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回 聖天子求賢問道 莊征君辭爵還家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三十五回 聖天子求賢問道 莊征君辭爵還家

第三十五回 聖天子求賢問道 莊征君辭爵還家(1 / 1)

莊紹光見那人跳下騾子,拜倒在地,急忙跳下車,也跪下來將對方扶起,疑惑地問道:“您是哪位?我似乎從未與您相識。”那人拜完起身,說道:“前麵三裡遠有個村店,老先生請上車,我陪您一同過去,到店裡慢慢詳談。”莊紹光點頭:“如此甚好。”隨即上了車,那人也騎上騾子,兩人一同來到村店。

進店後,雙方行過禮坐下。那人主動介紹道:“我在京城算著,朝廷征辟先生的旨意發到南京,這時間先生也該啟程進京了。所以我出了彰儀門,一路遇見騾轎車子就打聽,果然問到了您。今日能與先生相見,實在榮幸。”莊紹光問:“先生貴姓大名?是哪裡人?”那人答道:“小弟姓盧,名德,字信侯,是湖廣人。我有個誌向,想把本朝名人的文集全部收集起來,藏在家裡。如今二十年過去,也收集得差不多了。隻是國初四大文人中,高青丘因獲罪,他的文集民間少有流傳,隻有京城一戶人家收藏。我特意趕到京城,花重金買下,正準備回家,卻聽說朝廷征辟先生。我想,前輩已逝之人,我尚且要尋訪其文集,何況先生是當代名賢,怎能錯過當麵請教的機會?於是在京城等候多日,一路打聽著尋來。”

莊紹光感慨道:“我原本隱居南京,無意仕途,但承蒙皇上恩典,不得不進京一趟。沒想到途中能與先生相遇,真是幸事!隻是我們剛見麵又要分彆,實在遺憾。今夜就在這店裡住下,我們同榻而眠,好好聊聊。”兩人隨後又談論起名人文集相關的話題,莊紹光誠懇地對盧信侯說:“先生如此熱愛讀書,鑽研古籍,對學問的追求令人敬佩。但有些事也需注意,國家有禁令,有些內容不可觸碰。高青丘的文字,雖說沒有詆毀朝廷的言語,可太祖厭惡他的為人,如今相關書籍也在禁例之中,先生不讀也罷。依我愚見,讀書要先廣泛涉獵,再融會貫通,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先生回府時,若順路,還望到寒舍一敘,我有些拙作也想請先生指點。”盧信侯欣然應允。第二天一早,兩人便分彆,盧信侯先行一步,前往南京等候。

莊紹光進入彰儀門後,住在護國寺。徐侍郎立刻派家人前來問候,隨後又親自登門拜訪。莊紹光出來迎接,徐侍郎關切道:“先生一路奔波,辛苦了。”莊紹光謙遜道:“我本是山野之人,不習慣車馬勞頓,加之身體如蒲柳般脆弱,經不起長途跋涉,所以未能及時拜訪大人,反倒勞您先來看我。”徐侍郎提醒道:“先生儘快準備,不出三五日,皇上可能就要召見您了。”

當時是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初一,過了三天,徐侍郎送來內閣抄出的聖旨,上麵寫著:“十月初二日,內閣奉上諭:朕承祖宗大業,日夜求賢,以圖治國安邦。朕聽聞以師禮待臣者可成就王業,這是古今通用的道理。如今禮部侍郎徐基所舉薦的莊尚誌,著於初六日入朝引見,以彰顯朝廷大典。欽此。”

到了初六日五更天,羽林衛士整齊排列在午門外,皇家儀仗全部陳設完畢,采用傳臚的儀式規格,眾官員都在午門外等候。隻見上百支火把亮起,眾人知道宰相到了。午門緩緩打開,官員們從側門進入,經過奉天門,來到奉天殿。殿內傳來陣陣悠揚的禮樂聲,隱隱聽到鴻臚寺官員高聲喊道:“排班!”隨後,淨鞭連響三聲,一隊隊內官手捧金爐,點燃龍涎香,宮女們手持宮扇,簇擁著天子登上寶座,眾人齊聲高呼,行朝拜大禮。莊紹光頭戴朝巾,身穿公服,跟在隊伍末尾,隨著眾人朝拜天子。禮樂停止,朝會結束,那二十四頭馱著寶瓶的大象,無人牽引卻自行離開,眼前景象正如詩句所描繪的“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官員們紛紛散去。

莊紹光回到住處,脫下朝服,正放鬆休息時,徐侍郎前來拜訪。莊紹光換上便服出來相見,喝過茶後,徐侍郎說道:“今日皇上登殿召見,這是難得的盛典。先生近期最好在寓所靜候,說不定很快又會被召見。”果然,過了三天,徐侍郎又送來一份抄錄的上諭:“莊尚誌著於十一日便殿朝見,特賜禁中乘馬。欽此。”

到了十一日,徐侍郎送莊紹光到午門,隨後在朝房等候。莊紹光獨自走進午門,隻見兩個太監牽著一匹禦用的馬,請莊紹光上馬,還跪著為他整理馬鐙。等莊紹光坐穩,兩個太監拉著赭黃色的韁繩,緩緩地走過乾清門。來到宣政殿門外,莊紹光下馬,又有兩個太監傳旨,宣他進殿。

莊紹光屏住呼吸走進殿內,隻見天子身著便服坐在寶座之上。他上前朝拜,天子說道:“朕在位三十五年,托天地祖宗庇佑,天下太平,邊疆安寧。但百姓尚未全部過上富足生活,士大夫也未能很好地推行禮樂教化。在教化百姓這件事上,什麼是首要任務?因此特意將先生從民間征召而來,希望先生能為朕詳細謀劃,不必有所隱瞞。”莊紹光正要回答,突然頭頂一陣劇痛,難以忍受,隻好躬身奏道:“承蒙皇上垂問,臣一時難以逐條奏對,請允許臣仔細思考後,再向皇上啟奏。”天子說:“既然如此,也好。先生務必用心,所提建議要切實可行,既要符合古禮,又不能與當今實際相悖。”說罷,天子起駕回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莊紹光走出勤政殿,太監又牽來馬,一直將他送出午門。徐侍郎迎上來,兩人一同出了朝門,隨後告彆。莊紹光回到住處,摘下頭巾,發現裡麵有一隻蠍子。他苦笑道:“原來阻撓我的‘臧倉小人’就是你!看來我的治國之道難以施展了!”第二天起床後,莊紹光焚香洗手,親自用蓍草占卜,得到“天山逐”卦象。他長歎一聲:“罷了!”於是將關於教化的事務,詳細寫成十條策略,又寫了一道請求皇上恩準他還鄉的奏章,通過通政司呈遞上去。

從那以後,九卿六部的官員,無一不來拜訪請教。莊紹光應酬得疲憊不堪,隻好到各個衙門回拜。大學士太保公對徐侍郎說:“從南京來的莊年兄,皇上似乎有意重用,老先生何不帶他來我這裡坐坐?我想收他為徒,栽培他。”徐侍郎不好直接轉達,便委婉地將這話告訴莊紹光。莊紹光推辭道:“當今世上沒有孔子那樣的聖人,我也不敢自居弟子之位。況且太保公多次主持科舉考試,在翰林院的門生眾多,何必看上我這個山野之人?這番好意,我隻能謝絕了。”徐侍郎將莊紹光的話回複給太保公,太保公聽後心中不悅。

又過了幾天,天子坐在便殿,問太保公:“莊尚誌所呈上的十條策略,朕仔細看過,他學問深厚。此人可以任命為輔政大臣嗎?”太保公上奏道:“莊尚誌確實才華出眾,承蒙皇上破格恩典,朝野上下都很欣慰。但他不是進士出身,若驟然提拔為高官,我朝祖宗以來沒有這樣的先例,而且容易讓天下人產生通過僥幸途徑獲取官職的想法。還請皇上聖裁。”天子聽後,歎息良久,隨即命大學士傳旨:“莊尚誌準其還鄉,賜內庫銀五百兩,將南京玄武湖賞賜給莊尚誌,讓他在那裡著書立說,宣揚盛世德政。”

聖旨傳出後,莊紹光到午門謝恩,隨後辭彆徐侍郎,收拾行李準備回南京。滿朝官員都來送行,莊紹光一一謝絕,依舊雇了一輛車,出彰儀門而去。

那日天氣寒冷,莊紹光一行人趕了不少路,卻沒找到投宿的地方,隻好走小路,來到一戶人家借宿。這戶人家隻有一間草房,屋內點著一盞燈,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站在門口。莊紹光上前作揖道:“老人家,我是趕路的,錯過了住宿的地方,想在您這兒借住一晚,明天一早一定奉上房錢。”老人為難地說:“客官,出門在外,誰也不會帶著房子走,借住沒問題。隻是我家就這一間房,我和老伴兒住在一起,我倆都七十多歲了。不幸的是,今早老伴兒去世了,沒錢買棺材,屍體還停在屋裡。您能住哪兒呢?再說您還有車子,也進不來啊。”莊紹光連忙說:“沒關係,我隻要有塊地方能睡就行,車子停在門外就行。”老人無奈道:“這樣的話,您隻能和我睡一張床了。”莊紹光點頭:“行。”

進屋後,莊紹光看到老婦人的屍體直挺挺地停放在一旁,旁邊有一張土炕。他鋪開行李,讓小廝和車夫睡在車上,自己挨著老人睡在炕邊。夜裡,莊紹光翻來覆去睡不著。到了三更半,他突然發現老婦人的屍體漸漸動了起來,嚇了一跳,仔細一看,隻見她的手也開始動了,似乎有坐起來的趨勢。莊紹光驚訝道:“這人活過來了?”急忙去推身邊的老人,可推了半天,老人毫無反應。莊紹光著急地說:“年紀大的人怎麼睡得這麼沉!”坐起來一看,才發現老人已經沒了氣息,去世了。再回頭看老婦人,她已經站了起來,直著腿,眼睛發白。原來不是複活,而是出現了“走屍”的現象。莊紹光頓時慌了神,急忙跑出門,叫醒車夫,將車子橫在門口,擋住老婦人,防止她跑出去。

莊紹光獨自在門外來回踱步,滿心懊悔地想著:“《易經》裡說‘吉凶悔吝生乎動’,我要是安安穩穩坐在家裡,不出來這一趟,今天也不會受這般驚嚇!”可轉念又一想:“生死本是尋常事,說到底還是我對義理的領悟不夠深刻,才會這般害怕。”他努力定了定神,坐到車上,就這麼一直等到天大亮。此時,那發生屍變的老婦人重新倒下,小小的屋子裡橫陳著兩具屍首。

莊紹光心中滿是感傷:“這兩位老人家竟窮苦到如此境地!我既然在此借宿一晚,若不替他們料理後事,又有誰會管呢?”於是,他叫來小廝和車夫,讓他們去附近集市打聽。隨後,莊紹光拿出幾十兩銀子,在集市上買了兩口棺木,又雇了些人將棺木抬到這裡,妥善地收殮了兩位老人。他又看中一塊地,是附近人家的,便拿出銀子買下,親眼看著老人入土為安。

掩埋完畢後,莊紹光購置了牲畜、美酒和紙錢,還專門寫了一篇祭文。他眼含熱淚,鄭重地祭奠兩位老人。集市上的百姓聽聞此事,紛紛趕來,齊刷刷地跪在地上,向莊紹光磕頭致謝。

告彆台兒莊後,莊紹光雇了一艘馬溜子船,船上空間寬敞,很適合讀書。沒過多久,船到揚州,他在鈔關停留一日,打算換乘江船回南京。第二天一早,莊紹光剛登上江船,就見岸上停著二十多乘整齊氣派的轎子,原來是兩淮的總商們前來等候拜訪,他們遞上拜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因船上空間狹窄,莊紹光先請了十位商人上船。這些人中,有的和他沾親帶故,見麵便稱呼他“叔公”“尊兄”“老叔”,彼此作揖後坐下。坐在第二位的,正是蕭柏泉。眾鹽商紛紛誇讚:“皇上有意重用先生,先生卻不肯做官,這般品行實在令人欽佩!”蕭柏泉接著說:“晚生明白先生的心思,先生胸懷大才,想通過科舉正途入仕,看不上這征辟的途徑。此番歸來,正好備戰下科考試,以先生的才學,狀元之位指日可待。皇上既然已經關注到先生,將來必定能高中鼎甲。”

莊紹光笑著回應:“征辟乃是朝廷大典,怎能說是看不上?要說考中狀元,下科肯定是非蕭兄莫屬。我隻想隱居山林,靜候你的好消息。”蕭柏泉又問:“先生在此,還打算見見巡撫、道台等官員嗎?”莊紹光歸心似箭,答道:“我急著趕路,馬上就要開船了。”說完,這十位商人便告辭下船。剩下的十幾位商人,莊紹光又分兩次會見,心中滿是不耐煩。

緊接著,鹽院、鹽道、分司、揚州府、江都縣的官員紛紛前來拜訪,把莊紹光攪得焦頭爛額。送走這些官員後,他趕忙吩咐船夫立刻開船。當晚,總商們湊了六百兩銀子,追到船上想送給他當路費,可船早已駛出老遠,他們隻能無功而返。

一路順風,莊紹光很快到了燕子磯。望著熟悉的景色,他滿心歡喜:“我今日又見到這美麗的江山了!”他雇了一艘涼篷船,載著行李,悠悠蕩蕩地來到漢西門。隨後,他讓人挑著行李,步行回到家中。到家後,他先拜祭了祖先,又笑著和娘子打招呼:“我說最多三個月,最少兩個月就回來,怎麼樣?我沒說假話吧?”娘子也被他逗笑了,當晚便準備了豐盛的酒菜為他接風洗塵。

第二天一早,莊紹光剛洗漱完,小廝進來稟報:“的高大老爺前來拜訪。”莊紹光出去會見,回來後,布政司、應天府、驛道、上元縣和江寧縣的官員,以及本地的鄉紳,一個接一個地登門。這一來,莊紹光不停地穿靴脫靴,應付著一波又一波的訪客,心中十分惱怒。

他向娘子抱怨道:“我真是自找麻煩!朝廷既然把玄武湖賜給了我,我何必還留在這裡,和這些人糾纏不清?我們趕緊搬到湖上去住,圖個清靜!”兩人當即商量起來,連夜就搬到了玄武湖。

玄武湖極為寬闊,麵積與西湖不相上下。湖的左邊是台城,遠遠能望見雞鳴寺。湖中盛產菱角、蓮藕、蓮子、芡實,每年的產量足有幾千石。湖中有七十二隻打魚船,南京城裡每天早上售賣的魚,大多來自這裡。湖中間分布著五座大洲,其中四座用來貯藏圖書典籍,中間的洲上有一座大花園,正是朝廷賜給莊紹光居住的地方,園內有幾十間屋子。

花園裡,合抱粗的老樹隨處可見,梅花、桃花、李花、芭蕉、桂花、菊花,四季花開不斷。還有一整片竹林,竹子足有數萬竿。園內軒窗大開,坐在屋裡,湖光山色儘收眼底,宛如仙境。花園門口係著一隻小船,想去對岸,乘船即可;要是把船收起來,外人便無法通行。莊紹光就愜意地住在這裡。

一天,莊紹光和娘子倚著欄杆觀賞湖景,笑著說:“你看,這些湖光山色如今都屬於我們了!往後我們天天都能在此遊玩,不像杜少卿,還得帶著夫人去清涼山賞花。”閒暇時,他備好酒菜,讓娘子坐在身旁,將杜少卿寫的《詩說》念給他聽。每當念到有趣的地方,兩人便開懷大笑,一同飲下一大杯酒,日子過得十分自在。

忽然有一天,對岸有人呼喊著要乘船。這邊把船劃過去,接來人後,莊紹光迎上前一看,竟是盧信侯。他又驚又喜:“自從路上分彆,我一直盼著與你相見。你今天怎麼來了?”盧信侯說:“昨天我去你府上,沒見到人,今天才找到這裡。原來你在這裡過著神仙般的日子,真是讓我羨慕!”莊紹光笑道:“這裡與世隔絕,雖說比不上桃花源,但也差不了多少。你就多住些日子,隻怕走了再想來,就找不著路了。”

兩人當即備好酒菜,開懷暢飲。到了三更時分,一個小廝慌慌張張地跑進來:“不好了!中山王府派了幾百士兵,舉著上千支火把,把湖中的七十二隻魚船都控製住了!他們還渡過湖來,把花園圍了個水泄不通!”莊紹光大吃一驚。緊接著,又一個小廝跑來:“有一位總兵大人到廳上了!”

莊紹光趕忙出去迎接。總兵向他施禮後,莊紹光問道:“不知我府上出了何事?”總兵壓低聲音說:“與您無關。是因為盧信侯家中藏有《高青丘文集》,這屬於違禁書籍,被人告發了。京裡說此人有武藝,所以派兵來捉拿他。今天他們跟蹤盧信侯到了您這裡,我這才帶人前來,還請您不要讓他察覺,彆讓他跑了。”

莊紹光鎮定地說:“總爺放心,這事交給我。我明天讓他主動去投案,要是人跑了,唯我是問。”總兵聽他這麼說,便說:“既然先生這麼說了,我自然信得過。那我就告辭了。”莊紹光送總兵出門,總兵一聲令下,士兵們便渡河離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盧信侯早已聽到這番對話,說道:“我是個硬漢子,怎能連累先生!明天我就去投案!”莊紹光胸有成竹地笑道:“你就去獄中暫坐幾天,不出一個月,我保證你安然無恙地出來,繼續逍遙自在。”

盧信侯投案後,莊紹光悄悄寫了十幾封書信,派人送往京城,拜托朝中的權貴幫忙。不久,從刑部發出文書,不僅釋放了盧信侯,還治了舉報人的罪。盧信侯對莊紹光感激不儘,又留在花園住了下來。

過了幾天,對岸又有人呼喊渡船。莊紹光迎過去一看,原來是遲衡山和杜少卿。他高興地說:“真是巧了,‘正欲清談聞客至’!”他將二人邀請到湖亭中坐下。遲衡山此行,正是為了商討之前約定的泰伯祠祭祀禮樂之事。莊紹光留二人吃了一整天酒,三人將泰伯祠祭祀時要用的禮樂儀式商討得十分周全,隨後,莊紹光把相關事宜交給遲衡山帶走。

時間一晃,新年已過。到了二月中旬,遲衡山約上馬純上、蘧駪夫、季葦蕭、蕭金鉉、金東崖,在杜少卿的河房裡商議祭祀泰伯祠的具體事務。眾人討論道:“該請誰來擔任主祭呢?”遲衡山認真地說:“泰伯乃是大聖人,主祭之人必須是聖賢之徒,才能與之相稱。如今,我們必須找到這樣一個合適的人。”眾人好奇地問:“到底是誰?”遲衡山掰著指頭,正要說出這個人的名字。這一番討論,又將引出怎樣的故事?千般謀劃、萬般籌備,都將彙聚一處;眾人齊心,隻為完成這場盛大的祭祀。至於這人究竟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 開局四個孽徒,師尊後院日日起火 蝙蝠俠穿越蜘蛛俠 青春的燼火 康城警事錄 捍衛地球家園 屯田就送仨老婆,為了養家我竟成皇帝?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