死困住,不放他離開。
而客棧這邊,嶽飛睡醒後,發現牛皋不見了,急忙叫醒湯懷、張顯和王貴。四人下樓詢問店主,得知牛皋騎馬離開已有一個時辰。嶽飛臉色驟變,忙讓王貴查看牛皋的兵器。王貴上樓一看,驚呼:“雙鐧不見了!”嶽飛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沉聲道:“不好!店家,快備馬!兄弟們,拿好兵器,但願無事,要是惹出禍端,恐怕隻能逃命了……”四人匆忙上樓收拾,帶著兵器,神色凝重地出了客棧。
店主已將四匹馬整齊備在客棧門前,嶽飛神色焦急,再次向店主詢問:“你看見牛大爺往哪條路去了?”店主趕忙回答:“往東去了。”四人翻身上馬,朝著東邊疾馳而去。
不多時,他們來到一個三叉路口,不知牛皋究竟走了哪條路。這時,隻見籬笆門口坐著兩個老人,正激動地拍手跺腳,似乎在爭論什麼。嶽飛立即下馬,上前恭敬地拱手行禮:“老丈,冒昧打擾,方才可曾見一個黑大漢騎著黑馬經過?不知他往哪條路去了?還望您指點一二。”
老者好奇地反問:“這黑漢是你什麼人?”嶽飛答道:“是我的兄弟。”老者忍不住感慨:“你如此溫文爾雅,可你那兄弟怎這般粗魯無禮?”接著便將牛皋問路時的情形詳細說了一遍,“幸好是遇上了我,換作彆人,還不知會指他到哪裡去。他說要去小教場,你們若想找他,往東再往南走,就能看到小教場了。”嶽飛連聲道謝:“多謝老丈指引!”隨即重新上馬,朝著小教場方向奔去。
遠遠地,他們就聽見牛皋扯著嗓子大喊:“哥哥若再不來,狀元被彆人搶去了!”嶽飛心急如焚,快馬加鞭衝進小教場。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頭一緊:牛皋臉色慘白,嘴角白沫飛濺,明顯已體力不支。而對麵,一位白衣男子騎著白馬,手持一杆爛銀槍;一位紅衣男子騎著紅馬,揮舞著一杆鏨金槍,兩人如天神下凡,槍尖如遊龍般盤旋,將牛皋死死纏住。
嶽飛仔細觀察,心中已有計較,轉頭對兄弟們說道:“你們先彆上前,我去救他。”話音未落,他便策馬衝了上去,大聲喝道:“休要傷我兄弟!”楊再興和羅延慶見狀,立刻舍棄牛皋,兩杆長槍同時朝著嶽飛刺來。嶽飛不慌不忙,將手中長槍向下一擲,隻聽“當”的一聲巨響,兩人的槍頭重重砸在地上,前手被震開,隻能握住槍尾。這招名為“敗槍”,一旦使出,對手便再無還手之力。
楊、羅二人見狀,大為震驚,仔細打量嶽飛一番,歎道:“今科狀元非此人莫屬,我們走吧。”說罷,撥轉馬頭準備離開。嶽飛趕忙追上去,喊道:“二位好漢留步!能否告知姓名?”兩人回頭答道:“我們乃山後楊再興、湖廣羅延慶!今科狀元暫且讓給你,日後有緣再會!”說罷,揚鞭策馬,消失在視線中。
嶽飛回到牛皋身邊,見他仍氣喘籲籲,便問:“你怎麼和他們打起來了?”牛皋一臉得意:“我這不就是想搶個狀元給大哥你嘛!誰知道這兩人這麼厲害,我根本打不過。幸虧哥哥你及時趕來,這狀元肯定是你的了!”嶽飛無奈地笑道:“多謝兄弟好意。但這狀元是要與天下英雄在考場上公平比武,無人能敵才能當選,哪有私下爭搶的道理?”牛皋撓撓頭:“這麼說,我這架算是白打了。”眾人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隨後各自上馬,返回客棧。
另一邊,楊再興和羅延慶回到住處,收拾好行李,默默離開了京城。
第二天一早,用過早飯,湯懷、張顯和王貴湊到嶽飛跟前。湯懷說道:“哥,我們一直想買口劍掛著。昨天看那兩人都有佩劍,牛兄弟也有,就我們沒有,總覺得少點什麼。今天想麻煩哥哥陪我們一起去買,咋樣?”嶽飛有些為難:“其實我也覺得該有把劍,隻是手頭沒餘錢,一直沒提。”王貴豪爽地一拍胸脯:“這有啥!哥哥你也買一把,我這兒有銀子!”嶽飛見狀,點頭答應:“那咱們一起去看看。”
一行人帶著銀兩,囑咐店主看好門戶,便出門了。他們在大街上轉了許久,走進一家家刀店,可店裡掛著的刀劍都是些普通貨色,材質和鍛造工藝都很平常,而且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十分擁擠。嶽飛提議:“要不我們去小街看看,說不定能碰到好東西。”
眾人拐進一條小胡同,這裡店鋪不少,有的熱鬨,有的冷清。走著走著,他們看到一家店內擺滿了古董,牆上掛著名人字畫,還懸著五六口刀劍。嶽飛等人走進店裡,店主立刻起身,熱情地拱手相迎:“幾位相公快請坐,想要點什麼儘管說!”嶽飛客氣地說道:“如果有好刀好劍,能否拿出來讓我們看看?”店主連忙取下一口刀,仔細擦拭乾淨後遞了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嶽飛接過刀,先端詳了一番刀鞘,又抽出刀刃查看,隨後搖搖頭:“這樣的刀用不上,要是有更好的,再拿出來看看吧。”店主又取下一把劍,嶽飛依舊不滿意。一連看了好幾件,都不合心意。嶽飛誠懇地說:“要是有真正的好貨,就拿出來;沒有的話,我們就不打擾了。”
店主聽了,臉上露出不悅之色:“您看這幾口刀劍,到底是哪裡不好?還請指點指點。”嶽飛耐心解釋:“要是賣給那些富家子弟,圖個好看,自然挑不出毛病。可我們買劍,是要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用的,這些刀劍可不行。要是真有好劍,價錢好商量。”牛皋也在一旁咋呼:“多少錢都行,彆藏著掖著,趕緊拿出來!”
店主上下打量了眾人一番,說道:“要說真正的好劍,確實有一口,不過放在家裡。我叫舍弟帶你們過去看看,怎麼樣?”嶽飛問:“離這兒遠嗎?”店主回答:“不遠,就在前麵。”嶽飛點點頭:“既然有好劍,走幾步路也無妨。”店主隨即叫來小廝:“你去請二相公出來。”
不一會兒,一個人從裡屋走了出來。店主介紹道:“這幾位相公想買劍,看了好幾口都不滿意,應該是懂行的。你帶他們去家裡看看那口劍。”那人微笑著向眾人拱手:“各位相公請隨我來。”嶽飛等人也客氣回應:“請您帶路。”便跟著他出了店鋪。
路上,嶽飛仔細打量這位引路之人:隻見他頭戴一頂晉陽巾,巾前鑲著一塊溫潤的羊脂白玉;身穿一襲藍色道袍,腳蹬一雙大紅朱履;手中搖著一把湘妃金扇,舉止間透著一股風流俊雅的氣質。
眾人走了大約二裡路,來到一座莊院。莊院外垂柳依依,低矮的石牆環繞,兩扇籬笆門質樸雅致。那人輕輕叩響門環,一個小童開門將眾人迎進草堂。大家相互行禮後坐下,小童端上茶水。
嶽飛率先開口詢問:“不知先生尊姓大名?”那人卻反問道:“不如先請教各位,尊姓大名,是哪裡人士?”嶽飛便介紹道:“我是相州湯陰縣人,姓嶽名飛,字鵬舉。”那人連忙說:“久仰久仰!”嶽飛又依次介紹了湯懷、張顯、王貴。牛皋迫不及待地插嘴:“我叫牛皋,陝西人!我自己會說,不用大哥代勞!”嶽飛趕忙向那人解釋:“我這兄弟脾氣急,但為人仗義,您彆見怪。”那人笑著表示理解。
嶽飛正想再次詢問對方姓名,那人卻站起身來:“各位稍坐,我去取劍,還請各位指教。”說完便往內室走去。嶽飛抬頭環顧四周,感歎道:“這定是書香世家,才有這般古畫裝飾。”目光掃到兩旁的對聯時,他突然說道:“原來這人姓周。”湯懷疑惑不解:“一路上也沒問過他姓名,哥哥怎麼知道的?”嶽飛指著對聯說:“看對聯就明白了。”眾人湊近一看,都搖頭表示沒發現“周”字。嶽飛解釋道:“上聯‘柳營春試馬’,下聯‘虎將夜談兵’,如今軍營中常貼此聯,卻不知這是唐朝李晉王贈給周德威的,所以我猜他姓周。”牛皋大大咧咧地說:“管他姓什麼!等他出來一問便知。”
正說著,那人已拿著一口寶劍走了出來,將劍放在桌上,重新坐下說道:“讓各位久等,失禮了。”嶽飛起身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尊姓表字?”那人答道:“在下姓周,字三畏。”眾人聽了,紛紛驚歎:“大哥簡直料事如神!”
周三畏示意:“嶽兄,請看看這把劍。”嶽飛鄭重地接過劍,左手握住劍柄,右手輕輕抽出三四寸,頓時一股寒意撲麵而來。他仔細端詳劍身,又迅速將劍插回鞘中,連忙說道:“周先生,這劍您還是收起來吧。”周三畏有些詫異:“嶽兄看了劍,為何不問價錢?難道不滿意?”嶽飛連忙解釋:“周先生,此劍乃稀世珍寶,價值連城,我哪敢妄想?您就彆打趣了!”
周三畏將劍重新放回桌上,熱情挽留:“請坐。嶽兄既然識得此劍,我還有些問題想請教,哪能這麼快就走?”嶽飛推辭不過,隻好重新落座。周三畏緩緩說道:“我祖上世代為武官,因此留下這把劍。到我這一代,已三代棄武從文,這劍對我來說並無實際用處。祖父臨終前囑咐:‘若後世有人能識得此劍來曆,便可將劍相贈,分文不取。’如今嶽兄看出此劍不凡,還望不吝賜教,說不定您就是這劍的真正主人。”
嶽飛有些猶豫:“我心裡確實有個猜測,但說出來萬一不對,豈不讓人笑話。既然先生一定要問,若有說錯,還請您彆見怪。”周三畏誠懇地說:“願聽高見!”
嶽飛伸出兩根手指,一番話,引出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