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歎曰:
山川擾擾戰爭時,渾似英雄一局棋。
最好當機先一著,由他詐狠到頭輸。
夜幕低垂,嶽元帥僅帶著張保,悄然出了營門。二人沿著康郎山周邊,借著微弱星光,仔細勘察山勢地形。每一處隘口、每一條路徑,都被嶽元帥默默記在心中。回營後,他將眾將領召集到一起,神色凝重地說道:“康郎山前臨鄱陽湖,地勢險峻,即便擁兵百萬,也難以輕易攻破。況且餘化龍武藝高強,我早聞其名。明日我與他交戰,諸位隻需在旁觀戰,切不可擅自助戰。隻有收伏此人,才能真正拿下這座山;否則,不過是空耗錢糧、徒費時日罷了。”眾將聽後,紛紛領命,各自回營準備。
次日清晨,三聲大炮轟鳴,響徹雲霄。嶽元帥率領大軍,戰鼓咚咚,浩浩蕩蕩直抵康郎山下。眾將整齊列隊,在後方屏息觀戰。山上嘍囉飛報軍情,餘化龍聞訊,即刻點齊人馬,下山迎敵。兩軍對壘,箭雨停歇,嶽元帥策馬而出,高聲問道:“來將何人?”餘化龍挺槍回應:“本帥餘化龍!你可是嶽飛?”嶽元帥朗聲道:“正是!你既知我名,何不速速下馬歸降?我必奏明聖上,保你封侯之位!”
餘化龍卻大笑起來:“嶽飛,我早聞你是英雄好漢,可惜你不識時務!宋朝奸臣當道、君主昏聵,氣數已儘;徽、欽二帝被擄,中原無主。你不如歸順我主,重開盛世,再立江山,這才是明智之舉!僅憑你一人之力,妄圖逆天改命,隻怕最後身敗名裂,淪為天下笑柄!好好想想吧!”
嶽元帥麵色一沉,正色道:“將軍此言差矣!我大宋自太祖開國,至今已一百六七十年,恩澤深厚。雖因奸臣一時誤國,致使金人侵擾,但民心仍念故主,天意也未絕大宋。當今聖上得神佑護,泥馬渡江,於金陵登基,廣納賢才,中興之日指日可待。我看將軍儀表堂堂、身負才華,卻不願做國家棟梁,偏要落草為寇,此為不忠;不能光宗耀祖,反而自毀清白,此為不孝;禍亂百姓、殘害無辜,此為不仁;隻以為康郎山就是天下,不知天外有天,一旦失策,身敗名裂,此為不智。將軍空有一身本領,卻無‘忠孝仁智’,簡直庸碌之輩,竟還說我不識天命!”
這番義正言辭的話語,說得餘化龍滿臉通紅,無言以對,隻能強撐道:“嶽飛,我不與你口舌之爭!你若能勝過我手中長槍,我便歸降;若不能,你也得歸順我主!”嶽元帥點頭:“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若有一人助戰,就算我輸。刀對刀、槍對槍,不許暗中使詐、放冷箭,才算好漢!”餘化龍讚道:“好!這才是英雄氣概!且與你大戰三百回合!”言罷,挺槍刺來,嶽元帥揮起瀝泉槍,二人戰馬交錯,雙槍舞動。槍影翻飛間,如梨花飄雪、柳絮隨風,四十回合下來,竟難分勝負。餘化龍架住嶽元帥的槍,喊道:“暫且停手!嶽飛,你果然有真本事,今日暫且罷戰,明日再戰!”雙方鳴金收兵。
回營後,嶽元帥對眾將感歎:“餘化龍槍法精妙,若能收歸麾下,何愁金賊不平?”眾將也紛紛稱讚其武藝高強。
第二天,餘化龍再次領兵下山挑戰,嶽元帥也整軍出營。餘化龍喊道:“嶽飛,昨日未分勝負,今日定要擒你!”嶽元帥回應:“休要大話,今日便見分曉!”兩人再度持槍激戰,從清晨戰至黃昏,依舊難分高下。嶽元帥架住槍道:“天色已晚,若要夜戰,便命軍士掌燈;若不願,就暫且收兵,明日再戰。”餘化龍道:“且讓你多活一晚,明日再決生死!”兩軍各自回營。
到了第三天午後,戰況依舊膠著。餘化龍心中暗想:“嶽飛武藝高強,憑槍法難以取勝,須得用我的神鏢!但在眾人麵前用暗器打倒他,定會被人說我暗算,有損威名。不如引他到山後無人處,再施手段。”主意打定,他虛晃一槍,喊道:“嶽飛,我戰不過你!”撥轉馬頭往山左逃去。嶽元帥心中生疑:“他槍法未亂,怎會輕易敗走?必有蹊蹺!”隨即拍馬緊追。
追至山後,餘化龍回馬又戰了幾個回合,再次逃跑。趁嶽元帥追近,他猛地轉身,掏出金鏢,大喝一聲“著”,飛鏢直取嶽元帥。嶽元帥早有防備,頭往左邊一偏,輕鬆躲過。餘化龍又連發兩鏢,都被嶽元帥巧妙避開。情急之下,他使出最後一鏢,直取嶽元帥心口。嶽元帥眼疾手快,一把將鏢接住,笑道:“你還有多少,儘管使來!”餘化龍強撐道:“你接住又如何,奈我不得!”嶽元帥道:“那我便用你的暗器試試!”說罷,將鏢朝餘化龍打去。兩人你來我往,鏢如穿梭,令人眼花繚亂。
嶽元帥邊打邊勸:“餘化龍,你自詡英雄、通曉天命,卻連我一人都勝不了。天下之大,比我厲害的人比比皆是。你為何不迷途知返,歸降朝廷,博取功名富貴?”餘化龍固執道:“有本事你將我打下馬,我就降;否則,休想得逞!”嶽元帥大喝一聲,一鏢飛出,看似攻向餘化龍,實則打向他坐騎項下的掛鈴。鈴聲驟響,馬匹受驚,將餘化龍掀翻在地。嶽元帥趕忙下馬,將他扶起:“將軍這馬,未經大陣,換匹馬來再戰!”餘化龍滿臉羞愧,跪地拜服:“元帥真乃神人!小將願降,望元帥收留!”嶽元帥大喜:“若將軍不嫌棄,我願與你結為兄弟,共扶大宋江山!”餘化龍推辭不過,二人撮土為香,對天立誓,嶽元帥年長為兄,餘化龍為弟。嶽元帥又道:“賢弟,我假意中鏢敗走,回營後再與你戰幾個回合,好消除你主公的疑慮。”餘化龍點頭稱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二人重新上馬,嶽元帥在前佯裝敗退,餘化龍在後緊追。回到戰場,嶽元帥高呼:“眾兄弟,我中了奸賊暗器,快來助戰!”湯懷、張顯等眾將一擁而上。餘化龍寡不敵眾,敗回山上,向羅輝、萬汝威稟報:“臣詐敗引嶽飛追趕,以金鏢傷他,不料他援軍趕到,臣寡不敵眾。明日還需大王親自出馬,定能大勝!”羅輝與萬汝威決定親自出戰。
嶽元帥收兵回營,眾將以為他真的中鏢,紛紛前來探望。嶽元帥假說:“被他暗算,好在隻是擦傷手指,並無大礙。”正說著,探子來報:“金兀術派元帥斬著摩利之率十萬大軍攻打藕塘關,駙馬張從龍領五萬大軍進攻汜水關,情勢危急!”嶽元帥賞賜探子後,陷入沉思:“湖寇未平,金兵又至,這可如何是好?”眾將也都束手無策。
這時,楊虎上前稟道:“末將與萬汝威曾有結拜之情,他多次邀我共圖大業。不如讓我前去,曉以利害,勸他歸降,不知元帥意下如何?”嶽元帥大喜:“若將軍肯為國家出力,實乃朝廷之幸!但此行務必小心,我靜候佳音。”
次日,萬汝威與羅輝下令嚴守三關,準備親自下山與嶽飛決戰。楊虎則乘船前往水寨,見到萬汝威後,他坦誠道:“兄長有所不知,我在太湖擁兵自重,有大炮、水鬼,還有花普方等猛將,糧草充足,卻被嶽飛打得一敗塗地。但他愛才重義,將我收歸麾下,還奏請聖上封我為統製。今日特來勸兄長歸宋,日後必能封妻蔭子。”
萬汝威聞言,勃然大怒:“將這無誌之人拖出去斬了!”左右正要動手,餘化龍急忙跪地求情:“大王刀下留人!您昔日對楊虎有恩,今日若殺他,往日情誼豈不全無?”萬汝威這才作罷,喝道:“趕下山去!若再在軍前撞見,定不輕饒!”楊虎狼狽逃離,回到水口時,發現來時的小船空無一人。原來水手們見他被綁,害怕被殺,早已逃回嶽營報信。楊虎無奈,隻好央求幾個小嘍羅幫忙劃船回營。
回營後,嶽元帥沉聲道:“水手回報說你已被斬,如今卻安然歸來,定是歸降賊人,想來騙我!將他拉出去斬了!”楊虎急忙喊道:“小將怕元帥生疑,特意將隨行嘍羅留在營外。請元帥傳他們進來一問,便知我心!”嶽元帥喚來嘍羅,問道:“你們是鄱陽湖賊人,還是被擄的百姓?”嘍羅們為求活命,紛紛稱自己是良家百姓。嶽元帥冷笑道:“如今還有何話可說?拉出去斬了!這些百姓,放他們回去吧。”嘍羅們慌忙叩謝,跑回山上報信。
這邊楊虎被五花大綁推出營外,一眾將領見事態嚴重,大氣都不敢出。唯有牛皋大喊一聲“刀下留人”,快步上前撲通跪地,急聲稟道:“元帥,楊虎雖疑似私通賊寇,但並無真憑實據,真假難辨。還望元帥開恩,饒他性命!”嶽元帥沉思片刻,道:“既然牛將軍求情,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捆打一百軍棍!”
牛皋起初一聽“饒了”,心中一喜,可緊接著聽到“捆打一百”,頓時心裡一沉,暗自懊悔:“這下可好,反倒是我害了他!砍頭不過一死,痛一下就過去了,這一百軍棍,豈不要活活把人打死,平白受這許多罪!”他想再上前求情,又怕惹得元帥發怒。
軍棍一下下落在楊虎身上,當打到第二十棍時,牛皋實在看不下去,再次跪下求情:“元帥,武將全靠兩條腿騎馬作戰,若打壞了腿,日後如何上陣殺敵?末將情願代他受八十軍棍!”嶽元帥神色冷峻,道:“饒他可以,但若是他趁機逃走,豈不是放虎歸山?誰能擔保他不會跑?”帳下眾將麵麵相覷,無人敢應。關鍵時刻,牛皋又站了出來:“小將願保他!”嶽元帥道:“你既願保,就寫保狀來。”牛皋撓撓頭:“我大字不識幾個,寫不來。湯二哥,麻煩你幫我寫一下!”湯懷點頭應允,當即寫好保狀,牛皋畫了押,呈給元帥。最終,嶽元帥命牛皋帶楊虎回營,眾將這才各自散去。
楊虎滿心感激,謝過牛皋後,吩咐家將:“把我的行李拿來,我要去牛老爺營中安歇。”牛皋卻豪爽地一揮手:“我既然敢保你,就不怕你逃走,你回自己營中養傷吧。”楊虎感動不已:“牛兄大恩,他日必報!”隨後返回自己營中。
一坐定,楊虎心中滿是委屈:“元帥就算要打,也該先問清楚事情緣由,怎能這般糊裡糊塗冤枉我!”正懊惱間,家將悄悄稟道:“元帥派了機密之人求見。”楊虎即刻命人帶進,來人跪地呈上密書。楊虎看完後,當場將密書付之一炬,對來人說道:“我明白了,你回吧。”來人叩首離去。楊虎用藥湯洗淨棒瘡,又喝了些酒,沉沉睡去。
五更時分,楊虎起身吩咐家將:“我要出去辦點事,得兩天才能回來。你們守好營寨,彆聲張,就說我在後營養病,任何事都不許通報!”家將領命。楊虎翻身上馬,快馬加鞭,直奔康郎山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趕到山前,天已大亮,楊虎高聲喊道:“楊虎求見大王!”守山嘍羅趕緊稟報,萬汝威傳令:“宣他進來!”楊虎進了大寨,見到萬汝威,“撲通”跪下,痛哭道:“大王,我不聽您的話,差點丟了性命!嶽飛派我來勸您歸降,我回去後他竟要斬我,多虧牛皋求情,才免了死罪,但還是挨了數十軍棍。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特來投奔大王,還望大王念在往日情分,替我報仇,我就算死也瞑目了!”
萬汝威命人查驗棒瘡,見楊虎傷得著實不輕,突然臉色一沉,大喝一聲:“楊虎!你莫不是學黃蓋獻‘苦肉計’?”楊虎大驚失色,大叫道:“我一片真心,竟被如此懷疑,我真是來錯了!”說著便拔出劍要自刎。萬汝威趕忙上前攔住:“我與你開玩笑罷了,切莫當真!你若早聽我的,也不至於受此苦。”隨即吩咐餘化龍:“你代我好生照料楊將軍,帶他回營養傷,備酒款待。”
餘化龍領命,帶楊虎回營敷藥、飲酒。席間,餘化龍心中對楊虎的反複有所疑慮,忍不住嘲諷道:“楊將軍前日來勸我主歸宋,今日卻又歸降,世事真是難料啊!”楊虎神秘一笑:“將軍有所不知,我此番前來,是順應天時,結交好漢,更是為了那‘鏢打穿梭義弟兄’!”餘化龍一聽,臉色驟變,連忙示意左右退下。待四下無人,餘化龍急切問道:“楊將軍這話,必有深意,還請明言。”楊虎低聲道:“不瞞將軍,如今金兵攻打汜水、藕塘兩關,元帥分身乏術,憂心忡忡,所以派我行此苦肉之計,助將軍成就大事!”餘化龍大喜過望:“楊將軍真是英雄!是我有眼無珠,慚愧!慚愧!”二人越聊越投機,直至大醉方休。
另一邊,牛皋正在營中坐著,小校匆匆來報:“楊虎不見了,怕是逃走了!”牛皋頓時火冒三丈:“這個忘恩負義的家夥,果然害我!”他趕忙去見嶽元帥請罪:“元帥,楊虎昨夜逃走了,末將特來領罪!”嶽元帥神色平靜:“我不管,限你將他抓回來將功贖罪!”
牛皋領命,帶著五千人馬趕到康郎山下,扯開嗓子大喊:“楊虎,你這忘恩負義的東西,快出來受死!”嘍羅報上山後,萬汝威命楊虎下山迎敵。楊虎卻推辭道:“牛皋曾救我性命,我實在不好下手,還請大王另派他人。”餘化龍主動請命:“我去會會他!”萬汝威點頭:“好!我這就去請羅大王一同到山頂觀戰。”
餘化龍率領嘍兵衝下山,見到牛皋便大聲喝道:“牛皋!你這手下敗將,又來送死?”牛皋怒氣衝衝:“楊虎那賊,我救了他,他卻恩將仇報!快叫他出來,我要拿他回去贖罪!”餘化龍冷笑道:“楊虎今早已經歸降,大王認他做了兄弟,榮華富貴享之不儘。你不如也降了,我在主公麵前保舉你,也能謀個一官半職。”牛皋破口大罵:“放你的屁!我豈是貪生怕死之輩,看鐧!”說罷,一鐧朝餘化龍腦門砸去。兩人大戰五六個回合,牛皋漸漸招架不住,撥馬敗回。餘化龍也不追趕,鳴金收兵回山。
此時,羅輝、萬汝威正與眾將商議退敵之策,忽聞:“嶽飛派人來下戰書!”二人拆開一看,隻見上麵寫道:“大宋掃北大元帥嶽,書諭萬汝威、羅輝知悉:汝等無能草寇,蟻聚蜂屯,縮首畏尾,豈能成事?若能戰,則親自下山,決一雌雄;若不能戰,速將楊虎獻出,率眾歸降。我皇上體上天好生之德,決能饒汝殘生。若待踏平山寨,玉石不分。早宜自裁,勿遺後悔!”
羅輝、萬汝威看完,氣得暴跳如雷,當即在戰書後批下“來日決戰”,將來人趕走。雙方各自回營,養精蓄銳。
次日,嶽元帥率領大軍抵達康郎山下,三聲炮響,陣勢列好。羅輝、萬汝威也帶著嘍羅下山,擺開陣勢。又是一聲炮響,嶽元帥立馬陣前,羅輝、萬汝威出陣,餘化龍、楊虎跟在身後。牛皋一見楊虎,手指著破口大罵:“你這無義小人,今日我定要取你性命!”
萬汝威催馬上前,叫囂道:“嶽飛,你空有一身本事,卻不識天命!宋朝氣數已儘,何必為昏君賣命?若不投降,今日定叫你有來無回!”嶽元帥凜然回應:“你們若識時務,趁早歸降,還能保全家性命;若執迷不悟,死期不遠!”羅輝大怒,喝問:“誰去把嶽飛給我拿下?”餘化龍突然大喝一聲:“我來!”手起一槍,直刺萬汝威,萬汝威不及防備,被刺於馬下;幾乎同時,楊虎手起刀落,將羅輝砍成兩段。嶽元帥趁機下令:“搶山!”眾將士齊聲呐喊,如潮水般湧上山去,賊兵死的死、逃的逃,願意歸降的紛紛跪地。餘化龍安撫剩餘賊兵,殺了二賊家小,收拾錢糧後,隨嶽元帥回營。至此,眾將才明白楊虎原來是施了苦肉計。牛皋嘟囔道:“這麼大的事也不告訴我,拿我當傻子,下次打死我也不管閒事了!”當晚,軍營中大擺筵席,慶賀勝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天,嶽元帥升帳,眾將參拜完畢。元帥下令:牛皋率本部五千人馬為第一隊先鋒,星夜馳援汜水關;餘化龍、楊虎領兵五千,作為第二隊接應。三人領命出發。嶽元帥將降兵編入軍冊,錢糧入庫,命地方官收拾寨柵船隻,同時寫好捷報上奏朝廷,保奏餘化龍為統製,隨後準備起兵支援汜水關。
牛皋率領大軍日夜兼程,趕到汜水關時,軍士來報:“汜水關已被金兵占領!”牛皋大手一揮:“孩兒們,奪下關隘再吃飯!”三軍齊聲呐喊,來到關下挑戰。番將出關迎敵,雙方列陣對峙。牛皋喊道:“番奴,報上名來,好記在我的功勞簿上!”番將傲慢道:“南蠻聽好了,我乃金邦老狼主的駙馬張從龍!你這南蠻既來送死,也通個名!”牛皋昂首挺胸:“爺爺我乃總督兵馬掃金大元帥嶽爺麾下正印先鋒牛皋!先吃我一鐧!”說罷,一鐧橫掃過去。張從龍手持兩柄八楞紫金錘迎戰,兩人大戰十二三個回合,牛皋因對方錘重,漸漸招架不住,撥轉馬頭敗下陣來,邊跑邊喊:“孩兒們照舊!”眾軍士立刻呐喊著亂箭齊發,張從龍見箭雨襲來,隻得收兵回關。牛皋無奈,在路旁紮下營寨。
次日,餘化龍、楊虎趕到,見牛皋在路旁紮營,便問軍士緣由。得知牛皋打了敗仗後,楊虎對餘化龍說:“我們先安營紮寨,去看看他。”兩人來到牛皋營前,守營軍士正要通報,楊虎擺擺手:“都是自家兄弟,不用通報!”徑直進營。軍士怕牛皋發脾氣,還是急忙進去稟報。牛皋一聽,怒道:“來就來,報什麼報!”軍士嚇得不敢作聲,悄悄退下。牛皋還在罵罵咧咧:“楊虎這小子,為了搶功勞,鬼鬼祟祟算計我。我以前出兵,哪次不是打勝仗?自從被他那賊元帥花普方在水裡淹了一回,就沒打過勝仗!”
餘化龍和楊虎剛走到營門口,正好聽見牛皋的罵聲,一時進退兩難,隻好悄悄出營。楊虎苦笑道:“他自己打了敗仗,反倒怪起我們來了。”餘化龍提議:“不如我們去搶下汜水關,把功勞送給他,也好化解矛盾。”楊虎點頭:“此計甚好!”兩人回營,吩咐軍士吃飽喝足,準備向汜水關發起進攻。
康郎山的計策已定,汜水關的戰鬥又將如何?是勝是敗,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