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

第三十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1 / 2)

有詩讚曰:

廟食人間千百春,威靈赫奕四方聞。

從他著論明無鬼,須信空中自有神。

且說康王君臣八人一路奔逃,身後兀術的追兵如影隨形,眼瞅著就要被追上,眾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插翅難飛,幾乎絕望,隻等著束手就擒。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茫茫海麵上忽然駛來一艘海船。眾大臣頓時眼前一亮,拚儘全力朝著海船大喊:“船上的駕長,快來救駕!”

海船上的人聽見呼救聲,立刻轉動船篷,將船駛近岸邊,拋下鐵錨穩住船隻。康王等人慌忙下馬,顧不上坐騎,匆匆忙忙登上船。船上的人見番兵越逼越近,迅速起錨撐篙。船剛剛駛離海岸,兀術就縱馬趕到,他大聲叫嚷:“船家!快把船靠過來,重重有賞!”然而,船上的人充耳不聞,升起風帆,向著遠方疾馳而去。

兀術望著遠去的船隻,一臉茫然,問軍師:“如今我們該往何處去?”軍師思索片刻後說道:“他們多半是逃往湖南投奔嶽飛,我們不如也往那邊追去。”兀術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先行一步,你在後麵催促糧草,速速趕來。”說罷,便帶著人馬沿著海塘繼續追擊。

兀術帶著人馬追了一陣,忽見三個漁人正在岸邊釣魚,他驅馬上前問道:“三位百姓,我問你們,可曾見到一艘載著七八個人的船經過?”三個漁人連忙答道:“見到了,見到了!老老少少加起來有七八個,剛剛才過去。”兀術心中一喜,說道:“那就麻煩你們給我們帶路追趕,要是抓住了人,定有重賞。”

這三個漁人對視一眼,心中暗自盤算:“不如將他們引到江邊,等潮水一來,淹死這些番兵!”於是假意答應道:“行,你們跟著我們來。”便領著大隊人馬沿著江邊追去。不多時,隻見遠處白浪翻滾,潮水如同萬馬奔騰般湧來,浪頭高達數丈,波濤洶湧。有詩為證:

怒氣雄聲出海門,舟人雲是子胥魂。

天排雪浪晴雷吼,地擁銀山萬馬奔。

上應天輪分晦朔,下臨宇宙定朝昏。

吳征越戰今何在?一曲漁歌過晚村。

錢塘江的潮水向來洶湧,頃刻間巨浪滔天,伴隨著山崩地裂般的巨響,兀術見狀嚇得魂飛魄散,大叫一聲,急忙拍馬逃向高處。然而,洶湧的潮水無情地襲來,兀術的前隊幾萬人馬,連同那三個釣魚的漁人,都被卷入浪濤之中,葬身魚腹。原來,這三個漁人竟是朱縣主等人假扮,他們不惜犧牲自己,隻為了迷惑兀術。後來高宗南渡,朱縣主被封為鬆木場土地,朱、金、祝三相公的古跡至今猶存。

兀術望著被潮水吞沒的人馬,怒火中燒:“沒想到中了這漁翁的奸計,折損了這麼多兵馬!”這時,軍師從後麵趕來,心有餘悸地說:“嚇死臣了!雖然損失了些人馬,但幸好狼主平安無事。我們繼續追到湖廣,一定要捉住康王,才能消此心頭之恨!”於是,他們整頓人馬,繼續朝著湖廣方向追去。

再說康王這邊,幸得海船搭救,暫時脫離了危險。路金讓船家準備了午飯,君臣幾人還沒吃完,前方突然駛來一艘大船。那大船猛地撞過來,幾個強人從船上跳了下來,氣勢洶洶,就要動手。眾大臣急忙喊道:“休要驚嚇了聖駕!”強人嗤笑道:“什麼聖駕?”太師大聲說道:“這是宋朝天子!”強人一聽,頓時來了精神:“正好!我家大王正想找宋朝天子呢!”

這些強人闖進船艙,將高宗和眾大臣一股腦兒地捉上大船,押解到蛇山。上岸後,有人進寨稟報:“大王,抓到了幾個人!”大王問道:“抓的是什麼人?”嘍羅答道:“是宋朝皇帝!”大王一聽,怒不可遏:“綁去砍了!”

李綱急忙喊道:“且慢!在這茫茫大海之中,我們還能逃到哪裡去?但好歹也得讓我們死個明白,我們與你有何仇怨,讓我們做個明白鬼!”大王冷哼一聲:“既然想明白,就帶他們去兩廊看看,再受死!”

頭目領命,帶著李綱等人來到兩廊下,隻見牆壁上掛滿了圖畫。李綱疑惑地問:“這畫的是什麼故事?”頭目解釋道:“這是梁山泊宋大王的出身。我家大王,就是北京有名的浪子燕青。宋大王一生忠義,卻被奸臣害死,這是天大的冤屈!”

李綱順著圖畫逐一看去,看到“蓼兒窪”時,頓時明白了一切,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他一邊哭一邊喊:“宋江!好一個忠義之士!”又一邊罵:“燕青!你這背主忘恩的賊!不能為宋江報仇,殺了蔡京、童貫這些奸臣,反而在此偷生快活!”

燕青在一旁聽見,心中暗自思忖:“這老賊罵得有理。”便對頭目說:“把他們送回船上,由他們去吧。”頭目得令,將君臣八人推回海船,便各自回山去了。

高宗和眾臣望著茫茫大海,一臉茫然,不知道該往何處去,不禁抱頭痛哭:“這些賊人把我們扔在這裡,豈不是要活活餓死!”正哭著,又一艘大船迎著風浪駛來。眾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齊聲呼救:“救命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見五個大漢將船靠了過來,問道:“你們要去哪裡?”眾人連忙答道:“我們要去湖廣尋找嶽元帥!”五個大漢爽快地說:“我們送你們去。進艙坐好,桌上有點心,先吃些填填肚子。”

君臣幾人早已饑腸轆轆,進艙後便拿起點心吃了起來。高宗感慨道:“天下竟有如此好人!若我能回朝,必定封他們高官厚祿。”話音剛落,船家便說:“到湖廣了,上岸吧。”眾人不敢相信:“哪有這麼快,彆哄我們!”五個大漢笑道:“你們上岸看看,這不是界牌關嗎?”

李綱等人保護著高宗上岸查看,果然是黃州界牌關。眾人喜出望外,正要感謝船家,回頭一看,哪裡還有船的影子,隻見雲霧中五位官人緩緩離去。眾臣驚歎道:“真乃聖天子自有百靈護佑,也不知是哪裡的神仙,救了我們君臣性命!”高宗也說道:“眾卿記住,等我回朝,一定在各地立廟,讓他們永享香火。”後來高宗遷都臨安,便封這五位為五顯靈官,還在普濟橋敕建廟宇,香火至今不斷。

高宗君臣八人進了界牌關,走了半日,來到一座村莊。李綱抬頭一看,臉色驟變,急忙說道:“主公不好!這是張邦昌的家,快走!”沙丙、田思忠急忙攙扶著高宗往前跑,卻被張府的人瞧見了。那人慌忙進去稟報:“老爺,門口有七八個人經過,聽他們說話,好像是宋朝天子,往東邊去了!”

張邦昌一聽,立刻吩咐備馬,追了出去。遠遠望見前麵正是高宗君臣,他大聲喊道:“主公慢行!微臣特來保駕!”說著,連忙趕上來,下馬跪地:“主公怎能冒險前行,萬一出了事可如何是好!請聖駕暫且到臣家休息,臣這就去召嶽元帥前來保駕。”高宗猶豫片刻,對眾臣說:“那就先到張愛卿家,再做打算。”

張邦昌請高宗上了馬,自己和眾臣跟在後麵回到家中。到了大廳,高宗坐下後問道:“愛卿可知嶽飛如今在何處?”張邦昌答道:“嶽飛現在澶州駐軍,臣即刻前去召他來。”高宗聽了大喜。張邦昌吩咐家人準備酒席款待,天黑後,將高宗等人安排在書房休息,又私下命家人在前後看守。隨後,他辭彆高宗,假意去召嶽飛,實則快馬加鞭趕往粘罕營中通風報信,讓粘罕來捉拿康王。

張邦昌的原配蔣氏夫人,平日裡一心向佛,吃齋念佛,家中事務大多由徐氏二夫人掌管。當晚,一個丫環悄悄將張邦昌與二夫人密謀扣留天子、向金邦通風報信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蔣氏夫人。蔣氏夫人聽後大吃一驚,心中暗想:“君臣大義豈能不顧,張邦昌這是要絕滅天倫!”

等到二更時分,蔣氏夫人悄悄來到書房,輕輕敲門,低聲說道:“快起來逃命!”高宗君臣聽見聲音,連忙開門,問道:“你是何人?”蔣氏夫人輕聲說:“妾乃罪臣之妻蔣氏。我夫設下奸計,將聖駕留下,已經去報粘罕來抓人了!”

高宗大驚失色,急忙說道:“王嫂救命,日後定當重謝!”蔣氏夫人說:“請隨我來。”君臣八人跟著蔣氏夫人來到後院。蔣氏夫人無奈地說:“前後門都有人把守,四周都是高牆,難以出去。隻有花園的牆稍矮些,牆外是菜園,主公隻能從牆上爬出去了。”

高宗君臣八人彆無他法,隻好攀著樹枝,翻過牆頭,慌慌張張地逃走了。蔣氏夫人知道自己難逃一死,解下腰間的鸞帶,在一棵大樹上吊自儘了。

張邦昌趕到番營,向粘罕報信。粘罕立刻率領三千兵馬,連夜趕到張邦昌家。他在大廳坐下後,大聲說道:“快把南蠻皇帝帶來!”張邦昌帶著家人走進書房,卻發現書房門大開,高宗君臣早已不見蹤影。他大驚失色,急忙四處尋找,一直找到後花園,隻見牆頭有攀爬的痕跡,心中暗叫不妙。回頭一看,又瞧見蔣氏夫人吊在樹上,頓時咬牙切齒:“原來是這賤人壞了我的大事!”他拔出佩刀,割下蔣氏夫人的首級,到大廳向粘罕稟道:“臣妻放走了康王,臣已將她斬首,請罪!”

粘罕說:“既然如此,他們應該沒跑遠,你在前邊帶路去追。你既然歸順我國,留在此地也無用,不如隨我回本國去吧。”隨即命小番將張邦昌家抄了,房子也付之一炬。張邦昌看著被燒毀的家園,心中懊悔不已,卻也無可奈何,隻能跟著粘罕離去。

且說高宗君臣八人在夜色中倉皇奔逃,走了大半個晚上,好不容易踏上大路,卻迎麵撞見王鐸帶著隨從騎馬而來。原來王鐸此行是要去拜訪張邦昌,密謀歸降金國之事。冤家路窄,他一眼瞥見高宗君臣,心中暗喜,卻佯裝驚慌,急忙下馬,跪倒在地奏道:“陛下為何這般狼狽?”

李綱上前將金陵失陷、一路逃亡的經過如實相告。王鐸假意同情道:“既然如此,臣的家就在前方,懇請陛下先到臣家中稍作休息,用些酒飯,臣再護送陛下前往澶州與嶽飛會合。”高宗疲憊不堪,不疑有他,便帶著眾臣跟隨王鐸前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誰知一進王鐸家中,王鐸立刻變臉,喝令家將將高宗君臣八人捆綁起來,拘禁在後花園中。隨後,他飛身上馬,急忙趕去迎接粘罕報信。

此時,王鐸的大兒子王孝如正在書房讀書。書童匆匆跑來,將父親捆綁高宗、準備獻給金邦的事告訴了他。王孝如大驚失色,趕忙跑到後花園,喝退看守的家人,救出高宗君臣,一同往後花園外逃去。

一行人沒跑出多遠,王孝如心中卻陷入了痛苦的掙紮。他暗自思忖:“我若不能為國報仇,是為不忠;可違背父親的命令,放走高宗,又是不孝。不忠不孝之人,還有何顏麵活在世上!”想到此處,他悲呼一聲:“陛下,罪臣之子不能再護送您了!”說完,毅然跳入山澗,投水自儘。高宗君臣悲痛歎息一番,不敢停留,繼續匆忙逃命。

另一邊,王鐸在路上遇到張邦昌,帶著他一同去見粘罕,得意地稟報道:“高宗已被臣捆綁在後花園,專等狼主前去捉拿!”粘罕大喜,隨王鐸來到家中。不料,王鐸的家人卻稟道:“公子放走了高宗,一同逃走了!”王鐸頓時呆若木雞,隻好如實奏報。粘罕勃然大怒,命人抄沒王鐸的家產,燒毀房屋,還強令王鐸和張邦昌充當向導,一同去追趕康王。王鐸滿心懊悔,暗自痛恨:“早知粘罕如此狠毒,何苦做這賣國奸臣!”

王孝如身邊有個家將叫王德壽,得知小主放走康王,急忙追了上去,想要追隨王孝如。王鐸在路上遠遠望見王德壽,心中盤算,便向粘罕稟道:“前麵那個是我家的王德壽,他熟悉這一帶的路途,讓他做向導去追拿康王,必定萬無一失。”粘罕信以為真,喚來王德壽,命他騎馬帶路。王德壽卻推辭說:“小人不會騎馬。”粘罕不耐煩地說:“那就步行!”

王德壽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公子拚死放走陛下,我怎能幫著番兵追趕?不如帶他們在山裡繞圈子,拖延時間,好讓陛下逃脫。”於是,他領著番兵專挑山路走,專往高山上爬。粘罕見山勢險峻,便在山下紮營,命番兵跟著王德壽爬山。


最新小说: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 覺得有趣所以快穿 二進製愛情 離婚協議你秒簽,我改嫁你哭什麼 螢火時代 劍笛奇俠傳 二世子小哥哥的最愛 病嬌男主真有病,女主嫌棄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